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是一篇文情并茂的散文。文中写景抒情,极富诗情画意。其行文平易自然,毫无斧凿痕迹。它的构思独具匠心,为现代散文中所仅见。  相似文献   

2.
一、文中美的因素 散文被誉为“美文”,既是散文家又是诗人的朱先生笔下的散文更是美不胜收,《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抒情散文中的精品、代表作,也是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传统篇目。长期以来,它的艺术魅力经久不衰,深受广大师生喜爱。因此《荷塘月色》是我们进行审美教学的优秀范文。 《荷塘月色》之所以美,除了它结构精巧、描绘细致等特点外,主要表现出语言美和意境美。 1.语言美 朱自清先生可谓散文语言大师,他的散文语言极具个性特色,笔法娴熟,想象丰富,变幻多姿,是散文语言境界的一座高峰。 诗歌的语言是最凝练的,《荷塘月色》虽不是诗歌,但在文章中确实体现了作者字斟句酌、锤炼语言的工夫,许多字词包容了极丰富的内涵,其简洁、确切是别的字词所无法替代的。如“路上只有我一个人,背着手  相似文献   

3.
朱自清,这位现代文学史上的散文巨匠,以其在文章中真挚深厚的情感投入、情景交融的意境刻画、缜密精巧的艺术构思、独特细腻的语言魅力奠定了他在现代文坛的崇高地位。如果将现当  相似文献   

4.
一、散文巨匠的纯美情愫 朱自清先生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散文巨匠,写出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佳作,如《春》、《绿》、《荷塘月色》,还有《背影》、《威尼斯》等等,由此他被称为“美文大家”。郁达夫先生曾评价他说:“文学研究会的作家中,除冰心外,文章之美。要算他了。”当我们沉浸到朱先生的作品中时.我们不由得会在内心发出这样的感叹:“它们美得像诗一样!”的确,朱自清先生的精品佳作都给人以“诗”的美妙。  相似文献   

5.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写的一篇极富美感的散文。朱自清先生通过描写荷塘月色中美丽的景象,含蓄而又委婉地抒发了对现实的不满,表达了渴望自由的情感。在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能够真正地理解这篇优美散文的内涵。文章以《荷塘月色》一文的教学为例,对高中语文审美教学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荷塘月色》中作者把清华园的荷塘月色作为描写对象,通过对景色的审美视角,运用艺术手段进行美的描绘,实现情感的自由升华。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从审美的角度出发鉴赏《荷塘月色》这类文学作品,使散文教学转化为美的再现和美的欣赏的活动,从而有效地提高散文教学的质量,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散文阅读能力。基于此,笔者从荷塘月色的审美角度出发对文章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叶圣陶在《朱佩弦先生》一文中说:“谈到文体的完美,文字的全写口语,朱先生该是首先被提及的。”的确,朱自清是现代少数能用白话写出脍炙人口名篇的散文家之一。他的《匆匆》《春》《荷塘月色》《背影》《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散文作品已经成为经典老课文,收录在中小学教科书或语文读本中。他的散文有“新而不失自然”的语言风格,这主要表现在:他能够吸收文言写作的精华,熔化中国古典诗文的词汇;  相似文献   

8.
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是中国现代知识分子抒写内心愁绪和到美丽的大自然中寻求排解忧愁的散文名篇。其感情是真挚动人的,其文笔是精致优美的。朱自清先生说,写景,就是“以文字作画”(《山野缀拾》)。即写景是用文字像绘画一样将所写之景物展现在读者的面前:有声、有色、有情、有态,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给人以美的熏染和感动。因此,在创作中,他经常很精细地用造型性强的语言营构充满诗情画意的意境来传达自己的情感思绪,可谓文中有画,画中有诗。而《荷塘月色》可谓是“以文字作画”的写景艺术典范。1.清幽的画面基调与苦闷的情感基调…  相似文献   

9.
尹平 《现代语文》2007,(10):28-29
有价值的作品是经得起主题、形式与炼词方面的探讨的.朱自清先生是我们公认的散文大家,其语言的精美与清丽历来被人称道.朱先生的名作--《荷塘月色》语言优美,意味醇厚,其中有很多值得品味的句子与词语.本文就拟对《荷塘月色》中带"一"字的句子作点赏析.  相似文献   

10.
1988年秋季开始使用的高级中学语文课本第一册,除了保留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篇《荷塘月色》、《绿》之外,还选了朱先生的同事、朋友冯至先生写的回忆性散文《朱自清先生》。这篇文章不但对中学生了解朱先生的为人提供了具体的材料,而且对培养中学生如何从为文与为人相统一的角度阅读和欣赏文学作品,提高他们的思想品德修养与写作水平都有  相似文献   

