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8 毫秒
1.
社区图书馆作为公共图书馆系统的延伸和扩充,使图书馆业务系统的工作范围从局域网延伸到了广域网。为解决县市级图书馆实现统借统还的技术问题.文章针对延伸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使用VPN技术,完美实现远程异地业务系统操作的解决方案。为县市级图书馆实现统借统还解决了最基本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2.
变革图书馆藏书策略的探讨--"索取"模式与"收藏"模式辨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介绍了目前国外图书馆界探讨关于“收藏”模式与“索取”模式一系列问题的情况,包括问题的提出、收藏与索取两者的差异、索取模式的可行性研究等,进而阐述了作者自己的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3.
"专家采访系统"一种新的服务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彦静 《图书馆论坛》2006,26(4):183-185
从“服务”的角度,介绍了“专家采访系统”这一新的服务模式,并对该服务模式进行了探讨,进而提出这一服务模式不仅可行,而且有必要在公共图书馆推而广之。  相似文献   

4.
随着政治、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正逐步演进为“参与性社会”。在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政策制定中。相关部门开始改变过去“谋”与“断”一步到位的政策制定模式。出现了通过施放“决策气球”来测试民意的趋势。本文通过回顾典型事例,结合公共政策的相关理论,论证施放“决策气球”是有必要的。对此,新闻媒体应该跳出陈旧观念的樊篱,充分地运用“平衙”的报道策略,积极地、负责地参与报道。  相似文献   

5.
郑鸿雁 《图书馆学研究》2005,(8):99-100,F0003,98
本文援引企业管理“CS”即“顾客满意”模式,将其移位到高校图书馆知识信息管理的服务工作中来,以理念满意、行为满意和视觉满意三个层面为契入口,探讨知识信息管理的“RS”即“读者满意”服务。  相似文献   

6.
何谓编研?简单说,就是“编”与“研”,就是“编写”与“研究”。不过,依笔理解,编研,就是“研”与‘编’.就是“研究”与“编写”。前多为编而研,而后多为研而编,尽管只是两个字的前后的置换,但所反映的本质却不同。因此,所谓编研,也是先研后编,这是早已为业界人士所认知的,只是我们在长期的编研实践当中,编的概念、编的意识往往要多于“研”的成分。要重于“研”的分量,因为,我们遵从的多是某一教科式的编研模式,即:确立编写题目(选题)、拟定编写大纲、查找编写素材(选材)等等,“编”是目的,“研”是手段,所以,常常先人为主,一切都在“编”字上面做章。  相似文献   

7.
张玲 《新闻记者》2006,(12):45-47
一、Web2.0时代“把关”理论的发展 从1950年怀特将“把关”的概念正式引入新闻传播的研究领域,到上世纪90年代初.休梅克(Shoemaker)和里茨(Reese)提出了著名的五层面“把关”模式(个人层面、行业规则层面、组织层面、媒介制度层面和社会体制层面),“把关”理论已经从个人层面发展到了体制层面。当然,五层面模式是一个普遍性的新闻传播学理论,并非针对网络(更非Web2.0)传播提出.缺乏对它的个性化思考,而这种思考便是五层面“把关”模式之于Web2.0的运用及指导。  相似文献   

8.
李鹏  陈翔 《新闻记者》2004,(9):24-26
1995年1月1日创刊的华西都市报,率先提出“市民生活报”定位,并进行成功的市场化运作,深远地影响、推动中国报业的发展——华西都市报创造了最初的“都市报模式”,引领出蔚为壮观的都市报群。如今,“市民生活报”已经成为一种普及性的办报理念和操作手法,尤其在综合类市场化日报中。但随着“市民生活报”模式的全面定型,以及竞争单向集中、片面趋同,“市民生活报”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尽快走出同质化竞争的泥淖?显然.创新与突破是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课题。最近,华西都  相似文献   

9.
"开放获取"环境下图书馆何去何从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近年来,“开放获取”运动作为一种新的学术交流模式和出版模式,已经受到全世界的关注。在我国,这一运动也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要让其真正蓬勃壮大起来,还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图书馆作为一种重要的信息服务机构,在受到它影响的同时,致力于推广“开放获取”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本文中,笔者从四个方面讨论了图书馆在“开放获取”环境中应何去何从。  相似文献   

10.
从"一稿多投"话信息时代学术期刊的采编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11  
李东辉 《编辑学报》2003,15(3):212-213
探寻学术论文“一稿多投”的根源。认为学术期刊编辑部应从来编着手,实现学术期刊采编的数字化与网络化,进行编辑队伍的优化、管理体制的创新,建立新型组稿模式,从而为消除“一稿多投”现象从编辑部方面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11.
从背景与缘起、运作情况、发展态势、社会和经济效益、运作之道及前景展望等方面阐述了江苏省高校图工委读者工作委员会创建文献资源共享新模式———“通用借书证”的思路、理念和经验,并指出在新时期,通用借书证模式已成为与馆际互借、文献传递鼎足而立的文献资源共享三种模式之一,成为图书馆拓展文献资源共享工作的首选。  相似文献   

