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贺建成 《钓鱼》2009,(24):30-31
传统钓打窝方法有很强的针对性,不同水域钓不同鱼,打窝方法是需要认真分析的。确认用哪一种方法打窝,与钓鱼用饵有关,不同的打窝方法匹配不同的诱饵,是比较常见的做法,如钓上层鱼用丢投饵打水面窝,必须使用活蛆、油糠、麦麸青草之类浮饵;如钓底层鱼用打窝器打沉底窝,则应使用块饵、种子饵、颗粒饵之类沉饵。至于在流水中钓鱼的打窝用饵方法和静水中钓鱼打窝用饵方法相比,也明显有不同之处,需要分别对待。了解和掌握钓鱼打窝对应用饵方法,是本文需要讨论的话题,现介绍于后,供作参考。  相似文献   

2.
钓鱼与打窝     
贺建成 《钓鱼》2007,(3S):26-28
虽然钓鱼与打窝唇齿相依,密不可分,但仍有轻重、主次之分。 窝子打中了,鱼好钓,甚至想怎么钓就可以怎么钓。窝子没打中,鱼难钓,甚至根本钓不到鱼。钓鱼高手和钓鱼冠军之所以能力压群雄,取胜之道与用饵打窝有很大关系。因为诱鱼是钓鱼的基础,只有诱来鱼,才能钓好鱼,除此之外,没有别的选择。因此,如何打窝,如何打好窝(也叫布窝),成为钓鱼过程中的一道“主菜”。  相似文献   

3.
大家都知道,打窝是聚鱼留鱼的方法;钓鱼人也都知道钓鱼先打窝的道理。但是,同样是打窝,同样的钓组钓法,有时钓鱼的效果差距却非常大,其实有时就是打窝方法,不同而导致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钓谚云:“钓鱼不打窝,等于瞎胡扯。”设窝,打好窝,乃是多钓鱼、钓大鱼的前提和保证。  相似文献   

5.
颜恒 《钓鱼》2006,(9):38-39
浏览过一些钓鱼报刊,发现关于针对做窝的钓谚较多,如“钓鱼不撒窝,大都钓不着”、“药米打窝,鱼来不走”、“诱饵有香味,鱼儿才拢来”、“春钓不打窝,回家没汤喝”等等。  相似文献   

6.
同钓有缘     
去年夏末的一天,我到市场上买小米,准备用药酒浸泡后钓鱼打窝。我问老板两种小米哪种便宜,老板反问我是人吃还是喂鸡,我说钓鱼打窝,老板笑着说:“半小时前也有一老头来买小米,说是钓鱼用。鱼还吃小米?”我告诉他是加工后打窝诱鱼。老板健谈,又说:“刚才买米的老头跟我讲价,说找到一个钓鱼的好去处,鱼好钓,钓多了吃不了就拿去卖,每天卖鱼就能挣一二十元,要是米价便宜以后会常来买……”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我忙问那老头是哪里人,在什么地方钓的鱼。老板说:“哪里人不知道,钓鱼的地方好像在黄泥沟(排洪道名)附近。”  相似文献   

7.
张桂林 《钓鱼》2010,(6):40-41
笔者参加钓鱼活动已有30余年,从实践中越来越感受和体会到钓鱼必须注重打窝,只有打好了窝才能够把鱼吸引聚集到一起,从而达到下钩必有收获的道理。但是,我在这里所说的钓鱼打个“好窝”,并非众多钓友在以前很长时间都知道的选择那“长坑钓腰、圆坑钓中和方坑钓角”等地方的钓位,撒几把酒泡小米或颗粒饲料就能够把鱼钓上来。  相似文献   

8.
类永藻 《钓鱼》2007,(5S):33-33
“要想钓得多,必须先打窝”,钓鱼要打窝,打窝就是选择水域某一处作为钓点,撒下诱饵来诱聚鱼群,只有把鱼都“邀请”到钓点,集中到窝里,才能钓到鱼,钓多鱼,这已成为广大垂钓者的共识。打窝在野钓中的作用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9.
渔典     
之晔 《钓鱼》2006,(11):24-25
走穴钓法 钓鱼打窝,用手抛,用工具,用钩吊,窝做得越大,鱼招得越多,但选错了钓位就没戏。走穴又称换窝,多选几个钓位,凸岸、凹岸、走水快的、走水慢的、顺风的、侧风的多打几个窝,这个窝没鱼换一个窝,就像歌星走穴一样。走穴钓法古已有之。在环境生疏、水流复杂、鱼情多变的水域还结合着钓饵的变化和守时的长短,是极富战术性的。  相似文献   

