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飞 《资源科学》1985,7(1):74-79
森林群落的生物生产力作为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数量特征为人们所重视。它以有机物的重量或能量为指标,研究生物各个部分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固定、消耗、分配与转化的规律,并探讨它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生物生产力的研究是生态系统物质与能量相互转换研究的基础,并为合理保护、管理和利用生物资源,创造高产、稳产的人工群落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基于森林资源清查的迪庆州森林生物量及生产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昌顺  刘爱兵  谢高地  陈龙  刘春兰 《资源科学》2011,33(11):2162-2168
利用森林蓄积量推算森林生物量和生产力的方法和GIS技术,系统研究了迪庆州森林类型的植被生产力。结果表明,虽迪庆州主要森林类型的植被生产力与中国主要森林植被生产力一致,但其平均生物量及平均生产力高于中国平均水平,这一结果符合迪庆林情,说明材积推算生物量法(材积源生物量法)适合用于该区域森林植被生产力研究;迪庆州森林总生物量为2.22亿t,其中乔木林2.15亿t,灌木林(含疏林和竹林)0.07亿t;乔木林和灌木林的总生产力分别为1723.77万t/a和386.25万t/a;各乡镇乔木林/森林的总生物量呈现随与澜沧江和金沙江距离的增加而增大;澜沧江和金沙江干流流经乡镇的森林具有较低的生物量和较高的生产力。因此,迪庆州林分改造与生态建设的毒点将是澜涂江和金沙江两岸的河谷地带。  相似文献   

3.
青藏高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自然保护区能有效保护区域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安全。为更好地了解我国青藏高原自然保护区的研究历史与现状,以中国知网(CNKI)为数据源,对1975—2022年收录文献共410篇进行文献检索,运用可视化软件绘制图谱并进行分析。结果发现:(1)青藏高原自然保护区研究历程可分为起步萌芽、探索发展与快速增长三阶段,发文量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进程密切相关;(2)在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生物学、林业等学科知识基础上,青藏高原自然保护区的主要研究内容为生态安全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与国家森林建设与自然保护区体系规划研究等;(3)青藏高原自然保护区研究正逐步形成具有代表性的作者群体和研究机构,研究不再局限于西北地区的高校与科研院所,已成为全国科研竞争的热点与战略高地;(4)多手段探究气候变化对保护区的影响、生态系统格局与风险变化评估、保护开发与可持续性利用是当前青藏高原自然保护区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4.
人物介绍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14,(3):F0004-F0004
李文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林学家,生态学家,长期从事森林生态、自然保护、生态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研究。他率先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到生物量的制图上,开拓了我国森林生物生产力的研究;提出了青藏高原森林地理分布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5.
森林凋落物是森林生产力的重要产物,是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物质库,储存了大量的营养物质。文章研究对象为巨柏的凋落物,巨柏是西藏林芝地区原始森林中特有的生物群落,至今存活几千年,属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但如今也已经濒危,其原因部分为环境的变迁和生物自身的生物学特性造成,也有可能存在其他方面的原因。研究巨柏凋落物及样地土壤养分状况,有望为改善巨柏生存环境而作出贡献。实验表明,三种养地中林芝巨柏群年凋落量最多,达4304.4(kg·hm^-2·a^-1),其分解速率为米林县最快,失重率达U层18.45%、S层9.67%;三种样地的U层和S层氮浓度顺序为:雅鲁藏布江巨柏群〉林芝巨柏群〉米林巨柏群,不同样地磷浓度都是U层高于S层,总体来讲凋落物中N含量在(12.29-14.55)g/kg之间,P含量在(0.685-0.99)g/kg之间,K含量在(2.65-7.04)g/kg之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学术论文的第一作者和合著者的生产力、影响力与论文发表后被引频次的相关性差异,为期刊编辑初审筛选高被引论文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以《编辑学报》和《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7年发表的484篇论文为研究对象,其中独著论文142篇,合著论文342篇。利用中国知网分别收集所有论文的被引频次,并以论文所有作者2014―2020年的发文量表征作者生产力,以论文作者该时段的h指数表征作者影响力,对484篇论文的第一作者和合著者的生产力、影响力与论文的被引频次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独著论文的被引频次与作者生产力无关(r=0.163,P=0.053),与作者影响力呈正相关(r=0.287,P<0.001)。在合著论文中,论文的被引频次与第一作者生产力、影响力均呈正相关(r=0.195,P<0.001;r=0.320,P<0.001),与合著者的生产力、影响力也均呈正相关关系(r=0.115,P<0.001;r=0.134,P<0.001)。【结论】无论是独著论文还是合著论文,第一作者和合著者h指数高的论文发表后被引频次高。若合著者发文量较高,论文发表后被...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学院院刊》1998,13(2):148-148
依托单位:新疆生物土壤沙漠研究所。地理位置及区域代表性:(1)该站研究对象地处欧亚大陆腹地,是世界上距海洋最远的一个极其独特的干旱内陆荒漠区。区内荒漠-绿洲生态系统在我国干旱区具有典型的代表性,在研究范围内有高山冰川和森林、草原,有广阔的荒漠和古老的绿洲,是开展荒漠绿洲生态系统综合研究的理想基地。(2)沙漠边缘农牧交错区是进行沙漠地区持续农业发展模式研究的理想区域。(3)新疆荒漠区生产潜力大,面临着大规模开发前景。主要研究方向与内容:主要研究方向:研究荒漠-绿洲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演变规律和有…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入选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高被引科学家数据库中的物理学科高被引科学家为样本,从学术生产力与影响力的二维视角对科学家的学术年龄特征进行了研究。通过研究,主要有如下发现:(1)学术年龄在区间[1,25]之内时,学术影响力高于学术生产力;(2)学术影响力与生产力均存在较长的衰退期,但学术影响力活跃程度高于学术生产力;(3)学术影响力达到波峰时的学术年龄存在不确定性,而学术生产力可以唯一确定;(4)学术影响力与生产力最佳学术年龄区间均近似符合“黄金分割率”;(5)学术影响力和生产力与学术年龄之间的拟合关系均为三次多项式分布。同时,在文末分析了本文的研究不足;并对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千烟洲森林生态系统的重建与养分循环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飞 《资源科学》1998,20(7):41-48
在地处红壤低丘的江西泰和县中国科学院千烟洲试验站利用小区试验(1983年-1987年)和天然小流域(1991年-1995年),通过封山育林和人工造林重建了森林生态系统,并对其矿质元素积累、分布、迁移、运转等养分循环特征进行了研究。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封山育林是亚热带红壤丘陵山区重建森林生态系统的有效途径之一,而在人工造林中应以针阔叶混交林作为构造森林生态系统的主要植被类型。  相似文献   

