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焰色反应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必修1的实验(3-6)。实验方法是把铂丝放在酒精灯外焰里灼烧,直至与原来的火焰颜色相同为止。用铂丝蘸取碳酸钠溶液,在外焰上灼烧,观察火焰的颜色。将铂丝用盐酸洗净后,在外焰上灼烧至没有颜色时再蘸取碳酸钾做同样的实验,此时要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的颜色。这种实验方法存在的问题有:一是铂丝蘸取的盐溶液的量较少,因此火焰宽度较小,颜色较浅,持续时间较短,实验的可见度和观赏性  相似文献   

2.
以全新的思考和独特的视角,对蜡烛及其燃烧实验的教学进行了拓展研究,发现蜡烛从点燃到稳定燃烧时,火焰呈现先小→大→再小→再大的变化过程,蜡烛外焰的锥底部位比外焰顶端部位更具稳定性.通过多种实验方法观察石蜡蒸气以及燃烧的过程,解决了如何得到"修长"的蜡烛火焰、如何点燃没有棉线的蜡烛、罩有烧杯的蜡烛火焰一定是从高→低逐个熄灭、蜡烛燃烧如何形成深陷的凹槽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通过实验对比,对酒精灯的内、外火焰的温度比较进行了再探究,并对该实验的系列现象作出了论证和分析.得出了与前不同的结论,即在通常情况下,酒精灯火焰各部位的温度高低顺序应为:底座处的外焰、内焰、上部的外焰、焰心.  相似文献   

4.
用新型数字信号的高温传感器探究酒精灯三个焰层的温度,对比多种酒精燃料的外焰温度.实验结果表明,酒精灯火焰温度外焰大于内焰大于焰心,这与传统观点一致.对于不同酒精燃料的外焰温度,工业酒精大于95%乙醇大于无水乙醇.数字化实验仪器的性能进步和技法精确提高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实验室的多种加热源可以替代酒精灯.  相似文献   

5.
酒精灯加热温度的测定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酒精灯是化学实验中经常使用的热源 ,其火焰分为焰心、内焰和外焰。一般认为酒精灯的火焰温度在 4 0 0~ 5 0 0℃左右 ,最高可达 80 0℃ ,并且焰心、内焰和外焰的温度依次升高。事实果真如此吗 ?在化学实验中用酒精灯作为热源 ,被加热的仪器 (试管、烧杯等 )、试剂 (如CuO、KCl  相似文献   

6.
一、钾的焰色反应实验(1)人教新版化学必修1(实验3-6)中,钾的焰色反应实验方法如下:将铂丝或铁丝用盐酸洗净后放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至没有颜色时,再蘸取碳酸钾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的颜色。(2)该实验的缺点:在实际教学中,蘸取碳酸钾溶液很难观察到紫色的焰色,而且碳酸钾粉末颗粒很小,  相似文献   

7.
针对浙教版科学教材中灼烧火柴梗定性判断内外焰温度高低的测量方法,设计了基于热电偶的更为精确而定量测定火焰温度分布的实验。以蜡烛火焰为例,测得其中间部分的温度最高,高于其外焰的温度,焰心的温度最低。蜡烛火焰温度分布的差异与蜡烛三态的转化、环境的能量交换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8.
贵刊98年第8期刊载了“火柴为何熄灭”一文,笔者看后,深受启发,但也禁不住要问:水平放置时,不也有水蒸汽随火焰上升吗,为什么平放时火柴不熄灭?另外,笔者也做了一个实验,将火柴小心烘干点燃后向上竖起,结果火柴仍然慢慢熄灭.因此,笔者不同意林老师的水蒸汽使竖起的火柴熄灭的说法,至少水蒸汽不是主要原因.笔者认为竖起的火柴之所以熄灭是因为火焰在火柴上的位置发生了变化.火柴平放时,火焰的外焰对旁边未燃部分起预热作用(如图1)外焰温度很高,虽然燃烧产生的空气流会带走一部分热量,但这不足以使未燃部分降到着火点…  相似文献   

9.
我们对初中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课本237页),“火焰的构造”实验改进如下:用一小块硬纸片代替火柴梗,迅速放进酒精灯的火焰中,如图一那样水平放着。等2—3秒钟拿出来,可以看到处在火焰外层(外焰)的部分最先碳化,使  相似文献   

10.
高中化学第二册铝热反应实验,按教材中的做法操作,我认为有两点不足:①镁条不易被点燃,因为是从上端点火,不易用火焰高温的外焰.②因滤纸易燃,反应开始时,反应物周围的漏斗易着火,从而让没有反应的铝热剂掉到沙盘上,反应不充分.为此我对该实验作了如下的改进.  相似文献   

11.
针对酒精灯加热所采用的火焰部位存在争议,设计了酒精灯直接加热几种不同角度试管的效率的探究实验,分别采用酒精灯焰心、内焰、外焰进行加热。结果表明,用酒精灯内焰加热试管的效率最高,能减少酒精的用量以及燃烧带来的污染。分析指出,酒精灯的加热效率还与火焰对被加热仪器形成的加热面积以及火焰的稳定性有关。  相似文献   

