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初中数学课堂要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因此数学课堂要加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成功体验,将初中数学课堂打造为"生活课堂"。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用生活化教学策略时,要架设好课堂与生活的桥梁,将数学知识与生活体验相结合,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学习的魅力,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让学生"享受"数学,改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畏惧心理。一、创设初中数学教学情境,树立学生数学源于生活的意识新课程标准中对于初中数学教学要求学生能够将数学知识  相似文献   

2.
最有效的学习是源于生活的学习.本文旨在探索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将生活经验数学化,将数学模型生活化,帮助学生在数学知识与生活之间搭建桥梁,在真实亲切的生活中寻"数学之趣"、究"数学之理"、求"数学之实",让数学素养落地,让数学学习真实发生.  相似文献   

3.
把数学绘本投入一些较为抽象化的数学知识讲解活动中,会促使学生构建起理性数学知识及感性经验之间的桥梁。这一桥梁的构建,能从根源上降低数学知识学习的难度,让原本抽象化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学习知识,充分发挥数学这门学科的教育价值。鉴于此,本文对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中数学绘本的应用策略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4.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的过程"。可见直观教学与实际操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因此越来越多的教师喜欢把学具操作作为数学课堂的一种教学手段。学具操作是学生思维发展的桥梁,帮助学生从直观具体的动手操作中获得感性认识,体悟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5.
谈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不是简单地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教学手段与传统的教学手段叠加,而是把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入到数学学科教学中去,达到数学教学的突破与发展。数学是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一门学科,而小学生是形象思维占优势,要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学生思维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就要设法在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而信息技术正是这样的座桥梁。它能够成功地实现由具体形象向抽象思维过渡。此外,信息技术能营造和谐、愉快的课堂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6.
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重视动手操作,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有效途径。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结论,还要让学生了解、经历知识的发生过程。新编小学数学教材非常重视让学生动手操作,有意识地增加了学生的实践活动和动手操作内容,在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相似文献   

7.
杨道娜 《广西教育》2014,(25):108-108
正数学游戏是指将游戏和数学知识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寓学于乐,寓乐于学"的学习方法,将数学知识融入到游戏中,让学生在玩的同时就可以潜移默化地消化数学知识,深刻把握数学的学习方法和其中的思想,解决数学学习中遇到的难题。在初中数学的教学活动中,借助多种数学游戏来辅助教学,能让学生不抵触数学知识,在内心感到数学知识的乐趣和奥妙;能让学生深刻理解和记忆数学知识,掌握举一反三的数学解题方法;还可以愉悦学生的身心。数学游戏以其丰富的  相似文献   

8.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学习,好比无源之水,日见其竭;无根之木,日见其枯.数学是一门开阔和提高人的智力的重要学科,学生对数学不能产生兴趣,就难以进入数学大门.正如著名教育家皮亚杰所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兴趣.”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兴趣在学生和数学知识之间架起桥梁,让学生通过桥梁进入数学大门,才能研究、探索数学知识,在实践中应用数学知识.这方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和体会,与同行商榷.  相似文献   

9.
数学作为一门集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于一体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全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必须激活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学活数学,具备数学解题思维和能力。结合小学数学新课标教学的理念和要求,小学数学新课标将以往的"双基"改为"四基","四基"主要包括: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其中"基本思想"最值得关注,基本思想可谓是数学教学的灵魂以及核心所在,通过基本思想的引导,有助于学生真正学活知识点,从机械学习知识点到灵活运用知识点。所谓数学思想,是指揭示数学发展中的普遍规律,支配着数学的实践活动,数学思想看起来比较宏观,但是对于实际的数学教学,有着普遍的指导意义。在这些数学思想中,方程思想是很重要也是很关键的一种数学思想,在数学知识体系中,方程思想构建数学知识从"未知"到"已知"的桥梁。  相似文献   