10.
朱剑飞 《钓鱼》2014,(9):20-21
钓鱼离不开打窝,而且如果窝子打得好,这鱼儿就会纷至沓来不肯走,钓鱼焉能不丰收。无论传统钓丕是台钓,都越来越重视打窝,尤其传统钓,打窝是戎功的一半。大凡打窝几乎都离不开米,无论大米小米还是玉米,都是有形的颗粒物。干百年来,大约还是原生米为主,但是这十年来就变化大了。打窝米的变化,也反映了钓鱼人钓鱼观念和技巧的变化,也反映了时代变迁和经济的繁荣,试想,如果人都没有米吃,鱼儿哪还会有米吃?  相似文献   

11.
张小雷 《钓鱼》2011,(15):47-47
要想钓鱼有收获,就得正确掌握诱钓:一是根据鱼种用诱饵喂窝(打窝),把分散的鱼儿聚集到窝子中来;一是根据鱼种使用相应的钓饵,让鱼儿心甘情愿吞钩上钓。只要抓住了这两条,就能钓到鱼、多钓鱼、钓大鱼。  相似文献   

12.
作窝     
《钓鱼》2009,(22):25-25
又称“打窝”、“打塘”,指选准钓点后撤下诱饵,引鱼来聚后据窝而钓,是钓鱼的第一步骤。  相似文献   

13.
十字窝     
张炎冰 《钓鱼》2009,(24):21-21
在水库以及锅底状钓位钓鱼,因摸不准鱼道和离底上浮的规律,取一个点打窝常常会成为“冷窝”,就是打梅花窝也会因深浅悬殊而使前面的窝成为废窝。在抛钩远近50厘米一。水深差别20~30厘米的钓位,应该打十字窝,即打下主窝后以其为中心,在纵、横两个方向呈带状扩展饵区。  相似文献   

14.
刁余仁  黄金河 《垂钓》2001,(11):33-34
这条钓谚讲的是垂钓时打窝的学问。凡垂钓者都知道,打窝是为了多聚鱼;多聚鱼是为了多钓鱼。怎样才能打窝多聚鱼呢?其中大有学问。  相似文献   

15.
冬天钓鱼难度倍增,比较容易钓的就是鲫鱼,如果找到一个鲫鱼活动的地方作为钓点,再加上用一些好的窝料来打窝诱鱼,就会大大提高上鱼的效率。怎么挑选一个比较合适的钓点呢?  相似文献   

16.
邹卫平 《垂钓》2006,6(12):29-29
钓大鱼得用大饵钓,这个结论是与弟弟卫邦一起钓鱼时相比较而得出的。我们兄弟俩从小都喜欢钓鱼,而且是两个流派的:我喜欢玩精细的,钓组能小则小。打窝也能少则少。弟弟则相反,喜欢用粗线大钩,打窝往往也很重。他说这样能钓大鱼,我对他那套理论不以为然,认为鱼见食就能吃,无论大小,只要是口味合适,就没有不吃的道理,自然界里哪有那么多的食物供鱼挑拣?  相似文献   

17.
贺建成 《钓鱼》2010,(6):26-27
春天钓鱼常用方法:打窝钓法,寡饵钓法,刷竿钓法,串钩钓法等,现介绍于后,供为参考。  相似文献   

18.
做窝与钓窝     
任志新 《钓鱼》2004,(22):13-13
钓鱼人几乎都知道钓鱼前先做窝后钓鱼效果好。野钓时无论传统钓还是悬坠钓,做窝下诱饵是现代钓鱼不可缺少的一步。到钓场观察,绝大多数钓鱼者先和饵做窝(多数用手抛,少数用工具)。然后再抽竿挂线垂钓。水面上如有明显的目标如水草、木桩等还好,下钩的地方与做窝的位置相差不会太多,如果是空旷水域,那么钓点是否就是刚才下了诱饵的窝点之处,那就难说了。因为钓者自己也吃不准,“大概是这里吧!”即然没有准确钓窝子。钓鱼效果要好就难了。  相似文献   

19.
硬饵打窝好     
邓平 《中国钓鱼》2000,(5):32-32
很多人认为打窝的要诀是“散”,多用酒浸的小米、碎大米或炒香的米糠、麦皮等松散的东西打窝,主要是不让鱼儿多吃,以免它吃饱了窝料就不吃钩了,因此打窝就不能一次打很多。而为了不让鱼儿吃完这一点点窝料就“拜拜”了,所以又需要经常补窝,半小时或一小时补一次,挺麻烦的。 其实用硬饵打窝也能满足打窝的这些要求。在肇庆很多钓友是用花生饼(有的地方叫它花生枯)打窝,对钓鲫鱼、草鱼、鲤鱼、罗非鱼、鲮鱼等效果都很好。尤其是钓鲫鱼,其效果明显,比用散饵打窝好。 用土法榨的花生饼打窝,是将花生饼先掰成约4x4厘米的小块,钓…  相似文献   

20.
文子 《垂钓》2005,5(4):24-24
本人酷爱钓鱼,常常持续几个月在水库打窝垂钓,于是和钓友们共同摸索出一套在水库钓鱼的经验,这里主要介绍一下如何做成定点钓取鲢鳙的立体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