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指偶游戏游戏玩法:选择孩子熟悉并喜爱的故事或动画片,家长和孩子一起将其中的角色做成小指偶。把指偶套在手指头上,一边讲述故事情节,一边弯曲、摇晃手指来表示角色的动作。  相似文献   

2.
在书写、绘画等活动中我们发现,相当一部分幼儿使用铅笔、毛笔时执笔方法不正确,坐姿也存在着很多问题,这不仅会影响幼儿书写、绘画的效果,还容易造成脊椎变形,也会影响视力、身体发育等。所以,我们采用了以下几种形式,训练幼儿掌握执笔的正确方法,提高幼儿的活动效率,保证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增强幼儿身体素质。1用儿歌学习两种笔的执笔方法由于中班幼儿的思维尚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选用儿歌教学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思维特点。在教学时,我们根据儿歌的内容采取了操纵指偶的游戏形式。用纸做成的指偶套在手指上,从拇指开始…  相似文献   

3.
可爱的指偶     
今年是虎虎生威的虎年。做个小虎笔套、指偶,又能用,又可玩。把小虎笔套套在笔上,写字学习都有好心情。借助指偶,妈妈可以给宝宝讲生动有趣的故事,来点亲子互动;也可让宝宝自己戴着玩,学讲故事,培养语言能力,并可提高宝宝手指的灵活度。从指偶底端塞进棉花缝好,还可作为包或是手机吊饰。绝对是一物多用的好东西。  相似文献   

4.
给幼儿讲故事的方法有许多种。在实践中,我觉得扮演角色式的讲故事方法颇受孩子们的欢迎。所谓“扮演角色式”讲故事,就是在讲故事的过程中,让孩子扮演其中的角色,教师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等作必要的交代和串讲。具体我分以下几步进行。一、开始讲一则新故事时,随着故事中角色的出现,我边讲边随意找几个幼儿担任其中的角色,由他们把故事中的对话部分学说一遍。这种角色表演应该说是机械的,但符合幼儿好动、喜欢表现的特点,要比光由教师讲更受欢迎。二、讲第二遍故事时,可以先挑选几个表演能力比较强,较为灵敏的幼儿分担各个角色。由于幼儿  相似文献   

5.
一得集     
驼背的大拇指济南市槐荫区实验幼儿园刘莎我班有几位幼儿特别爱把大拇指放到嘴里吸吮,为此我制作了一个带有痛苦表情的指偶,将其套在大拇指上,痛苦地对幼儿说:“小朋友总是吸吮我,我变成了又丑又怪的驼背大拇指,什么事都做不成……”接着,我将幼儿分成两组,在一组幼儿的大拇指上套上带有痛苦表情的指偶,在另一组幼儿的大拇指上套上带有愉快表情的指偶,让幼儿自由表演。最后,我请幼儿讨论吸吮手指的行为。他们有的说:“吸吮手指会把脏东西吸进肚里。”有的说:“手指和指甲会变丑的。”有的说:“我们不要吸吮手指了。”这以后,再也没有幼儿吸…  相似文献   

6.
任教多年,经常有家长问我:“为什么我天天给孩子讲故事,有时一次讲2~3个,可我的孩子却听了就忘,一个故事也说不出来。”其实,这些家长走入了一个误区,以为给孩子讲故事讲得越多越好。俗话说“贪多嚼不烂”。后来,我向家长介绍了一个诀窍——五天讲一个故事,收效甚好。 第一天,请幼儿自己看一遍家长事先选择好的新故事图书。告诉幼儿故事名称,并提问:“这本图书上画了谁?猜猜他们在干什么?”等幼儿看过一遍后,家长再与他共同认识图书中的重要角色,并帮助他记住故事的名称。 第二天,家长与幼儿共同看书,并声情并茂地讲一遍故事,一边讲一边用通俗易懂的话,解释幼儿不易理解的字词的含义,或用容易理解的同义词直接置换,并对故事内容作必要的讲解。最后,与幼儿初步地讨论故事的教育意义,可问:“你喜欢谁?为什么?”  相似文献   

