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8 毫秒
1.
作为传统社会关系结构的差序格局,发展到现代社会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集中体现在:以伦理为基础的差序格局纳入情感、理性因素,差序格局的范围在扩大,差序格局呈现横向和纵向的立体结构,"城市版"的差序格局以及具有时-空意识的"差序场"。自利益进入差序格局后,人际关系的等级原则在逐渐弱化,理性化的人际关系正在淡化中国的社会关系结构,出现了"工具性差序格局"、"紧缩圈层"、"内核-外围"、"逆差序格局"等理性化的社会关系结构。现代中国社会人际关系的发展虽注入了现代的因素,但依然以传统伦理为根基,并非完全理性选择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乡土中国社会“差序格局”新趋势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费孝通的“差序格局”在今天的乡土中国仍然是一个很有价值的概念。然而,当代乡土中国社会分层结构变迁与欧美发达国家有很多相似之处,从“差序格局”到“团体格局”,由“关系”到“身份”、“单位”,由熟人社会到陌生人社会,进而从身份分层到财产分层再到契约分层,使得“差序格局”增添了新的内容,这就是姻缘关系、拟似血缘关系与业缘关系渗入“差序格局”,导致“差序格局”所包括的社会关系范围在扩大;与此同时,“利益”亦成为“差序格局”中决定人们关系亲疏的一个重要维度。  相似文献   

3.
裙带特权是在裙带关系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有碍社会公平和进步的一种权力,随着社会的转型和发展,它并未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且有扩张趋势。而差序格局在分析裙带特权获致的路径依赖方面具有独特的视角和解释力,且能提供理论上的依据。依循裙带关系差序格局性,这种权力不断被个人制造和复制。  相似文献   

4.
费孝通先生提出的差序格局精准地概括了传统中国社会关系格局,然而,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推进,学者们在"理论自觉"的过程中,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了差序格局的内涵,姻缘、感情、利益等新兴要素全面渗透到差序格局中,传统差序格局出现了现代化转向。然而,对失独父母而言,无论是传统差序格局还是现代差序格局都无法对他们的社会关系选择行为做出合理的解释,因为他们的社会互动既不是血缘主导,也不是利益主导,而是身份主导。基于社会身份选择,失独父母的社会关系差序格局出现了选择标准的更替、内圈层的置换、重要要素的重组和差序格局的断裂风险,因此,笔者将此称之为"非常态差序格局"。  相似文献   

5.
差序格局本来是分析中国传统社会的人际关系的,这里用来分析现代社会学校组织中的人际关系。按照这种方式进行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时间的流失没有降低差序格局对我国组织内部人际关系的解释力度,只是这种"差序格局"和正式组织的结构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拟差序格局",也就是说,现在学校成员的行为既受我国传统的人际关系格局的影响,也受正式组织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卢盈 《江苏高教》2022,(2):13-20
学术系统是集合了权力、文化、关系、制度等各方要素的场域。中国的学术系统既有与西方社会学术系统的共同之处,也更多地体现出了中国特色。学术系统中的熟人社会、差序格局以及西方学术界带来的特殊主义、契约精神都汇聚于中国学术界。中国传统的文化以及西方学术系统中的特殊主义,学术声誉、学术生产、学术评价、府学关系等多个层面的制度与文化要素共同促使了差序格局的形成。良性的学术系统生态不应仅仅是学术精英的"独角戏",应是不同学术阶层所获得的公平的机遇,以及学术阶层之间的流通渠道所构成的良性的差序格局生态系统,学术系统的治理格局需要不同要素以及资源之间的相互整合和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7.
“差序格局”的消解与和谐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人际关系的差序性为本质特征的“差序格局”,在当代中国农村依然广泛存在,并发挥着不可轻忽的消极社会作用,成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重要障碍。要尽快完成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历史任务,就必须努力促进“差序格局”的消解。消解“差序格局”的关键,在于用市场经济全面、彻底地取代小农经济。  相似文献   

8.
"圈子"广泛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时期、各个层面,与人类的认知水平和传播能力存在局限密切相关。"圈子"和传播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圈子"呈现出明显的"差序格局"特征,各个圈层之间的交往法则、信息流量和传播准则互不相同。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圈子"的勃兴注入了新的活力,形成了众多"小众化"、个性化的"圈子长尾"。  相似文献   

9.
在“差序格局”中,每个人都以自我为中心形成一个圈子。在这个圈子中,人与人之间存在着亲疏远近的等级差别。“差序格局”的特点就决定了中国传统的社会结构缺乏不同意见的表达机制,因而,它在本质上是不宽容的。在这种不宽容的长期压抑之下,恐惧之心使我们完全丧失了表达不同意见的勇气,这严重制约着我们的民主进程。由此可见,中国传统社会在本质上与民主是不相容的。  相似文献   

