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界科学工作者协会(簡称“世界科协”),是由前中國科学工作者协会、英國科学工作者协会等团体發起,于1946年7月在倫敦成立的。現有会員团体有苏联、中國、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保加利亞、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印度、巴基斯坦、美國、英國、法國、丹麥、日本等十四个國家的十六个科学工作者組織。会員人数已經發展到141,000多人。协会的最高組織是代表大会。大会休会后的領導机構是执行理事会;設有执行局,主持执行理事会休会期間的会务。协会主席是法國約里奥—居里教授,副主席是英國貝尔納教授、中國李四光教授、苏联奥巴林院士、美國包林教授、英國鮑威尔教授,鮑威尔教授并且是执行理事会主席,秘書長是法國畢加博士。总部設在倫敦,在巴黎設有办事处。1953年春,在布拉格成立世界科协东欧区域中心,負責人是馬立克院士,負責同苏联和东欧  相似文献   

2.
1951年一月廿五日,苏联科学院院长c.H.瓦维洛夫院士逝世於莫斯科。他是终生奉献於发扬科学事业的伟大科学家,苏联科学界罕有的、有才干的组织工作者,优秀的、国家和社会的事业家。瓦维洛夫的去世,封於苏联科学界的工作者以及全苏联人民,是一个严重的损失。先进的苏联科学在近几年来的突飞猛进,是舆我们这位多才  相似文献   

3.
據新華社一九五三年十二月十五日电,苏联的天才數学家,世界上最年輕的優秀学者,二十五歲的謝尔格·尼基齐奇·麥爾格利安,已經在最近一次的苏联科学院院士選舉中被選为苏联科学院通訊院士。 蘇聯科学院的通訊院士都是在各个科学部門有重大成就的科学家,一般都是參加科学工作達敷十年的老学者,還没有哪  相似文献   

4.
苏联杰出科学家、科学院院士马尔丘克为纪念十月革命70周年撰写这篇文章交本刊发表。文章对苏联科学技术工作者取得的成就作了重点评述,讨论了未来几十年的发展方向及追求的突破点。  相似文献   

5.
中国工程院院士涂铭旌从教60年,教学、科研成果丰硕,他的创新思想、创新成果还在不断涌现。涂院士在重庆文理学院(兼职教授、名誉院长)领衔研究材料科学,开启人生第三次创业(第一次创业在西安交通大学参与第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第二次创业在四川大学创建稀土纳米材料研究所,第三次创业在重庆文理学院创建材料交叉学科研究中心)。他的办学理念、美学思想、科研方法、创业精神等推动着重庆文理学院的发展。涂院士对材料科学研究有突出贡献,在哲学、管理学、美学等领域也有很深的造诣。《从美学角度看科学与艺术》一文融合科学与艺术的美学观,闪耀着科学家的美学思想,科学中的艺术美(七分科学,三分艺术)、科技工作者要有艺术修养是涂院士教学科研实践的总结;高等教育要打破文理隔绝,做到文理兼修、文理兼备,是涂院士的办学理念。这对于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科技工作者的艺术修养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目前,涂院士正带领一批学者研究科学美与艺术美、科学与艺术对话、不同质的美有相同的表现形式、科学与艺术同行。这些研究将丰富科学与艺术交叉的内容,推动科学与艺术的融合,引领科技工作者提高艺术修养。我们期待着涂院士的创新科研成果不断涌现。  相似文献   

6.
风风雨雨中,中国的院士制度走过了半个世纪的历程。同大多数国家一样,我国把"院士"定位于最高荣誉性称号,它不仅是对科技工作者所作出成就的肯定和褒奖,也是对他们一贯坚持的高尚的学风道德的肯定和褒奖;它不但代表了一种科学精神,也代表了全社会对科学、知识、人才的尊重。通过严格程序选举出的院士,不仅是各学科最顶尖的人才,在自主创新、咨询建议、学科建设等方面也承担着重要的工作,还在推广科学知识、普及科学精神、激励人才成长等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人们尊敬院士,崇拜院士;人们注目院士,学习院士;人们研究院士,呼唤院士……院士,科学家中的精英,国家最高科技水平和科技实力的象征;院士,科技工作者一项最崇高的荣誉,有志于科技事业者心中一座最为闪光的坐标。半个月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结果相继在北京公布。29人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33人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人数达到710人,中国工程院人数达到721人。此次两院新增院士人数均创历史新低。中国工程院常务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潘云鹤说:"我们设置了更高的人数限制门槛。"  相似文献   