12.
采用光沉积-液相化学法调节电子流向,构建了直接Z型TiO2/Ag/Ag3PO(4 )(TAAPO)光催化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仪(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仪以及光致发光(PL)光谱仪等手段对其进行表征,并对其在可见光照射下催化降解环丙沙星(CIP)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水体pH为3.0,催化剂分散浓度为0.3 g/L,CIP的初始浓度为15 mg/L时,光催化降解体系能够取得最佳的去除效果.在该组条件下,光照120 min CIP的降解率约为99%,并且在经历4个循环后仍然保持了良好的降解效果.在光催化降解CIP的过程中,主要反应活性物种为超氧自由基(·O2  相似文献   

13.
城市图书馆通借通还项目管理与体制创新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涉及通借通还的图书馆管理模式现有3种:总馆-分馆管理模式、分散-共建管理模式和分散-整合管理模式。3种管理模式在组织架构、管理链、资产管理、馆藏与服务等方面各有长短。由通借通还的普及引起城市图书馆管理体制改革。作为一个体制创新思路,图书馆直接对市民负责,城市与城区各级人大代表控制拨款,委托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具体管理,可以把“分灶吃饭”与总分馆制的优越性结合起来。图3。表1。参考文献2。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深圳市通借通还业务问题的梳理、统一服务平台建设的必要性分析引出深圳市公共图书馆界目前正在进行的图书馆之城统一服务平台建设和实施即统一技术平台搭建、读者库和书目库的合库、服务规则统一等一系列具有开创性工作,并对深圳市图书馆之城统一服务平台建成后的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5.
高校馆际互借服务新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馆际互借是优化图书馆资源配置的重要方法之一。目前,湖南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三校馆际互借进入实质性阶段。馆对馆方式成为最基本的服务模式;图书流动车以其迅速、方便、灵活、快捷、主动上门的特点成为三高校馆际互借服务新模式。文章针对三校馆际互借现状,提出了尚需加强相关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南京城东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联合体"馆际互借服务的开展促进了南京城东地区高校之间的资源共享和协作。新推出的馆际互借服务模式——基于服务本地化的通借通还模式,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运行模式;在当前开展的馆际互借系列服务活动的基础上,应进一步完善规章制度,扩大服务和合作范围,加强宣传与培训,使馆际互借工作在区域文献资源共享方面更好地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7.
高校馆际互借文献传递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赵冬梅 《晋图学刊》2008,(2):8-11,20
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是图书馆之间或图书馆与其他文献情报机构之间建立协作关系,相互利用对方文献信息资源来满足读者需求的一种资源共享方式,由于其在高校图书馆业务中不断增长的重要性,已经发展成图书馆固定的、常规的服务形式。本文重点讨论了馆际互借文献传递的现实意义以及影响馆际互借文献传递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因素。  相似文献   

18.
高校图书馆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我国768所本科高校图书馆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的网上调查,分析了高校图书馆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的类型、服务内容、服务方式、服务对象、收费及补贴情况,指出我国高校图书馆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服务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服务对象存在局限性、缺乏统一的收费标准、版权意识淡薄等问题,提出了建立专门的协作机构和指导中心、提高对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的重视、建立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联盟、改进服务方式等对策。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我国46家公共图书馆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的网上调查,分析了公共图书馆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的类型、服务内容、服务方式、服务对象、收费情况,指出我国公共图书馆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存在服务细节有待重视、区域内公共图书馆间的合作较欠缺、缺乏与高校图书馆的合作、缺乏对"联合参考咨询与文献传递服务网"的利用、面向协议馆提供服务的图书馆较少等问题,提出了提高对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的重视、加强区域内公共图书馆间的合作、加强与高校图书馆的合作、充分利用"联合参考咨询与文献传递服务网"、完善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方式等建议。  相似文献   

20.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is to outline the “best common practices” at Regent University Library, and share survey data illustrating their effectiveness. Also discussed is how transitioning from an entirely graduate university to a university serving both graduates and undergraduates has influenced library services. The new constituency will increase interlibrary loan transactions and test the library's practices. Providing quality interlibrary loan service to a growing academic population requires innovative ideas and practices while keeping the workflow streamlined. New programs implemented over the past several years include books on demand and providing more electronic books and journals. A growing distance education student population has led to paying for library cards for academic libraries located near students' homes and permitting them to return materials to satellite campus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