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张勇 《文教资料》2011,(26):26-27
模糊是人类认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反映了人类思维的某些局限性。语言模糊性主要指语义范畴的边界不确定性,是思维模糊的语言体现。了解语言模糊性的本质具有完善思维、深化认知、提升审美等重大哲学意义。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并不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而是人与物即人本身与其物质生活条件的关系问题。思维是人所特有的。离开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只能是一个假问题。但是有了人,人首先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不是思维和存在或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而是人的生存问题,即人本身与其特生活条件的关系问题。离开特定的物质生活条件,人本身就不能活,就根本不会有任何思维,因而也不会发生“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3.
以老子《道德经》为出发点,从其核心概念"道"体现的模糊思维论述开去,集中说明老子哲学中的模糊思维的具体内容,分析其对人类思维的影响和对人内心永恒、美好、至善的作用,从而阐释中国哲学的深刻性和模糊性特点,以期能在《道德经》研究方法和角度上有所创新,丰富《道德经》和老子哲学的学术研究,体现中国哲学区别于西方哲学求真求善的倾向。  相似文献   

4.
人的思维具有模糊性,这种模糊性体现在艺术、数学以及语言表述等许多方面。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常利用模糊思维方式认识和解决一些复杂问题。由此我们联想到幼儿的思维是否也有模糊性?若有,怎样使之应用于早期教育?我们认为幼儿的思维具有模糊性,这是由幼儿自身因索所决定的。幼儿生活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外界的一切时时刻刻刺激着他的感觉器官,但事物在幼儿大脑上的投影是模糊的,幼儿还不能清晰地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并不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而是人与物即人本身与其物质生活条件的关系问题.思维是人所特有的.离开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只能是一个假问题.但是有了人,人首先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不是思维和存在或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而是人的生存问题,即人本身与其物质生活条件的关系问题.离开特定的物质生活条件,人本身就不能活,就根本不会有任何思维,因而也不会发生"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6.
艺术语言作为一种变异语言,其模糊性是由言说客体的模糊性、言说主体的审美情趣的模糊性和接受者的审美能力及审美的模糊性决定的。艺术语言模糊性受传统思维方式影响至深,而艺术思维的形象性是以神话思维的混沌性为基础的,心象思维作为艺术思维的一种具体形式,心象思维的模糊性就映射在艺术思维中,以艺术思维为底色的艺术语言必然带有模糊性。  相似文献   

7.
模糊性是人类自然语言的一个显著特性,对模糊语言进行深入科学的探讨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在国内外学者对模糊语言研究相关成果的基础上,从人类思维的模糊性特点来进一步研究语用模糊问题,认为语用模糊主要是由模糊思维造成的。全文主要从模糊分析,模糊综合,模糊体验和模糊联想等模糊思维的四个方面来探讨了言语交际中语用模糊策略的使用和理解,并分析了相应的语用效果。  相似文献   

8.
正模糊性思维是人类思维的重要特征之一。作为人类思维的重要载体的语言也具有模糊性的特点。美国哲学家皮尔斯这样定义模糊性,当事物出现几种可能状态时,尽管说话者对这些状态进行了仔细的思考,仍不能确定这些状态是应归属于还是排除出某个命题,这种命题就是模糊性命题。正因为客观世界本身的模糊性和人类认知能力的局限性,人类对事物类属划分或者对其范畴的了解是模糊的,因而模糊性就成为人类语言的本质特征。作为语言的本质性特征,模糊性在各种  相似文献   

9.
现代西方哲学家论模糊性的本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伴随现代西方哲学的“语言的转向”, “语言的模糊性”得到深入探讨。皮尔斯是西方哲学史上确认“语言本身的模糊性”的第一位哲学家; 维特根斯坦强调语言确定性与模糊性的并存关系, 并试图将二者统一; 罗素从符号逻辑的水平上首次打破了古典逻辑的排中律, 开辟了形式化模糊逻辑或多值逻辑的研究道路。  相似文献   

10.
英汉模糊语言的表现层面及其翻译方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本质属性,语言的模糊性源于客观现实的模糊性和思维的模糊性。文中对英语和汉语在语言的三个层面(即语音、词汇和语法)所体现出来的模糊性进行研究。而语言的模糊性也是翻译研究中不容忽视的问题,对于模糊语言,一般采取模糊译法进行处理,即将其翻译成模糊语言或者精确语言。  相似文献   

11.
西方哲人从古希腊伊始便形成了抽象的哲学思维方式。影响这一哲学思维方式的形成有众多因素,但其中语言的影响力是不可忽视的一个因素。不同的哲学语言对于不同的哲学思维方式的形成与发展起着重要的规范和引导作用。在某种程度上说,从西方哲学语言的发展过程中,可以管窥出西方哲人思维方式的发展与趋向。  相似文献   

