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桂林日报     
《传媒》2002,(6)
《桂林日报》是中共桂林市委机关报,自1951年创刊以来,在中共桂林市委的领导下,积极为桂林市两个文明建设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并且报社本身不断发展壮大。如今,桂林日报社办有《桂林日报》、《桂林晚报》、《体坛导报》三张报纸,共有员工206人,其中高级职称29人,中级职称105人,初级职称51人。 《桂林日报》、《桂林晚报》覆盖全市17个县(区);《体坛导报·博彩》覆盖广西全境并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成都、沈阳、长沙、昆明等城市分印。  相似文献   

2.
抗战全面爆发后,桂林一度成为抗战时期大后方的文化中心,享有"桂林文化城"的美誉。据统计,当时集结在桂林的作家、画家、音乐家、戏剧家和新闻工作者等,多达1000余人,其中闻名全国的近200人。①大批新闻工作者到达桂林后,或继续出版原已出版的报纸,或创办新的报纸。这一时期,先后有《大公报》(桂林版)、《广西日报》、《扫荡报》(桂林版)、《救亡日报》等多达16家大小报纸发行。②同时,中央通讯社桂林分社,国际新闻社(以下简称"国新社")、工商通讯社、救亡  相似文献   

3.
《图书情报工作》2005,49(8):152-152
一、《桂林文化城大全》4卷 二、《桂林抗战文化研究文集》1~8辑 三、《抗日战争史丛书》20种(获得第二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  相似文献   

4.
《大公报》(桂林版)是一份高度重视抗战救国,以“国家利益”为宣传中心的民营报纸.通过详细分析《大公报》(桂林版)言论在抗战中的舆论影响,重新评价《大公报》(桂林版)言论的独特价值和历史地位,并指出该报舆论监督本地化和即时化的特点,为当前舆论监督的异地化、延时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桂林导游事件的发生、展开和最后平息反映了媒体在其中所面临的角色冲突,提示我们思考在维护社会稳定和和谐社会建设中应如何把握政府、媒体和公众三者关系的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6.
1938年11月,湘主席张治中拨款三千元,将长沙《力报》搬迁邵阳,称邵阳《力报》;1939年夏,《力报》总经理张稚琴(张治中的秘书)在桂林创办一家《力报》,称桂林《力报》。邵阳《力报》1940年5月被薛岳查封,雷锡龄、戴哲明等即在衡阳筹办《力报》,同年7月1日创刊,称衡阳  相似文献   

7.
《导游重庆》是重庆新闻广播在2007年1月1日正式推出的一档旅游资讯节目,每个周六和周日上午10:00~10:30播出。汇集旅游丰富体验,展现山城奇妙旅程,是《导游重庆》节目的宗旨。节目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发布当天的天气  相似文献   

8.
江右办报记     
1941年时,我在桂林《力报》作总编辑,王造时先生在重庆出席参政会回吉安,途经桂林,约我在乐群社相见。他告诉我他在吉安办了一份《前方日报》,没有人负责编辑部,想请我去作总编辑。当时我正同桂林《力报》的社长有点小小的不愉快,因此很快答应了。我们讲好每月工资叁百元,他回吉安之后,马上寄旅费来。  相似文献   

9.
本刊讯大型城市通史——《桂林通史》近日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桂林不仅因"桂林山水甲天下"的自然山水著称,更是一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文物古迹众多。桂林  相似文献   

10.
研究桂林文化城的报刊与报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战时期桂林文化城的报刊与报人研究”形成的一个历史语境在于“,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在抗战期间迅速发展成为西南大后方的一个进步文化中心,成为国统区抗战舆论的前哨阵地,这里文人会萃,救亡文化活动蓬勃展开,盛况空前,被誉为“文化城”而蜚声全国。桂林文化城这一段历史在中国现代革命史、中国现代思想文化史、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国内尤其是广西学界从20世纪60年代初就开始对桂林抗战文化进行研究,但比较大规模地开展研究工作是在1978年以后。先后有《抗战时期桂林文化运动资料丛书》《、桂林文化城大全》《、桂林文化城…  相似文献   

11.
《大公报》(桂林版)言论在体裁上主要包括社评、星期论文、短评、读者论坛和读者投函.此外,《大公报》(桂林版)在言论上杰出的说理艺术和富有感染力的行文,被读者广泛称颂.  相似文献   

12.
《历史档案》1985年第2期,刊载了崔之清同志的《太平军进军桂林决策的形成与实践考略》(以下简称《考略》)一文。认为1851年太平军攻克永安,至次年突围北伐时,并没有攻取金陵为都的计划。进军桂林的决策,也是1852年“4月13日在荔浦县境由洪秀全、杨秀  相似文献   

