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笔者在小学生作文训练实践中总结出了五种具有代表性的作文训练方式,即实地观察式习作、动手实践式习作、交流沟通式习作、思考感悟式习作、角色体验式习作。这些训练方式贴近生活,切合学生实际,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作文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2.
教学实践表明 :小学作文主要解决三个问题 :一是习作兴趣问题 ;二是习作的材料问题 ;三是习作能力问题。多年来 ,笔者对小学快乐作文教学模式作了一些探索。实践使我认识到 ,兴趣和材料是学生作文的基础 ,创新能力的训练是关键 ,而将智力游戏融合到小学作文教学中 ,是训练学生作文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智力游戏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它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作用。将智力游戏的实践活动作为学生习作的材料来源 ,再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材料的选择和组合 ,进行遣词造句、构段谋篇 ,就可以使创造性的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3.
小学生作文基础普遍较低,教师对学生展开前期的作文指导是非常有必要的。运用媒体创设作文情境、借助活动启用作文程序、接轨生活设计作文活动、依据实践拓宽作文训练,都能够为学生带来更多习作体验。教师要做好先导思考和设计,为学生提供更多学法支持,让学生在掌握了学法之后再进入习作实践,这对有效提升学生习作水平有重要帮助。  相似文献   

4.
策划人语无论是游戏作文、实验作文、情境作文、快乐作文或者其他各种主张、各种学说流派的作文教学,其基本的呈现形式是习作训练的过程化。习作训练过程化的实质是对学生记忆的唤醒,是对学生生活积累、情感积累的激活,是对学生习作兴趣的引燃。从整个教学的流程考察,教学分作前训练激活、学生习作、学生修改自检、教师评价反馈几个阶段。从学生习作生成、积累提高的大的发展趋势看,习作前的训练激活与学生在激活基础上的自主习作是最核心的环节。所谓作文教学的意义抑或作文教学的实质内容正是作文训练的激活意义。其他任何的形式、模式、…  相似文献   

5.
作文是一种表达思想感情的、具有综合性、创造性的语言活动,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难点之一。学生的作文水平是学生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但在语文教学的读写训练中,教师往往更重视阅读训练,写作训练相对较少。语文教师要重视作文训练,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引导学生习作,并进行鼓励性的合理的评价,让学生体会到习作成功的乐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作文水平。本文结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实践谈谈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6.
针对初中生怕作文、作文难的现象,笔者探索了研究性学习的作文教学,细化作文训练,写作内容从人物训练、写景训练、写事训练和想象训练来分类、分项训练,由点到面,注重过程和学生情感体验,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相似文献   

7.
中学生作文是一种半独立的习作训练活动,即是在教师指导下的一种习作训练.所谓“训练”,训,即教师的指导;练,即学生的习作实践.这两方面应紧密结合贯穿在作文教学的全过程中,而不能相互割裂或仅仅作为一个环节、一个步骤来处理.因而,“双导”作文教学即是在作文教学中,以《大纲》为依据,以学生作文的心理需要为基础,从学生作文的实际出发,针对不同的作文类型,在学生作文的每一个阶段,施以全面的指导——不仅指导学生“如何写”,而且指导学生“如何改”,全面地提高学生作文的综合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倡导学生积极探究,获取信息,创新知识,培养准确表达、协作交际的能力。语文是最开放的学科,应在社会生活的大环境中培养学生全方位的语文能力。而学生的习作过程是学生个性学习和创造活动的过程,是极具个性和创造性的实践活动。从语文学科学习的特点看,习作是学生最直接的个性化创造实践活动。教师必须设法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体验,采用开放式的习作训练,给学生作文插上腾飞的翅膀,发展健康的个性。一、引导实践开放作文的训练途径生活是作文的源泉,作文教学只有在打破了课堂的限制,步入五彩缤纷、无限广阔的社会,才会显示其强大的生命…  相似文献   

9.
作文教学是一项综合训练 ,是语文教学的重点、难点所在。如何加强作文教学 ,提高学生习作水平 ,笔者以为 ,散点训练 ,综合提高 ,是训练学生语言文字、观察思维、情意表达的重要途径。这里的“散点” ,有别于高年级每学年 16次左右的课内习作而言 ,是指分布于语文教学活动中的读写训练点 ,是学生平时的练笔。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练笔 ,能拓展作文教学的空间 ,加大习作训练力度 ,切实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一、依据教材 ,梳理序列 ,设立读写训练点1 明确年段作文训练要点。高年级的习作目标是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 ,能写读书笔记、书…  相似文献   

