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甘肃民族地区农牧业发展受到经济基础薄弱、生态脆弱和农牧民文化素质较低等多重约束,其特色农牧业创新具有一定的独特性。本文以甘南藏族自治州为例,依据当地制度、资源和文化环境实际,从农牧业资源创新、农牧业技术创新、农牧业经营创新、农牧业环境创新四个方面,对甘肃民族地区农牧业创新发展进行分析和论述,希望能够为甘肃少数民族特色农牧业发展壮大、民族地区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而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还存在很大差距。本文对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其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进一步阐述了笔者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甘肃少数民族地区特色农牧业发展创新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农牧业是甘肃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基础,特色农牧业的发展创新是民族地区农牧业发展的不竭源泉和动力。本文通过对近年来甘肃少数民族地区特色农牧业创新发展的研究进行全面梳理的基础上,对下一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如何有效地促进民族地区特色农牧业发展的制度创新、能力创新、经济人组织创新和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4.
一、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从行政区划层次看,主要包括内蒙古、新疆、西藏、宁夏、广西5个自治区和四川、贵州、云南、甘肃、青海5个省份。10省区自治地方人口占全国自治地方总人口的87.9%;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少数民族总人口的86.9%。从地理区位角度看,10省区主要分布在西部,故称西部民族地区。西部民族地区的发展具有重要  相似文献   

5.
对于丝绸之路"黄金段"的甘肃省而言南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一直处于劣势,基于甘肃南部16个县域经济单元的发展现况,运用泰尔指数和基尼系数对县域经济发展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空间结构上,2000年~2016年间县域经济差异逐步缩小,区间差异逐渐成为县域经济差异的主要因素;在产业结构上,第三产业对县域经济差异的影响正在不断扩大,结构效应和集中效应的相互作用对县域经济差异的影响大。  相似文献   

6.
发展旅游业,开辟振兴甘肃经济的新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新的历史时期,甘肃经济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对西北内陆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的制约和经济体制转型给传统重工业带来的冲击,甘肃如何分析、把握自己的竞争优势、比较优势,结合自然资源、市场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等特点寻找和建立自己的支柱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这是当前甘肃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本文在分析甘肃自然环境、产业结构和旅游资源等因素后,探讨了甘肃大力发展旅游业的可行性及其对甘肃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以及相应的措施等问题,认为完全有可能通过发展旅游业,为甘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开辟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王毅 《中国科技纵横》2013,(20):232-232,234
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优惠政策鼓励下,黑龙江省和吉林省两省的少数民族地区近几年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由于黑龙江省和吉林省在民族经济发展中有很多的相似性和相通性,我们将黑龙江省和吉林省的民族经济发展进行对比分析,希望通过两省少数民族地区的区域合作和优势互补,加快两省民族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生态环境脆弱是影响少数民族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原因之一。甘肃民族地区生态环境状况的严峻形势,不仅严重影响着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和生存安全,也对西北乃至全国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影响,这就要求从战略高度认识这一区域生态问题的重要性,同时在扶贫开发中,把生态环境建设摆在与经济发展同等重要的位置,以适度开发、发展生态经济、加大智力与科技扶贫力度和重视生态文化等策略,促进甘肃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与扶贫开发的良性互动,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包晓玉  陈永 《科教文汇》2012,(28):22-23
利用甘肃1978~2009年数据对甘肃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协整分析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分析发现.甘肃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动态均衡关系:经济发展是甘肃高等教育发展的格兰杰原因.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并未能够表现出来。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甘肃高等教育与经济互动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马丽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9,(22):148-148,154
文章阐述了民族地区图书馆资源对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所起的作用,并就如何加强民族地区图书馆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单德朋  郑长德 《软科学》2012,26(2):46-51
借鉴现有研究给出了适宜测度西部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指标体系,利用相关数据对2005年和2009年西部民族地区全面小康的完成水平进行了测度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变异系数对西部民族地区内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差异进行了识别,并对西部民族地区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进行了分析。结论显示:2009年西部民族地区全面小康的完成水平相较于2005年有一定程度的提升,内部差异略有下降,但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有增大的趋势。最后对西部民族地区完成全面小康进程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文章主要分析了民族地区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民族地区县城经济发展中金融支持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康养融合养老服务的契合性,分析了民族地区康养融合养老服务发展的资源优势及实践路径,充分挖掘、发挥资源优势培育健康产业市场,拓展民族地区健康产业的发展方向,以期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促进民族地区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4.
金俊海 《科协论坛》2007,(3):153-154
民族地区发展农村循环经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全新模式,需要探索、创新。本文就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制约民族地区农村发展循环经济的因素作出了一些分析,并有针对性地为以后民族地区农村如何发展循环经济作出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5.
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因此,对于民族地区如何确立好自身的优势产业这一问题的讨论也已全面展开。本文围绕民族地区优势产业确立的问题进行一些分析,并总结出部分确立的主要因素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软科学》2015,(6):19-23
选用2000~2012年的数据,采用FGT指数测算了民族八省区城镇居民的贫困状况,在此基础上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贫困减缓效应,得出如下结论:首先,民族八省区的贫困广度、贫困深度和贫困强度均有了很大的缓解;其次,长期来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显著的贫困减缓效应,但短期内其对贫困减缓起抑制作用;再次,民族地区经济增长减贫的"涓滴效应"处于扩大阶段,收入分配差距过大是致贫的主要因素,教育水平的提升有很好的贫困减缓效应;最后,提出民族地区城镇居民贫困减缓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毗邻民族地区经济合作开发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打破毗邻民族地区按行政区域配置资源和规划经济发展的模式,据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加强毗邻民族地区经济合作,有利于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和进步.文章分析了毗邻民族地区经济合作的历史沿革、目标和取得的成效,提出了推动毗邻民族地区经济合作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胡洋  唐颖 《中国科技信息》2010,(10):241-242
信息技术教育已经成为高等教育重要的环节之一,但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等原因,民族地区高校的信息技术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许多问题.本文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民族地区高校信息技术教育问题的观点.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阐述社会保障的含义出发,分析了经济发展、政治制度、地理区位、法律制度和文化意识等因素对民族地区农村社会保障发展的影响,并从加大对民族地区社会保障资金投入、加快完善民族地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不断完善民族地区社会保障法律制度、提高民族地区农民的参保意识这几个方面提出了完善新时代民族地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0.
董芳 《科技创业月刊》2004,(12):131-132
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因此,对于民族地区如何确立好自身的优势产业这一问题的讨论也已全面展开.本文围绕民族地区优势产业确立的问题进行一些分析,并总结出部分确立的主要因素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