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清实学教育思潮经历了潜滋暗长、破块而出、积淀深厚的兴起过程。在思想基础、教育学风、教育对象、教学内容、教学实践观、教育功用等方面,明清实学教育思潮表现出自身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明清之际是一个动荡与变革的时代,也是一个思想大发展的时代。在此背景下,形成了以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三大启蒙思想家为代表的实学思潮。张岂之先生总结说:“这个实学思潮尊重中国思想学术的实事求是的精神,重视经世致用,重视生生不息,重视积极进取,重视理论深度,重视开辟学术研究的新领域,既不墨守成规,又不忘记从前人那里吸取营养。  相似文献   

3.
明清时期是一个社会大变革时期,新旧经济形态所衍生出来的思想发生激烈冲突,科举制度的弊端和宋明理学家们“空谈心性”所培养出的不谙实用之人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实学思潮在批判理学的同时,指导并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规格.实学教育家们更加注重“经世致用”人才的培养,并且推行有利于民生的实政,使人才培养目标、内容和方式都更加实用化.  相似文献   

4.
柯瑞逢 《上海教育》2008,(17):30-31
所谓实学,清初学者颜习斋概括为“实习、实讲、实行、实用之学”。其核心即王阳明先生倡导的知行合一、经世致用精神。中国历史上,每逢变革之际,多有仁人志士为施行实学而摇旗呐喊。 晚清阶段,伴随西学东渐日兴,革故鼎新日盛,这种强调把学术研究与社会现实联系起来的实学思潮,进一步被李鸿章等人注入了采西学、师夷智、设局厂、谋自强等新内容。  相似文献   

5.
有学者认为:方苞是“汉学”的对立面,是桐城派与“汉学”交恶的肇始者。针对这一论断,提出:汉宋学之争的框架不适合于方苞,方苞没有也不可能反对“汉学”。方苞的学术思想是在明清之际“实学”思潮的背景下形成的,他深受“实学”思潮的影响,这一影响不仅表现于方苞前期的学术取向,也表现于他对程朱理学的选择,即重在程朱理学的经世方面,而不是本体论方面;从方苞最为致力的礼学研究中也不难看出“实学”思潮的影响,他的礼学思想从渊源上可以说是与“汉学”同源的,他的“理寓于礼”观点,在一定意义上还为“汉学”家“以礼代理”思想的形成开拓了道路。  相似文献   

6.
关于“后现代主义在中国”的一些印象和初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现代主义是一种化思潮,它于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产期在西方出现便声势夺人,于八十年代中期起对另的化,思想,学术,艺术产生影响,我们虽然不能完全无视“后现代主义”解构思潮有其合理内涵 与积极作用的一面,但我们必须批判它趋向于虚无主义的消极内容,以扼制西方化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7.
明代中后期,因经济发展而出现的新的社会因素,培育了不满当时僵化的官方意识形态的历史批判活动.而清代中期兴盛起来的学术总结活动,其源头则可以追溯到明代的历史批判思潮,并且,从一定意义上讲,清代学术总结活动也可看作是明清之际史学中历史批判的理性精神在特定历史时期的延续.所以,历史批判与学术总结是明清史学发展过程中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明清实学是从宋明理学到近代新学(西学)之间的重要环节.明代实学则是明清实学的重要阶段。作为明代实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启蒙实学,最突出地体现出明代实学美学思想的显著特色。研究明代启蒙实学的美学思想,可以很好地了解、掌握明代实学美学思想的独特品格。明代启蒙实学美学较之宋明理学美学.在审美理想追求、审美价值取向、审美人格塑造等方面.都发生了重要的转变。  相似文献   

9.
明清市民美学思潮有一种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倾向与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一种休闲美学.探讨中国古代美学的“闲”范畴时,只有把“闲”范畴与明清市民日常生活审美化联系起来,才能对中国古代美学中“闲”范畴的历史性演变与内蕴有一个更全面更深刻地把握,即可以发现它随着社会历史的转变,如何从先前的文艺创作与欣赏(宋及之前)而走向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明清).  相似文献   

10.
明清之际伦理思潮的功利主义倾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清之际伦理思潮的功利主义倾向,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主张以救世为已任,以富民为本;注意生产,鼓励工商;强调利欲的合理性;肯定个体的价值与地位,是其主要内容、它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促进了经济繁荣,冲击了封建专制政体,具有启荣意义。  相似文献   

