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遗嘱信托作为一种现代财产管理制度,具有独特的功能,正逐渐引起我国的重视。在英美法系,遗嘱信托制度早于合同制度受到衡平法院的承认,它注重的是委托人意愿的反映,注重遗嘱信托财产的转移和确定的受益人,其核心始终围绕在为受益人的利益去管理遗嘱信托财产处理遗嘱信托事务。大陆法系在从英美法系引进遗嘱信托制度时,注重的是怎样从传统民法中解释遗嘱信托这一特殊制度,但始终因为遗嘱信托的异质性而无法实现理想的融合。明晰遗嘱信托制度的法律构造对于遗嘱信托关系的形成与遗嘱信托行为的成立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民法典》新规定的遗嘱信托制度,让自然人获得了一种新的遗产处分方式来处置自己的遗产,自然人的遗嘱自由因此得到极大程度的扩张,遗嘱信托受益人的权益也得到更有力的保护。然而,欲发挥遗嘱信托制度的价值优势,并让其在实践中切实可行,就需对我国《信托法》相关规定与《民法典》继承规则存在的矛盾之处予以解决。为此,不仅需从遗嘱信托制度结构中的要素进行分析,更需从遗嘱信托设立方式,特别是遗嘱信托的成立、生效、信托财产登记等相关制度予以完善,而且,对该制度的适用予以适度限制也是应有之义,如此才能确保在我国遗嘱信托这一新的法律关系结构模式中,让遗嘱人真正能通过遗嘱信托制度赋予的遗嘱自由权利来选择受托人对信托财产进行有效的管理、处分并使其增值,以最终达到确保受益人在委托人死亡后仍能全面享有遗产利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富有的中产阶层日益增多,尤其是一些企业界成功人士和个体老板,其拥用的资产达到几千万、甚至上亿元。但是其子女却不一定能守住庞大家业,实现财产的增值与保值,这成为这部分人的心头之痛。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方式莫过于设立遗嘱信托制度,通过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来实现家族财产的延续。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经济生活的发展、科技的日新月异及新兴载体的出现,因遗嘱形式问题及不同遗嘱形式之间效力问题引发的纠纷日渐增多,我国《继承法》关于遗嘱形式的规定已经无法满足实际生活的需要,难以解决司法实践中出现的诸多问题。有鉴于此,我国宜参照其他国家的立法例,考量我国的实际情形,完善我国有关遗嘱形式的立法规定。  相似文献   

5.
我国《继承法》颁布后近30年未修订,但是社会背景却发生了深刻变化,继承法的修改迫在眉睫。我国继承法理念上主张遗产所有权直接从被继承人转移至继承人,这种理念下的继承制度有三个方面不足,即忽视遗产的保值增值,忽视遗产的多次转移需求,忽视对尚不存在的继承人之保护。遗嘱信托的特殊制度功能,能够弥补现有继承法的上述不足。我国在继承法修订中应该对遗嘱信托作出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6.
遗嘱继承制度与遗嘱信托制度由来已久,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两制度均以实现高效、自由、有益的财富传承为制度目标,以契合个性化遗产分配的时代需求为发展动力,并以维系家族纽带、维护社会和谐为宏观价值追求,但在遗嘱形式要求、法律行为构成要件、公开化程度等诸多方面存在着差异。通过对这两种既相近又独立的制度进行分析比较,从理论层面上梳理其历史脉络并洞察相关设计原理,可以更清晰地揭示两种制度的优劣所在,对我国遗嘱制度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为顺应当下社会和民众对财富管理和传承的新需求,我国《民法典·继承编》从基本法层面确认了遗嘱信托制度.但该制度内容不完整、操作性规则缺失等问题与人民迫切的现实需要不相匹配,应及时予以反思并加以构建.英、美等国对遗嘱信托的制度构建起步较早,德、日等国对遗嘱信托的制度构建初见成效,而我国对遗嘱信托的制度构建意识也逐渐形成.需...  相似文献   

