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今年4月,在《宇宙之谜》走出去2周年时,它的作者苏苏也走出去了——苏苏被美国斯坦福大学以全额奖学金录取。《宇宙之谜》是一本关于电脑游戏生活、国际性的科幻题材图书,由英文小说、中文小说、英文剧本和DV电影组成。  相似文献   

2.
当前,文化"走出去"已提升为国家战略。文化究竟该如何"走出去",文化"走出去"应采取什么样的模式,文化"走出去"该向何处转型,这是文化"走出去"所亟待解决的问题。文化"走出去"的模式1."注资"模式文化"走出去"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就要按照国际市场的要求去运作,按照市场的需要去开发、生产,精心选择文化产品的内容、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3.
半月要闻     
《出版参考》2012,(1):4
正柳斌杰:加快新闻出版业走出去步伐,开创"十二五"时期新闻出版业走出去新局面2011年12月22日,新闻出版总署在京召开全国新闻出版走出去工作会议,全面总结"十一五"时期新闻出版业走出去工作取得的经验,研究部署新形势下如何推动新闻出版业走出去工作。  相似文献   

4.
随着国家广播电视"走出去工程"的推进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我国民族语言广播节目"走出去工程"工作也提上了议事日程。本文对民族语言广播节目"为什么走出去,怎样走出去",尤其是对哈萨克语和维吾尔语广播节目如何更好地走出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中国出版走出去已进入提质增效阶段,需要通过全面评估出版走出去的效果和效益,发现走出去的关键和薄弱环节,找准突破点和着力点,从而推动出版走出去高质量发展.本文从中国出版走出去的根本目标和实际需要出发,基于价值链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和跨文化传播理论,从经营业绩、国际影响、价值导向三个维度和版权输出、实物产品出口、数字出版产品出口、企业和资本走出去四个方面,探讨中国出版走出去效果评估体系构建的原则、框架与路径,以期丰富中国出版走出去效果评估理论,为政府部门和企业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古宏霞 《出版参考》2015,(13):46-47
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逐渐提升,国家对于新闻出版走出去工作越来越关注,并且出台了一系列扶持走出去的政策.在出版业走出去的潮流中,少儿图书这一门类以其独有的特性成为走出去进程中的"排头兵".近几年,中国少儿图书走出去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图书原创力不够、走出去产品内容和形式单一、版权输出地分布不均、产品走进去难度大等现实问题也越来越突显.在这样的现实困境下,如何使中国少儿图书具有国际化视野,实现走出去,笔者有几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朱昌爱 《新闻世界》2009,(11):185-186
安徽出版集团在“走出去”时代潮流中,靠着创新的干劲和多元化发展战略,“走出去”取得显著成果。本文着重分析了安徽出版“走出去”现状及重要成果,并对下一步“走出去”工作提出思考。希望能够对国内出版行业“走出去”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文化法则是"走出去"的内在驱动力,是走出去的精神推力;商业法则则是"走出去"的外在吸引力,是走出去的经济推力。所以说,"走出去"既不是权宜之计,更不是面子工程,而是源于出版业本质属性与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9.
数字平台建设是深化出版融合、推动数字出版"走出去"的关键,是新形势下出版"走出去"创新发展的新路径.出版企业需要把握资源、技术、机制、功能的实用性四个要素,从数字出版产品供给与海外用户需求、数字出版产品营销推广与服务生态、数字出版"走出去"商业模式三个维度重构出版"走出去"数字平台,重塑出版"走出去"生态价值链,深入推进出版"走出去"数字化转型升级,形成出版"走出去"新的产业链格局.  相似文献   

10.
鞠宏磊 《编辑之友》2011,(11):30-32
实施文化"走出去",关键是要形成强劲的动力机制,使"走出去"的主体——文化企业具备"走出去"的内在动力。一我国文化"走出去"的主要驱动力目前我国文化"走出去"的主要动力来自政府。政府以目标设定、政策支持、资金投入、项目推进的方式,形成  相似文献   

11.
主题出版"走出去"是主题出版和"走出去"的结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当前,主题出版"走出去"已成为主题出版和"走出去"的工作重心之一.文章在阐述主题出版"走出去"意义和现状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主题出版"走出去"的路径,并探讨主题出版从"走出去"到"走进去"的实现机制.  相似文献   

