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凤凰的传说     
传说在很久以前,凤凰不叫凤凰,也不是非常受人喜爱的鸟,而是一种平凡的、毫不起眼的鸟,它的名字叫欢欢,身体大大的,羽毛为白色。每天,欢欢都会在树林里捡小鸟们扔下的剩果实,收集到自己的家里。一天,欢欢又在  相似文献   

2.
"羽毛"是语言中最核心的词之一,在斯瓦迪士(M.Swadesh)的《百词表》中居第36位(feather),考查魏晋传世文献,研究魏晋时期"羽毛"语义场的构成、使用及演变情况。魏晋"羽毛"语义场共有5个成员:羽、毛、翮、翰、翎,代表词为"羽"。  相似文献   

3.
唱凤凰是我们青墩一带的民俗风情。每逢过春节的时候,就会有一批民间艺人自发地组织起一支唱凤凰的队伍,他们手执用彩纸编扎成的五彩斑斓的凤凰,敲锣打鼓地挨家挨户地进行演唱,把吉祥与祝福送给人们。  相似文献   

4.
《今日中学生》2011,(7):14-16
A 门后的杂物间里停放着一辆老旧的“凤凰”牌自行车。在我的记忆里,自2007年第一次见到它以来,它已经行使了近4年的使命,成为我们家名副其实的元勋、功臣。  相似文献   

5.
申晨 《小学生导读》2013,(10):29-30
去年假期,我无意问在电视中看到于丹在解说《论语》。原本晦涩难瞳的《论语》经她的生动讲解,变得容易理解又有趣极了。不知不觉中,我对于丹产生了崇拜之情。前段时问,爷爷买了一本《于丹一重温最美古诗词》送给我,我爱不释手。  相似文献   

6.
高考过后.在人们的眼中.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0级同学——19岁的柴玉婷.那可说是要口才有口才.要知识有知识。尤其是她那热情开朗、思维活跃、反应灵敏、胆识兼容的个性特质.令许多人赞许.这或许就是人们常说的能力吧!  相似文献   

7.
新型三脚探测器美国东部时间2007年8月4日,美国航天局发射了凤凰号火星探测器。它有三只脚,灵活的手臂长2.35米,由铝、钛等金属材料制  相似文献   

8.
凤凰在中国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最流行的翻译就是"phoenix"。由于两词的文化含义不同,本文提出改进凤凰一词的翻译,并提出了参考英译。  相似文献   

9.
“凤阳花鼓”品牌发展策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凤阳花鼓"专业指导教师、业余表演队成员、中小学教师和县政府有关人士等的直接调查,结合"凤阳花鼓"艺术传承和品牌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弘扬"凤阳花鼓"、发展"凤阳花鼓"品牌的具体策略,以期对"凤阳花鼓"品牌发展和品牌影响有所帮助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2008年5月25日,美国宇航局宣布,在经过长达10个月、行程4.22亿英里(约6.79亿千米)的漫长飞行之后,美国宇航局的“凤凰”号火星探测器,终于在火星北极附近着陆。  相似文献   

11.
郑颖 《现代企业教育》2011,(21):267-268
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所留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它具有高度的审美观、价值观。通过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与"传承"对我国的社会和谐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若干思考来阐明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剑民 《科学启蒙》2009,(1):11-15
“风凰”号火星着陆探测器成功降落在火星北极附近区域后,正在按照预定计划紧张有序地工作。“凤凰”号火星探测器的发射,是近几十年来人类在探索火星的征途上发起的新的冲击。  相似文献   

13.
沉香 《今日中学生》2011,(Z4):14-16
A门后的杂物间里停放着一辆老旧的"凤凰"牌自行车。在我的记忆里,自2007年第一次见到它以来,它已经行使了近4年的使命,成为我们家名副其实的元勋、功臣。B那时,我还在上小学,学校并不在家附近。还记得上学放学都要途经一段长长的石头子儿铺就的道路,已记不清大家管它叫"碎石路"还是"脆石路"了。夏天穿着凉鞋踏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综合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那达慕"的产生、传承、发展等进行系统研究。由研究可知,"那达慕"在汉语中为盛会、喜庆之意,它源于蒙古族原始的游牧生活。从成吉思汗时期的"依合忽力勒台"到元代的"诈马宴"、清朝时的"乃日",再到今天的"那达慕",本质上都是以射箭、赛马、摔跤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为主的集会。第一届鄂尔多斯国际那达慕大会在内蒙古的举行,标志着"那达慕"大会开始登上世界历史舞台。但随着国际化、商业化发展趋势的推进,"那达慕"原有的民族传统文化也开始渐渐流失。  相似文献   

15.
她生于贵州省印江自治县的一个土家族山寨,原本有一个快乐完整的家。8岁那年夏天,父亲因眼疾而双目失明,狠心的母亲丢下她和弟弟一走了之。懂事的她坚定地对父亲说:"不要怕,我养活您和弟弟!"  相似文献   

16.
联合国关于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概念的内涵是什么,怎样提出来的,相互关系如何,他们的保护工作在中国开展得怎样?针对这些问题,文章结合中国文物的保护工作进行了论述和阐释,同时也结合云南的相关情况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7.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的关系——以民间传说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间传说作为非物质文化的形态之一,其产生和传播明显依附于某些物质形态,缺少“物质”的客观基础,传说便无从生发和建构。因此,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非”,不能绝对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物质文化遗产往往很难区分,两者只是侧重点不同而已。调查和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能忽视其中“物质”的形态。具象、直观的“物质”形态对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促使非物质文化得以流传,使之成为遗产的不可缺少的因素。“物质”和非物质两者之间同构的互动关系,透视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流传的内在规律。  相似文献   

18.
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下的高校艺术设计教学改革,提出在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中建立古今结合、传承民间技艺非物质遗产类教学模式,以此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得到保护与继承,同时使高校艺术设计类学生更好地走进我国古老的民族文化,创新与发展民族艺术。  相似文献   

19.
随着媒介融合的纵深发展,日益多元化的新媒体传播方式给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提供了新途径。开封撂石锁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拥有深厚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但新旧时代相互博弈造成了撂石锁技艺逐渐边缘化的问题。可借助媒介融合的新型传播业态来探寻开封撂石锁的发展和传承路径,利用传播新业态来扩大开封撂石锁的知名度,使其真正走入民众的社会生活,从而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薪火相传。  相似文献   

20.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特定社会情境下人们生活方式的自然展现.由于社会变迁和全球文化趋同化,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着文化生境破碎化、受众群体缩减化、传/继承人断层化、社区保护意识弱化等困境.为此,在旅游发展中,需要对其进行“生活化”利用,还原或部分还原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存续的社会情境,对其进行开放式利用,创建非物质文化遗产汇集地,真实再现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存续的生活情境;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利用专项资金补助机制;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表现形式,使得旅游者能够在“惯常”生活情境中真实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领悟其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