11.
思潮研究百年反思:历史、理论与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思潮并非现代社会所独有,但是在中国,思潮纷繁却是一种现代现象。整个20世纪,思潮研究都是现代学术的一个重要向度。它的百年历程也是因人对历史尤其是20世纪的反省。对20世纪不同历史阶段的研究并不平衡,“社会思潮“的概念尚需澄清,并且应该从分学科的或个案的研究进到综合的求“通观“的研究。把20世纪社会思潮看作是围绕着现代化而展开的历史性争论,考察由此形成的现代性话语和现代性观念,可以是“通观“的一项选择。这种研究同时应注意知识分子与社会思潮的密切关系,以及相应的一系列方法问题。  相似文献   

12.
清华大学张岂之教授曾以东汉儒家的发展为例,提出:“东汉时期儒学以两个途径吸取了早期儒学即‘人学’的优秀理论思维:一个是融合百家之学的精神,另一条途径就是自然科学的发展。”从汉代起,经学便成为儒学基本思想学术内容的主要构件。此后,经学就如先秦诸子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明清实学一样,作为一门独立的思想学术形态,跻身于学林,受到学术界的重视。有关汉代经学的著述可谓是汗牛充栋,王继训教授的《汉代诸子与经学》独辟蹊径,以汉代经学发展为主线,  相似文献   

13.
近代经世思潮和洋务思潮是中国近代史上两大重要社会思潮。比较两者,可以看出:近代经世思潮批判现实,倡言改革,振兴实学,而且关注夷情。洋务思潮继承和发展了近代经世思潮,提出了变局观、自强求富观和人才观,以更加理性和客观的眼光“开眼看世界”和“师夷长技”。近代经世思潮向洋务思潮的转换是中国近代社会文化思潮曲折前进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4.
从中国现代批评史实践出发去考察社会历史批评在历史上的多样形态,可以发现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注重从阶级观点看文学的“左翼”社会历史批评以及后来被歪曲的完全政治化的社会历史批评之外,还有另外一种形态的社会历史批评,它是受西方近现代社会思潮的影响而产生。有着科学的方法论和多样视角的,具有现代形态的一种社会历史批评,它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社会历史批评应有的宽广视野、全面视角,是我们建设新的科学的社会历史批评所应注意借鉴的。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浪漫文学思潮,是20世纪初叶至30年代末,中国社会、政治、文化合力作用下而涌起的时代思潮。其独异的诗学理念,其狂飚突进、又迅速沉寂的涨落特点,我们可以从“历史”“文化”与“哲学”等不同维度进行观照、探究,从而揭示其深层的文学规律与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国当下,伴随着消费对象的不断“越界”,历史消费主义影视思潮呈现出日渐明显的泛化态势。从历史消费主义影视剧的内部配方机理入手,可以把历史消费主义影视剧归纳为“配方”、“怀旧”、“噱头”、“小历史”、“游戏”、“反历史”等文化模式。历史在历史消费主义的尽情游戏中“迷失”了。无论历史消费主义影视剧走着怎样的路线,始终不变的是“消解-确立”模式。  相似文献   

17.
天津师范大学教授聂春艳女士的学术专著《清代前期白话小说与实学思潮》,对于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的突破,首先表现在其填补了中国古代小说学术研究的空白;同时体现在,这是一部既有理论方法突破,又有个人学术见解的著作.  相似文献   

18.
张载是宋代理学的奠基人之一,他所创立的关学,重视实理、实学、实用,强调“经世致用”,奠定了明清实学思潮的理论基础。目前国内实学研究似有泛化倾向。本文提供了实学的理论体系与范畴体系,对实学做了明确的规定。  相似文献   

19.
吉登斯的“第三条道路”作为一种重建的社会民主主义理论或思潮,有着深厚的历史的理论渊源.只是随着时代背景不同而导致“第三条道路”所产生的背景、内容不同。本就吉登斯“第三条道路”产生的理论渊源、时代背景、内容及其实践等方面谈点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20.
古今评高拱     
高拱作为明代隆(庆)万(历)大改革的开创者、实学思潮的先驱者和著名的气学哲学家。在明代政治史、实学史和哲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高拱的改革功绩和学术成就。明清至近现代的政治家、史学家和哲学家给予了肯定性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