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清晨,“老师早”的清脆童音和“小朋友早”的亲切回应拉开了幼儿园快乐一天的序幕。幼儿园大门外就是通往菜场的马路,操场边就是居民住宅,幼儿园里孩子的欢声笑语不时吸引来众多探究好奇的目光。经常有家长来幼儿园询问孩子入园事宜。现在的独生子女宝宝们确实是家长们的心肝,更多家长意识到了早期教育的重要性,认为让孩子能早些生活在集体当中,对培养其独立性、自主性、社会性等各方面的能力大有好处。甚至有家长指名要把孩子放在某老师班,  相似文献   

2.
当今社会里有许多单亲家庭,对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问题使很多家长和老师“头疼”。我所教的班级中就有4个孩子生活在单亲家庭。在与这些孩子的家长交谈过程中,我了解到这些家长或在生意上很风光,或在仕途上很得意,但在教育孩子方面却无方,因而,眼泪成了这些单亲孩子发泄、倾诉的方式。  相似文献   

3.
常常见到一些家长在遇到孩子偏食、不尊重老人、提出无理要求等情况时,就以“告诉你的老师”这样的话去恫吓孩子。这种做法,实在是有害无益的。首先,会降低家长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削弱家庭教育的作用。每个家长都应自觉主动地承担起教育子女的任务,而不应放弃自己应尽的职责。如果家长  相似文献   

4.
宋科 《辽宁教育》2005,(5):25-26
越来越多的老师发出这样的感叹:“现在的学生是怎么了,越来越难教!”家长也不时抱怨:“现在的孩子真不好管教!一点都不能体会家长的苦心!”是呀,现在的孩子问题越来越多了,违反校规、顶撞家长、对老师的教育置之不理……这一切令老师痛感道德教育的失败。其实,问题的根源并不都  相似文献   

5.
“早恋”是个极其敏感的词。什么是“早恋”?遇到“早恋”的学生,老师该怎么引导才算适度?家长发现孩子“早恋”的苗头该怎么做?这一系列的问题让老师和家长感到头疼,甚至恐惧。  相似文献   

6.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当中,经常听到家长这样说:“再不听话就告诉你老师去”。在家长看来这句话是很正常的,但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听到这样的话,我觉得很刺耳,难道老师是大老虎、大灰狼,那么令人可怕? 其实家长并不是这个意思,但对孩子来说会造成一种误解。久而久之,孩子的心灵会蒙上阴影,他们会认为  相似文献   

7.
碰上“事儿多”的家长,老师时有抱怨:“某某的家长事儿真多,今天怕孩子冷了,明天怕孩子吃不饱,惟独不问问孩子学习怎么样。”“某某的妈妈真护孩子,孩子做错了事还强词夺理,等孩子上学后让他吃亏吧。” 老师对家长的这些看法,无形中在老师与孩  相似文献   

8.
今天,学校开家长会,作为班主任,我与每位家长都进行长时间的谈话。许多家长在我这儿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临走时都留下这样一句话:“孩子不听我的话,他听老师的话,请你多管教。”然后摇摇头,无奈地走了。“孩子不听话”这句话可以说包含了他们所有家长提出的问题。那么请问,什么叫“不听话”,孩子该听你什么话呢?在学校,老师是教育者,学生是受教育者;在家里,家长是教育者,孩子是受教育者。但是在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是有严格界线的,它的角色可以是转化的。你什么时候扮演的是教育者的角色,什么时候不是教育者的角色;你在什么时候施教,你为…  相似文献   

9.
《初中生》2015,(8):89-90
这学期,渝北空港新城小学给家长们进行了一次特殊的三方评测,由孩子、老师、家长自己分别按一定比例打分,得出每位家长参与孩子教育成长的成绩.近日休学典礼上发放了家长成绩单,结果有点“惨淡”:全校2125名学生,仅有335位“合格”父亲,446位“合格”母亲,爸爸妈妈都“合格”的家庭只有220个.(1月31日《重庆晨报》)  相似文献   

10.
第一批孩子离园后,那些没有被按时接走的孩子聚在一起无事可做,无聊得乱糟糟。老师一边忙着整理内务,一边忙着维持秩序,真是忙上加忙。而这也是孩子们在幼儿园里最难熬的一段时间。看到带班老师忙碌疲惫的样子,我真想帮她做点事。这样的话,老师就有时间去做更有意义的事,如给孩子组织活动,整理孩子的档案资料,填写家园联系卡等。所以,我想对幼儿园老师说:我们可以通过“家园互助协作组”的方式来帮助你吗?我的具体想法是:家长委员会向家长发布家园互助协作意向,本着自愿协作的原则成立“家园互助协作组”。根据“轮流与机动相结合”的原则来…  相似文献   

11.
有的家长说:“老师不喜欢我的孩子。” 有的老师说:“家长不管,不配合。” 其实,哪位老师不希望自己的学生获得好成绩。哪位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材。 家长和老师的这种误解,往往源于没有很好地沟通。依据时空的变化,家长与老师在教育孩子上扮演着不同角色,他们需要在交流中相互理解和支持。 本栏目将陆续发表老师与家长的心语,在家长与老师间架起一座桥梁。  相似文献   