12.
采用铝箔蘸取饱和盐溶液在酒精灯内焰上灼烧的方法,增大了试样与火焰的接触面积,可去除酒精灯黄色外焰的干扰,有良好的焰色反应效果。操作简单,现象明显,便于教师演示和学生实验。  相似文献   

13.
蜡烛燃烧的实验报告湖北省襄樊市襄北铁中初三(四)班苏磊我们观察.蜡烛的火焰分为三部分。最里层较暗.叫焰芯;中间一层最明亮,叫内焰.外层却不易看清,呈现透明或略带蓝色,叫外焰。将一根细小木便迅速地平放在蜡烛的火焰里,片刻后取出,可以看到本模的中部即火焰...  相似文献   

14.
取废包皮铜丝导线一段,在一端2cm处去包皮,即可见鲜艳的红色铜丝。把外露铜丝放在酒精灯外焰上加热至红,立即将其插入备好的N_2或CO_2瓶中,片刻冷却后取出,可见到原来的红色铜丝完全变成黑色氧化铜丝。这证明外焰具有氧化性。(这里若不用N_2处理,易被认为是灯焰外氧气的作用) 将导线已变黑的部分再放入外焰加热到红热,迅速将共在火焰中下移至内焰与焰心交界处,停留片刻,平移出灯焰。可以看到:已变黑的铜丝重新变为鲜艳的红色。这证明内焰具有  相似文献   

15.
在物理学习中,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关注。但由于初中生的知识面较窄,生活经验尚不够丰富,在探究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不同的问题和困难,这就需要与他人进行合作和交流,通过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运用联想进行探究。下面我以酒精灯火焰温度的测量为例,介绍如何运用联想,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对于酒精灯火焰的外焰温度比内焰的温度高的结论,有的学生不满足现成的答案,提出能否用实验来测量酒精灯的外焰和内焰的温度。这是一个具有探究性的问题,我建议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自己想方法去验证,思考并…  相似文献   

16.
中学化学教材中的焰色反应实验存在操作繁琐、钾元素焰色不明显等缺点.经实验探究对该实验作了改进,发现采用琼脂制备的固体酒精作为火源直接灼烧金属盐的方法,可以排除酒精灯黄色外焰的影响;增大火焰与试样的接触面积,具有良好的焰色反应效果.  相似文献   

17.
蜡烛火焰用扇子一搧就灭,可为什么带火星的木炭块却越搧火星越亮呢? 蜡烛燃烧时是先熔化,再气化,蒸气和氧气发生反应,所以出现火焰。焰心的成分是蜡烛蒸气,外焰主要是蜡烛燃烧后生成的温度很高的CO_2和水蒸气,内焰既有燃烧产物又有没完全燃烧的蜡烛蒸气。当空气以较快的速度流经蜡烛火焰时,火焰各部分的气体都能随空气一起流动,使可燃性气体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  相似文献   

18.
酒精灯是中学化学实验中最常用的加热仪器。现行化学教材及教学中除了对酒精灯内酒精量统一画成灯容积的 2 / 3外 ,对灯焰的画法很不一致 ,其中有些画法是错误的。这必然会影响学生对有关酒精灯知识的掌握及绘图能力。笔者查阅了一些初、高中及大学等化学教材 ,对酒精灯火焰的画法大致可分为以下 6种。即 1为原型 ,2为外焰分开型 ,3为外焰分开内焰不全分开型 ,4为内、外焰全分开型 ,5为焰心分开型 ,6为杂型。这 6种灯焰的画法在各教材中出现的次数统计如下 :(见表 1 )表 1类    型 1 (原型 ) 2 3 4 56课本出 现 次 数人教社初中《化学》…  相似文献   

19.
在初中物理、化学教材中,判断酒精灯内外焰温度高低的实验目前普遍使用的方法是:用一根火柴棍横放在酒精灯的火焰上,让学生观察火柴棍上的颜色,火柴棍上呈现黑色部分,这说明该处的火焰温度高,不变色的部分则说明温度低.笔者认为,这种证明方法不妥,主要有如下3点理由. 一是木棍部分变黑与温度高低无关.酒精灯火焰分为3层(图1),从里到外依次为焰心、内焰、外焰,焰心是酒精蒸气,内焰是酒精蒸气不完全燃烧,外焰是酒精蒸气的完全燃烧,笔者认为木棍A点变黑的原因是由于A点与氧气接触,造成A点的不充分燃烧,所以会变黑,而B点处于酒精蒸气的包围中,几乎与氧气完全隔绝,即使B点的温度高于A点,无论怎么燃烧也都是B点最后变黑.  相似文献   

20.
有关比热容的知识是教学的重点内容。比热容的概念比较抽象,它与质量、温度的变化量、吸收或放出的热量3个量有关,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因此,它又是教学难点。人教版教材第131页安排了一个比较水和植物油的比热容实验,以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但该实验还存在一些不足,笔者试对其进行改进。一、原实验不足1.实验时要用两盏相同的酒精灯火焰加热,但酒精灯火焰常常大小不同,也难以调节灯外焰和石棉网之间的距离,从而难以保证用相同的热源加热。2.如图1所示,安装实验装置的操作繁杂,用烧杯来装水和植物油(食用油)进行加热,为保证温度计玻璃泡完全浸没其中,并且大致放在液体中间,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