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播音与共鸣播音员在世界上任何地方都会找到他的同行,但是播音性质却受到了国家、民族的影响和限制,会形成自己的风格。我国人民广播事业的播音工作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渐形成了“憎爱分明、刚柔相济、严谨生动、亲切朴实”的播音风格。这样的风格也决定了我们播音员的用声要有一定的共鸣作为基础,才能达到宽厚、园润、响亮、集中的用声目的。当我们从技巧上评论一个人播音的好坏,判断一个人声音是否持久、耐用,常常看他对共鸣的掌握、运用得怎么样。好的播音员播起稿件来之所以不费力,自然,舒展,就是运用了共鸣,它  相似文献   

2.
广播播音的对象感,是广播这一独特的大众传播媒体造就的播音创作这门艺术的重要环节和技巧,是播音基础理论内容之一。然而,在我们的摇直实践中,对对象感的认识和运用并不容乐观.听众对播音、主持中出现的“自言自语、无精打采”和“自我表现、自吹自擂”现象已经引起不满.有无对象感,如何去把握对象感,直接影响传播效果.本文拟分广播播音对象、对象感的本质、把握对象感的关键三个部分,进行分析阐述,以求全面认识广播播音对象感.一、广播播音对象是听众1.“不见面的朋友”对象是指“行动或思考时作为目标的人或事物”。生活中…  相似文献   

3.
《中国广播》2011,(6):6-10
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在2010年12月17召开了“纪念人民广播播音70周年”研讨会,来自中国广播电视研究领域学者、播音主持界的前辈和活跃在广播电视一线的播音员主持人济济一堂,以“继承传统,创新发展”为主题,回顾了人民广播播音工作70年的发展历程,总结了人民广播播音主持工作取得的成就、经验,阐释了人民广播播音的优良传统和历史作用。会后,本刊邀请部分与会人员为本刊撰写了一组文章,从不同角度探讨了播音主持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发展之路,并就播音主持的具体业务、风格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相似文献   

4.
早在1965年,毛泽东同志为广播题同时,就要求我们“努力办好广播,为全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服务.”离开了服务性,广播就不可能有效发挥其教育、鼓舞作用,更不能发挥其联系群众的作用.我们这里所提的“服务性”,在具有了广播服务性这个大属性的同时,更为具体地体现在发布信息、提供实用技术、介绍致富经验等等可操作的服务性栏目上.对农村节目的服务性体现在业务指导思想、栏目设置、宣传内容、表现形式、播音风格,以至群众工作等各个方面.特别是在播音风格上要改变以往单纯的说教式播音,以生动、活泼、亲切、通俗的主持人风格吸引听众,以达到交流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中国广播》2010,(9):37-48
借举办“人民广播70年”系列座谈会之机,我们诚邀到葛兰、铁城、方明……这些播音界的大家,讲述他们从事播音工作的酸甜苦辣。在他们深情的回忆中,你不难寻觅出他们从年轻时的青涩,到日臻成熟的一步步的成长轨迹,也可以体味到他们对播音工作的热爱与执著。  相似文献   

6.
在人民广播播音70年研讨会上,作者追述了自己从上世纪70年代起与广播结下的不解之缘,并提出了几点思考。本文认为,人民广播70年的历程中播音主持的语态、与受众之间的关系、节目样式、媒体环境等都在发生变化。本文对人民广播播音主持工作提出三点期待:播音员主持人要在观点上“称王”、要产生大家、提高群体的成熟度。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个忠实的广播听众、电视观众,我几乎没有一天不听广播不看电视。逐渐地对播音产生了一些想法。播音应是和听众观众的对话李瑞环同志讲得好;“广播电视节目……只有吸引人,才能达到教育人的目的。”播音怎样吸引人?我觉得根本的是不能从自我出发,而要从受众的需要出发。心  相似文献   

8.
2006年11月,马鞍山人民广播电台主持人徐晓明荣获2006中国播音主持金话筒奖广播播音主持作品奖,这不但成了马鞍山市的新闻,也成了安徽省的新闻。因为徐晓明是安徽省获“金话筒”奖的第一人。  相似文献   

9.
小李同志: 你的来信收到了。你说,虽然你到县广播站工作才一年多,但已爱上了广播工作,深深感到播音岗位的光荣和责任重大。小小话筒,连着千家万户;静静的播音室,反映着沸腾的生活。你决心当好一个人民喜爱的播音员。可是你说群众反映你的播音“平淡,不带劲”,这是为什么呢?怎样做好播音工作,让群众听得清楚,爱听,听了以后受到鼓舞呢? 现在,我们请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播音员,谈谈他们的播音体会。本刊从本期起将陆续刊登。  相似文献   

