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揭示了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B.玻尔的原子结构理论是在卢瑟福核式结构学说上引进了量子理论C.γ射线是波长很短的电磁波,它的贯穿能力很强D.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揭示了原子核有复杂结构2.卢瑟福原子核式结构理  相似文献   

2.
现行高中教材中在“玻尔的原子模型”一节中是这样引入课题的:“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学说很好地解释了α粒子的散射实验,初步建立了原子结构的正确图景,但跟经典的电磁理论发生了矛盾.原来,电子没有被库仑力吸引到核上,它一定是以很大的速度统核运动,就像行星绕着太阳运动那样.”接下去便是分析矛盾、论述玻尔模型,如此引入本书内容,很容易使读者误认为: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学说与经典电磁理论发生了矛盾,它不是一个正确的原子模型.为了解决这个矛盾.玻尔提出了一个新的原子结构模型。以克服卢瑟福核式结构的不足.或者干脆…  相似文献   

3.
现行高中教材中在“玻尔的原模型”一节中是这样线入课题的,“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学说很好地解释了α粒子的散射实验,初步建立了原子结构的正确图景.但跟经真的电磁理论发生丁矛盾.原来,电子没有被库化力吸引到核上,它一定是以很大的速度绕核动.就像行星绕着太阳运动那样.”接下去便是分析矛盾、论述玻尔模型.如此引入本节内容,很容易使读误认为: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学说与经典电磁理论发生了矛盾.它不是一个正确的原子模型.为了解决这个矛盾.玻尔  相似文献   

4.
1911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通过对a散射实验的研究后,提出了著名的核式结构学说,又称为行星模型,比较准确地反映原子的内部结构,在他的工作基础上,  相似文献   

5.
作者认为:玻尔理论有成功的一面,它成功地揭示氢原子及类氢原子的内部情况。玻尔理论提出的背景,是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与经典理论发生矛盾。  相似文献   

6.
玻尔在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学说的基础上,把普朗克的量子理论运用到原子系统上,创立了新的原子理论.玻尔的原子理论对初学者来说最感困惑的是讨论原子的能量及其变化问题.对此,笔者充分利用课本资源,发挥课本对原子势能提示的功效,对原子能量公式进行了推导,原子能量变化进行了讨论,较好地解决了学生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教学目标:1.知道原子的核式结构;2.了解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装置3.知道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4.了解卢瑟福研究原子结构的思路和方法5.知道原子核的组成6.了解卢瑟福研究原子核组成的思路和方法自学参考提纲:1.1897年,发现了电子。2.1909年到1911年,英国物理学家和他的助手们进行了的实验3.看图20-1,归纳α粒子散射实验的现象结果是:。4.a粒子偏转的原因是:。5.卢瑟福提出的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是:。6.卢瑟福研究原子结构的思路是:。7.发挥你的想象,比较原子和原子核的大小:。8.看图20-2,根据原子的核式结构理论,解释a粒子散射实验现象:。9.1…  相似文献   

8.
双基要览 1.原子(1)卢瑟福的核式结构学说(2)玻尔原子模型原子处在不连续的各个状态,各状态之间可以跃迁,条件是吸收或辐射一定频率的光子,即:hv=Em-En.  相似文献   

9.
在原子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1911年卢瑟福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并由α粒子散射实验证明其正确性,从此揭开了原子学说的新篇章。在此基础上玻尔提出了氢原子的玻尔理论,并导出氢原子作圆形轨道运动时的各个物理量,它们均是量子化的。 电子在原子核的库仑场中运动正如行星绕太阳运动,是受着与距离平方成反比的力的作用。这样的运动,按照力学,它的轨迹应是椭圆,假如原子核不动,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圆形轨道运动只是椭圆轨道运动的特殊情况,所以玻尔理论的量子化条件P_φ=n_φh必须加以修改。1916年索末菲提出了原子的椭圆轨道理论。量子化条件应为  相似文献   

10.
一、选择题(共40分)1 根据天然放射现象可以得出下列哪些结论(  )(A)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B)原子核内有电子存在(C)放射性元素衰变的快慢是由核内部本身的因素决定的(D)放射性元素衰变的快慢跟它所处的化学状态有关,跟它所处的物理状态无关2 下面符合物理史实的是(  )(A)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规律,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学说(B)爱因斯坦由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猜测光具有粒子性,从而提出光子说(C)普朗克研究电磁辐射时发现电磁波的发射和吸收是不连续的从而提出了光子说(D)玻尔总结了惠更斯提出光的波动学说和牛顿支持的微粒…  相似文献   