10.
我国温带森林生态系统是东北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孕育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而且是我国重要的木材资源培育基地,也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支撑。由于过度采伐利用,温带针阔混交林的结构和功能遭受严重影响,显著影响了区域生态安全。中国科学院长白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长白山站")以揭示我国温带原始阔叶红松林的结构、功能及其演变过程为核心,开展长期综合监测和试验研究,发现了老龄林仍然具有持续碳汇能力,揭示了植被数量、大树数量以及树木水分传导率、抗栓塞能力对森林生产力具有重要影响;通过控制实验,阐明了CO_2浓度增加和氮(N)添加能够增加生态系统碳汇和碳固持能力;发现了种子结实机制和尺度在群落构建中的作用,揭示了环境过滤、扩散限制和随机稀释是阔叶红松林生物多样性形成和维持的主要机制;探索了在群落演替过程中地上—地下以及生物多样性-生产力的关系。研究成果为揭示森林生态系统碳汇及其形成与维持机制,促进温带受干扰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恢复,以及构建区域生态安全等提供理论支撑。同时,长白山站与国内外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等开展合作研究;与周边林业局合作,研制和示范了森林生态系统管理决策支持系统。长白山站是我国温带重要的森林生态系统科学研究基地,也是国内产学研相结合的业务科技支撑平台和生态学、林学人才培养基地。  相似文献   

11.
李文华院士是我国著名的林学家、生态学家。他长期从事森林生态、自然保护、生态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研究。他率先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到生物量的制图上,开拓了中国森林生物生产力的研究,提出了青藏高原森林地理分布基本规律,开辟了红壤丘陵地区生态系统研究领域。系统总结了农林复合经营的理论体系,提出了中国农林复合经营应用模式,推动了中国生态系统服务、生态补偿和区域可持续发展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研究了给水管网生物稳定性的问题,分析了饮用水中评价生物稳定性的四项指标:可生物同化有机碳(AOC)、可生物降解溶解性有机碳(BDOC)、可生物利用磷(MAP)和总磷(TP).以及各指标的测定方法和应用,并且分析了给水管网中水温、自由余氯等因素对生物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采用循环式生物曝气滤池工艺(cBAF),对含硫废碱液进行生物处理实验研究,通过监测研究了硫化物负荷、HRT、DO、温度和pH等因素对废水中硫化物生物处理效果的影响。监测结果表明:当硫化物容积负荷为2.5kg/(m3·d),D0为2~4mg/L,pH为6~8,温度为20~35℃时,硫化物的去除率达到95%以上。  相似文献   

14.
采用样带网格调查方法与多样性指数方法,研究大兴安岭天然森林沼泽群落、受干扰后经自然演替途径恢复的森林沼泽群落、受干扰后通过人工造林途径恢复的森林沼泽群落的生物多样性及其沿过渡带环境梯度的变化规律,定量评价不同途径的恢复效果,以便为恢复与维持森林湿地生物多样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前言] 作者十年前曾写过《基础研究要抓科技本身的生产力》一文(1998年11月7日《科技日报》),得到科技界的呼应,今年9月5日是邓小平同志发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名言的第21周年的日子,作者最近又进一步思考了这个问题,并将心得整理成下面的文字,供读者学习和讨论。  相似文献   

16.
在森林生态系统发展中,能够保证其更新能力和生产力的就是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只有保证了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才能更好的保护森林生物和生态的多样性。在进行林业可持续发展时,最主要的是通过保护空气、水和土壤的质量,以及保护动物的生存环境,使林业既满足人们的生产需要,有不会遭到破坏。接下来,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营林工作对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  相似文献   

17.
高斌 《现代情报》2009,29(5):156-158
本文利用文献计量学对OPAC文献作者生产力进行研究,分析作者生产力分布,并深入考察高生产力作者的研究主题及研究周期,总结出OPAC文献作者生产力的规律。  相似文献   

18.
全球生物多样性危机促使人们使用新的理论和实验证明生物多样性、生产力和稳定性之间的关系。食物网是调解这些关系的重要纽带。本文阐述了生物多样性与生产力的关系及生物多样性、生产力对稳定性的作用,重点阐述了食物网在生物多样性、生产力、稳定性关系研究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首先在简要阐明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研究的现实背景基础上,对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内涵进行剖析,将其分为广义与狭义两种。提出广义的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包括生物生产力、经济生产力和生态生产力的概念。而后,文章对现有生物生产力的计算模型分类予以评价.同时展望了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研究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的森林防火危险预报(警)技术研究,是以形成和影响森林火灾的环境气象要素为因子,以森林防火危险等级的划分、预报(警)方法模式的建立与应对措施为对象,综合利用计算机和信息集网络技术,最终形成了在森林防火实践中,操作简便、运行可靠、可复制推广应用的《森林防火危险等级预报(警)技术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