10.
王俊 《文教资料》2006,(3):58-59
家族制管理模式在国企内的普遍存在是一种文化造就的传统,这种企业文化所造成的人际关系沿袭了中国传统的差序格局。本文在描述了家族制管理模式下国企人际关系现状的基础上,从文化传统与国企成长的历史两个层面探讨了出现目前人际关系形态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领导—成员交换理论和差序格局都是对"圈子"的研究,都是对稀缺资源进行配置的模式或格局,两者既有联系又存在区别。这两种理论对研究中国企业组织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文章对体育运动中人际关系的纽带和特点进行了探讨,概括了体育人际关系具有的竞争性、平等性、角色的主体选择性、角色的临时性四个特点,分析了体育人际关系的五个纽带关系,即物缘关系、血缘关系、地缘关系、情缘关系、机缘关系,阐明了运动促进人的心理健康,进而增进人的全面健康的机理。  相似文献   

13.
在破“五唯”政策背景下,完善同行评议制度对我国教育文化事业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行评议制度作为一种“舶来品”,在成为我国学术评价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后,其实施原则由西方的“知识本位”转化为我国的“社会本位”。然而,我国学术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差序格局,具有自我主义和等级差序的特征,表征为师门流派和学术差等现象。在差序格局学术社会中,自我主义导致评议专家产生评议偏好,等级差序阻碍学术新人显露头角,人治社会削弱了评议的规范性,不利于同行评议制度的有效实施,影响着我国教育文化事业的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不良人际交往倾向的成因、对策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社会不良风气的侵袭、中国传统文化消极因素的影响以及高校思想教育理念的落后造成了当前在校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一些不良倾向。针对这一问题,高校应通过加强引导、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设立相应的心理咨询机构等方式,促进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健康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5.
采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随机抽取牡丹江师范学院400名新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全体学生中有人际困扰的人数比例为32.5%;焦虑症状的检出率为9.8%,抑郁症状的检出率为24.6%,焦虑、抑郁平均分显著高于常模;人际困扰、焦虑和抑郁水平在性别上无显著差异,在专业上存在显著差异,艺术类学生各方面分数较高。  相似文献   

16.
基于差序格局理论,从多维度信任角度出发,分析了因对能力需要的不同,中国家族企业多维度信任的差序格局变异。研究结论表明:第一,技术性和服务性企业的非家族高层管理人员感知的情感性信任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其中,技术性企业高于服务性企业;第二,技术性和服务性企业的非家族高层管理人员感知的认知性信任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其中.技术性企业高于服务性企业;第三,技术性企业非家族高层管理人员感知的情感性信任和认知性信任没有显著的差异;第四,服务性企业非家族高层管理人员感知的情感性信任和认知性信任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其中,情感性信任低于其认知性信任。  相似文献   

17.
当代中国社会人际关系论析——基于社会交换理论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代中国社会人际关系集中体现在:功利化人际关系淡化了人的感情;“人情”与“面子”仍维系人际关系;平等关系日益受重视;信任合作关系成为人际交往的策略;契约化人际关系挑战伦常关系等几方面;从社会交换理论来论析以上几种社会人际关系,并提出构建和谐的社会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18.
加快旅游行业协会的发展是促进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从国外经验来看行业协会的发展模式有两种,一种是市场自发生成的斗争模式,一种是政府主导构建的同属模式,但是不管哪种模式都强调行业协会的自主性,而我国旅游行业协会发展的突出问题是,旅游行业协会缺乏自主性。笔者认为应当把我国旅游行业协会由政府主导改造成为以大旅游企业主导,同时区分旅游行业协会和旅游主管部门的职责,政府通过立法来培育旅游行业协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当前的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社团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反而存在一些有待改进的不足之处.因此,需要进一步重视与加强理论社团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作用,利用理论社团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做实做深,同时借助互联网的优势通过网络理论社团传播马克思主义,从而实现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成果率先在高校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加强师生互动对于提高高校教学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纵观我国高校教育教学现状,发现在高校师生互动过程中存在着诸如"互动理念失真化"、"互动时间局限化"、"互动形式单一化"等问题,而这些问题归根结底是人或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问题,是师生双方缺乏互动动力所致。在人际关系理论中,梅奥人际关系理论以其注重人的因素,研究人的个体行为和群体行为,强调满足人的社会需求等特色,在人际关系的诸多学派中独树一帜。因此,我们借鉴和运用梅奥人际关系理论探讨改善高校师生互动的相应措施,以提高高校师生互动水平,推进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