8.
论共同遗嘱     
我国《继承法》没有对共同遗嘱作明规定,但实践中共同遗嘱却大量存在,表现为形式意义上的共同遗嘱与实质意义上的共同遗嘱两类,而只有实质意义上的共同遗嘱才具法律意义。学术界对共同遗嘱有着不同的态度,其根本原因在于这种遗嘱本身利弊兼存。从我国继承法律制度发展方向以及民间实际做法的角度看,应以承认共同遗嘱法律效力为宜。由于共同遗嘱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司法实践中应根据共同遗嘱的不同内容采取不同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9.
遗嘱是规定死者财产法律继承程序和处分权利的法律文书。遗嘱在法律意义上属于自创性文书,是死者对其拥有财产进行处分的意愿体现,其内容对于死者的财产处置具有直接的法律效力。但受制于死者订立遗嘱的环境、死者的健康状态、文化程度等诸多原因,遗嘱经常出现意义不清或歧义,引发法律纠纷,因此需要依据法律规定和遗嘱订立的实际情况对遗嘱进行解释。但我国《继承法》中对于遗嘱解释没有给予明确的规定,迫切需要我们对遗嘱解释的基本原则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
论继承法中的共同遗嘱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继承法》对共同遗嘱没有明文规定,但实践中共同遗嘱一直存在,表现为实质意义上的共同遗嘱形式与形式意义上的共同遗嘱两类,只有实质意义上的共同遗嘱才具有法律意义。学术界对共同遗嘱存在不同的理解,究其原因就在于这种遗嘱本身利弊并存。因为共同遗嘱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建议实践中应据内容的差异选取不同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1.
对于在线教学的探索与反思,应该认识到信息科技只是推动教学变革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的"在学习、真学习",学习动机是关键,教师要把教材内容变为有趣、有用、有意义的教学内容,提高对学生学习的"粘度"。线上和线下教学只是知识呈现的载体不一样,从学生学习的视角说,都需要经历阅读、思考、表达三个基本环节。在线教学要由新技术走向新形态,需要赋予新技术育人功能,聚焦育人方式改革的要求,重建教学价值观、重组教学结构、再造教学程序、重构教学文化,推进"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育人体系。"居家在线学习"引发对非正式学习环境学习的思考,开发非正式学习环境中的学习资源应指向育人目标、发展核心素养,要坚持优先性、全纳性和科学性原则要求。在线教学的课程与教学设计需要观照和回应疫情的多个侧面以及疫情给学习者带来的影响,同时要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来支持、促进学生的学习。后疫情时期,当在线教育模式更多融入线下课程、课堂与教学时,新的混合教育制度需要超越技术的视角,重构制度中的规训与监控机制,以更专业的课程与教学设计给学生和学习赋权。未来中小学线上线下融合的混合教学新常态,需要关注三个核心要素:数字资源、流程再造、组织管...  相似文献   

12.
13.
信托产生于英国,发展于美国,由于它强大的功能,已在各国广泛应用.从长远观点看,我国的信托发展趋势一是法律制度将取英美法系之长,补大陆法系之短;二是信托法律走向分离;三是信托相关法律制度有待细化.  相似文献   

14.
完善我国土地储备信托投资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储备是政府调控土地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受到了融资问题的困扰.在宏观调控背景下,土地信托投资将成为土地储备融资的一种重要工具.文章系统地分析了我国土地投资信托的实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15.
诚信是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是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道德素质.学校是诚信教育的重要阵地,学校教育在诚信社会的建立和完善中负有重要的使命.文章从教育管理的角度分析了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以深入的研究实践为基础,提出了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方案和途径.  相似文献   

16.
社会信任与我国城市社区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数研究社会信任的文献指出,在一个社会内,社会信任的普遍存在,会促进社会发展以及提高政府治理的效率.通过对三个主要城市(北京、成都、西安)144个社区的调查,主要考察了社会信任在我国城市的分布状况及其对当下进行的社区建设的影响.本文区分了两种类型的社会信任:普遍性社会信任和特殊性信任,多元回归模型表明,普遍性社会信任对社区治理发挥着显著的正面作用,而特殊性信任则不利于当下进行的城市社区建设.  相似文献   

17.
明代的遗诏     
遗诏是帝制时代以大行皇帝名义向天下臣民发布的政治遗嘱,于随后国家政治及公共生活关系重大。明代遗诏为皇位交替之际最重要的正式文献,即使在已经立有储君的情况下,仍然是嗣君即位合法性的必要基础;由于遗诏由文臣起草,士大夫有可能借草拟遗诏之机,渗透自己政策更革主张,故遗诏颁行,通常带来一定政策调整,这反映出遗诏作为士大夫群体纠正皇帝弊政的潜在途径的意义;官私史书中常混淆遗言与遗诏,论者当加辨析;明代太后所发遗诏中,仅仁宗皇后张氏遗诏具有国政安排涵义,可资查见明代后妃预政现象之变迁;明代矫拟遗诏的说法甚多,然大致都难视为确然事实;明成祖遗诏仅传两句之事,可能掩盖重要史事。  相似文献   

18.
教育部要求近期在全国中小学全面开设书法课,这是一大好事.但也将遇到很多困难.如师资奇缺的问题,新开课缺乏相应条件和规范所带来的教学效果问题,以及在开课过程中如何解决书法课与其它学科协调及融合的问题.要解决这一系列问题,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各学校、地方书协应加强协作,对拟转岗的在职教师和拟应聘任教的社会书法家及时开展培训,教研部门应加强中小学书法教育教学研究,高校应积极开展专业辅修,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强督导,同时还应进一步加强对中小学书法教育的重视与规范.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国有企业在转换经营机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提高资产运营效率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具有中国特色的MBO也取得了一定的实践经验。但是,由于我国法律环境不完善,而国企改革的问题又是一个复杂的机制问题和社会问题,MBO实践中面临着管理层收购的收购主体、融资方式等方面的法律障碍问题。信托制度的介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规避相关法律制度的约束,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思路和可行的方法。从这点出发,本文作者认为:在我国现有的法律制度背景下,信托模式是我国MBO发展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