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斯诺的报告文学《红星照耀中国》和《为亚洲而战》在对事实信息和意见信息进行表达时,把握“客观公正”、“正义”的报道原则以实现其报告文学的真实性。作品中对尚处旧中国“腹中”的新中国的报道,则是通过对儿童、少年及某些特殊人物的“童年时代”的叙述,鲜明地体现了“客观公正”、“正义”的价值原则。  相似文献   

2.
我刊顾问尹均生教授1998年主持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报告文学研究”栏目,本人所撰写和组织的报告文学研究论文受到学术界广泛关注。最近,一本权威性的《中国新时期报告文学研究资料》由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并在北京中国作家协会举行首发式。该书是“中国新时期文学研究资料汇编”中之一种。该汇编收集了新时期30年文学研究的资料,注重“资料的系统性、学术的科学性、观点的多元性、筛选的权威性”,以全面系统地展示中国新时期各种文学体裁的研究成就和理论水平,为全面客观地评价和认识中国新时期文学提供参照和理论依据。汇编的《报告文学…  相似文献   

3.
“报告文学”的真实性与虚构的问题,长期争论不休。症结在“报告文学”的属性上。一贯的理论是,“报告文学”属于文学。其理由是:1、RePortage 翻译成“报告文学”;2、用形象来反映生活;3、运用文学的手法。笔者认为,“报告文学”非文学,并逐一批评了以上理由,提出“报告文学”是一种借鉴文学手法来真实反映社会生活的独立的报刊文体,并主张更名为“报告”。这就可建立报告独立的写作原则,解决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繁荣报告的写作。  相似文献   

4.
公安文学具有形式多样的表现体裁,而在其诸多的表现形式之中(如公安题材的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公安题材报告文学以其鲜明的社会功利性、揭露的深刻性和思想的先锋性等特点挑起了当今公安文学的大梁,成为最具有战斗性的体裁之一。公安题材报告文学同其他报告文学一样,具有新闻性、文学性、论说性的“三元色”特征。  相似文献   

5.
<正> 不知什么缘故,报告文学作家和理论家迄今为止,都很少去探讨和论述报告文学中的报告艺术。这是一个谜。笔者猜测:是否人们存在这样的偏见,报告文学的文学性才是“阳春白雪”,而“报告”是鼓簧弄舌的“下里巴人”,没什么可谈,或不值一谈呢?所以,  相似文献   

6.
本文认为真实性是报告文学的生命;文艺创作中的“典型化”手法,根本不能用于报告文学;并对报告文学中不可避免的“想象”问题,进行了范围限定;最后,对报告文学中普遍存在的“抒情”、“议论”这一作者主观感情的自然流露现象,提出不应加以限制,因为它并不破坏报告文学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7.
报告文学是以真人真事为直接对象,以文学技巧为表现手段,迅速及时反映现实生活的文体。它是由新闻发展衍变而成的,带有新闻的“血统”,真实是它的基础,如果失去了真实的品格也就失去了报告文学自身存在的价值。它受到真人真事的局限,不能虚构,不能以某一原型为“模特儿”再“杂取种种人”的性格特征加以“缀合”。那么,在报告文学中是不是就没有想象了呢?不是,报告文学是文学的一个部类,应  相似文献   

8.
报告文学是报刊上最活跃的体裁之一,它的普及性、群众性日益增长。为帮助初学写作者掌握这种文体,在这里介绍一下报告文学写作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真实性是报告文学的生命报告文学所写的人物都是实有其人、实有其事的。这些人活动在现实生活的舞台上,有真实的姓名、职业和工作单位,有确切的时间和地点。无论时间或空间都是实有的,而不是象小说、戏剧那样“虚构”的,也不能“杂取”种种人,撮合而成  相似文献   

9.
<正> 报告文学可以记事取胜,亦可以写人见长。理由走上文学之路始于小说,注重人物形象塑造的小说写作,使他自然倾向于后者,他认为“写人,写人的思想,写人与人的关系,这是报告文学的中心。”①而理由是在扫除“四害”的欢呼声中开始报告文学写作的,顺应时代的潮流,“写人”的重心又在于“为新时期的新人物高唱颂歌”。其中有为国争光、勇攀高峰的体育健儿如击剑运动员栾菊杰《扬眉剑出鞘》);有“四五”运动的斗士如鲍乃镛(《伟大的瞬间》);有自卫反击战中的英雄如陈书利(《威  相似文献   

10.
尹均生、杨如鹏的《报告文学纵横谈》是一本研究报告文学理论问题的专集。粉碎“四人帮”以来,报告文学在我国文坛上空前活跃,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几年来,各种报告文学专集相继出版,但是对报告文学理论问题的研究,却是比较薄弱的,至今尚未见到这方面的专著出版。为此,四川人民出版社将于今年六月出版《报告文学纵横谈》一书。本书内容丰满,论述广泛,观点鲜明。“报告文学是一种新型的独立的文学样式”。它已不再是散文的一个部分,而已经发展成了一个独立的文学新品种。从这一点出发,本书对报告文学的起源、形成与发展和报告文学的性质、任务和特点作了详细的论述;对世界著名的报告文学家基希、高尔  相似文献   

