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调整和完客,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一场深刻革命。经济改革需要经济法去捉进和保障.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经济的运行主要靠行政手段去调节,而市场经济的运行,则主要靠经济的、法律的手段去调节,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我国要实行市场经济,如果市场行为没有经济法进行调整或规范,市场经济则难以发展.因此,经济法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控设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经济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运行和…  相似文献   

2.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是我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二者存在着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关系。对外开放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要条件,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又为扩大对外开放提供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  相似文献   

3.
经济学常识是对中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经济常识教育和公民品德教育的必修课程。中学生作为未来的经营者、各行各业的劳动者、消费者以及纳税人等各种社会角色,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参加者和建设者。通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知识的传授,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分析说明最常见的经济现象,提高参与经济活动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本文提出如下新的看法:为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程,至为关键的是需要确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最基本的经济活动主体是公民个人。没有独立的经济权利和经济义务的公民,没有公民的主体性、独立经济人格和经济自由,就没有充分的自主经营而又对社会负责的高效率的现代社会主义企业。因而,扩大公民的经济权利,落实个人的经济自由,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点。  相似文献   

5.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是在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经济成分和分配方式为补充的基础上,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相似文献   

6.
关于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问题卫兴华一、对市场经济的新界定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问题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提出,我国经济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是怎样认识和把握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界见仁见智,存在不同的理解,我谈点自己的看法。资...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过程中,腐败现象的滋长和蔓延严重地阻碍了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已经引起广大干部和群众的愤慨和担忧。要得到人民群众真心实意的拥护,把社会主义改革不断地推向前进,党和政府就必须坚持不懈地开展反腐败斗争。因此,了解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过程中出现的腐败现象及其根源,探索反腐败的途径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就这些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一、腐败是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大敌,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腐蚀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过程中,腐败现象是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还是有损于社…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蕴涵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道德的内在关联,闪烁着经济伦理的璀璨光辉。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决定社会主义道德,中国共产党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注定了中国共产党应该而且能够成为社会主义道德的先驱;另一方面,社会主义道德反作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正由于此,中国共产党要提高驾驭社会主义经济的能力,成为社会主义道德的先驱,就必须大力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建立和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  相似文献   

9.
现代经济是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现代市场经济的最高形式。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更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核心。金融改革就是要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金融体系和银行制度,以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现在我国已经建立以中国人民银行为核心、商业银行为主体、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为补充的金融组织机构,初步形成金融市场,并在国内外开展业务活动。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目前直接融资形式还是以发行债券为主比较适宜,股票发行应逐步拓展,不宜过急过快。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成功地破解了社会主义条件下是否存在商品生产的难题,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当代中国的最高成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核心内容是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的有机结合。要高度重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性,加强和改善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高校统战工作龙一芝,吕慕芬,黄志华党的十四大提出了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它不仅仅是经济领域里的变化,它必然会引发其他领域的同步变化。那么,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宏观管理的现代的市场经济,它并不排斥计划的作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的经济计划,仍然是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之一,它既不同于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又与资本主义经济计划有本质之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给经济计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高校德育教育沈阳师范学院唐仁洪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们党的一个创举,是在继承和扬弃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上创新出来的。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市场调节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和手段的经济。而我国长期以来实行...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素构成及运行机制武留法,张银梅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项决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为了加快我国的经济建设,构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框架,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我们有必要对市...  相似文献   

15.
李宝玉 《天中学刊》2001,16(4):24-26
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的历史潮流,对各国都存在着机遇和挑战,中国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将市场化与社会主义结合起来,将市场化与改革开放结合起来,开创了20世纪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的新篇 章,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显现出蓬勃的生命力,不仅是对世界经济的一大贡献,也是对当代社会主义前途和命运的回答。  相似文献   

16.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培养人才王文义现代世界经济发展史已充分证明:市场经济是高效经济,是风险经济,是现代化的商品经济,更是法制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亦然。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是价值规律。而价值规律的实现,是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的反比运动规律。劳...  相似文献   

17.
针对学术界关于劳动力商品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物。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劳动力不是商品的观点,论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劳动力商品化的客观必然性,阐明劳动力商品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和必然产物,是社会主义经济中合理配置、利用和开发劳动力资源的需要,是实现按劳分配的前提。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最早阐述,前苏联、东欧国家社会主义市场理论的兴起,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方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产生与发展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指出了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必然选择,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上的重大突破,认识上的一次大飞跃。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研究,有利于推进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理论与实践的继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职业学校的职业道德教育潘鸣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教育要自觉地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就必须努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为现代化建设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向社会各行业输送专业人...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制经济,完备的法制,既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条件和保障,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标志和特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是真正学会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经济的过程。市场经济与法制建设不可分割,市场经济必须走上法制轨道,是当前法制精神的基本立意和法制建设的认识前提。法制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和功能表现在多层面,市场经济法制化的目标和任务体现于全方位。既要抓紧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法律规范体系,也要尽快形成适应市场经济的法律实施体系和着力培育适应市场经济的法律思想体系,使“大立法”、“大执法”、“大普法”有机统一、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