13.
《广西日报》昭平版初创时期194 4年 5月 ,日寇发动湘桂战役 ,桂林被迫疏散。当时桂林的文化人 ,一部分向重庆方向撤退 ,一部分则顺漓江南下 ,向平乐、昭平方面疏散。欧阳予倩先生领导的广西省艺术馆那时正在演出《草木皆兵》和排练《杏花春雨江南》。敌人疯狂前来侵犯 ,欧阳予倩手无寸铁 ,只得赶忙雇了船 ,带着艺术馆全体工作人员和家属向昭平方面撤退。差不多同时到达昭平的有桂林文委委员张锡昌、广西大学千家驹教授、桂林广西日报总主笔莫乃群以及广西工会负责人徐旭 (寅初 )、周匡人等 ,还有胡愈之的弟弟胡仲特等。这些文化人一到昭平 …  相似文献   

14.
桂林日报社是广西创刊较早,较有影响的地市党报之一。现办有《桂林日报》、《桂林晚报》和《体坛导报》三张报纸,下属一个印刷厂共有采编人员和员工470人。自1998年底地市合并成立新的桂林日报社以来,在新的党委领导班子的带领下,紧紧围绕提高报纸质量、加快报社事业发展这个中心,不断加大机制改革力度,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充分调动了报社员工的积极性,促进了报纸质量的提高,“双效”明显。2000年,该报社被评为第二届全国地方报社管理先进单位。一、创造好的机制,激发员工的热情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报业的改革发展趋势,桂林日…  相似文献   

15.
报刊审读     
《盐阜大众报》的整治经济发展环境报道从去年7月份开始,《盐阜大众报》围绕整治经济发展环境、争创发展新优势的工作重心,  相似文献   

16.
潘小玲 《大观周刊》2012,(27):151-151,58
《导游业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而实践教学在高校中往往是该门课程的薄弱环节,如何把理论跟实践环节结合起来,是高校在该课程教学过程中面临的一大难题。文章尝试探讨情景教学法在高校《导游业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围绕情景教学法的内涵,论述情景创设、案例分析、模拟实训、实地演练等情景教学法可采用的主要形式。  相似文献   

17.
今年是我国伟大的革命文学家茅盾诞辰100周年,中央电视台播放了根据茅盾在桂林创作出版的名著摄制的20集连续剧《霜叶红似二月花》。这里,就我所知,介绍《霜叶红似二月花》(以下简称《二月花》)一书在桂林出版前后的一些情况。1941年12月初,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占领了香港,开始搜捕我抗日爱国文化界人士和民主人士。在党的精心安排下,茅盾夫妇同廖沫沙、叶以群、胡仲持等五人组成一批,化装化名秘密离港,经历了重重困难,通过日寇的封锁线和敌占区、游击区,于1942年3月9日安全抵达桂林。茅盾到桂林后,得到邵荃  相似文献   

18.
刘佩  陆懿 《青年记者》2012,(9):68-69
目前,许多电视台开设了方言民生新闻节目,如山东电视台齐鲁频道的《拉呱》、杭州电视台西湖明珠频道的《阿六头说新闻》、宁波电视台的《阿拉讲大道》、南京电视台的《听我韶韶》、重庆卫视的《生活麻辣烫》等,节目名称和当地文化息息相关. 桂柳方言是桂柳地区官话的起源,是在清朝统治者入关之后,由北方方言和东北地区语言相结合的产物.桂林电视台资讯频道有一档用桂林话主持播报的新闻栏目,名叫《板路》.  相似文献   

19.
《大公报》(桂林版)的言论选题注重新闻性,以宣传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为重要宗旨,善于从小处入手,重点关注了美国、前苏联、英国、日本等主要参战国家的战情局势以及国民政府的战时外交、宪政运动等选题.特别是对国民政府的舆论监督比《大公报》(重庆版)更为自由和开放,成为《大公报》(桂林版)言论的主要特色之一.  相似文献   

20.
梁颖涛  尹力 《青年记者》2017,(9):103-104
《新华日报》是在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大背景下,中共南方局在国统区公开出版发行的机关报.1937年12月在汉口创刊,次年10月武汉沦陷后迁往重庆.鉴于桂林“成为国民党统治下大后方的唯一抗日文化中心”,①为了使党的声音及时传达到桂林并辐射全广西,更好地指导抗战斗争,1938年12月初,《新华日报》在桂林设立分馆,由八路军桂林办事处领导.该报的涉桂军事报道,不仅有较高的频率和重要的位置,而且在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