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謇和荣氏兄弟是鸦片战争和中日甲午战争后同时涌现出来的杰出的民族实业家。育才用人之道既是张謇大生集团一度辉煌和荣氏集团最终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张謇大生集团最后走向衰败和荣氏集团保持兴旺发达的重要原因之一。对张謇和荣氏兄弟在创建大生集团、荣氏集团的过程中创造和形成的育才用人之道深入地加以分析比较,无疑可以从中获得深刻的教益。  相似文献   

2.
张謇作为清末状元,其一生在办实业与兴教育两方面都取得了突出的业绩。他兴办的大生集团至今仍是地方经济的骨干成份,所办的教育事业更是家乡南通的现代教育基础和源泉。在南通的社会发展史上,无人能与之比肩。  相似文献   

3.
记忆     
<正>以实业辅助教育,以教育改良实业——基于实业与教育迭相为用的认识,张謇身体力行,在南通兴办大生纱厂等实业工厂,后又在大生企业里创办南通纺织专门学校。此后数年,又由学校开办床单厂和织造工作室。一方面沿用纱厂的技术人员作为授课教师,另一方面又让学生作为学徒操作生产。"厂中校、校中厂"是张謇率先提出并实施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范式。图为初建时的大生纱厂厂门。  相似文献   

4.
<正>江苏省南通高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赓续张謇教育思想,以“天地之大德曰生”为办学理念,研究并梳理张謇的“父教育、母实业”精神特质,结合新时代要求,提炼“张謇大生思想”的德育内涵,构建“张謇大生思想”的德育课程,优化“张謇大生思想”的育德情境,拓展“张謇大生思想”的体验活动,发展学生“大生”素养,修炼教师“大生”教养,发挥其培根铸魂、启智润心作用,创建具有学校特色的德育品牌。  相似文献   

5.
张謇经营实业所取得的成就与其始终注重企业文化塑造具有密切联系。张謇以大生集团宗旨“为民生谋福祉,为国家争利权”为企业文化之基,通过价值观引领、制度约束保障、发挥表率作用、强调开放创新意识与依托产品宣传等举措塑造企业文化之实。张謇塑造大生集团企业文化的实践至今仍有启示意义,当代企业可从家国情怀、价值认同、制度严明、开拓创新、忠实不欺、反哺社会六个方面借鉴提升企业文化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6.
身边的历史     
正大生纱厂由清末状元、近代著名实业家张謇创办,是我国早期主要的民族企业之一。甲午中日战争后,张謇倡导"实业救国",于1895年在南通城北15里、通扬运河畔的郊外乡村唐家闸筹办纱厂,1899年正式投产。张謇取《周易》中"天地之大德日生"之意,命名为"大生纱厂"。跨越三个世纪,历经百年沧桑,大生纱厂发展为今天的江苏大生集团。厂区仍保持了当年的基本格局,留有代表性的工业遗存。大生纱厂清花间是南通市现存最  相似文献   

7.
<正>顾润生:请介绍一下“‘张謇大生思想’体验式启蒙教育”项目的建设背景和基本内涵。帅宁华:“大生”一词源于《周易·系辞》,是张謇先生“父教育、母实业”的根本宗旨、强大动力和高远境界。江苏省南通高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赓续张謇教育思想,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着力研究“张謇大生思想”在当下小学教育中的定位、活化、运用与发展。“张謇大生思想”的基本内涵包括爱国救国、造福民众的大爱思想,心怀责任、勇于担当的大志精神,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大为追求。  相似文献   

8.
赵华 《江苏教育》2022,(31):29-30
<正>童蒙养正,开童稚之蒙,养浩然正气。江苏省南通高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以下简称“南通高师附小”)“‘张謇大生思想’体验式启蒙教育”项目秉承“张謇大生思想”,深化新时代育人理解,构建“大生体验德育”体系,实施“沉浸式”道德学习,培根铸魂、启智润心,构建了儿童道德习养的“大生样态”。一、“大生体验德育”的时代内涵“大生体验德育”是恪守立德树人宗旨、赓续张謇教育思想、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五育融合新实践;“大生体验德育”是“张謇大生思想”“开启童蒙”的教育定位、实践活化、创造性传承;“大生体验德育”是创造性理解“张謇大生思想”,让每个儿童从小根植“爱国救国、造福民众的大爱,心怀责任、勇于担当的大志,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大为”的教育启蒙。“大生体验德育”,让儿童在合道德的场境和与先哲的对话中,沉浸学习,砥砺品格。  相似文献   

9.
张謇白手起家,从自身实际出发,实施了一整套发展战略,在通海地区创建了包括工业、金融、商贸、运输、仑储、盐垦等一系列产业的规模庞大的大生集团。本文揭示了张謇在创建大生集团的过程中所实施的主要发展战略,并进行了具体的论析。  相似文献   

10.
一所新创办的学校从南通高等师范学校创办人张謇先生百余年前"父教育、母实业"的伟大创举中,寻找到"大生文化"发展的根脉。通过文化立根,确立办学的价值旨归和教育追求。通过文化赋形,建设学校的文化符号和物态环境。从"大生德育""大生课堂""大生课程""大生管理"四个维度实施文化育人,滋养师生的文化品质。  相似文献   

