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通过对比传统工具书与网络工具书,阐述了两者各自的优势和不足。通过分析,进一步指明了网络工具书相对于传统工具书的不足之处。提出在网络时代传统工具书生存空间日益受到挤压的状况下,作为图书馆馆藏文献建设中的重要环节,传统工具书更应该发挥其优势,加强开发利用,创造生存发展的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2.
网络社会中传统工具书的生存空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电子工具书与传统工具书优势的比较,提出了在网络环境下只有提高传统工具书的利用率,才能不断拓展传统工具书在未来的生存空间。  相似文献   

3.
杨林 《文献信息论坛》2000,(2):54-55,64
网络环境下工具书的开发利用,分别从纸质载体的、狭义的工具书及广义的、包括电子载体的工具书二方面出发来进行工具书的研究及开发。对纸质载体工具书的利用,为改变图书馆工具书被冷落的情况,试图从读者角度出发,重新按类编排工具书,开发使用。对计算机及网络使用的普及,提出了网络工具书的概念,并认为在计算机编程及网络使用中也离不开纸质载体工具书。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电子工具书与传统工具书优势的比较,提出了在网络环境下只有提高传统工具书的利用率,才能不断拓展传统工具书在未来的生存空间。  相似文献   

5.
我国介绍工具书的书是不少的,但较多的偏重在文史工具书一方面。因此,人们一提到工具书不免就想到我国传统的工具书,或者称为文史工具书,例如类书、政书等。这表明两个问题:1、工具书的范围和分类还不够确切;2、工具书的出版还不能适应现代科学文化发展的需要。近一、二年来,有的大学开始设“外文工具书”课。其实,“外文工具书”并非工具书的一类,指的不过是外国出版的工具书,只是为了和我国的文史工具书相区别  相似文献   

6.
我国古代文史工具书丰富多彩,渊远流长。然其最早的工具书是什么?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工具书是什么?目前仍在探讨中。有的认为:“中国最早的可称为工具书的是周秦时代的历书、字书,这类书都早已失传了。”有的说:“工具书的编纂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  相似文献   

7.
论信息时代工具书室的建设与开发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阐述了工具书室建设和管理的有关问题,并提出在当前信息时代深入开发、利用工具书,提高工具书利用率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工具书主要是用来检索和查找的,除了内容的权威性之外,查找的便捷就会成为编书人和使用者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了。在电子工具书不断增多的今天,传统工具书还有存在的空间吗?也许本文会对工具书的编制者和出版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类工具书的思路和做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类工具书"的概念,并结合实践,在与传统工具书和普通图书作对比的基础上,阐述了类工具书的性质、特色和撰著、编辑、制作思路和方法,对于目前图书市场工具书萎靡、普通图书销售不畅的境况,或许是一种另辟蹊径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0.
计算机检索环境下工具书分类标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工具书的不同类型所具有的特征 ,分别探讨了对它们进行分类标引的不同方法 ,特别是探讨了在计算机检索环境下工具书的分类标引方法 ,以求从多个角度和途径揭示工具书具有的学科内容属性及其特征 ,方便读者从多个途径检索、利用工具书。  相似文献   

11.
庄海燕 《图书馆论坛》2006,26(4):217-219
针对小型医学图书馆的特点,对工具书在图书馆工作中的作用以及工具书收藏进行了探讨,并且对工具书的利用策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广大读者在阅读专业理论书籍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参考型工具书和检索型工具书来辅助阅读,撰写论文,进行科学研究。本文对于在网络视野下充分发挥工具书的作用进行了分析、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13.
传统工具书与网络工具书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向春 《图书馆学刊》2007,29(1):109-111
传统工具书与网络工具书在内涵、地住与作用、出版主体、内容与形式、检索功能、用户等方面都有所不同。通过比较得出:传统工具书是网络工具书的基础,网络工具书是传统工具书的继承与发展。网络工具书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工具书的分类及重要性,叙述了目前高校图书馆工具书管理与利用的情况,提出建议,目的在于使工具书的管理与利用得到重视,使工具书的价值得到发挥。  相似文献   

15.
六十年代,四川省图书馆中心委员会的同志们就曾提出建立“工具书学”理论体系的设想。进入八十年代以后,戴克瑜等同志又在《四川图书馆学报》上发表了《工具书学初探》的论文,进一步论述了工具书学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围、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应该说,这是一个十分有意义的课题。然而几年来,关于“工具书学”的研究并没有引起应有的反响,看来有些问题还有待于展开讨论。讨论的前提就是“工具书学”是否应该建立?詹德优、李建民同志在《中文工具书的研究成就及其发展趋势初探》一文中谈到:“工具书学”这个名词术语,是工具书研究中出现的一个新提法。对它有兴趣的人,感到可喜可亲,而对它没有兴趣的人,却往往感到幼稚可笑。应该承认,到目前为止,  相似文献   

16.
中文工具书电子化:现状分析与重点问题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文工具书电子化作为概念被明确提出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文电子化工具书的出现是对传统的信息存储和用户查阅方式的根本性革命.相比传统印刷版工具书,它可以达到高度的信息集成;可以减少印刷、装订、仓储、运输、销售等周边环节的高昂成本;扩展了工具书使用者的使用范围;提升了工具书的表现力;尤其是在查询使用上具有巨大的优越性.就我国而言,当前大力促进中文工具书电子化的理论研究与实际开发,特别是启动一些具有相当规模的中文工具书网络性电子化工程,应当是相关部门的一个努力重点.  相似文献   

17.
工具书按照语种划分为中文工具书和外文工具书。县图书馆主要是收藏和使用中文工具书。中文工具书在县馆工作中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它们不仅是藏书建设工作必要的参考工具,同时也是搞好读者工作的重要武器。图书流通、宣传辅导、参考咨询、文献检索等,都离不开工具书。因此,县馆工作者掌握和使用工具书,对完成图书馆各项任务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工具书是专供治学者查检的,它的主要性质特点之一就是易检性.然而有相当数量的工具书在易检性方面有些许欠缺,令治学者在查检时感到困难.本文针对一些不方便查检的工具书进行了归类,找出问题,指明改进之法,以为今后的工具书编纂者所借鉴.  相似文献   

19.
文章对80年代以来工具书出版数量进行了统计分析,并从出版质量的角度考察了工具书出版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讨论了工具书出版在世纪之交如何实现从规模数量向优质高效的转移.  相似文献   

20.
网络工具书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莲芝 《图书馆论坛》2007,27(5):89-91,143
分析了网络工具书的概念及类型,探析了网络工具书在信息技术、服务功能、开放式编撰模式等方面的发展意义,并提出了我国网络工具书有待完善与改进的地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