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是指20世纪六七十年代产生的社会思潮,这种思潮全方位的批判了过去的思想,对于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都有着深刻的影响。本文的研究从音乐和哲学两个角度出发,分析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其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王雅琴 《滁州学院学报》2006,8(1):92-94,111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下半叶在西方社会流行的一种哲学、文化艺术思潮。后现代主义音乐在传入中国初期遭到了排斥,但随着后现代主义的深入,对中国的音乐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一方面,后现代主义音乐多元化的追求产生了多种音乐形式;另一方面,它的反理性主义一元化,否定整体性或一切体系化的东西,否定一切深度模式等,完全不适合与其文化土壤不同的中国,从而引发了种种弊端。  相似文献   

3.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后现代主义在全世界形成一种思潮,并对中国声乐产生了一定影响。后现代主义从根本上打破了现代主义的秩序性,后现代主义的多元化打破了美声、民族、通俗唱法的界限,将三种唱法融会贯通,作品创作、表演形式,欣赏理念也都有了一定的创造性发展,并体现了后现代主义多元化音乐主张。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意识形态视角对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进行了反思,解读它在中国流变的三个样板:经典文本的娱乐化、消费方式的符号化和终极信仰的平面化,揭示出它在中国产生巨大影响的隐秘内核,即内生的隐性意识形态.在当代中国,只有找到马克思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的契合点,才能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后现代主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后现代主义曲萌后现代主义是当代西方颇为流行并产生了重要影响的社会思潮,它涉及多种领域,如哲学、文学、美术、音乐、建筑、社会学、心理学等等,作为总的思想倾向,主要表现为一种哲学思潮。从根本上说,后现代主义是对行将到来的"后工业社会"的一...  相似文献   

6.
<正>当前,人们对"后现代主义"这个名词或许感觉有些陌生,其实在生活中都有接触。有些教师和学生也从不同的渠道,既受到了"后现代主义"解放思想、张扬个性等正面影响,也受到了"后现代主义"的负面影响,表现为躲避崇高、淡化理想、游戏人生。"后现代主义"是产生并流行于西方社会的一种理论和社会思潮。它不仅在建筑、文学、音乐、绘画等领域产生影响,还影响了哲学及社会价值取  相似文献   

7.
从后现代主义的起源、流变及其表现形式来看,后现代主义思潮具有反传统、反理性、多元化、自组织等特征.这种思潮已经波及科学及教育领域,正在并将继续对教育科学的理论及实战产生诸多正面、负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文革"结束后,西方文化思潮风涌中国大陆,中国当代小说在西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下,产生了许多具有后现代主义特征的小说,这批小说或呈现消解意义,淡化情节倾向;或呈现消解历史,重新叙论倾向;或呈现零度情感,平面写作倾向.虽然这些作品更多地带有现代主义特征,但依稀可见后现代主义的部分因素,拓展了新时期小说创作的生存空间,对当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9.
后现代主义作为当下最为前卫的文化思潮,它对包括音乐、文学等众多艺术形式以及哲学观念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文章以音乐艺术为对象,从对后现代主义的概念和特征的梳理中来探讨当今音乐创作观念及审美等方面表现出的种种后现代主义特征。  相似文献   

10.
本文深入分析了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对我国大学生生命观产生的一系列负面影响,对高校开展生命教育的必要性进行了价值观层面的论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抵御后现代主义思潮负面影响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1.
廖家骅先生作为当代中国音乐理论家、音乐教育家,为中国音乐教育学科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可称为“中国音乐教育学科的领路人”。基于对廖家骅学术成果的系统梳理,从其对音乐审美特性、音乐教育审美特性、音乐教育与审美心理和智力发展等方面的研究总结其音乐教育美育观;从其对高师音乐教育人才培养的职责、高师音乐教育培养目标等问题的关注概括其音乐教育通才观;从其对一线音乐教学、教育现状等现实问题与实践性问题的关注与评论提炼其音乐教育实践观,从而对他的音乐教育思想进行全面阐释。对廖家骅音乐教育思想的研究既是对我国音乐教育事业发展成就的总结与回顾,也是对我国当代音乐教育进一步发展的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12.
"双重乐感"培养在学校音乐教育中的实施,必须以教育者对学校音乐教育的本质的正确认识为首要前提条件。中国音乐教育中"双重乐感"教学,在内容方面应主要侧重于对中国各民族传统音乐文化资源(包括其中极其多元的"乐感")的重新获取,其次是对欧洲和北美以外的"非欧音乐"资源的获取。在方法论方面应主要侧重于课程设置和教材建设的本土化与特色化,对文化(音乐)人类学的"田野工作"(Field Work)方法的采纳,和大力加强学习者的多元音乐行为实践。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主义学过去理论界认为是从西方现代主义学引进、借鉴的产物,它产生于当代中国的新时期。其实,中国现代主义学与西方现代主义学既有紧密的关联,又有根本的区别。从“异体起源”来说,中国现代主义学产生于化大革命时期的社会现实中;从“本体起源”来说,它是在革时期的地下学中得以绽出新芽的。  相似文献   

14.
陈信 《培训与研究》2006,23(4):116-118
在给民族音乐学下定义时,常常是从划定其研究对象和方法着手,无论是起初的比较音乐学还是后来的民族音乐学,及今天的“Enthnomusicology”一词译成民族音乐学或音乐民族学,或者干脆叫音乐学、音乐文化人类学等争论, 都是与这一学科自始至今研究对象的不断变化拓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本文仅对民族音乐学研究对象的演变作历史性的回顾和思考。  相似文献   

15.
音乐人类学的“音乐”观与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音乐人类学认为,音乐从本质上讲是人类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音乐教育也是特定音乐文化的反映。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平等地看待不同民族音乐文化的价值。借助音乐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能够更好地实现文化传承的功能。  相似文献   

16.
纪录片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对其进行艺术加工,以展现真实为本质,并用真实引发人们思考的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为拍摄对象的人类学电视纪录片,真实地记录、还原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所承载的文化技艺及其生活环境,具有重大的史料价值、人类学价值和传播价值。笔者试图从电视影像的角度,结合创作实践,对此类纪录片的人文价值、创作原则、艺术特色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为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纪录片的创作与传播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的发展,普通高校音乐教育受到国家和社会的广泛关注,笔者针对当前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重技能,轻文化”的教学导向,阐述了音乐与文化的关系,并提出几点在教学中切实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新民乐作为传统民乐的现代演绎,不断创新,如今已获得音乐本身的审美价值与音乐市场的生存空间。传统民乐的局限性、音乐改革思潮的绵延不绝、大众文化的推波助澜均为新民乐的诞生与发展创造了可能。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新民乐呈现出独特的形态,将传统与现代有效链接。  相似文献   

19.
在音乐人类学的视野下,重新审视学前教育音乐课程的定位。在学前教育音乐课程的建设中,从中国音乐文化和世界多元音乐文化的理解、认知音乐世界的音乐文化模式以及音乐课程的后现代化与信息化的融合等方面,探索学前教育音乐课程内涵的多维构建。  相似文献   

20.
现代主义成人教育时空观强调时间的线性特征和空间的固定先验性,并以追求时空中的永恒在场为鹄的,后现代主义成人教育时空观在批判现代主义成人教育时空观的基础上构建起全新的时空观点。然而,无论是现代主义的成人教育时空观,还是后现代主义的成人教育时空观,都不是本真意义上的成人教育时空观,本真意义上的成人教育时空观应当是在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