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职校校长竞争上岗,是教育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改革的一件大事、好事,也是一件必须精心设计、认真组织才能做好的难事。  本人以为,关键是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则,包括选拔标准、考核办法和竞聘程序。  具备何种素质的人,最适合当职校校长?有段时间盛行的说法是,职校校长应当是教育家、企业家、社会活动家。这种理想主义的标准虽则完美,现实中却很难找到。真有这样的“家”,也未必会到职校当个校长。我认为还是慎提“家”好。职校校长的标准,应当定得实在一点,除了必要的学历、经历等资格外,要正确处理以下几个关系:(一)德和…  相似文献   

2.
说起应酬,与普通学校相比,职业学校要多得多,不但要和教育部门打交道,还要与计划、劳动、人事、财政、工商等部门发生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只有把各方面的关系理顺了,职业学校才能得到健康而顺利的发展。曾有人戏称职业学校的校长要具备“三铁”:铁腿--能跑,不怕苦;铁嘴--能说会道,不怕丢面子;铁身板--身体要好,否则承受不了,难怪职校校长被人称为“应酬校长”、“交际专家”。   虽然许多不了解内情的人 (包括一些职校教师和学生 )认为校长天天有吃有喝,好不潇洒,然而,对大多数职校校长而言,却是有苦无处诉。不得不应付的…  相似文献   

3.
通过多年的调查研究,我们发现职校学生选择专业时,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和不确定性。这一因素直接造成了社会需求量较大的部分专业招生困难,社会急需的专门人才得不到满足;其次,社会需求量较少的部分专业报考人数过于集中,一部分毕业生不能按照自己的所学专业从事职业;另外,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不感兴趣,流失严重。为了解决这些困扰职校发展的疑难问题,我们从“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出发,吸取了近20年的职校办学经验,总结出了“大专业、细分流”教学管理模式,愿与大家共同探讨。一、“大专业、细分流”教学管理模式的涵义及实施步…  相似文献   

4.
职教难办,职校校长难当,这早已是共识。那么,怎样才能当好职校校长呢?笔者长期管理职教、指导校长办学,注意研究校长的工作,认为:一名好的职校校长要能够把握职教工作的综合性特点,正确运用教育和经济两个方面运作法则,精于教育、善于经营、长于管理。一位基层领导给职校校长设计一个完整的工作形象,即:教育教学像教授,经营学校像经理,管理学校像县长。要达到这三个“像”,就必须树立四个意识、提高六大能力。  一、四个意识  意识反作用于客观存在,校长树立正确的意识是做好工作的思想基础,对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影响巨大…  相似文献   

5.
四川省苍溪县职业高级中学刘汉杰四川省苍溪县职业高级中学在党总支书记、校长刘汉杰带领下,学校一班人遵循依法治校、民主管校、科研兴校、质量强校、与时俱进的思想,坚持“四个办学”理念实现了创办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的目标。一是面向市场办学。刘汉杰校长在1995年就提出了职业教育走向市场的办学理念,并亲自将1995届财会电子等专业毕业生带到上海、江苏等地寻求工作,打开了职校毕业生走向市场的新局面。在他的开拓下,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达100%,出现了毕业生供不应求的良好势头在毕业生出路宽广、安置可靠、收入可观的吸引下,学校“进口”…  相似文献   

6.
程华 《上海教育》2006,(7A):45-46
多少年来,校长是“领导”是“官”,教师是“下级”是“兵”的观念深入人心。可是时代变了,校长和教师的关系也悄然改变。有人说,校长是“学术权威”,教师是“课程理念执行者”;有人说,校长是“服务的提供者”,教师是“享受服务的人”;也有人说,校长和教师是一对“天敌”;还有人说,校长和教师是天生的“战友”。让我们来听听来自全国的12位优秀校长的看法。[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一、我县职业教育现状分析 我县职业教育起步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得益于建国初期百业待兴,开展大生产、大建设的需要;发展壮大于八九十年代,得益于当时的改革开放,解放生产力的形势需求,这时期,我县职教十分红火,上规模的职校有7所;调整于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受高校急剧扩招膨胀、到处出现“普高热”、全民学历层次极大提高和农民工大量进城挤压毕业生就业岗位等影响,我县7所职业学校有3所转型为普高,有2所被迫停办,剩下2所在“严守死守”。其中1所职专只是“名职实普”的职校,甚至一度也想“改办为普高”。  相似文献   

8.
职业高中在改革的大潮中诞生,在市场的大海中成长,从它一问世,就以“国家不包分配”而区别于中专、技校。于是,每一所职业高中都把本校毕业生对口录用率当做头等大事。对口录用率高,不仅标志专业设置和教学质量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求,而且意味着今后的生源质量以及多渠道筹集办学资金有了保证。毕业生能100%对口录用,一直是不少城市职高校长引以自豪的荣耀,也是更多的职校校长不断追求的目标。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引发了一系列震荡,劳动人事制度在变,企事业用人的标准在变,而学生及其家长的择业观念也在变。劳动力市场正在发育却还没有真正形成,人们追求就业的“双向选择”却不留恋“统包统配”……。在大变革掀起  相似文献   

9.
卢雁 《上海教育》2005,(9B):11-13
9月11日,上海市长宁区初级职校校长夏峰从北京载誉归来,他刚刚被评为第六届“全国十杰中小学中青年教师”。  相似文献   

