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教学行为提出了许多新要求,它要求教师必须尽快地从传统的角色中走出来,成为新课程改革的研究者、实践者和创造者。然而,新的教育思想,即使在科学的范围内得到赞同,在实践中也不能立即变为现实,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付出巨大的劳动,需要进行创造性的思考,需要拟定运用这些新的教育思想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体系的具体操作法。因此.应该从学校教研制度的角度加以研究,以期保障把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持续不断地变为教师的教学行为,变为教师的自觉行动。  相似文献   

2.
3.
环境教育与地理教育的关系密不可分,有相互包容的部分,有紧密联系的部分,也有重叠的部分。环境教育也有与地理教育不同的地方,除了涉及的科学领域远不止地理科学以外,由于环境问题本身的特点以及环境教育在目前学校课程中的非传统分科课程的地位、使目前环境教育教学研究呈现出自己的特点。最近,首都师范大学地理系《学校环境、人口与发展教育参考资料》编写课题组在资料编写过程中对学校环境教育的特电进行了探讨,发现其中一些特点对地理教学的改革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5.
现代教育、主体教育、素质教育是我国在不同时期提出的教育理论,究其实质,三体现着同一的教育精神,既展现了我国现代教育的发展脉络,又预示出教育发展的未来方向。因此,在学校教育中,要通过课程改革、教育教学组织方式变革、教育教学模式和方法变革实现对现代教育、主体教育和素质教育精神的整合。  相似文献   

6.
“学生雇人开家长会”这是我从某报上看到的一则报道。据了解其原因有的是考试成绩差,怕父母知道后“修理”,有的是因父母忙,还有的是因父母文化水平低,形象差.怕到时给自己丢脸。这则报道反映了社会上两个很普遍的问题。一是在素质教育的大潮中,成绩在学生、家长、老师和学校的心中仍占有不可取代的地位;二  相似文献   

7.
<正> 我国在世纪之交进行的新一轮课程改革,必将使基础教育从教育思想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都坚持与时俱进,反映鲜明的时代特征。通过课程改革,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素质,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这对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提高中华民族整体素质,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课程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课程是指教学内容,主要体现在教科书、课程(教学)计划和课程标准(教育大纲)中;广义的课程指的是学生在学校中获得的经验,课外活动及学校的环境气氛等。也就是说,广义的课程不仅包括课程表所规定的显性内容,也包括学生的课外活动以及潜在的各种文化教育因素;它不仅指书本知识,也包括学生个人能获得的感性知识,个人经过系统的整理,由实践反复检验的科学知识和个人的经历产生的情感体验。课程在教育和教学中处于核心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学校环境教育的兴起和发展,使亿万青少年成长为有环境意识的“世界公民”成为可能,通过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批判,自然中心主义的反思,生态人主义的张扬,探讨了学校环境教育的人关怀。  相似文献   

9.
学校教育环境现状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的明进步,对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要求越来越迫切,高素质人才的成长离不开良好学校教育环境的塑造。针对当前学校依然存在的“应试教育”环境,提出了营造创新的宽松教育环境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葛斌 《学校管理》2001,(3):50-51
加强环境教育是保护人类生存环境,实施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措施。我校把“环境教育研究”列入“九五”教育科研的一个课题。经过几年的实践,我们初步探索了一套综合性环境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1.
12.
略论学校内部教育环境建构的主体性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校内部教育环境是由物质——空间、组织——制度、文化——心理等类因素构成的复合结构系统。它实质上构成了校内主体活动的外在条件,对主体活动的状态和结果都有相当的影响。由于各构成因素具有自身的特性,其存在方式和相互关系又多种多样,因而,由不同因素按不同关系或方式构成的环境类型或形态,其对学校内部功能活动的影响是不同的,如表现为物质的或精神的、显性的或隐性的、积极的或消极的,等等。显然,学校内部环境不是自发生成的,更不是自然而然就符合学校教育的要求的,而是在很大程度上由人们的相关  相似文献   

13.
环境问题是当前各国面临的一大问题,本从环境意识的培养和环境教育的角度出发,阐述了环境教育是提高全民族环境意识,解决环境问题的最根本,最有效的手段和途径,从而提出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加强环境教育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交往是指人与人之间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影响的信息交流过程[1] 。学校教育作为现代教育的一种主要形式 ,离不开各种主体间的交往 ,发生在教育行政人员、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一系列交往构成学校教育的主要活动。其中尤以师生之间的交往为学校教育实施的最终落脚点。对师生交往的认识、有效方法的掌握将会影响到学校教育的成效。因此本文将对学校教育中的师生交往做重点探讨 ,力图对师生交往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学校教育中影响师生交往的因素及有效师生交往的策略做一些探讨。  一、师生交往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   (一 )有效的课程实施…  相似文献   

15.
国际环境教育的发展与中国的绿色学校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创建“绿色学校“是中国环境教育运动中的一个重要事件。本文结合国际环境教育发展过程对“绿色学校“的内涵进行了讨论,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角度阐发了绿色学校应有的特点,并总结和展望了中国“绿色学校“发展的现状和未来。  相似文献   

16.
一、国际环境教育的发展早在1972年,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人类环境会议,该会议正式提出了“发展环境教育”的方向。197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环境规划署通过了《贝尔格莱德宪章》,并开始实施“国际环境教育计划”。1977年,第一届政府环境教育会议在前苏联第比利斯举行,发表了著名的《第比利斯宣言》,自此以后,环境被视为一整体,同时包括自然部分和人文部分,而环境教育也被视为学科内容的一个环节,并透过跨学科方式以及个人和社区参与去解决实际的环境问题。80年代,自然与自然资源保养国际联盟、联合国环境规划…  相似文献   

17.
王世军 《天中学刊》2004,19(6):120-121
心理教育是当代心理学的一种新发展,也是当代社会对学校教育所提出的一种新要求。它与德、智、体、美诸育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心理教育在学校整体教育中占据重要的位置,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心理教育的学校教育会带有明显的缺陷和不足。心理教育应该作为一种最普及的教育纳入到学校整体教育体系之中,并成为与德、智、体、美诸育相并列的基础教育的范畴。  相似文献   

18.
帅晓菊 《广西教育》2011,(31):26-26
中华小学近年来优质教育的声誉不断提升,得益于学校、家庭和社区的密切合作所发挥出的巨大教育合力。尽管我们与社区一直有着良好的关系,但是致力于与社区联手优化学校教育大环境,却是近年的事,而且事出偶然。  相似文献   

19.
20.
日本是环境教育的先行者,在环境教育领域,日本给我留下很多思考。充分挖掘资源,拓宽渠道,以活动为载体,是学校实施环境教育,提高师生环境知识水平,传播绿色文明,培养环保行为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