11.
典型报道既是一种报道观念,也是一种报道方式,完整的典型报道概念应该是“报道观念-报道方式“两个维度共同作用下的“集合体“.典型报道的演进历史正是这两个维度双向互动、相互博弈的过程.因此,必须立足于“报道观念-报道方式“两个维度的互动关系,才能拓展典型报道研究的新“进路“.同时,只有把典型报道纳入到不同的时代背景、社会生态环境和媒体现状之下进行研究,才能够得出更具前瞻性和科学性的判断.  相似文献   

12.
现代报告文学是现代传媒的产物,但当现代传媒发展到一定阶段,现代传媒又会遮蔽报告文学,这是辩证法的无情,我们无可奈何。在现代传媒遮蔽下,报告文学作家一要有独立意识;二要增强文化素养;三不要赶时髦;四要增强作品的真理性、正义性、政论性;五要增强作品的文献性、资料性。而报告文学评论家一要有历史的敏感性和政治的敏感性;二要与作家碰撞,激发出思想的光芒;三要能够建构自己的理论体系;四要克服经院派、学院派批评的不足,提高批评的层次。  相似文献   

13.
有关报告文学“创作繁盛,研究滞后”的看法已流行多年,但事实并非如此。通过对2010年度包括理论建构、理性批评、书评推介在内的广义的报告文学研究的检视,我们发现,视野宽阔、焦点集中、方法多元、平台很高是突出特征。切入该年度报告文学研究的内部面相可总结为六种成果。其整体性欠缺在于:文体概念相对模糊,深度研究有待加强,比较研究明显不足。这些“年度缺憾”,基本上代表了新世纪以来国内报告文学研究的总体状态。  相似文献   

14.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忧患意识,但这常常被视为个体的一种人生观,而未像报告文学家那样把它作为国家民族整体的思维模式。中国文学的大部虽也时常将“忧患意识”作为文体功能,但却没有像报告文学那样角色明确和自觉,并且能一以贯之。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忧患意识”是报告文学主体思想情结的核心和本源,这应当被视为报告文学审美生成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5.
虚构,既是一个故事材料问题,也是一个叙述方式问题。面对同样的非虚构题材,因采用不同的叙述方式,会一定程度地发生实录与虚构分野。因此,报告文学的生命线———不可虚构性,不仅应该从其对象的真实性中去寻找,还应该从叙述本身的真实性中去寻找。同时,报告文学的"新闻性",也不仅是叙述对象范畴,还应该从写作姿态、叙述方式上理解。因而,不是"展现"(showing)式叙述,而是以作为叙述者的记者的行走、采访等"在场"的"讲述"(telling)式叙述构成其主导性的叙述方式。这应该成为报告文学文体叙事学的基本规定性。  相似文献   

16.
习惯上,人们对报告文学的体式是从内容和形式两个角度划分。前者有人物报告文学、事件报告文学、全景式报告文学,后者有传记式报告文学、书信(日记)式报告文学、札记式报告文学、访问记式报告文学等。但从创作实践考察,则还有诸如政论体报告文学、调整报告体报告文学、时事评论体报告文学、游记体报告文学等鲜有人论及。本文择其要者,试作论述。  相似文献   

17.
抗战时期的报告文学基本形成三大模块,即根据地报告文学、国统区报告文学和孤岛报告文学。全面叙写了国统区抗战报告文学,重点介绍了范长江、子岗、芜言、蒋经国等人的作品,并专节书写了长期被人遗忘的胡兰畦和她的报告文学佳作。同时回顾了日寇的狂轰滥炸,使中国所有城市几乎都不能幸免,并由此产生的一批报道各个城市被炸情景的报告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18.
从新时期到新世纪,生态报告文学创作进一步成熟,发展进一步深化。分析生态报告文学创作可以发现其与其他报告文学不同的主题内涵和精神特质:表现在生态报告文学对生态现状的批判及问题根源的反思;批判人类中心主义,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对人性的反思和强烈的自我救赎意识。当下的生态报告文学也存在着作品内涵的局限性,缺乏全方位反思问题的视角,生态的重视导致审美的缺失等方面的不足。  相似文献   

19.
转型期报告文学创作更加注重题材的深度挖掘和形式的创新拓展,突出表征之一便是对于"三农"题材的重点开掘与认真打理.其中,具有代表性并形成社会轰动效应的作品当数《我向总理说实话》、《中国农民调查》、《革命百里洲》等.这些作品的面世,不仅对当代中国农村的改革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而且明显有助于社会公正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并且从整体上优化了转型时期我国报告文学的创作格局.以湖北农业、农村、农民为表现对象的《革命百里洲》,无论在题材开掘还是形式拓展方面都堪称此期"三农"报告文学系列中的精细之作  相似文献   

20.
范长江具有一位优秀的报告学作家应当具备的各种素质;曲折复杂的经历和丰富的知识积累,使他具有了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不断进步的思想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他能够以天下为己任,反映国家和民族的焦点问题;诚实的品格和极强的社会活动能力,使他具有深入社会各个层面,调查和研究各种社会问题的能力,也使他能说真话,反映国家社会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这就是范长江报告学创作成功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