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年来,《南国早报》就"爱心新闻"的策划、采写与报道,从办报战略高度给予重视,使之成为同步报道的独家新闻、动态新闻和悬念新闻,取得了读者喜爱、领导满意、业界好评的社会效果。同时逐步形成了一整套比较成熟的"爱心新闻"操作范式,即:"竖起耳朵捕信源—→深思熟虑谋策划—→同步跟进做报道—→公开透明讲诚信"。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居民投资理财热情空前高涨,而投资股市则是其中的重要选择。面对市场与受众的需求,媒体纷纷扩大证券报道的规模。媒体该如何做好证券报道?目前的证券报道有哪些特色、存在哪些问题?这些都是本期专题文章所要探讨的。  相似文献   

3.
诸多纸媒中,以"影响力至上"为追求的东方早报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宣传中有诸多创新之举.在上海世博会开幕一周年之后,笔者重新解读这一样本,寻找其对中国媒体主旋律报道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行业主题宣传,一直是都市报报道的主阵地之一。2020年以来,南国早报连续三年推出广西建筑业“最美建设者”大型主题宣传报道,报、网、微、端、屏立体化传播,特刊出街,积厚成势,“以都市报视角、以智媒化视野、以建设者姿态和大民生情怀”,用心用情讲好八桂大地建设者故事。基于媒介特性,南国早报精心策划,通过主题切入、构筑平台、立体传播,再到与受众形成共识等策略,在守正创新中,实现共情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5.
6.
作为一张法制类综合性报纸,《新疆法制报》在2011年的重大新闻报道中,在提前做好精心策划工作中,下足功夫,突出特点,使新闻报道别具一格,形式多样。尤其在首届中国—亚欧博览会的前期策划及会议报道中,报社领导与采编人员提前做了大量细致、充分的准备,圆满、顺利完成了这一重大  相似文献   

7.
在北部湾经济建设的背景下,南、北、钦、防四个城市媒体一起报道中国-东盟博览会,不仅加大了对博览会的宣传,而且为实现中国-东盟开放合作信息交流中心的建设提供机会。但是媒体并没有打破地域界限,不管是在报道内容还是报道对象、新闻稿件分享等的互动上都存在明显不足。  相似文献   

8.
打造图书馆服务品牌为中国-东盟博览会服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东盟博览会的举办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为广西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性发展机遇,广西图书馆应抓住机遇,倾力打造服务品牌,更好地为博览会、为地方经济服务。本文结合该馆的实际,提出创建图书馆服务品牌的一系列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典型人物报道对弘扬时代主流价值、塑造民族文化精神等方面具有深远影响。如何使报道更有传播效果、使典型更富感染力是学界关注的热点论题,也是业界报道手法创新的永久命题。本文试图以文化认同为切入点,以《感动中国》为例,分析其典型人物报道中体现出的传统伦理道德、政治文化、民族/国家文化认同取向,借以深入探讨典型人物报道变革的前景及方式。  相似文献   

10.
一、报网互动:媒介融合的时代潮流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与普及重塑了大众传媒格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技术力量渗透到大众生活,并成为人们现实生活中的一部分.这类通讯技术拥有海量信息平台与实时互动的传播优势.削弱了人们对报纸等传统媒体的依赖,同时改写了传统媒体时代的新闻定义.<网络报纸:主流媒体的形成>的作者李喜根认为,我们看到的(报业)变化中,至少有60%源于不可避免的网络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从市场角度可以将我国都市类报纸分为两类:一类是领先型报纸,是指一个城市占据市场竞争力第一的报纸;第二类是追赶型报纸,是竞争力第一位之后的报纸,这类报纸处于相对弱势,数量众多,少的一个城市有两三张,多的一个城市有五六张或者更多.追赶型报纸由于数量多,在市场竞争压力下寻求突破的动力大,实际上是我国报业最具有变革性的部分.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新疆主流媒体《新疆日报》对于首届中国——亚欧博览会的全部报道为样本,借助大众传播研究中的框架理论进行分析,从报道的总体情况、报道的主题框架、报道的阶段性框架进行分析,从而分析总结其新闻报道的框架建构方式以及这种新闻框架的建构原因。期望能通过本研究结果,为地方媒体对于重大博览会新闻报道方面提供新的视角并为今后会展报道工作起到应有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党报议程设置功能的运用具有重要意义。第八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于2011年10月21日至26日召开。这期间,《广西日报》充分运用党报的议程设置功能设置主题,通过版面设置与新闻组接,将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资源整合,构建出一个特殊的拟态环境,为中国与东盟各国的良好关系营造出友好和谐的媒介环境。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采用量化研究的方法,通过对《华西都市报》1997年至2009年12年来的农民工报道进行内容分析,探讨都市报对农民工的报道视角的变化。通过研究发现作为中国第一份都市报的《华西都市报》自2003年来,对农民工的报道数量增加了,报道的题材框架多样化了,但对农民工的报道呈现被弱化和被边缘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张力 《新闻世界》2010,(4):80-81
本文主要采用量化研究的方法,通过对《华西都市报》1997年至2009年12年来的农民工报道进行内容分析,探讨都市报对农民工的报道视角的变化。通过研究发现作为中国第一份都市报的《华西都市报》自2003年来,对农民工的报道数量增加了,报道的题材框架多样化了,但对农民工的报道呈现被弱化和被边缘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我国当前对于会展经济报道的重点是对经济现象的报道,报道的主题也集中在对会展经济活动的专业化解读上。会展经济报道目前存在专业化、数据化的特点,内容上显得枯燥乏味,不能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本文以中国-亚欧博览会期间《新疆日报》的报道为例,探究媒体如何在会展经济报道中做出创新,凸显报道的人文关怀,改善会展经济报道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7.
电视媒体中的就业报道在反映就业问题的过程中有没有什么特点,有没有暴露出什么问题,这是本文探讨的重点。在进行探讨之后,本文希望可以为未来就业报道的发展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19.
世博会上的志愿者精神是留给上海这座城市美好的文化因子之一。世博会上的志愿者大都生于上世纪90年代,人们习惯称之为90后。他们中的年长者,把世博盛会作为成人礼,被称之为世博一代。他们伴随着中国的崛起进程长大成人,因此成为社会讨论的焦点。东方早报在2010年7月5日刊登《世博一代》,拉开讨论的序幕。  相似文献   

20.
丁超 《东南传播》2018,(7):149-151
春运作为中国社会发展中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每年都会引起媒体的广泛关注与报道,媒体在其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一直是讨论与研究的重点。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法,对《人民日报》2013至2017年铁路春运报道进行分析,以从报道数量、版面呈现、报道主题、报道篇幅、报道倾向五个方面来探析《人民日报》如何构建铁路春运的话题以及其报道内容的变化反映了怎样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