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魏爱芬 《学周刊C版》2014,(7):104-104
新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掀起了素质教育的新高潮。新课程改革的进行给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明显的变化.这是学校领导的重视和学生家长及广大教师积极努力的成果。几年的新课程改革实践.让我由衷地感叹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育素材.新的教育方法的魅力之大。在新课程改革的这几年里.我们尝到了艰苦辛劳.同时也尝到了甘甜.艰苦辛劳的是作为教师的我们.对新课程改革的前景有那么多的困惑和茫然:甜的是我们看到了新课程改革实验与实践给我们的数学教学带来了活力和勃勃生机.看到了教师与学生在新课程改革中的改变与进步。  相似文献   

2.
<正>自2005年以来实行的新课程改革是个系统工程,它带来的是教育教学的全面的多元的变化,它既要求教师在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教学模式上有所改变,又要求学生的学习方式、参与方法、巩固练习随之改变。实际上,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教学评价的改革都应当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方面,但就教学实践来说,对新课改的推进,我们常常过多地关注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方式等,而忽视了教学评价的  相似文献   

3.
新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实验)已经走进我们校园三个年头,它走进了师生的生活,并昭示着强大的生命活力。不论是对教师还是对学生都经历着一场新的挑战和考验。可以说,新课程改革能否获得预期效果,关键在于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把握与基本专业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4.
华尔旦 《青海教育》2004,(11):44-44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启动后,新课程平稳地进入了各个学校。新课程将改变学生的学习生活,也将改变教师的教学生活。这无疑是一次大的改革,也给我们化学教师带来一些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教师在面临新课程改革时,除了要认真解读、领悟新课程体系中蕴含的思想,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外,还应根据新课程的要求,改变自身的教学行为。我们如何审视英语课堂教学,如何把课程改革的新理念落实在每一堂课,如何采用新的教学方法教好学生,这也给我们教师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机遇。在新课程理念下,正确认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是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6.
潘卫根 《成才之路》2013,(21):50-51
新课程的实施给我们的体育教学带了生机,学生的学习热情也空前高涨,体育教师的教学热情也很高,他们都在用自己的良好心态进行课程改革。教师的观念、教学方法,还有学生的学习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评价都发生着改变,所以说,《新课程标准》下的体育课堂是有生机的。但是,新的改革,也会有它自己的不足之处,教师在实践过程中会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很多的疑问,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的实施,主要取决于教师,教师素质的高低,决定着新课程的走向与发展,如何尽快提高教师素质,用新的教育理念让教师建立新的教学方式,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这是我市在新课程改革实验过程中非常关注的问题。两年来的音乐课程改革实验,我们注重教师培训、教学研究等活动的开展,营造浓郁的学习研究氛围,使我市音乐教师的专业水平不断提高,整体素质明显提高。两年来的音乐课程改革,我们做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海南省进入高中新课程已经两年多了,笔者做为一线的教师,感受到这次课程改革有别于前几次的课程改革。新的理念、新的观念强烈地冲击着我们每一位教师。无论是支持还是反对课改的人,都会随着这场潮流在教学观念上发生或多或少的变化,并且在观念变化的同时在教学行为上也发生着变化。它改变着我们多年形成的熟悉的教学程序、熟悉的教学目标、熟悉的实验方式、熟悉的评价方式……高中新课程的变化是全方位的。教学目标由“双基论”转变位“三维目标”;教学方式由“单一化”转变为“多元化”;从全国只有一套教材转变为多套教材供教师学生来选择…  相似文献   

9.
我园的基础教育改革实验自启动以来,目前正以迅猛的态势发展。这次改革是一次深刻的变革,新课程将改变学生的生活,新课程也将改变教师的教学生活。新课程中的学生可能会改变他们的一生,新课程中的教师也将焕发出新的生命。教师将与新课程同行,将与学生共同成长。  相似文献   

