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昨天晚上,发生了一件令我既窝囊又可气的事。疲惫不堪的我打算美美地睡一觉。不料“天有不测风云”,腿上便痒了起来。我用手摸了摸,竟起了几个小疙瘩!我烦躁不安地用止痒膏抹了抹,这份痒让我感到“杀机重重”、“危机四伏”,但可能是黎明前的黑暗,蚊  相似文献   

2.
"好景不长",讨厌的蚊子又在我耳边"示威"了。这次比上次更加猖狂,轰炸机似的在我周围盘旋,还时不时来个"偷袭"。我忍无可忍,不管三七二十一,拍死了一只蚊子。战争似乎在瞬间平息了,我也"大人不计小人过",没有赶尽杀绝。可蚊子却得寸进尺,又一次全军出动。我后悔刚才对它们善良的做法,后悔没有鲁迅那种"棒打落水狗"的气魄。我怒气冲冲地大声喊道:"蚊子你必死无疑!"  相似文献   

3.
作文侃吧     
以前讲作文,常常是老师讲学生听。这一次,我们把学生作文中的长处短处总结出来,让同学们自己侃,这样更贴近你,对不对?什么,侃错了怎办?没事,有老师陪你们一起侃,错不了!  相似文献   

4.
作文难,难作文。这仿佛成了很多学生的“顽疾”,学生怕,老师也怕;学生怕写,老师怕教。作文果真如此痛苦吗?其实文字是表达人类思想和情感的重要载体。写文章也应该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情:用文字来表达自己,展现自己。那么要如何改变学生苦不堪言的作文状况呢?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郭平 《教师博览》2008,(12):36-36
让学生爱上作文,这是每一个语文老师的梦,而且是一个感觉上非常美好但似乎无法企及的梦。  相似文献   

6.
怎样才能让学生写出好文章呢?多数时候,老师都要求学生写出生活中有意义的事,而实质上学生生活中有意义的事情实在不多。为此,学生只能胡编乱造。我们为什么一定要逼着学生写出有意义的东西来呢?为什么我们不能现实一点,只要求学生把生活写生动就可以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马俊华  王龙 《师道》2005,(2):36-36
一下课,物理老师就兴冲冲地朝我走来:“咱们教室的作都是学生自己写的吗?”“是啊,怎么了?”  相似文献   

8.
内驱力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内部唤醒状态或紧张状态,表现为推动有机体活动以达到满足需要的内部动力。如何培养小学生作文的内驱力呢?必须从生活本身和写作训练的过程中去寻找动力之源,去激发学生自身的内驱力,化被动为主动,从而产生并维持长久的写作热情。  相似文献   

9.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最感头痛的是作文。针对学生作文难这一实际.我们老师应怎样做才能改变这种状况呢?下面谈一谈自己的做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最感头痛的是作文。针对学生作文难这一实际.我们老师应怎样做才能改变这种状况呢?下面谈一谈自己的做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有这样一个故事:某先生看了一位学生的作文后说:“好,有进步,这才像作文。”过了些时候,看到另一位学生的作文,某先生又说:“太棒了,已经不像是在写作文了。”有学生就问:“老师,‘像作文’好,还是‘不像作文’好?”  相似文献   

12.
作文评语作为作文指导的关键步骤,无论是眉批,还是总批,对教师和学生都有不可忽视的意义。就教师而言,学生是否达到自己在作文指导时所提出的要求,自己是否实现了预定的教学目标,今后应该如何确定作文教学的坐标和方向,往往要在写评语的时候思考、斟酌;就学生而言,苦心经营的一篇小文,老师看后是否满意,有哪些优点,哪些不足,优点如何发扬,缺点如何改正,常常要在作文评语中找到答案。因此,教师必须重视并写好作文评语。[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不仅令学生头痛,更让许多老师对它一筹莫展,致使我们的作文教学走进了一些误区:误区一:以为只要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就能写好作文。学生因为不会写作而厌烦作文课,一听到要写作文就叫苦连天。许多老师为此想出种种办法来调动学生的写  相似文献   

14.
要想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而是需要教师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进行用心指导,让学生能循序渐进地学习,语文教师才能奏响一支动听的习作教学的乐章,让学生、老师不再害怕作文,而是一种期待,一种幸福。  相似文献   

15.
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当老师把作文本发到学生手中时,学生只匆匆浏览了一下分数(等级),就把它塞进书包。学生为什么不去认真看看教师对自己的习作是怎么评价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师的评语枯燥乏味,情如嚼蜡,诸如“中心不明确,语言不通顺,条理不清楚,详略不得当”或“文章很生动,内容具体,想像丰富”等等,显得模糊不清、高深莫测,学生看不懂、看不明白,自然不爱看。因此,作文评语必须一改模棱两可、冷漠无情、令学生云里来雾里去、望而生畏的套语。  相似文献   

16.
吴丽珍 《广西教育》2007,(11A):22-22
作文教学是一个非常繁琐的过程。既要引导学生写作,又要批改、讲评,作为语文老师没有一定的写作水平是万万不行的。你看,引导学生作文需要技巧,而批改学生的习作也有所讲究,就批语而言,里面的“学问”还真不少。  相似文献   

17.
作文教学中,从要求学生的限时作文来看,主要存在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写作材料缺乏;内容不充实;所选材料与所表述观点不很吻合;内容写到一半时无话可说,无事可写;冥思苦想,下笔却空空如也;事例落俗套,令人生厌;抱着应付老师的态度去写作,即使完成了也是拼凑字数……以上种种情况  相似文献   

18.
教师在作教学中。除了指导习作方法之外,对作的批改,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可以起到思想的启迪、感情的疏导的作用。据调查。有85%以上的学生拿到发下来的作后。最先看的是教师评给的等级,紧接着就是看章后面老师写的评语。可见。对教师来说三言两语、信手拈来的作评语,在学生心中却是字字重千斤。  相似文献   

19.
有人认为:学生作文,教师批改,天经地义,不容代替。应该承认,学生作文,教师批改,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许多人已总结了很多行之有效的经验,如精批细改,多批少改等。可是当把七十名学生的作文收上来,往前面一摆,我常觉得,它们像一座大山,于是我便每灭挖山不止。愚公移山,尚且感动了上帝,派了个神仙把这座山搬走了,可我面前这座山搬去又搬回,非到退休那一天方能有尽头。最遗憾的是,越是中下等生越是对老师不辞辛劳的移山行为无动于衷。我辛辛苦苦写出来的批语,他们常常连看都不看,接到刚发下来的作文本,往书包里随便一塞了事,虽然有些学生读了老师的批语,读完之后便算了事,根本不去深究老师的批改,这次作文批语上,明明写着过渡不自然,他下篇作文照旧过渡不自然。教师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其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究其原因是教师的改与学生的学脱了节,学生处于被动地位,作文批改只是教师的“单边活动”,从实践中我认识到:这种置学生于一旁,教师单纯的书面批改,即使是红字满篇,对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独立修改文章的能力也是事倍功半的。  相似文献   

20.
我过去写过一篇题为《语文老师可以向唱歌老师学习教法》的文章,主要讲阅读教学,发表于1993年第1期《小学教学》。时隔14年我又来写一篇《教小学生作文可以向美术老师学习》,是专门谈作文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