11.
<正>在原子物理学中,Bohr理论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Bohr理论是根据卢瑟福的a粒子散射实验,结合光谱规律和普朗克的量子理论建立起来的关于氢原子结构的理论.它使人们首次打开了正确认识物质结构的大门,开辟了近代物理学的广阔前景.在Bohr理论所建立的氢原子模型中,提出了氢原子中电子能量的量子化、定态、跃迁等新概念,初学原子物理的人对这些概念的理解往往停留在想象之中.笔者使用QBASIC编制了一程序,把Bohr理论中氢原子中电子的运动、能量及轨道量子化、跃迁等变成一可视的过程,从而使学生较好地把握Bohr理论的精髓.源程序如下,并在PC286,386等微机上运行通过.  相似文献   

12.
讨论了卢瑟福探索原子结构和质子的一系列实验以及他所做的理论分析,从而揭示了发现质子的历史过程,根据卢瑟福所做的一系列研究工作,从多方面分析了卢瑟福科学研究的独特方法和他的科学思想,指出卢瑟福是对发现质子做出了最重人贡献的科学家。  相似文献   

13.
讨论了卢瑟福探索原子结构和质子的一系列实验以及他所做的理论分析,从而揭示了发现质子的历史过程.根据卢瑟福所做的一系列研究工作,从多方面分析了卢瑟福科学研究的独特方法和他的科学思想,指出卢瑟福是对发现质子做出了最重人贡献的科学家.  相似文献   

14.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一种研究认知结构的发生、发展过程以及心理起源的学说。它提出了认知结构的四个基本要素;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的转换关系,为我们考察学习本质和了解学习的过程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本文详尽地论述了皮亚杰学说的基本观点、认知发展理论,并从高中化学总复习的教学策略作为切入点,较深入地探讨了学生认知结构的改造和重组与化学教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分析卢瑟福一生的主要科学活动,揭示了他对科学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以及卢瑟福发现原子核式结构的主要过程。  相似文献   

16.
190 9~ 1 91 1年 ,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和他的合作者们为验证汤姆生的枣糕式原子模型 ,进行了α粒子轰击金箔薄膜的实验 ,而且获得了重大发现 .绝大多数 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 ,少数 α粒子却发生了较大的偏转 ,并且有极少数 α粒子偏转角超过了 90°,有的甚至被弹回 ,偏转角几乎达到 1 80°.为解释该实验结果 ,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 ,成功地解释了 α粒子大散射现象 .下面给出少数 α粒子发生较大偏转的运动轨迹的数学证明 ,供同行参考指正 .证明 :忽略原子中电子的作用 ,将靶核看做是带电荷 Ze的裸核 ,其质量 M…  相似文献   

17.
一、关心德育模式的理论构建关心德育理论的集大成者是美国教育家内尔·诺丁斯,继承并发展了吉利甘的关心伦理学,形成了自己的关心伦理学说,并把它引入到教育中,创建了关心德育模式。它围绕着“学会关心”这一主题对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和方法进行了全新的构建。  相似文献   

18.
“乔姆斯基理论”四十年发展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乔姆斯基理论”是一门语言学界不可忽视的学说 ,它突显了研究内部语言的重要性 ,还对心理学、哲学等其他学科产生了很大影响。本文概述了该理论四十年来的发展情况 ,重点介绍了该理论 80年代以后采用的“管辖和约束”模式和 90年代出现的“最简方案”模式。  相似文献   

19.
简要介绍了轭式搭配的结构形式,分析了它的语用效果,并以会话含义学说和关联理论阐述了轭式搭配的产生与理解。  相似文献   

20.
百年科技     
1911年,卢瑟福第一次提出了原子结构的设想。现在,丹麦物理学家玻尔提出了新的理论。玻尔把卢瑟福的原子模型与普朗克和爱因斯坦的量子理论结合了起来。在玻尔的原子模型里,众多电子是在离核不同距离的固定轨道上运行的,每一条轨道都与特殊的能量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