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瑾 《小学生》2024,(3):139-141
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是现代化教学中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任务。小学阶段的学生学习经验不足,语言文字的表现力以及创新力有待提升。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应积极挖掘语文教材中的情感因素,通过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来增进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的情感表达,为学生深入感受、理解作品传递出的情感和意义提供平台,实现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目的,使学生可以与他人就文学作品进行深入的交流与对话,提高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水平。本文对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素养的具体措施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强调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小学语文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把握教材特点,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渗透对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的提高将推动他们语文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何为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实际需要的识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语文课程标准》)这个解释列举了“语文素养”的外延,也就是“语文素养”的构成要素。《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有这么一段话:“通过九年的学习,学生应该具有基本的语文素养。这基本的语文素养内涵是丰富的,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来实际展开。”据此,刘真福先生在《谈“语文素养”》(《语文建设》2003年第4期)中认为应把“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视为语文素养的三个方面,用这三个方面来统摄所列举的各个具体内容,这样才较为全面、稳妥。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属于知识和能力范畴;语文学习的方法和习惯属于过程和方法范畴;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想观念等都属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范畴。[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传统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注重知识传授,而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则更关注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而语文素养是以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为基础的。在语文教学中开展练笔活动,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应用、在应用中提高,这样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知识构建,提高其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为语文素养的培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语文素养,是学生在语文方面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新课程标准中的一个核心概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在这崭新而富有挑战性的语文之旅中,我力求摆正自己的位置,注重从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引导学生在合作活动中去体验,从而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6.
语文综合性学习全面进入语文教学的视野,是形成“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重要途径,有利于拓宽学生视野,丰富知识,锻炼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了拓宽学生语文综合性学习渠道,提高语文实践能力,让学生在教材中体验和感受生活,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去发现和探究问题,在课外阅读中去积累运用,是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作为语文教师,新课程下如何在课堂教学中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促进学生良好情感的生成两方面入手,探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语文新课程标准认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结合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那么如何让学生在语文课中更好地从事实践活动.更全面地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呢?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学应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是新课程的明确要求。语文素养的培养目标与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是息息相关的。教学实践中可从五个方面着手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即构建语文知识、培养语文习惯、指导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渗透思想教育。  相似文献   

10.
罗兰 《宣武教育》2006,(1):16-19
在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的语文教材中,呈现出一个全新的内容,即:“语文综合性学习”。所谓语文综合性学习,就是指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为学习方式,以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相沟通、书本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语文实践活动为主体活动,体现听说读写能力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协调发展,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的学生自主学习过程。  相似文献   

11.
一、科学与人文融合的语文教育本质要义新课程《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明确了语文的性质和语文课程的特点,明确高中语文课程将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设计课程目标,“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这些重要论述,表明《标准》强调的是语文素养与综合素质的统一,语文的工具性(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知识、能力与兴趣、情感、态度等的统一。科学…  相似文献   

12.
在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提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朗读能力,让学生在朗读中感知课文内容,语文情感得到提高。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来,在语文教学中,朗读受到了高度重视。朗读可以培养学生语言感受能力,而这种能力对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有着积极作用。基于此,本文探讨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方法,以供借鉴和学习。  相似文献   

13.
阅读能力是学生最基本的语文素养,提高阅读能力能够带动识字写字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学生热爱语文的思想情感。如何创设好新课程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情境,笔者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为了让学生乐于学语文,学好语文,提高语文实践能力,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我广辟渠道,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一、以教材为依据,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1.利用生活中的资源,探究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语文素养既是认知能力、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的体现,也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现,它不是单一的,而是综合的表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已成了一个综合性的“工程”。陶行知先生指出:“智育注重自学”,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会学习才能有创造。新课程标准要求转变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使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让学生生动活泼的学习,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明确提出要拓宽学科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加强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注意利用其他学科教学活动成果与本学科教学活动进行有机整合。语文和品德与生活这两门学科各有自身的特点和教学目标,语文重在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还担负着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任务;品德与生活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学习做人。两者既相互独立,又有交叉融合,可以说是两门有着“近亲”关系的学科。  相似文献   

17.
综合性学习是新课程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特色和亮点,它突破了课堂中心,教师中心的学习模式。新课标提倡学生要开展综合性学习,认为其“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主动探索、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它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18.
语文素养的提升是语文教学价值的基本体现,也是学生健康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所以,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要做好转变工作,要把教学工作的重点从知识传授转变到知识传授与基本素养培养两方面相结合上来,这样才能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同时,也确保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获得相应程度的提高。因此,本文就从教材入手,借助多种活动的组织来从不同的方向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进而,使学生在文本学习和探究中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19.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主要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语文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笔者认为,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业,应该创造更多的语文学习与实践的机会,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渠道,使学生在更广阔的时空里学语文、用语文,不断丰富知识,增强能力,形成素养。因此,如何优化作业设计,提高作业品质,体现新课程实验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作业真正成为巩固语文知识、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和能力的重要环节,这一切已经成为摆在广大语文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0.
黄佳丽 《成才之路》2023,(17):129-132
语文课程重在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对强化学生的理解能力、情感感知能力,提升学生的欣赏能力、评价能力等,意义重大。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结合教材对学生进行教学指导,还要引导学生开展整本书阅读,使学生在阅读中进一步完善知识框架,积累情感体验,实现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文章以语文教材中的“快乐读书吧”为例,分析“快乐读书吧”与整本书阅读的内涵,探究借助“快乐读书吧”开展整本书阅读的意义、策略,旨在为教师开展阅读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