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2年7月25日《燕赵都市报》C3版《慢的与善的》文中说:“相反,快的东西才可疑,痢疾快,羊角疯更快。”这里的“羊角疯”必须写作“羊角风”。 “羊角风”是癫痫病的俗称。这里的“风”,是中医术语,指某些疾病,如中风、鹅掌风、羊角风等。此“风”而非是神经错乱、精神失常的那种“疯”。一些  相似文献   

2.
胡根喜 《传媒》2002,(3):41-42
老上海的大报,有《申报》、《新闻报》、《时报》、《神州日报》的“报界四大金刚”之说。可是,在旧上海更能迎合市民趣味的,却是一些充斥街头巷尾,令男女老幼爱不释手的,却是那些以市井风惰、各界名人的趣事轶闻、连载小说、随笔杂谈为主要内容的小报。其中,在市民中影响比较大的,当数《晶报》、《金刚钻》、《罗宾汉》、《福尔摩斯》,人们也把它们归在一起,称之为上海滩报界“四小金刚”。  相似文献   

3.
李慎波 《青年记者》2004,(10):66-67
一何谓“黄色新闻”?我国部分学者认为:黄色新闻是19世纪末美国纽约两大黄色报纸——《世界报》和《纽约新闻报》惯用的煽情主义手法,它是那些为了迎合低层读者的情趣,以犯罪、凶杀、色情、小说连载等刺激性、消遣性文章和漫画为内容的“黄色报纸”经常使用的一种新闻报道手法。美国新闻学者则认为:黄色新闻是“一种没有灵魂的新式新闻思潮”。它是1890年代中期,在美国兴起的、报纸主编为取悦读者而将煽情主义与“更大的标题、更可读的故事、照片和颜色的点缀”等技巧结合起来编辑新  相似文献   

4.
焦霓 《新闻知识》2004,(3):58-58
我写过1篇小《永远何其多》,讲作和报、刊、台用“永远”做题太多,发表在2002年8月19日《中国新闻出版报》上。但当时我并没分析哪个梨子酸,哪个梨子不酸。结果到羊年“风”仍未止,只好再次给“永远”号号脉,扎扎银针。  相似文献   

5.
胡栓 《新闻知识》2005,(9):76-78
谁是“深喉”(DeepThroat)?谁是那位70年代初向《华盛顿邮报》记者告发水门事件、导致尼克松总统下台的传奇“深喉”?30多年来,无数文章、书籍、电影和电视节目都对此津津乐道。“深喉”这个词甚至被收录入韦氏大词典,成为美国现代史上的重大谜团之一。今年5月31日,美国媒体戏剧般地破解了困扰人们30多年的“深喉”之谜:“深喉”就是美国联邦调查局(FBI)前二号人物马克·费尔特。这个美国新  相似文献   

6.
马爱民 《传媒》2001,(1):31-33
2000年春节过后,山西省省城太原的报摊上、火车上、汽车上突然冒出了许多小报。这些小报多为4开8版,乍一看从报名到报号,从广告许可证号到责任编辑姓名一应俱全。但一看内容就感觉不对了,虽冠名《人与法》、《法制天地》、《法网特刊》、《军事纵横》、《今日说法》、《科技与市场》,但刊载的文章均是“凶杀”、“情杀”、“婚外恋”等格调极  相似文献   

7.
《新闻记者》第6期刊登了《萨哈夫与阿Q之异同》,把萨哈夫与阿Q作了一番比较,见“异”见“同”,颇具识力。看来作为小说人物的阿Q,其典型意义已走出国门了。作者把“相同”的文章做在“精神胜利法”上,并指出阿Q主要在于“自欺”,萨哈夫主要在于“欺人”,应该说是很站得住的立论。可惜作者在阐述“不同”之处时,把二者“精神胜利”之基点忽略了,致使读者(譬如在下)产生了浅尝辄止的感觉。问题的基点在于“事实”二字。不管阿Q如何“自欺”,但他并不否认事实,譬如《阿Q正传》中最具代表意义的两句话:一,“我们先前比你阔的多啦”。所谓“…  相似文献   

8.
今年2月6日,首都一家大报刊登一幅哈萨克斯坦女运动员夺得第三届亚冬会首枚金牌照片,大标题出错,把第三届的“届”字错成“枚”变成了“第三枚亚冬会首枚金牌产生。”3月27日,某大报刊登的图片《西藏登山队出征尼泊尔》,标题和文字说明都把尼泊尔的“泊”错成“伯”。4月8日,一家报纸刊登一条消息,题为《美国洛山矶时报》,从标题到文章4次使用了《洛山矶时报》一  相似文献   

9.
刘良龙 《新闻知识》2006,(11):31-33
今年8月初,“效益深圳”指数首次发布,标志着深圳正式告别“唯GDP论”,也标志着深圳经济发展模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即从“速度深圳”到“效益深圳”的转变。8月21日的《人民日报》在头版发表通讯《“深圳速度”放慢的背后》,肯定深圳市不以GDP论英雄而以“效益”续写辉煌的做法。8月21日出版的美国《时代》周刊也将目光投向了深圳的转型。这份权威杂志在题为《深圳的诞生与再度辉煌》的报道中直言:深圳今天面对的转型问题,整个中国经济也将会遇到。深圳的转型或许“将再次给整个中国提供答案”,“可能对全球都有影响”。面对“效益深圳”…  相似文献   

10.
"车"的读音     
《水浒后传》第十一集(电视剧)中的“大人”与“皇帝”在念岳飞的词《满江红》时,他们都把“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的“车”读成jū。对不对?《新华词典》释:“车”读音为chē时指陆地上有轮子的交通  相似文献   