10.
邓蕙 《天津教育》2008,(5):23-27
教育是一项百年树人的事业,需要严谨细致、继承传统;教育更是一项与时俱进的事业,需要务实进取、开拓创新。校长的职责十分重大,他要协调各种关系,解决各种矛盾,直面各种问题:而“胆识”二字可以说是校长治校的一把金钥匙,它保护的是教育的未来,它开启的是教育的智慧。  相似文献   

11.
部分职业学校对不适应就业岗位的毕业生实行“招回制”,此举措保证了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和职校本身的声誉。本文从职业学校“招回制”的必要性、现行举措及拓展的空间、对职校发展的建议三个方面试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校长竞争上岗”是中等职业学校改革创新的一个浪花。鄙以为,职校校长竞争上岗应以学校发展为本。这样,一定程度上使学校有了主动权,让学校跳出被动的接受,为自己作一次决定。可以主动审视校长的管理方式和自身发展的需求,若入选者不合适,还可以再作调整。从“政府行为”到“学校行为”,这一观念的转变可不是一小步。对校长们来说,“竞争上岗”、“能上能下”,则是结结实实地感受到了竞争的压力,学校“办得好”与“办得不好”之间的差距就会显山露水。  校长竞争上岗折射出来的是市场经济下更优、更强、更新的精神。优胜劣汰的…  相似文献   

13.
姚娟 《职教论坛》2002,(12):16-16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他们掌握更多有用的知识,培养他们的能力,是教师在教育转型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以下我仅就职校理科教学改革问题作一些探索。一、职校教育现状1.职业教育受教人群。职校招生对象主要是应届初中毕业生。近年由于大学扩招继而引起普通高中的扩招,那些中考落榜者(大都是基础较差的学生,或者是偏科生)纷纷来到职校,也有一些初、高中毕业几年后深感需要一技之长者也来到技校;还有一些再就业培训学员也基本上属于小学或初中文化水平。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职业教育的受教育者大都基础理论知识较差,在理科…  相似文献   

14.
校园赤子教坛新秀高级教师张剑光侧记70年代初,“教育回潮”的春风把一个优秀的高中毕业生推上了三尺教坛。从此,他就和简陋的校舍、天真的孩子结下了不解之缘。从民办教师到公办教师;从高中学历到大学学历;从小学教师到优秀高中政治教师;从小学教员到高级中学校长...  相似文献   

15.
美国哈佛大学校长活动中心在其指导思想中明确提出:“校长是学校质量和效益的关键”;“校长角色、校长工作的性质和学校的环境正处在迅速变化之中,变得越来越复杂,问题越来越多”;“校长需要有机会进修提高,和就职前一样,校长也有个人发展和专业发展的需要,和其他专业人员一样,校长也应该终身学习”。  相似文献   

16.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英语教学如何适应时代的发展,是职教学校英语老师所面临的一个挑战。职校有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大量中等或中等偏上的初中毕业生进普高就读,进入职校的生源质量相对较差。既然我们无法选择学生,那么只能直面审视,实施因材施教,全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信息技术为英语教学注入了新鲜血液,并带来了活力。  相似文献   

17.
在经济增长迟缓、劳动力需求疲软、下岗职工增多、就业压力增加、不恰当的“人才高消费”等多种因素挤压下,如何有效地解决职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已成为目前影响和制约职教改革与发展的关键因素。多年来的实践使我们深刻认识到,职校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高低,不仅是衡量和检验职业教育质量、效益的试金石,更是直接影响和标示职业学校当年招生形势的晴雨表。近几年来,我县职校毕业生的按时就业率均保持在90%以上。2000年全县职校毕业生共2205人,截至当年底,已实现就业人数为2096人,就业率达到95%。较高的就业…  相似文献   

18.
史峰 《师道》2008,(3):46-47
常听校长喊“我们学校的管理是人性化管理”,“人性化”似乎是校长的一个招牌。什么是“人性化”呢?从理论上讲可以扯一大通,但理论的东西如果不能成为现实,那么“人性化”就是一种无益的口号。今天我们来解释“人性化”,就避开了“理论”而直面校长的管理现实,我们需要在管理实践中认识校长的“人性化”。  相似文献   

19.
背景:每年7、8月份,职校总要面临激烈的招生竞争,本刊上期关注了职校与技校之间的招生大战。本期再次关注职校招生中的另一现象——“零拒绝”招生。一面是大学毕业生工作难求,毕业即失业现象并不鲜见,高校毕业生回炉技校职高的消息也时有耳闻;另一面却是职场上高级技工炙手可热,良将难求,不少技工岗位的薪资甚至已经远超大学毕业生。  相似文献   

20.
上海经济发展使“新空间”不断扩大,给职校毕业生提供了一个纵横捭阖的天地。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才市场对职校毕业生的素质也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我们曾询问一些经理、老板们:“你们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回答大都明快简洁:“肯干的”、“能干的”。真是一语中的,直截了当。我们欣喜地看到,从职业学校走出来的许多少男少女有过许多辉煌。毕业生供不应求,招生时门庭若市,便是这种辉煌的表征。但我们也忧虑地获悉,一些学生上岗就业后工作不负责,怠慢客户,顶撞上司,违反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而被“炒鱿鱼”。市场竞争,关键是人才的竞争。而人力的竞争,在于素质的竞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