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誗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提法,在理论、实践、历史、逻辑上,都是经不住检验的,是错误的。它把很多的理论问题和人们的思想搞乱了,至今还在流行,并影响、干扰着现实的教育、课程改革活动,其后果是堪忧的,必须坚决摒弃这一提法。誗我国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中  相似文献   

2.
关于"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提法的讨论,我先后写过两篇评论文章。根据新的情况,打算再谈谈一些意见,试图对20多年的争论做点回顾,做点梳理工作,突出主要问题,着重想说:对所谓的"应试教育"一定要切实作一些理论探讨;对素质教育进行理论论证一定要严肃慎重;要恢复全面发展教育的权威,坚决跳出"应试教育""素质教育""开战""转轨"的怪圈,鉴别、澄清"新课程理念"介入课程改革的理论是非,将全面发展教育理论和实践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3.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提法有其合理成分 ,但更带来一系列令人困惑的问题。保证基础教育健康发展 ,要顺乎历史进程 ,端正方向 ,创造条件 ,提高质量。长达 1 0年围绕上述提法的讨论 ,其意义远远超出争论问题本身。它关涉到教育理论和实践的许多重大问题 ,引发、开阔了思路 ,进行了广泛探讨 ,获得了重要成果。我们能从中总结教育领导、教育改革和发展、教育科学研究等丰富的经验和教训 ,把我们教育思想理论水平提高一步  相似文献   

4.
[主持人语]著名教育专家、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王策三先生2004年发表于《北京大学教育评论》的这篇文章,是一篇校长和教师不可不读的文章,本刊拟分两期刊发。因篇幅较长,本刊转载时舍弃了最后一部分。校长和教师如果观后能有什么感想,请将文章发至主持人的邮箱(zht1993@126.com)。  相似文献   

5.
6.
我国教育界把"应试教育"作为众矢之的的批判态度以及"'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流行提法,甚至在课改中反映出来的反对"知识本位"的说法,体现出来的是一种片面的"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和倾向.这种态度和提法的危害之一在于造成理论意义上的混乱;危害之二在于使素质教育的意义发生演变,甚至走向反面."知识本位"最大的问题在于以知识的标准来取代人的标准,它是一种片面的不成熟的做法,也导致教师在"知识本位"中发生异化.知识是教育的要义,新课改条件下教师对待知识应持客观正确的态度,让学生获得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学会学习,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7.
传统教育把让学生学习系统知识视为教育的核心,这种“知识中心主义”倾向致使教育价值取向发生了偏差,背离了教育的目的。素质教育大讨论反思了多年来我国教育“唯智是举”的弊端,旨在解决基础教育过分注重知识传授、学科本位严重而忽视学生其他方面发展的问题。当前我国基础教育中实施的新课程立足于学生的知识、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谋求其他素养和知识素养协同发展,并非“轻视知识”思潮的反映。  相似文献   

8.
我国教育界把"应试教育"作为众矢之的的批判态度以及"‘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流行提法,甚至在课改中反映出来的反对"知识本位"的说法,体现出来的是一种片面的"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和倾向。这种态度和提法的危害之一在于造成理论意义上的混乱;危害之二在于使素质教育的意义发生演变,甚至走向反面。"知识本位"最大的问题在于以知识的标准来取代人的标准,它是一种片面的不成熟的做法,也导致教师在"知识本位"中发生异化。知识是教育的要义,新课改条件下教师对待知识应持客观正确的态度,让学生获得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学会学习,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9.
传统教育把让学生学习系统知识视为教育的核心,这种"知识中心主义"倾向致使教育价值取向发生了偏差,背离了教育的目的。素质教育大讨论反思了多年来我国教育"唯智是举"的弊端,旨在政变基础教育过分注重知识传授、学科本位而严重忽视学生其他方面素质发展的现状。当前我国实施的基础教育新课程立足于学生的知识、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和谐发展,新课程并非轻视了知识教育,而是在谋求其他素养和知识素养并重,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素质教育及其认识误区入手,分析了素质教育同全面发展教育的共同目的都是为了全面提高国民的素质,全面提高人才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但它的前提必须是尽快转变观念,注重思想品德、心理素质的培养,改革考试制度,提高师资水平,实施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教育史研究开始步入繁荣时期。在这一过程中,《中国教育通史》是第一个标志性成果,它在中国教育史学科的恢复和重建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迄至90年代末,《中国教育史研究》(陈学恂总主编)、《中外教育比较史纲》(王承绪、张瑞瑶总主编)、《中国教育思想通史》(王炳照、阎国华总主编)、《中国教育制度通史》(李国钧、  相似文献   