7.
这篇文章是苏联科学院院长瓦维洛夫去年在莫斯科区和莫斯科市第十届苏维埃职工会和科学工作者大会上的演讲辞的摘要。这虽是对苏联职工和科学工作者讲的,但是其中讲到科学要和人民结合,科学要和生产实践结合,这些道理讲给我国科学工作者们听,也很有好处。  相似文献   

8.
邀请函     
<正>尊敬的两院院士和广大科技工作者:2016年5月,习近平同志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重要讲话时指出:"两院院士和广大科技工作者是国家的财富、人民的骄傲、民族的光荣,责任重大、使命重大,应该努力为建成创新型国家、建成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为进一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将我国科学家宝贵的思想财富通过中国传统书法艺术形式传承给广大青年学子,《科学中国人》联合西泠印社出版社隆重推出"‘科学与艺术’——中国科学家书法作品征稿邀请"  相似文献   

9.
嘉兴院士     
<正>为了弘扬嘉兴院士群体热爱祖国、献身科学、严谨治学、淡泊名利的革命精神,激励科者工作者创新创业,感召青少年向院士乡贤学习,2015年嘉兴市科协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联合开展了嘉兴院士大型系列访谈暨向院士征集个人科学史料活动。主办单位将访谈篇目整理结集出版《嘉兴院士》。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嘉兴吴越音像出版社联合出版的《嘉兴院士》,以传记+访谈的形式,生动展现了这些伟大科学家成长、成才、成就的非凡人生和心路历程。曾任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长、上海市市长等职,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匡迪和中共嘉兴市委书记鲁俊分别为《嘉兴院士》作序。  相似文献   

10.
王淦昌教授是一位杰出的核物理学家,他不仅能选准研究方向,做出优秀的科研成果,而且对出现在科学殿堂里的一些虚假的东西,也能准确地鉴别并摒弃。 50年代初期,苏联科学家在帕米尔高原上建了一个宇宙线实验站。当时,有两位苏联科学院院士,设计了一套电子学系统,其中摆放有三种计数管和磁铁。当有粒子进入这套实验系统时,就会产生相应的电子学信号。不久,这两位苏联学者宣称发现了十多个新粒子,并将其命名为“变子”。两位院士由此在苏联也颇为  相似文献   

11.
我们伟大祖国建国之初,毛主席就号召全国人民包括科学工作者在内,向苏联学习。从此全国农业科学界即展开了米丘林学说的研究。著名的苏联学者如努日金、斯托列托夫、格鲁森科、卢森科、巴力金、柯夫达、谢孔和其他许多苏联专家,先後到中国来讲学和具体的帮助工作。1952年秋,苏联育种专家伊万诺夫在北京举行五个月全国性的米丘林遗传选种及良种繁育学讲习班,还有湼卡洛夫的土壤学讲习班,和其他许多苏联专家教授在各大学讲授创造性达尔文主义的米丘林学说,和许多小型专业讲习班,把中国生物科学工作者学习米丘林学说推进  相似文献   

12.
信息集锦     
协会中国科学院——科普论坛——科学在这里系列报告会在北京开幕由中国科学院老科技工作者协会、北京老科学技术工作者总会、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科学文化传播中心及《科学时报》社联合举办的中国科学院科普论坛——科学在这里系列报告会于2006年2月17日下午开幕。据悉,这次报告会为2006年首场,担纲首场报告会主讲人的是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李家洋博士。他的报告题目是《食物安全与生物技术》。  相似文献   