11.
慎用"航母"     
孙小伟 《传媒》2003,(3):14
时下,也不知从何时、何人起,“航母”成了我们生活中耳熟能详的最常用的词之一。翻开报纸,打开电视,几乎每天能够看得到。广告中有把自己比喻成“航母”的,新闻中有我们的编辑记者把采访对象形容成“航母”的,诸如《x业“航母”起航》、《xx行业打造“航母“》等。零售商业有“航母”,家电业有“航母”,餐饮业也有“航母”,较为典型的例子是一  相似文献   

12.
书界采风录     
《南方周末》9月22日刊载记者文尚的文章:《只能与外国当代文学擦肩而过吗?》文章说: 一纸国际版权公约,似乎把中国的出版界逼到了死胡同,从而也把中国的外国文学读者逼个半疯。要不,一部美国商业畅销书《廊桥遗梦》怎么会红遍大江南北,造成“万人竞说廊桥梦”的局面? 《廓桥遗梦》在中国出乎意料地风行其实给中国的出版界提出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出版界怎样去喂养那些已饿得发慌的外国当代文学读者。  相似文献   

13.
很多人把成语“空穴来风”理解成“没有根据的传言”。错了。“空穴来风”,是有了洞穴才进风,比喻消息和传言是有原因的。《文选·宋玉·〈风赋〉》:“臣闻于师,枳句来巢,空穴来风。”李善注引司马彪曰:“门户孔空,风善从之。”白居易《初病风诗》说得更为明白:“朽株难免蠹,空穴易  相似文献   

14.
新闻述评把新闻和评论融为一炉,“夹叙加议”是这种新闻文体的主要特点。“叙”指报道新闻事实;“议”,顾名思义,指“议论”,或者说发表意见。问题是怎样把“叙”和“议”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在美国,一些有影响的新闻报刊的通常做法是以小见大,层层“剥笋”。《中国企业进军世界市场》一文(原载2O01年9月3日美国《新闻周刊》,本刊附文有删节)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以借鉴的范例。  相似文献   

15.
刘建明 《新闻记者》2003,(12):27-28
2002年第2期《新闻记者》发表了笔者的《“传媒入世”的杜撰》一文(以下简称《杜撰》)。接着,《新闻记者》第5期又发表了潘玉鹏先生的商榷文章《“传媒入世”并非杜撰》。《新闻记者》2003年第10期发表的《如何认识“入世”对我国新闻传播业的影响?》一文(以下简称《如何认识“入世”》),也对笔者的文章提出不同看法。但是读过这些商榷文章,发现作者没有完全理解我的文章,陷入自我争鸣,使学术讨论打了水漂。  相似文献   

16.
《中国青年报》2000年8月11日第8版刊登了一篇题为《农妇缉凶 警察何在》的评论文章,其中有这么一句:“7凶杀人恐怕在当地让群众听来已是耸人听闻,难道还有很多比这更恶劣的案件吗?”笔者认为,句中的“耸人听闻”当为“骇人听闻”之误。  相似文献   

17.
足协的"封杀令"与媒体的采访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吴飞 《当代传播》2004,(2):65-66
2004年1月7日,广州《足球》报在显著位置刊登了《“国资委”阻击中国足球》的文章(署名广哲》,文章称: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已经将中国足球列为“不良资产”,因而明确指示国有企业应将其完全剥离。 1月9日,中国足协发表声明,广州《足球》报的报道“严重失实”,给中国足球和国资委都带来了严重的不良影响。为此,中国足协决定:一、要求广州《足球》报要澄清此事,并公开赔礼道歉,以消除其恶劣影响。二、从即日起,中国足协取消广州《足球》报对中国足协主办、承办  相似文献   

18.
曹丕《典论·论文》与陆机《文赋》对“文章”概念的阐释,促进了以《文章流别集》为代表的文章总集的编纂活动。文章总集的编纂活动使作品的文学性特征进一步彰显,从而对别集的编纂产生影响。任何人都无法确立一个标准将“文”与“笔”截然分开,其实“文笔之分”问题主要是由文集编纂活动导致的。  相似文献   

19.
郝雨 《今传媒》2006,(4):15-16
几年前,关于新闻是否“用事实说话”的问题,以及“用事实说话”是不是新闻写作规律的问题,曾经在学术上引起了一场争议。这最早是由尹连根博士发起的。2001年,他在《新闻传播》上发表文章,提出“用事实说话”不是新闻写作规律的观点;接着,《新闻界》刊载了季为民的文章,呼应尹连根的观点;此后,陈力丹又在《采·写·编》上发表了题为《用事实说话是宣传方法而不是新闻写作的规律》的文章,从更高的层次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论述。到2003年,《新闻记者》、《新闻爱好者》等杂志还连续发表争鸣文章,前者如何光珽的《论“用事实说话”》,后者如李时新…  相似文献   

20.
董秦先生的《“乱译”是一种跨文化交流的正常现象——也谈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的翻译》(载《新闻记者》2006年第9期),针对拙作《“译文”渐欲迷人眼——以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的翻译为例》(载《新闻记者》2006年第6期)列举的7例“乱译”,提出了自己的新观点:从各家译文的本质看,意思都是一样的,这就叫“乱表”不“乱里”。那么,在跨文化翻译中,“乱表”不“乱里”的“乱译”站得住脚吗?在拙作里,笔者曾说过这样一句话:Press对应的汉语是“印刷,新闻”,有人按照自己的主观理解翻译为“出版”,这是对Press一词多年的误会,以讹传讹也正是大众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