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博客服务商(BSP)的自律性与博客著作权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宾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6(5)
由博客引发的著作权纠纷与BSP的自律性不高有着重要的关系.解决博客著作权问题必须从提高BSP的自律性入手,措施包括:认真遵守著作权法律制度、建立博客著作权管理规范、构筑行业性的博客公约、承认博客主的获酬权、用技术保护博客主的著作权益等. 相似文献
2.
马靖璐 《商情·科学教育家》2013,(27)
如今,博客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网络沟通方式,并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所了解和使用.其在促进信息共享和网络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很多法律问题.本文从博客的释义出发,剖析了博客的哪些类型受到著作权的保护,并且对博客中不同的侵权行为进行探讨.最后,本文提出来了博客著作权的保护机制,包括保护博客著作权的基本原则以及完善博客著作权保护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4.
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其所带来的法律问题也日渐显现,博客是否具有著作权及对其如何进行有效保护便是其中之一。国务院颁布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虽对此前有争议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回应并作出了相应规定,但仍有不足之处。博客们的活动是借助互联网这样的载体来表达其思想与情感,与那些利用纸质载体、胶片载体等进行的创作活动,在作者行为性质上并无任何差别,博客应具有著作权。 相似文献
5.
博客的繁荣改变了互联网上的话语结构和知识水平,从总体上提高了互联网上信息和知识的价值含量。博客的繁荣又几乎使每一个网民都成了作家,而不论文化位阶高低。但与此同时,博客著作权侵权纠纷也纷沓而至,因此,有关博客的著作权及其保护成为法律所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而2006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将为此提供一些有效的信息和启迪。 相似文献
6.
博客作品之著作权法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博客的飞速发展和网络经济的产生,博客为著作权法领域带来了许多急待解决的新问题.要解决博客引起的纠纷,必须在博客中切实贯彻现有的法律,只有严格执行《著作权法》和《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等规定,衡平著作权人与一般公众的权益,才能最终实现加速博客发展,促进社会文化进步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网络时代知识产权利益平衡——以著作权利益平衡制度为核心的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时代给著作权利益平衡制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从法理出发进行考量后可以看出,这样一种“三轨并行”的设计是著作权利益平衡制度应对挑战的可行进路:对原有制度进行结构性调整,以解决传统作品领域的问题;在构建“许可授权机制”的同时引入“补偿法则”进行相互性调整,以解决网络时代出现的新问题。与此同时,“知识鸿沟”的出现给著作权利益平衡制度提出如何在“知识共享”和“权利保护”之间寻求合理平衡点的问题也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8.
陈婷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6,(4):92-95
随着互联网形成巨大的信息分布、传输和使用空间,著作权保护需要在不断变化的网络空间中调整著作权人、公众和传播者的著作权法律关系。视频聚合APP依托深层次链接技术,将视频版权方网站的视频内容呈现给用户,在其高度实现\"整合\"功能的同时,以上三者的利益也出现了失衡。本文主要探讨,网络空间的著作权法如何在互联网传播模式下平衡社会公众、著作权人、网络传播者之间的利益,以保护著作权、促进互联网产业发展、使公众充分享受公共信息资源。 相似文献
9.
著作权保护与数字教学资源共享的合理性、矛盾及解决思路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著作权保护有利于激发作者创作热情,数字教学资源共享有利于提高全社会教育水平,两者都具有合理性,而两者因其私权与公益的属性产生矛盾,利益各方博弈的结果使目前的著作权保护发生偏向私权的失衡现象.本文对网络环境下两者的合理性及矛盾进行探讨,提出推行知识共享理念解决著作权保护中公益与私权冲突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我国《著作权法》对图书馆合理使用著作权的判定标准存在着"定量不明确"之缺陷,造成图书馆合理使用著作权过于宽泛,著作权人利益由此受到冲击。应当重新认定图书馆合理使用著作权的判定标准,引入公共借阅权制度,以便有效地维护和保障作者的利益,实现公共利益与著作权人私利益的平衡。 相似文献
11.
叶甲生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1):17-21
网络技术对传统的版权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版权立法必须对此做出回应,以构建新的适应网络环境的版权利益平衡体系。文章梳理了我国现行的网络版权立法,指出了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完善我国网络版权立法的指导思想、基本思路及具体制度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12.
刘渝 《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1(2):72-74
信息资源共享是法律赋予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代表了广大信息用户即社会公众的利益,表现为公共权利的形式.在推进信息化的过程中.信息拥有和使用中的矛盾日益突出.本文从信息、信息资源共享和版权保护的概念入手.具体分析研究了资源共享与版权保护冲突的必然性及其体现,指出利益均衡是协调两者矛盾的根本出发点.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博客作为一种新兴的传播方式迅速渗透到网络中的各个角落,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网民.本文从博客的传播特点、社会心理特性及话语权平等的视角,以大众传播理论为切入点,通过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的分析,试图论证博客现实与现实博客之间的辨证关系. 相似文献
14.
刘彩红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8,(6):63-63
本文主要从教学的角度分析了博客,对博客在教学中应用的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尝试着对其做了一些展望。本文的重点在于分析了教育博客的优势与缺陷,为教育博客应用于教学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演绎权之沿革及其理论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晓青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4(3):40-43
演绎权是著作权中一种十分重要的财产性权利,是对作品演绎的专有权。演绎权的保护直接关系到演绎作品的创作和利用。在19世纪中期以前,作者的著作权控制主要限于对作品的大量复制。自19世纪中后期以来,英美法院逐渐赋予作者控制其作品被他人再创作的权利,直至系统地限制他人创作演绎作品的自由。当著作权扩张到演绎权时,对演绎权的保护优先关注的是对作者受合法保护的著作权利益的保障。演绎权的设立是著作权扩张史中重要的里程碑。设立演绎权的正当性可以从激励与接近之间平衡的关系加以认识,一方面,需要通过将著作权保护扩张到演绎权从而在更大程度上激励作者创作;另一方面,也需要保障公众对作品接近的权利。 相似文献
16.
博客文化的现状、特征及健康发展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登报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8(4):87-89
通过问卷调查表明人们普遍认为博客文化具有操作便捷性、参与广泛性、表达自由性、内容复杂性、目的多样性、反馈即时性、影响双向性的特征。针对这些特征,应发挥博客自身优势,拓展其应用领域,树立正确的观念,减少不良博客的影响和侵蚀,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建设,以引导博客文化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版权侵权认定方法探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康佑发 《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14(2):83-87
版权法不保护作品中的思想,而是保护作品中思想的表达。这种“思想/表达”二分法已为人们普遍所认同。但是对“思想/表达”的划分却并非易事,版权侵权认定必须以原告与被告的作品中的“表达”存在着“实质相似”为前提。根据美国的司法实践,对“实质相似”的认定方法主要有“三段论”侵权认定法,“摘要层次”测试法、部分比较法和整体比较法等。侵权认定方法众多,但是无论采用何种方法,其都要妥善地解决权利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的平衡这一永恒主题。 相似文献
18.
张樱桃 《合肥教育学院学报》2010,(4):107-109
合理使用制度著作权构建了著作权法利益平衡机制。随着网络普及,网络作品的出现,著作权法的利益平衡机制被打破。技术的发展削弱了权利人对作品的控制,技术保护措施应运而生,合理使用制度在网络领域遭遇了新的挑战。所以必须对合理使用制度作出调整,如扩大合理使用制度的适用范围,统一其适用的界定标准及对技术保护措施进行立法上的限制,等等,以适应网络技术给合理使用制度所带来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