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是“三个面向”的核心。它有两重意思,一是教育要全面地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二是要改革教育,从学制、课程、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积极改革,逐步实现教育本身的现代化。抓住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就抓住了教育的政治方向,抓住了教育要为什么服务的根本问  相似文献   

2.
一、智能网络在教育面向现代化中的地位和作用邓小平在80年代初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思想,对指导我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三个面向”的核心是教育要面向现代化,而教育面向现代化,首先是教育自身要实现现代化,才能培...  相似文献   

3.
我国著名的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先生说过;“语文教育的改革说到底就是一句话,要现代化.语文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绝不能脱离实际.”我认为,语文教育面向现代化的途径有很多条.而沟通语文教育与影视文化的联系是十分重要的一条.  相似文献   

4.
一、为什么要实现幼儿教育现代化1.“三个面向”要求幼儿教育必须现代化。1983年,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其中面向现代化是根本,面向世界是面向现代化在空间上的伸展,面向未来是面向现代化在时间上的延伸。“三个面向”要求幼儿教育摆脱传统教育观念的羁绊,对幼儿教育体制、幼儿教育内容与方法等进行一系列的改革,为实现幼儿教育的现代化,培养跨世纪的人才作出努力。2.幼儿教育现代化是幼儿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5.
一、“三个面向”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去年十月国庆前夕,邓小平同志给北京景山学校的题词,实际上是党中央在我们面临世界新技术革命前面而采取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对策,也是针对我国教育的现状而提出了一个根本的办教育的方针。当然对我们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有着重要的直接的现实意义。“三个面向”核心是面向现代化。现代化对我们的教育提出什么要求?它要求我们教育要培养高质量的人,这种人不仅要掌握现代的科学文化知识,要有较高的共产主义觉悟和思想,而且需要有  相似文献   

6.
<正>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个题词是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一系列重要论述的发展,是他对新的历史时期的教育在指导思想上更精辟的概括。“三个面向”是社会主义教育工作的战略方向,也是今后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总指针。“三个面向”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基础是面向现代化。面向现代化有两重含义,一是教育要为全面开创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和迎接新的技术革命的挑战服务;二是教育本身要进行改革,逐步实现教育本身的现代化。一九七七年以来,邓小平同志在教育问题上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指出:“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  相似文献   

7.
1983年10月1日,邓小平同志为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是邓小平同志现代教育思想的高度概括,它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方向,是教育战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进行改革、快速健康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和理论依据,也是我国教育战线贯彻党的基本路线的体现。它立论高、意境深,不仅深刻地反映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教育的客观要求,揭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应遵循的基本规律,而且是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教育要面向现代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  相似文献   

8.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是新的历史时期发展我国教育事业的战略方针,是我国教育发展和改革的前进方向,不仅全日制学校要贯彻落实,职工教育战线也要认真贯彻落实。一职工教育面向现代化,首先要使它的内容现代化。职工教育内容现代化,是表现在多方面的,我们有许多工作要做。但当前有两点必须特别加以注意:一要尽快“引入”最新科技成果,力争职工教育与当代科技的发展同步进行;二要与企业采用的最新科技  相似文献   

9.
郑峰  徐琴 《华章》2012,(11)
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曾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新世纪,首先要面向素质教育.特别是在新课程改革中,素质教育的关键就是要有一支具有综合素质的教师队伍,而班主任是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既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又是班级建设的指导者,也是学生最直接的管理者和教育者,对学生的成长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班主任的音客笑貌、言谈举止、穿着打扮和学识水平、品德修养等都无不在班级管理中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0.
<正>“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师范教育要进行怎样的改革,才能适应这样的教育方针,为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宏伟事业服务呢?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对教育必须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如国家教育体制的改革,学制的改革,课程、教材的改革,教学方法的改革,师资培养方法的改革,都必须考虑到,而且要迅速行动起来,配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教育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的指导意义.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方针,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根本目标.  相似文献   

12.
面向21世纪中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内容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面向21世纪中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内容●赵建华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要面向现代化,必须有现代化水平的教师。教育要为未来培养人才,必须有具备未来教师素质的教师队伍。教师队伍建设任务的落实,不仅要依靠办好师范院校,培养合格的师范毕业生,而且更需要改革教师继续教...  相似文献   

13.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国教育改革与发展融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是邓小平从教育自身发展的角度对我国教育战 的总体规划之中,“面向现代化”因此成为教育略问题的论述,反映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 改革与发展的方向,这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义对教育的客观要求,把握了时代特征和对世 趋势,也是当代中国社会改革与发展对教育提界未来的科学预测,是邓小平教育思想的核心 出的客观要求。我国社会主义改革是一场深刻和精髓,是我国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 的社会变革,不仅包括经济体制和…  相似文献   

14.
“三个面向”是邓小平教育思想的精华,其核心是“教育要面向现代化”,这一思想的提出包含了教育本身现代化这一课题。邓小平对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方法,教育目标等的现代化都有深入的思考,精辟的论述,这是我国教育现代化改革和发展的指针。  相似文献   

15.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邓小平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指导方针。“三个面向”对于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有着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指导性。教育要面向现代化,就是要面向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对高等教育来说,就是要求我国高等教育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服务,为我国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提供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培养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发挥我国巨大人力资源的优势,这关系到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全局。我…  相似文献   

16.
恽国锋  曹荷霞 《考试周刊》2010,(29):132-132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现今我国的教育加快了改革和发展的步伐,开始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基本框架,并正在努力实现教育现代化。实现教育的现代化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学现代化,而教学现代化除了内容现代化以外,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是一个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三个面向”的教育思想是一个辩证统一的整体,“面向现代化”是其核心,教育要“面向现代化”就必须学习国外教育的好经验、好模式,就必须根据未来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要求改革教育,就必须将教育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全面实施,解决认识上的种种误区,进行持久的、不懈的努力。  相似文献   

18.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是一个指导我国90年代乃至下世纪初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使教育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纲领性文件。《纲要》中明确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可见,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是中国中等教育面向21世纪的根本性改革。实行素质教育是适应改革形势,从传统教育走向现代化教育的需要。当前,我们国家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己进入了一个新时期。本世纪末,我们要…  相似文献   

19.
王英 《西宁教研》2002,(6):21-21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这就意味着教育内容要符合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同时要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现代化电教手段是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和措施。教学中研究和运用现代化的电教手段。改革和完善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有助于不断优化教学过程。怎样恰当地运用电教手段来实现现代化教学过程的目的呢?结合本人的实践,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20.
去年国庆节前夕,邓小平同志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个极其重要的题词为我们指明了教育发展的根本方向、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也对广大中小学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教育要面向现代化,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教育要为现代化建设服务,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一代新人,使他们在“两个文明”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