10.
早期的广播,人们把它看做是“没有距离、不要纸张的报纸”。作为“报纸的有声版”,广播的存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满足转述报章语言的需要。虽然现在广播的多功能已经发展了起来,但在我们的广播机制中多少还留有那个时期的痕迹。比如传统的播音方式一成不变,仍是以朗读新闻书面语体为基本特征。直到今天,播音学也还是把新闻三大文体(消息、评论、通讯)的“播音”,作为它的主要研究对象,并以此去评判播音业务水平的高下。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这种狭隘的专业角度和单一的传播手段,已日益不适应广播电视现代化发展的要求,甚至形成了制约广播电视优势发挥的“瓶颈”。以至于大量非专业人员涌向话筒前  相似文献   

11.
我是新余人民广播电台的一名节目主持人,先后主持了经济综合节目和青少年专题节目。实践使我体会到,作为一名广播节目主持人,不仅要精心组织安排节目内容,而且要具备良好的播音语感、音感和情感,这是在当前新闻潮流中,致力于优化广播节目质量。强化广播收听效果的必然要求,本文想就广播节目主持人如何把握,发挥好“三感”艺术谈些自己初浅的认识。先说“语感”。广播语言是一种听觉语言。正如老舍所说:“耳朵不像眼睛那样有耐性,听到一个不爱听的或是不懂的话,马上就不耐烦。”所以,广播节目主持人在选择,运用广播语言时,一定…  相似文献   

12.
人民广播46年的光辉实践,造就了一批独具特色的优秀播音员。他们的播音风格,有的雄浑豪放,有的严谨端庄,有的潇洒飘逸,有的庄重大方,林如则以质朴含蓄见长。林如的播音深受广大听众喜爱,也得了有关专家、编辑和同行的好评。霍松林教授听了林如播出他写的稿子后来信说:“播音  相似文献   

13.
多年从事广播播音工作,深知对象感对广播播音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在实际工作中,播音员必须在“目中无人”的条件下,努力做到“心中有人”,也就是对听众进行具体设想,从感觉上把握住听众的存在,时时与听众有思想感情的交流、呼应,这就是播音员应具备的对象感。  相似文献   

14.
多年从事广播播音工作,深知对象感对广播播音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在实际工作中,播音员必须在“目中无人”的条件下,努力做到“心中有人”,也就是对听众进行具体设想,从感觉上把握住听众的存在,时时与听众有思想感情的交流、呼应,这就是播音员应具备的对象感。  相似文献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夕,也就是在50年前的5月23日,湖北人民广播电台的前身——武汉新华广播电台正式开始播音,从此翻开了湖北人民广播事业的崭新篇章。 1949年5月23日,武汉解放刚一个星期,武汉新华广播电台第一次代表人民开始播音。当时的广播电台相当于新华社的播音部,广播内容主要是新华社的电讯稿。建国后,国家设立中南行政区,武汉新华广播电台改名为中南人民广播电台。1953年5月1日,中  相似文献   

16.
山东人民广播电台第六频率——乡村频率于2003年10月1日开播.全天播音19.5小时。结合学习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1号文件和全国“两会”精神,总结半年来的对农广播实践,我们初步认识到,办好对农节目,应该用三种视角看待“三农”,概括地来说就是:高瞻远瞩看待农村.近距离审视农业,零距离贴近农民。  相似文献   

17.
1940年12月30日的傍晚,一个庄严、自豪的声音,从中国人民革命圣地延安的窑洞里,飞向辽阔的天空,响遍神州大地:“延安新华广播电台,XNCR,现在开始播音……”这一天,成为中国人民广播事业的诞生日。  相似文献   

18.
2001年12月3日,是中国人民对外广播事业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创建60周年纪念日。在这样一个喜庆的日子里,我们的心情格外激动。60年前,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在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亲切关怀下,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前身———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对外日语广播开始播音。从此,在我们这个星球的上空,响起了中国人民对外广播的声音。战争年代,一道道跨越长空的电波,传出民族救亡、人民解放的正义之声;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一伟大的声音响彻寰宇,五洲四海的朋友们投以关注和支持;改革开放以来…  相似文献   

19.
1940年12月30日从延安的窑洞发出红色电波:“延安新华广播电台,XNCR,现在开始播音…… ”这电波划破夜空,照着黑暗中的黎明,震动着中国大地,从此在中国这块广袤的土地上有了替人民说话、以人民利益为重的广播电台。人民广播从诞生至今已经走过了60年的风雨历程。60年的岁月,对人来说,由稚嫩到成熟、老练,进入花甲之年,但对广播来说,正如日中天,风光无限。抹去历史的风尘,我们会看到60年来人民广播所创造的艰苦卓绝的业绩。 人民广播创建于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延安新华广播电台一问世,就受到中共中央和毛泽…  相似文献   

20.
他,重庆人民广播电台交通广播主持人何海佶,播音名林海。2008年1月,何海估获得2007年中国播音主持界的最高奖项——“金话筒奖”。成为重庆第一个获得这一荣誉的主持人。正是凭借其主持的《汽车世界》节目,何海估从全国数百名参选主持人中脱颖而出,捧得“金话筒”广播主持作品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