13.
最近,中国工程院的一篇报道让我格外关注:中国工程院与人民出版社签订合作协议,编辑出版院士传记系列丛书。这是一个让人振奋的消息。因为工作原因,经常要编辑、采写科技工作者追求科学的人生故事,时间久了,阅读科学家的传记逐渐成为我的一种习惯与爱好。因此,我深知这项工作的意义重大。有一句话说:每一个老人都是一个宝藏,那么,老科技工作者  相似文献   

14.
宋健,著名控制论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1931年12月出生。1945年至1948年参加八路军和政府工作。1948年至1950年在华东工矿部工业干部学校学习。1951年至1952年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学习。1953年赴苏联留学。1958年在苏联莫斯科包曼高等工学院获工程师学位。196C年毕业于莫斯科大学数学力学系,同年获包曼高工研究生院副博士学位。后又获科学博士学位。  相似文献   

15.
在这里,我向读者介绍一本使你们很感兴趣的、读着舍不得放手的通俗科学读物,这就是苏联地质学家费尔斯曼院士写的“趣味地球化学”。可能有些人对“地球化学”这个名词还不熟悉。它是一门很年轻的科学,在本世纪初期才发展起来。世界上第一次开講这一门课程是在1912年,是由地球化学的创始人之一费尔斯曼院士讲授,那时他是莫斯科大学一个  相似文献   

16.
金刚石     
“知识即力量”杂志编者按:科学院院士A.E.费而斯曼(1883—1945)是苏联最伟大的地质学家与矿物学家,是关於地球化学的一门新科学——“地质化学”的创始人:他不但是了不起的科学家,而且是出色的科学普及工作者;他的著作如“有趣的矿物学”,“有趣的地质化学”及“岩石回德錄”都是一般青少年读者所熟知的。费而斯曼死後留下了丰富的著作遗产。这些遗著中有许多论文和初稿,都是他在生前集聚起来打算编成几部文集,预定给广大的苏联读都阅读的。费而斯曼遗著中有一部份论文已经在几种期刊上刊出,但是还有一部份没有完稿。他写的关於宝石的短文集现在正准备出版,下面就是这部文集中的一篇论文,是经过E.C.西涅古柏修正完成的。  相似文献   

17.
中华书局於本年六月出版一本苏联天文学家费辛柯夫院士於1946年所写的“普通天文学”的译本,由毕黎同志翻译。据我所如道,这是在我国出现的第一种苏联天文教科书的中文译本。这种译本在目前是非常需要的:因为我们正要向苏联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而且今年南京大学要办天文系,几个新的综合大学的数学、地理、气象等系也都要设置天文课程。最近我买了一本,仔细地把它读完,发现译文有很多错误的地方。其中专门名词翻译错误或者未照公定的译法译出的有五十七个之多,三分之一以上出现不只一次。附加的俄文原名有八个错误,公式和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科学的前途寄托在你们身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第43届联合国大会的倡仪,将每年11月11日所属的一周定为国际科学与和平周。作为1994年第六届国际科学与和平周系列活动之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组织召开了“治学态度与科研道德”报告会。特别邀请在科学界享有盛名的中国科学院院士邹承鲁、陈述彭和杨乐研究员向与会的数百名“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负责人做了报告。他们以自己亲身的体验、生动的事例和恳切的语言向青年科研工作者表达了老一辈科学家的殷切希望:要积极进取,向世界一流水平看齐,要锲而不舍,树立脚踏实地的学风,并能善于吸取别人的长处,要讲求科研道德,正确评价自己。现将三篇报告整理发表,相信对广大科研工作者,特别对青年学者会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9.
中国科学院 2 0 0 1年院士增选工作结束 ,又有5 6名科技工作者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每两年进行一次 ,今年增选名额为 6 0名。经国务院有关部委、直属机构 ,中国人民解放军四总部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国科协等归口初选部门的推荐和院士推荐 ,共产  相似文献   

20.
苏维埃国家化了很大的力量培养科学人才。在每个加盟共和国里面,都有很多的高级专门学校和科学研究院。从一九三八年到一九四八年的十年中间,苏联最高铨叙委员会就核定了博士学位六千五百二十七人,候补博士学位二万八千二百八十六人。全国的科学工作者,大约有十几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