10.
游戏化教学,是基于"寓教于乐"教学理念下产生的新型教学模式。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的应用利于激起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数学知识范围,让学生思维变得更为活跃。详细阐述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开展游戏教学,旨在营造相对活跃的数学课堂教学氛围。  相似文献   

11.
数学思想方法是从数学内容中提炼出来的数学学科的精髓,是将数学知识转化为数学能力的桥梁。初中数学思想方法教学,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内容。新的课程标准强调:在教学中,  相似文献   

12.
《考试周刊》2020,(24):53-54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旨在引导学生感受并学习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感受到生活的魅力所在,而让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则有助于学生理解数学概念,促使学生在运用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加深生活体验。正所谓"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本文阐述了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必要性,提出了促进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具体途径,以期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3.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有效渗透数学思想,是提升教学效率的最佳途径之一.事实上,数学思想是数学学科的精髓,也是数学学科教学的灵魂,同时又是学生数学知识与数学解题能力互相转化的桥梁和纽带.学生只有领悟了数学思想方法,才能灵活地应用知识,有效地提高能力,真正提升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14.
在应试教育的传统数学教学中,只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却忽视了知识的发生、发展的过程和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及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然而数学思想方法是从数学内容中提炼出来的学科精华,是将数学知识转化为能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桥梁.因此,本文试图结合新课程的要求,谈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数学的思想方法.一、研究教材和课标,挖掘"转化与化归"数学思想  相似文献   

15.
熊琼 《考试周刊》2014,(51):64-64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各种"问题场"。小学数学有效"问题场"创设成功后,可有效引导学生理解新的数学概念,将数学知识内化为数学能力,使学生深刻理解蕴含于数学知识中的数学思想方法。  相似文献   

16.
数学中的“悟”是认识数学规律、领会数学知识内在联系、提升数学思维的重要途径,是培养数学素养的核心方法。数学中的“悟”蕴含在对数学基础知识的学习中,与数学知识形成同步发展,是对数学知识中精髓的把握。只有明确“悟”的含义,才能在知识与能力之间构架起一座桥梁。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在教学中设置问题、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将“悟”落实到数学教学的每个环节,真正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本文通过对数学学习中的“悟”进行解读,就如何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7.
"感受式"数学知识是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学生学习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数学教学,需要对"感受式"数学知识予以高度重视,关注教学目标的合理设定、科学遴选和机动达成;需要对"感受式"数学知识的施教举措予以必要审视,精心设计实践活动,加强活动过程的体验和感受,突出活动过程的对比和反思,帮助学生丰富经验认识和获得学习方法,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标准强调了教学要以“让学生学到有用的知识”作为主要的目标,起到塑造学生良好核心素养的目的.而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建模是帮助学生将抽象数学知识和现实生活密切联系在一起的重要桥梁,对于增强学生的数学知识应用能力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对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数学建模教学展开了一番叙述,从而通过将建模教学的思想融入课堂教学中来,有效转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态度和认识,使学生获得科学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让学生在数学建模的过程中建立起正确的数学学习观念,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落实新课程标准对高中数学教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杨亚玲 《考试周刊》2013,(10):66-66
<正>在传统教学中,教师非常重视数学知识的教学,而很少关注这些数学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哪些联系。学生学会了数学知识,却不会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造成了知识学习和知识应用的脱节,感受不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如何使学生"领悟"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能用数学眼光去观察生活实际,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应成为每位数学教师重视的问题。新修订的小学数学教学  相似文献   

20.
在现阶段的文化教育中,数学在教学课程中的课程量占极大比重,可见其重要性。数学是来源于生活,又运用到生活的学科,只有将高段小学数学生活化了,才能让学生更真实地感受到数学和生活之间的联系,在数学与生活之间架起一座坚实的"桥梁"。所谓数学生活化,就是让学生学会用发现的眼光,在生活的过程中发现数学问题,积极地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中的现象,继而发现数学中所蕴含的更深的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