12.
中国大学通识教育理念及制度的构建反思:1995~2005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本文以十余年来通识教育理念和制度反思为切入点,试图通过对现有中国现实环境下的通识教育理念、意图的解释,探讨“通专结合”的理念和做法对深化我国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从而尝试性地探讨当前中国通识教育深化的可能路径。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中国迅速跻身为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与此同时,中国的高等教育也被推到了国家和地区发展的最前沿。本篇论文就这一背景下中国高等教育传统与现代性的交互作用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4.
国家-社会视角下的农村基础教育发展:教育政治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国家—社会的视角剖析了农村基础教育百年来的发展过程,集中探讨了近些年农村社会发生的若干重大过程,如税费改革中县乡财政关系的调整、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中利益格局的变化及私立教育兴起等对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及其治理结构的影响,描述了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不同阶段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变化,着重分析了这些过程中政府之间以及政府、学校与民众之间围绕教育治理所发生的互动关系,指出了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某些新动向。  相似文献   

15.
教育中的民主概念:一种批判性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促进教育的民主化被看做是现代教育变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教育民主化包涵着非常丰富的内容,既包括教育机会的扩大和均等,也包括教育组织、活动和关系本身的民主化。在教育民主化理念的支配下,民主成为适用于并支配学校事务的一项基本价值原则。然而,人们仔细审视民主概念在教育场域中的应用情况,也发现存在不少值得严肃讨论的具体问题。这些具体问题指向一个更为基本的问题:学校是一个可以被民主化的场所吗?本文提出,由于学校组织的教育性特征,诞生于政治领域中的民主原则并不能完全无条件地适用于教育场域;在教育事务的处理上,民主原则的应用应该考虑与教育性原则以及传统、权威、道德、自主性等诸多影响因素相协调,从而建构更为良好的教育关系或教育秩序,防止现代社会以一种单一的民主逻辑来改造学校,防止现代教育陷入民主的迷思。这可以看做是对我国教育学界一直以来所倡导的教育民主化理论的一个补充或修正。  相似文献   

16.
论高等教育的基本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究竟具有什么样的性质?答案众说纷纭。有两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一是认为高等教育的基本性质是教育的专业性;二是认为高等教育的基本性质是学问的高深性。本文在评析这两种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高等教育的“三性说”,即高等教育具有学术性、职业性和人文性,三者相辅相成,存在和统一于各种类型的高等教育之中,构成高等教育的基本性质体系。  相似文献   

17.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道路上的公平问题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我国高等教育经过四十余年的曲折缓慢发展后 ,正快速向大众化迈进。尽管自新中国成立以来 ,公平原则就成为了发展大众高等教育的基本指导思想 ,但是 ,公平问题仍然严重地存在于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之中。城乡高等教育发展的巨大差距、不同社会阶层接受高等教育的不平等 ,地位、不同地区人口接受高等教育机会以及教育质量的差异、女性较男性接受高等教育的不利处境等已经严重地威胁到高等教育大众化目标的实现。大众化将由一个主要以解决处于优势社会地位人口群接受高等教育的问题的阶段转变到一个主要以解决处于弱势社会地位人口群接受高等教育的问题的阶段。这是一个困难更大的阶段 ,是一个攻坚阶段 ,政府在这个阶段所发挥的作用至关重要 ,直接关系到高等教育大众化目标的全面实现  相似文献   

18.
中国近百年教育思想回眸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全文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对近百年来中国教育走向现代化的历程分四个阶段进行了概述。从教育思想来看 ,从学德、学美、学苏到走自己的路 ,其间经过了极为曲折和艰难的历程。近二十年来 ,在正确路线的指引下 ,确立了教育的战略地位 ,取得了辉煌的成果。第二部分是对几点历史经验的总结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论 ,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面向实际 ,广泛开展教育调查和实验 ;批判继承和吸取中外优秀文化 ,做到“古为今用 ,洋为中用” ;弘扬中国知识分子的爱国主义传统 ,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reviews some of the major recent developments in evaluation in Canadian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and identifies the factors which contribute to the success of these procedures. Programme evaluation, criteria of excellence, and evaluation of student learning are each considered in turn and the major issues discussed. The problems involved are clearly delineated and inevitably complex, particularly as they involve the twin questions of accountability and autonomy, but evaluation procedures are necessary in all three areas if rational decision‐making is to be typical of higher education.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