12.
一.为什么要走出去笔者本来以为这个问题不用再赘述了,但在就中国传媒业的走出去问题与业内有关人士交流时,发现人们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差别很大,有的人认为现在中国的传媒没必要走出去,在国内好好的,为什么要走出去呢?有的人认为,中国传媒首先要影响中国人,走出去影响谁呢?也有的人认为,就是要走出去,首先也得在国内做大之后再走出去(有点儿像攘外必先安内的论调)。还有的人认为,这是由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决定的,像美国那样,经济上发达了,文化产业自然也就走出去了。  相似文献   

13.
正中国出版"走出去"日益提升到国家的文化战略,各级政府投入越来越多的力量推动图书实物出口、版权和资本"走出去"。在第21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召开之际,我们以专题的形式,和大家一起回顾总结近年来我国出版"走出去"的宝贵经验,展示我国大众出版、学术出版、数字出版在"走出去"过程中所取得的骄人成绩,以期给诸位同行带来启发与思考,探索更多更好出版"走出去"的新办法、新举措。《拓展出版"走出去"渠道,提升国际文化传播力》一文汇集了6家出版社"走出去"的成功经验,展示了"走出去"方式的多元化态势。  相似文献   

14.
一.为什么要走出去 笔者本来以为这个问题不用再赘述了,但在就中国传媒业的走出去问题与业内有关人士交流时,发现人们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差别很大,有的人认为现在中国的传媒没必要走出去,在国内好好的,为什么要走出去呢?有的人认为,中国传媒首先要影响中国人,走出去影响谁呢?  相似文献   

15.
观点摘要     
张昕、黄姗姗:借助引进来是加快走出去的重要途径张昕、黄姗姗在《科技与出版》撰文说:借助引进来是加快走出去的重要途径。引进来和走出去是有机的整体,缺了哪一个都是一种畸形的发展。在科技出版走出去的过程中,对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比例我们曾经顾此失彼,没有平衡感;或者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图书"走出去"的版图上,对外汉语教学、文学是走出去卓有成效的门类,就连中国的传统文化诸如气功、中医药等领域的图书也是走出去的重要板块。而童书"走出去"的潜力却远未得到有效挖掘。中国有3亿多儿童,拥有一个巨大的儿童图书市场,理应成为世界少儿出版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中国图书"走出去"的主力军。但实际上,中国童书"走出去"的效果不甚理想,版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尤其是2005年实施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以来,在国家的政策支持和出版社的自觉努力下,中国图书走出去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版权输出和出版产品出口快速增长,据《中国文化走出去发展报告》统计:2011年出版物版权输出7783种,较2010年增长2092种,版权输出品种与引进品种之比由2010年的1∶2.9提高至1∶2.1;2011年累计图书出口707.23万册,金额3232.11万美元.虽然数字很好看,但是仔细分析,就会发现:一方面走出去的产品市场集中度差,不能形成较强的竞争力;另一方面走出去并没有给出版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因此也影响了一些出版企业走出去的积极性.如果能够将国内分散的出版走出去资源整合起来,发掘走出去的价值洼地,形成有效的发行渠道,真正通过走出去实现赢利,走出去还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8.
冉然 《传媒》2012,(4):21-23
正2011年,新闻出版总署颁布了《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走出去"发展规划》,首次提出新闻出版业"走出去"的目标和政策。2012年1月9日,总署出台了年度"1号文件"——《关于加快我国新闻出版业走出去的若干意见》,对"走出去"进行全方位布局。基于国家层面的政策与导向,在推进落实我国新闻出版走出去的过程中,一批国内  相似文献   

19.
张彤  蔡斐  周宇 《编辑学报》2019,31(3):242-245
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是当前的紧迫任务,要求科技期刊“走出去”,在世界舞台与国际科技期刊同台竞争。为探索中国科技期刊“走出去”路径,以航空航天科技期刊为例,介绍当前该类期刊“走出去”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并分别从中英文刊的不同角度出发,阐述航空航天学术期刊“走出去”的可行路径,同时辅以案例分析,验证所提路径的有效性。强调“走出去”需要强化保护版权意识。这为探讨中国科技期刊如何“走出去”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20.
马会峰 《出版广角》2019,(15):33-35
中国文学"走出去"实质是中国文化"走出去",更重要的是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提升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因此,在中国文学"走出去"的道路上,国家主管部门、出版企业和知名作家应各司其职,发挥各自的优势,推动中国文学"走出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