11.
一所新创办的学校从南通高等师范学校创办人张謇先生百余年前"父教育、母实业"的伟大创举中,寻找到"大生文化"发展的根脉。通过文化立根,确立办学的价值旨归和教育追求。通过文化赋形,建设学校的文化符号和物态环境。从"大生德育""大生课堂""大生课程""大生管理"四个维度实施文化育人,滋养师生的文化品质。  相似文献   

12.
张謇是中国近代史上有卓越建树的实业家、教育家。清末民初,他弃官返乡,艰难创业。白手起家,创建南通大生纱厂和通海垦牧公司,后发展为庞大的大生产集团;创办中国第一所师范学校和中国第一座博物苑。经过20余年不懈努力,建成了从幼儿园、小学直到大学本科完整层次且门类齐全的教育体系。将南通建成“中国近代第一城”,受到国内外普遍赞扬。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说:“讲到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讲到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笔者认为,不仅是轻工业,在谈及中国近代教育时也不能忘记张謇这个闪亮的名字。胡适称他为“伟大的失败的英雄”,因为他精心创办的大生集团以破产而告终,但从教育这个层面上说,他永远是个英雄,是中国教育史上大写的人!  相似文献   

14.
张謇师从张裕钊学习古文法始,张裕钊的学识、人品给张謇留下深刻的印象。他的淡薄功名利禄、爱国之心,对张謇的思想形成影响极深,为张謇的务实、进取奠定了思想基础;张謇的”父教育母实业”思想发扬了恩师的“讲求时务”的教育思想:张裕钊勤练书法的精神为张謇所学习,尤其是楷书上的指点,使张謇的书法终成大气。  相似文献   

15.
<正>毛泽东说:"讲到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讲到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笔者认为,不仅是轻工业,在谈及中国近代教育时也不能忘记张謇这个闪亮的名字。胡适称他为"伟大的失败的英雄",因为他精心创办的大生集团以破产而告终,但从教育这个层面上说,他永远是个英雄,是中国教育史上大写的人!从教育的视角来考察张謇,我们发现:首先,他是一个教育家;其次,他是一个出身科举的教育家;再次,他  相似文献   

16.
张謇感动中国——纪念啬翁诞生150周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作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而其终极目标都是救国,可以称之为殊途同归。张謇的一生是爱国的一生,1896年至1899年,他以新科状元的身份,历经千辛万苦,在通州创办了大生纱厂。状元办厂乃是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创举,大生纱厂的初见成效,感动了中国,更感动了张謇自己。他由此发轫,先后兴办通海垦牧公司,创建通州师范学校,设立南通博物苑,乃至参与举办南洋劝业会等等,无一不是在神州大地上萌现的新事物。张謇具有世界眼光与现代意识,尽管宣称弃仕言商,却始终把工业放在首要位置。张謇的过人之处,还在于他的事业并非局限于实业与教育两大部类,而是谋求通海地区经济、化和整个社会的协调发展。吴良镛院士称南通为“中国近代第一城”,意即这是中国首先按照总体规划建设的近代城市。然而,张謇的最终目标又不是仅仅按照自己的理想建成这“第一城”,而是希望通过这个“理想城”的示范与推广,建设一个独立、富强、幸福的中国。  相似文献   

17.
从大生纱厂看张謇的经营之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末民初著名实业家张謇筹创的大生纱厂,是中国民族工业初创时期最为成功的一个棉纺织企业。张经营大生纱厂的主要决窃在于:善于营选良好的经营环境;管理严格科学;发展规模经营;实施灵活的市场策略;把股东的物质利益放在一个重要位置等。这些独特的经营之道是大生纱厂成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杨槟榕 《江苏教育》2023,(39):95-96
<正>近年来,江苏省海门中等专业学校(以下简称“学校”)秉持张謇先生“大生”教育思想,推行德育模式创新,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一、开发双创课程,拓展德育维度张謇先生认为,在教育的过程中应强调“厚德载物”,将知识技能与个人品德的培养结合起来。基于此,学校开发“投智未来”创新创业校本课程,将创新创业融入教学教育各环节、融入人才培育全过程,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19.
梁启超、张謇对中国近代教育的突出贡献,既体现在他们相似的教育活动上,也体现于他们不同的教育实践中。梁启超对“新民”教育观的打造,彰显出理性的光芒;张謇对近代南通教育体系的创立,凸现出实践的魅力。梁启超启蒙教育的全面开展,为国民性改造打开了一条通途;张謇实业教育的全面实施,为实业人才的培育树立了典范;梁启超转战全国,四处办学,显示出他兴学活动的广博特征;张謇立足南通,辐射东南.体现了他有序发展的办学思路。梁启超于理论上的引导和宣传,使他成为中国近代史上最杰出的教育启蒙家;张謇在实践中的创新和贡献,同样使他成为中国近代史上实绩最显著的教育实践家。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走向近代化的艰难道路上 ,以“状元办厂”闻名于世的张謇是极其重要的早期开拓者之一。自 1 9世纪的最后一年大生纱厂开车出纱始 ,张謇在江苏通海地区办实业、办教育的大作为即受到世人广泛关注 ,学术界研究其人其事的兴趣也经久不减 ,成果丰硕。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 ,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