10.
印秀辉 《考试周刊》2010,(20):80-80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理念已走进学校、走向课堂,它用特有的教学理念指导每一位教师,影响每一个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我们怎样让新课标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呢?我在学习新课标和尝试教学实践中体会到教师的教学行为要有新的改变,新的重点,下面我从备课和教学课堂两个方面来谈一下自己的做法。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它如同一股春风,给基础教育带来了春的气息,带来了勃勃的生机.同时新课程将改变学生的学习,也将改变教师的教学,面对新课程、新教材,教师应如何应对,以促使学生适应新的学法呢?作为新形势下的一名化学教师,我们必须对此做深刻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郝新社 《考试周刊》2010,(48):125-126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教育改革的主旋律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本次课程改革,不仅要改变教师的教育观念,而且要改变教师们每天都在进行的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阵地。从这个意义上讲,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改革已经推行三年多了,面对新的课程,新的教材,教师的教学方式在发生着悄然的改变。同时也遇到一个新的困惑:如何更加科学地利用课堂时间,提高课堂效率。一要树立正确的质量观。不同的质量观会有不同的效率观。什么样的课堂是高质量的课堂?是以教师的“讲”为标准,还是以学生的“学”为标准?是以教师所预设的公式化的课堂程序为标准,还是以学生会不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带来的实验教学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南省进入高中新课程已经两年多了,笔者做为一线的教师,感受到这次课程改革有别于前几次的课程改革。新的理念、新的观念强烈地冲击着我们每一位教师。无论是支持还是反对课改的人,都会随着这场潮流在教学观念上发生或多或少的变化,并且在观念变化的同时在教学行为上也发生着变化。它改变着我们多年形成的熟悉的教学程序、熟悉的教学目标、熟悉的实验方式、熟悉的评价方式……  相似文献   

15.
李红军  张茂玉 《现代语文》2006,(11):100-101
新课程改革给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和行为带来了新的变化,但社会对教师的角色给予了更多的期待和要求,而对学生的角色期待还是比较单一或停留在由教师的变化而带动学生的变化的层次上。这既不利于课程改革。也不利于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因此,深入分析新课程改革对学生的角色期待是顺利推进新课程改革、实践新教育理念的重要步骤。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理念已走进学校,走向课堂,它用特有的教学理念指导每一位教师,影响每一个学生。在学习新课标和教学实践中,教师的教学行为要有新的改变、新的重点:改变备课方式,改变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7.
课堂教学作为数学教学的核心,它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基本运算能力、逻辑演练能力、掌握常规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随着新课程的改革,数学课堂教学由传统的教学模式走向了一次新的革命。新课程改革,它以课堂教学改革为核心.以转变教学理念为先导,以提高教师的基本素质为起点,最终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力,以便全面推进和实施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为教育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同时也为新课程教育下的教育工作者带来了新的挑战。教师角色的转变将是学生研究问题探究知识的引导者、将是学生掌握知识的传媒者、将是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设计者。所以新课程改革为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那么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哪些新的挑战呢?  相似文献   

18.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在我省全面展开已经两年了,它对我们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挑战,进一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动手、动口、动脑以及实验操作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注重能力的培养以满足终身学习的需要。因此,以前只注重知识传授而忽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学习习惯养成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如何凸现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成  相似文献   

19.
教育改革的步步深入给我们一线教师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也给我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带来了新的挑战.在新课程的指导下,现在的小学英语课堂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在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也在改变,课堂上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及积极性有渐渐提高之势,但学习效果还是不尽人意,当下,越来越多的教师也开始思考如何上好新课程理念下的英语课,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20.
“我现在感到学习数学特别有兴趣,课堂上不是听老师讲,而是由我们自己去学,分小组共同探究。”“我以前不喜欢学习数学,但现在我一学就入迷,从中学到不少数学知识,我喜欢上这样的数学课。”这是课改后学生下课议论的情景。我校是全市新课程实验四所试验学校之一,我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名实验教师。在参与课程改革的实验过程中,我运用新的教学理念,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学生为主体,力求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小组探究等方式获得知识,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下面以两个教学片断,谈谈我的做法。一、让学生自主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小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