11.
郁达夫曾说过: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满贮着那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女士外,文章之美,要算他。作为现代文学史上的散文巨匠.朱自清散文朴素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炼、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特别是写景散文,在现代文学的散文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绿》、《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等,一篇篇都脍炙人口,其中《荷塘月色》更是历久传诵,佳话不断,一直是中学语文各种版本教材中的经典美文。  相似文献   

12.
<正>朱自清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和杰出的散文家,早在五四时期就已誉满文坛。他的散文无论是叙事、写景、抒情、议论,无不感情真挚,自然逼真,清丽动人,很讲究语言的运用,有着自己独具的风格。而叠词的运用,在创造他这种语言风格中起了锦上添花的作用。本文仅根据他的几篇著名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简称《桨声》)、《荷塘月色》(简称《荷塘》)、《绿》、《春》、《匆匆》,就其中叠词运用的特色作一点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十几年前,初识《山东教育》始于“校园文化”中的一篇散文《渴望丰收》。那优美的语言、巧妙的构思、睿智的思想、真挚的情感让我这个文学爱好者一下子惊喜不已。没想到一本普通的教育刊物,竟然深藏着大手笔。从此以后,她成了我的内心喜爱,与之结下浓浓深情。  相似文献   

14.
朱自清先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颇具盛名的散文家。在其散文作品中,《背影》、《春》、《荷塘月色》被选入中学语文教材(《绿》被节选入小学语文教材),并对学生的阅读、写作影响重大。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只有对朱自清散文特色有更深入的认识和把握,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阅读鉴赏朱自清的散文,让我们的学生更有收益。下面结合《背影》、《春》、《绿》、《荷塘月色》等文章,就"情真意浓、精美缜密、清秀纯朴"三个角度,对朱自清散文的主要特色作一点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教学资源分析《听听那冷雨》是苏教版必修二"慢慢走,欣赏啊"专题中的一篇散文,它的前一篇是朱自清先生的名作《荷塘月色》,两篇文章堪称是现代散文史上的双璧,文辞优美,情感蕴藉,具有极高的审  相似文献   

16.
每每读罢《荷塘月色》这篇优美的散文,总会让人不由惊叹作者的修辞艺术实在是高超之极。《荷塘月色》是现代修辞运用的典范。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一文,从字、词、句到段、篇、章都很好地运用了修辞艺术。  相似文献   

17.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篇《荷塘月色》和《背影》,以清新自然的笔致刻写了作者的心理和情愫,情景交融地抒写了他特定时期的心绪;前一篇写作者月夜漫步荷塘时的所见、所想,文章借对“荷塘月色”的细腻描绘,含蓄而委婉地抒发了作者自己不满现实、洁身自好、向往美好新生活的情怀;后一篇写作者奔祖母丧后与父亲车站分别的情景,全篇充满着溢于言表的真挚感情,它将父子至爱深情表现得淋漓尽致,成为抒写父子之情的名篇。  相似文献   

18.
江金勇 《学语文》2011,(5):40-40
王荣生教授在《散文教学内容确定的基本路径》一文中认为,教师可以从三个方面确定散文的教学内容:一、作者个性化的语言表达。语句章法;二、作者所见所闻及其个人化的言说对象;三、作者的所思所想。他独特的情感认知。据此,朱自清散文《荷塘月色》的教学,“领悟作看充满情感浸染的思想”应确定为本文的教学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9.
<正>散文《背影》是初中语文课本中的传统篇目。朱自清在文中以真挚质朴的情感表达了父子之间的挚爱之情,这种情感在娓娓的叙事中流露出来,从而形成了独特的抒情风格。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引导学生感悟其中的教育思想。一、构思缜密,布局精巧朱自清散文注意缜密的构思,并且让全文的布局显得很精巧。课文《背影》开头就点明了题旨:开笔就是"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然后紧紧地围绕"背影"组织材料进行合理的布局。先从回  相似文献   

20.
凡是读过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荷塘月色》的人,无不啧啧赞叹:写得美,美极了!有人对文章的“诗情画意”欣赏不已;有人对作者“如显微镜一样”精细的观察颇为称道;也有人对散文中意境的创造、比喻的贴切和语言的运用评价甚高……这一切都是毫无疑义的,也是《荷塘月色》这篇散文可以当之无愧的。但共中有一点很值得我们思考:“五四”以来,状物写景的散文可谓多如牛毛,其中具有意境美、结构美、语言美的文章也为数不少,为什么《荷塘月色》能有如此传世不衰的艺术魅力呢? 看来,在《荷塘月色》的“美”之中,还存在着一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