10.
张存林 《考试周刊》2012,(36):46-46
小学生作文起步训练是小学生作文教学的基础,打好这个基础对作文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文起步训练不仅能使学生掌握习作的基础知识和习作方法,而且能培养学生习作的兴趣。可采取由口头作文向书面作文的过渡,结合学生的实际进行选材命题,渗透作文教学中的趣味因素,以激励为主进行作文讲评等方法进行作文起步训练。  相似文献   

11.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记叙文写作训练,其编排是螺旋上升、循序渐进的,要求是逐步提高的。因此,在指导学生练习写某一次同类内容的记叙文时,我们完全可以先指导学生按该次习作要求,修改其上一次写过的同类内容的作文,然后再另选材料,按新的要求完成习作。比如,指导学生第二次练习写人的作文时,先指导学生按第二次作文训练要求修改各自第一次写入的作文。然后另选材料,按第二次作文要求完成新作。每次作文,对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不同的要求,因人而异,在前次作文的基础上逐步提高要求。这样训练,符合“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  相似文献   

12.
吴虹燕 《天津教育》2023,(13):132-134
<正>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有效积累语言素材并熟练运用语言是教学的最终目标,需要学生经历感知、理解与运用语言文字的过程。要想切实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教师在写作训练中要体现出梯度教学,从单纯的词句和段落模仿到不同类型作文的谋篇布局等,以由易到难的梯度习作训练加强学生在作文中的创造性表达。基于当前课程标准中对小学中高年级习作提出的明确要求,本文提出了教学实践中实施习作梯度训练的有效策略。一、转变教学思路,明确习作梯度训练的价值习作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相较于听、  相似文献   

13.
现行小学六年制语文课本在中年级安排了习作例文,它对于小学生的作文起步训练具有很强的指导性。我在习作例文的教学实践中探索出阅读、模仿、应照的路子,有效地解决了学生起步作文难的问题,找到了一条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作文教学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意思.为此,教师要采用灵活多样的训练方式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作文训练应突出专题训练,系列训练,想象训练,实践训练,模仿训练.  相似文献   

15.
小学阶段的作文训练,一般分为大作文和小作文,大作文是按照教材编排的单元作文系列训练,小作文即平时小练笔,是由教师根据实际需要开发的编外习作训练。大小作文双线并进,相辅相成,构成习作训练的整个体系。作为作文训练的“佐餐”,小作文应力求以趣见长,才能增强学生的习作兴趣,降低习作难度,使学生喜欢作文。一、听音响,创故事【命题说明】神奇的大自然和纷繁复杂的社会中,有各种各样的声音,不同的声音,代表不同的事物、不同的现象,不同的声音,给人不同的感受和遐想。在教学中以生活里的各种音响为媒介,创设特定的作文情景,让学生根据不同…  相似文献   

16.
小学作文可根据学生年龄段的不同,分为口头作文阶段和文字作文阶段。口头作文是小学低年级阶段学生的重点练习,可以口语训练为主。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处于文字作文的初始阶段,教师须把握要点,正确引导,才能使学生少走弯路。一、重视口语训练,打牢习作基础口语训练是作文的基础,进行口语训练是小学低年级儿童最有效最容易接受的一种习作形式。用多种形式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是关键。讲故事是儿  相似文献   

17.
"习作训练"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许多学生普遍感到作文难写,怕写作文,教师普遍感到作文辅导事倍功半,收效甚微.如何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根据语文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要把握好四个结合.  相似文献   

18.
在小学阅读教学中用好课文范例,有利于增强习作训练的实效。对学生的作文,接受规范性实践训练是必要,的。围绕课文内容进行实践性的写作更是必要的。当两种实践的经验互补而融合,学生们的作文自然会大有长进。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对习作的要求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标准还对不同学段的习作制定了不同的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在习作教学中必须讲究训练步骤,首先教学生写几句话,然后教学生写片断作文,最后教学生写成篇作文,同时还要讲究教学方法,把握训练重点。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小学生作文必须通过用词造句、具体记叙、审题立意和有条有理这“四道关”。一、引领学生通过用词造句“关”造句是作文的基础,小学生作文必须从写句子开始。低年级的作文主要是看图写话,设定的内容是现成的,要求教师稍加指点学生即能将其说出。但是…  相似文献   

20.
习作能力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而作文教学始终是语文教学改革中的重点和难点。"活动作文"是在作文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为基本特征,体现了师生互动、学生主体的现代作文训练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