7.
请你编故事     
本期“请你编故事”为“玩指偶,编故事”。 我们要求小班幼儿在下列5个动物指偶中任选3个,中班幼儿任选4个,大班幼儿全部5个,套在手指上,一边游戏,一边借鉴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和从其它作品中迁移来的经验,编一个小故事。老师和家长要鼓励幼儿大胆虚构情节,并根据幼儿的能力作些提示:如,1、你们套上了  相似文献   

8.
活动目标1.通过学习儿歌《搬米》,启发幼儿懂得团结力量大的道理。2.学习用手指偶表演儿歌,锻炼幼儿手脑并用的能力,促进幼儿小肌肉的发育。3丰富词汇:“轻轻”“晃来晃去”。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活动准备1.将儿歌《搬米》改编成故事,并录制成配乐故事。2.设计制作《搬米》的轮动推拉投影片一套。3.制作小蚂蚁手指偶。(幼儿每人三个)活动过程第一部分:利用电教投影片表演配乐故事《搬米》1.表演前,教师用生动的语言引导幼儿自然进入故事情景。教师:小朋友你们看,他是谁呀?(投影显示一只蚂蚁)一只小蚂蚁在路上散步…  相似文献   

9.
有很多 故事孩子已 经耳熟能 详,为何不 让故事中的 主角鲜活地 出现呢? 做法: 利用剪好的 纸型,让孩 子在纸上画 (或剪贴)出想像中的主角人物,两 边粘贴套在手指上,便成了可爱的指 偶了(如图)。 玩法:和孩子一起演一段图画书中的故事。有主角也有配角,一场好戏就上场了。这时,您也许惊讶您的宝贝竟然是一个能说会唱的“双声带”。可爱指偶说故事  相似文献   

10.
吴晓是个胆小的孩子,害怕洗头洗澡,每逢洗头洗澡就大哭大闹。针对这个情况,在洗头洗澡前,我就向全班幼儿讲《小猪变干净了》的故事,并让他们讨论为什么要洗头洗澡。我让孩子们把洗头洗澡作为一个重大的任务,积极勇敢地完成这个任务。孩子们懂得了道理,就在心理上有了接受洗头洗澡的准备。洗头洗澡时,我分别亲手抱起吴晓等几位胆小的孩子,轻轻地扶住他们的头,仰着洗,不让水进入眼睛、耳朵。我边  相似文献   

11.
故事以生动有趣的情节、形象活泼的语言来吸引孩子,经常听到一些年轻的父母说:“我的孩子就喜欢听故事,总爱缠着我给他讲故事。”其实这是件好事,因为故事是开发孩子智力的好工具,教育孩子的好教材。在幼儿园里,如果老师能注意选择一些适合幼儿年龄、心理特点的故事,经常讲给幼儿听,往往可以收到特殊的教育效果。通过讲故事,能使幼儿学习语言,能向幼儿传授知识,还可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  相似文献   

12.
设计理念:教育幼儿爱干净、讲卫生,是小班重点的礼仪培养目标,结合季节特征,我们将开展"宝宝爱洗澡"的礼仪教学活动,结合小班幼儿学习兴趣的特点,我们将通过故事教学法、学习认知法、情景表演法、培养幼儿爱洗澡,让幼儿学习洗澡方法,并初步产生自己洗澡的愿望。活动目标:1.欣赏故事从"小猪变干净"的过程中,培养宝宝爱  相似文献   

13.
不知家长曾否想过,您给孩子讲故事的目的是什么?我们认为,给孩子讲故事的目的,是为了在潜移默化中发展幼儿智力,培养其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情操,也就是说,给孩子以多方面的启迪。启迪之一:培养和发展幼儿的创造思维能力要培养幼儿敢于质疑、善于变通的创造思维能力,必须尊重幼儿的自主性,给幼儿有自由想象的机会。允许幼儿改变故事结尾,就可为他们提供这样一个机会。《乌鸦和狐狸》是个很有趣的故事:狐狸为了骗取乌鸦嘴上衔着的一块大肥肉,就夸乌鸦的羽毛乌光油亮胜似孔雀,声音美妙象个音乐家。乌鸦被  相似文献   