12.
To date, philosophers of education have shown relatively little interest in analyzing the theoretical basis in which the economics of education is grounded. The main argument of this article is that due to the changing nature of orthodox economic theory’s influence on education, a philosophical examination of its underpinnings is required. It is maintained that as a result of economics imperialism, namely the penetration of economic modes of thinking into new domains, educational philosophers have an essential role to play in examining economic theory. The article briefly discusses this role and provides some examples of how educational philosophers can make a unique contribution to current thinking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nomics and education.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哲学发生了语言转向,原本对认识论的关注变为了对语言本体的探索.语言转向之后的哲学研究大多把语言研究作为工作的重点,而新兴学科语言哲学也成为影响贯穿整个人文社会科学的显学.但对语言的哲学思考,自古希腊以降就一直是西方哲学家们关注的话题,语言转向的发生正植根于这种千年来思考的传统.对语言转向的哲学渊源进行一番考察,有助于提供一种理解这一“哲学革命”的历史视角.  相似文献   

14.
柏格森是20世纪上半叶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他的生命哲学思想值得我们梳理和思考。柏格森生命哲学思想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系统性、革命性及指导性的特点,在教育学方面对教育目的、教育过程、教育方法、教育内容和德育都有价值,对当前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发展有着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5.
所谓苏联哲学的中轴线指的是苏联哲学界一贯的实践化倾向,苏联哲学一直围绕着实践化的主轴旋转。苏联哲学界常以激烈的学术争论而令世人瞩目,而几乎每一次大规模的学术争论却都以同一种形式收场。为何科学的理论没有在苏联开出人们所预期的花朵,其原因令人深思。科学社会主义正确地预见了人类社会的未来形式,但这并不意味着有人能够精确地预测到前进路上所有可能的状况,人们依然有憧憬沿途秀丽风光的权利。  相似文献   

16.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举世公认的历史上第一位百科全书式的思想家。他不仅是哲学大师,而且是逻辑学、心理学、生物学、伦理学、政治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奠基者或重要创始人。作为古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他不仅总结了以前所有哲学家的思想,还澄清了他们的混乱,并且把自然哲学和本体论紧密结合在一起,从而代表了希腊哲学的最高水平。正因为他是古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故后人对他的哲学立场派别归属问题,众说纷纭,不一而衷。亚里士多德在哲学方面的主要代表作是《形而上学》、《物理学》、和《论灵魂》。在他的诸多哲学著作中,详细地阐述了他的基本哲学思想。从古代希腊哲学的发展史看,进而从全部西方哲学史来看,亚里士多德是一位承上启下的哲学家。他的思想吸引了西方众多学者的探索。马克思曾称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恩格斯称他是古代的黑格尔。  相似文献   

17.
哲学家的使命和责任问题是哲学的学术人格问题,也是前辈哲人启发我们始终要思考的一个问题.在人类文明的进步过程中,哲学所承担的伟大使命和责任就是守护人类文明.哲学作为高度抽象的理论思维是人类理性但当文明守护者的方式.哲学作为理论素质教育,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爱智者",使他们对知识或智慧有一种超越功利目的的追求.当代中国社会是一个变动中的社会,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的焦点,我们应当把我们民族文化的思想资源、外来文化的积极成果兼收并蓄地用于研究当代中国的重大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与西方传统形而上学不同,尼采认为,"生命"是哲学的唯一主题,正是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构成了哲学史的内容。与此相关,健康的时代产生的哲学是肯定生命的哲学,衰落的时代产生的哲学是否定生命的哲学。尼采本人的哲学思想即是对生命的伟大肯定和超越,而这些思想是他本人健康状况和生命意识的反应。"生命"是尼采哲学的主题。  相似文献   

19.
廖永林 《商洛学院学报》2011,25(1):31-34,96
一直认为整个西方哲学对存在问题追求的思维过程为:存在——思维——语言。但综观西方哲学,事实恰恰相反:从早期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通过语言确立了形而上学的位置;中世纪的神学家通过语言来论证上帝的存在;近代哲学家则在试图通过语言确立知识的确定性;现代的维特根斯坦则通过语言的分析取消了哲学存在的可能性。海德格尔明确反对以前的哲学家包括同时代的维特根斯坦将语言科学化、知识化的倾向,而他自己则陷入了语言的形而上学。整个西方哲学从柏拉图开始都是深陷在"存在"、"思维"与"语言"问题的迷雾中。  相似文献   

20.
在古希腊早期哲学那里,就已经透视出哲学的终极关怀,即哲学的崇高性。这种崇高在哲学家身上具体体现为追求崇高的理想,献身崇高的事业,完善崇高的人格,臻于崇高的境界,他们以早期哲学素朴的,直观的方式表达着对世界与人生的理解,他们以发人深省的思想和崇高的哲学精神孕育了后世哲学,留给后人无尽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