12.
假如我是你     
当我批评老师“你班的常规太乱”时,我能从她的目光中读出“你带一回班让我瞧瞧”;当我指责老师情绪急躁、缺少方法时,我能从她那不耐烦地一甩头中读出“你执一回教让我看看”……是啊,话好说,活儿难干。可我干的就是“挑刺儿”的活儿。进退两难的我,常为摆脱不了这份尴尬而苦恼。清晨,两位家长的交谈引起了我的注意:“我们家孩子回家老说老师最喜欢辰辰。”“我们家孩子也这么说!哎,你说是不是老师都偏向呀?”偏向是教师之大忌。我们一再强调要爱每一个孩子,怎么还会有教师让孩子那么明显地感到教师偏向呢?我来到辰辰所在班,带着情绪加…  相似文献   

13.
时下,不少孩子对家长、老师的约束很反感, 逆反心理很重,不少家长、老师也为此伤透脑筋, 徒叹奈何。其实,这中间涉及到一个谁来给孩子的言行举止当“裁判”和“质检员”的问题。出于负责和关心,当家长和老师的都天经地义地习惯于当“裁判”和“质检员”,习惯于纠正孩子的“违规动作”和发现“次品”,所以孩子就自然站到被“裁  相似文献   

14.
一、父母首先要安慰孩子责怪孩子无能,教孩子“以牙还牙”,或者不问青红皂白,简单对待,武断处理问题,这些做法都是不可取的。因为这些做法会造成孩子失去正确的是非观,心理上感到压抑,有委屈不敢向父母诉说,对孩子的身心发展会产生不良孩子之间的事情引起家长们之间的不和睦。老师对孩子间的交往负有一定的指导教育的责任。对孩子的纠纷,家长还可以通过老师找欺负别人的孩子或其家长谈话,协商教育。孩子被小伙伴欺负,你可以这么办@金马  相似文献   

15.
以下的方法家长和老师可以通用,不同的是:家长毁掉一个孩子,老师毁掉一群孩子。  相似文献   

16.
有人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其实岂止如此。可以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老师,其地位和重要性非学校教师可取代。家长在孩子面前往往以两种面目出现:一是对孩子实施家教的“老师”;二是本色的人和家长。当家长以“老师”的面目对孩子进行家教时,概而言之就四个字:言传身教。“言传”一则是给孩子指导学习,做老师的助手,或指导孩子专长的发展,其角色和作用相当于家庭教师。二则对孩子进行理想教育、做人教育、意志教育等。对没有直接指导孩子学习能力的家长而言,家教主要是后者。许多有见地的家长越来越重视“身教”这种无声的教育的作用。但“身教”关键在于“做”,“做”一时容易,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人们往往认为因材施教是老师的事情。对于家长而言,因材施教似乎并不是一种迫切需要的教育素养。这主要是因为,家长比教师面对的教育对象数量少,尤其是在单孩家庭中,家庭教育本身就是一种个别教育(只针对具体的某一个孩子),似乎因材施教便是理所当然之事。  相似文献   

18.
孩子要上幼儿园了,做家长的总免不了有些担心和不安:“老师会对我的孩子好吗?”还有些家长则如释重负:“这下好了,总算有人管了。”其实,做幼儿园老师的,最怕的就是这些“甩手家长”。因为,孩子在幼儿园能否健康活泼地成长。关键是家长能否与幼儿园老师配合好,使家庭教育与幼儿园的教育相互联系。对此,从一个幼儿园老师的角度看,我觉得家长要注意这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
孩子犯了错误,家长会怎样做呢?一般来讲,家长都会尽力配合老师,共同教育孩子。可是,当家长认为孩子的错误可能带来不利影响时,他们往往会试图给自己的孩子开脱。有的家长甚至变得蛮不讲理!这样的情况一旦出现,老师怎么处理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两个层面思考:看准家长蛮横的出发点,对症下药孩子犯了错误,家长的注意力往往首先集中于“孩子怎么样”。出于“爱子心切”,家长可能不配合老师对孩子的处理,甚至蛮横地以一种强势对待老师。作为老师,我们要能理解家长保护孩子的这种心情,同时要摸清家长的心思,“对症下药”。班上一位女同学A偷拿了…  相似文献   

20.
有人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此言不虚。6岁的孩子在刚入学的时候已经带有家庭教育的烙印。成功的家庭教育会促进成功的学校教育,不成功的家庭教育将使学校教育变得困难甚至失败。如果把孩子的教育作为一个事业的话,那么老师和家长背靠背是搞不成事业的。具体地讲:孩子首先是家长的孩子,家长在自己的孩子身上投入的热情和关注是其他人不能比拟的。对自己孩子的品性、兴趣、特长和短处,家长是最了解的。老师要想真正了解每一个孩子,除了自己的观察,还有赖于从家长处获得第一手的资料。只有获取了这些资料,才能因材施教,才有可能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