14.
廖贻 《学前教育》2014,(11):7-8
刘老师:您好!您每天用固定的时间为孩子们读一个好听的故事,与孩子们共度“美好故事时间”,我相信孩子们一定非常期待并享受这段时间。好的故事绘本具有吸引幼儿的魔力,使幼儿不知不觉沉浸在故事的意境中并以角色自居,模仿角色动作来表达自己的理解和认同。但在这么美好的时刻,有的孩子却做出了让小伙伴很不愉快的事来,比如豆豆等四个孩子在教师讲故事时发生了肢体冲突。  相似文献   

15.
4岁的女儿每天晚上都要缠着我为她讲故事,有时候讲一两个,有时候甚至要讲三四个才罢休。这个我知道,是因为幼儿对故事一般都十分感兴趣,讲故事正好满足幼儿丰富、天真的想象与好奇。他们在故事中学习知识,辨识道理。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应当把握好这一时机,在讲故事中培养孩子多方面的能力与良好品质。1.培养孩子对词语的理解能力,加深对词汇的记忆力。在倾听故事的过程中,首先要培养孩子对故事中词语  相似文献   

16.
可爱的纸偶     
您喜欢给宝宝讲故事吗?如果您把这些可爱的纸偶(即纸制玩偶)套在手指上,一边表演,一边讲故事,肯定更能吸引宝宝的注意力。宝宝玩这些纸偶,会提高他手指的灵活性。既然有这么多的好处,您就赶快动手做几个吧,让宝宝也能拥有这些可爱的纸偶!主要材料:各色彩纸、粉色皱纹纸、彩色水笔、双面胶等。制作要点:⒈把一张粉色彩纸,按手指的粗细和长短卷成筒状,并用双面胶固定。⒉在纸筒的顶端粘上一些细纸条,并将纸条用指甲刮一刮或用圆珠笔的芯子卷一卷,使之成为娃娃弯曲的头发。⒊在纸筒上粘上娃娃的耳朵,画出娃娃的眼睛和嘴巴等。⒋用粉色皱纹纸和…  相似文献   

17.
一快乐教学,保教结合。前苏联心理学博士阿莫什维利在《孩子们,你们好》中论述“乐学”的时候强调,孩子们都爱乐,但用什么使他们感到欢乐,是巧克糖,还是知识,当然,两者皆可。但他认为,首先用知识使他们快乐,要把一堂课上得生动有趣,就得经常听到孩子们的笑声。笑是一种心情快乐的鲜明表现形式,也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如在小班语言教学《小猪变干净了》的时候,我在课堂上向幼儿展示一组引幼儿发笑的不讲卫生的小猪图片,根据图片内容讲述一组故事,激发幼儿兴趣,增加乐学情景,使幼儿在笑声与欢快中接受知识,进入探求知识的…  相似文献   

18.
在我班活动室的壁橱里,整整齐齐地摆着一叠幼儿“工作服”,这是专门为幼儿作画和手工制作准备的。这些“工作服”,是家长利用成人的旧衣服经过加工,将衣袖剪短再钉上松紧带做成的,每当幼儿作画或手工制作时就套上它,孩子穿着它,还真有点小画家的风度呢。  相似文献   

19.
讲故事,是进行品德教育和开发智能的好方法。如果教孩子给大人讲故事,对于启发幼儿思维,进行语言训练更是大有好处。 怎样培养孩子讲故事呢?根据孩子年龄特点和环境需要,可采取接续、复述、编排、改错等办法,激发孩子兴趣,启发孩子思维,使孩子逐渐从爱听故事到主动讲故事,成为思维敏捷、口齿伶俐的小小故事员。  相似文献   

20.
让幼儿按意愿表演好在幼儿故事表演中,我以往总是习惯地做好头饰,分别给几个幼儿戴上,幼儿分到什么角色,就扮演什么角色,一切由我说了算,幼儿是无意愿可言的。这学期在进行故事表演《三只蝴蝶》时,我打破了惯例。表演前让幼儿自己选择角色并制作角色标记。如喜欢“红蝴蝶”的幼儿,就用蜡笔在白纸上画一只红蝴蝶,用剪刀剪下:喜欢扮演“白花”的幼儿就自己做一朵白花。制作完毕,我帮助幼儿将各自的标记佩戴在身上,小朋友都高兴地喊了起来:“我是红蝴蝶,我是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