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任陇婵 《视听界》2013,(5):18-19
互联网、新媒体兴起开启了微小、快捷和分享的“微时代”。由雅各布·尼尔森(Jakob Nielsen)提出的“微内容”可谓与微时代“相伴两相生”,广义地说,互联网、新媒体所产生的一切数据都可称为“微内容”。“微内容”本来就是相对于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大制作、格式化、机构完整的“巨内容”而言,其显著特征就是“微”,即:内容形态是一句话、一张图片、一个链接、一则微博、一段音视频或一个关于作者、标题的元数据等独立的微量数据;传播渠道是网络、手机等微介质;内容制作、传播是按键操作、鼠标点击等简单的微动作、微体验。  相似文献   

2.
邵林 《传媒观察》2014,(6):16-18
正技术进步一直以来都是推动媒体和社会文化变革的伟大力量。从社会宏观层面看,基于计算机、互联网以及移动通讯技术的发展,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将社会带进了"微时代":微观点、微调查、微课题,微生活、微整形、微电影,当然还有势不可挡的微信、微博……一个个姓"微"的词汇把我们带进"微时代"。微时代是什么?百度百科这样解释:以微博作为传播媒介代表,以短小精炼作为文化传播特征的时代。微时代信息的传播"速度更快","范围更高","内容更具冲击力和震撼力",更重要的是微时代的到来将进一步颠覆传统的大众传播模式。  相似文献   

3.
地方网媒需要有微内容什么是微内容?根据维基百科的解释,微内容一词由学者雅各布.尼尔森1998年发明,指在互联网上能让读者在快速浏览后就能了解页面大意的一小组词语,比如文章提要、页面标题、电邮主题等,后被引申指能独立存在或用在文本里的内容数据,小如一个链接、一则微博、一张图片、一段视频或音频、一  相似文献   

4.
“微时代”——从日本的手机小说谈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栾轶玫 《视听界》2009,(5):116-116
新媒体的一个重要特质在近些年来逐渐展现,即媒介生产与消费都进入了“微时代”,内容生产是“徽创作”,内容消费是“微支付”,内容:体验是“微阅读”。:微时代”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媒体文本先前的“宏大叙事”与“意义承载”,媒体生产与消费变得越来越切片化,娱乐与体验也越来越即时性。日本近些年发达的手机小说可以说是这种媒介“微时代”的一个影像。  相似文献   

5.
"微内容"传播作为Web2.0的典型应用,正在显示着它独特的传播价值和影响力。本文试从社会学角度对"微内容"的传播特点进行分析,还原出"微内容"传播的本质特征,并对其发展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6.
沈昕  翁华强 《青年记者》2012,(26):27-28
"微时代"的定义与范畴关于"微时代"的定义,学界仍莫衷一是。有的通过传播现象进行总结性的界定,如陈艳艳认为:"由微民发起,以微博为载体,加之以微动力、微情绪、微需要、微服务,共同构成当前社会盛行的微文化,人们自此进入微时代。"①也有学者通过分析"微时代"的网络传播构成要件归纳定义,如浙江大学林群认为:"‘微时代’是以信息的数字  相似文献   

7.
《钱江晚报》刘硕、蒋梦桦、李晓鹏在2013年第7期《新闻实践》刊文,介绍了纸媒的微信公众账号如何定位、如何运作维护、如何利用线下活动推广报社品牌。首先是五招"微创新":一是内容引导。通过报道引导尝鲜者成为粉丝;二是明星语音引导。把明星的语音问候通过微信平台直接发送,引来上百条回复并增加了粉丝量;三是系列声音活动。利用微信的语音优势,策划举办一系列声音活动,  相似文献   

8.
世博会博物馆是国际展览局的全球唯一官方博物馆和官方文献中心,是一座非传统意义上的新概念博物馆,具有文化性、市民性、平台性三重属性。世博会博物馆欲借助最新的教育模式——MOOC,尝试建设"微学位"平台,这是博物馆开展教育活动的一种方式创新。文章介绍了全球目前主要MOOC平台和"微学位"的发展动态,认为世博会博物馆"微学位"建设的目标是搭建一个聚焦于文化创意产业的专而精的教育平台。"微学位"平台的内容建设需要两步走:第一步,先着手建设具有优势的会展学和博物馆学学科;第二步,扩展到文化创意产业的其他行业和学科。  相似文献   

9.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人们已经进入了微信息时代。微信息环境是一个由人、微信息内容、微信息技术构成的动态的、开放的信息生态系统。其主要特征体现在信息传播媒介、信息载体、信息内容及信息活动的"微型化"。微信息环境下的图书馆服务具有服务内容碎片化、服务形式细微化、服务手段移动化、服务过程互动化、服务范围泛在化的特点。文章从"微"理念的构建、"微"内容的提供、"微"平台的建设、"微"组织的建立、"微"氛围的营造等方面深入探讨了图书馆"微"服务模式的构建问题。  相似文献   

10.
本文探讨了微内容的相关概念、分类和特点,结合微内容的开发与应用,通过例证分析了微内容对图书情报学术信息交流的影响。微内容不仅对传统的图书情报信息交流具有间接的促进作用,而且以分享网站、Wiki、贴吧、博客等形式促进了图书情报学术信息的网络交流。  相似文献   

11.
微传播是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进步而出现的新传播形式,它以“微动作”通过“微介质”向“微受众”传播“微内容”。在传播场域中,传播责任出现了一种大众化的转向,公众成为传播责任新的承担者。由于微传播和公众的特殊性,微传播场域中大众化了的传播责任也有了新的内涵和外延。  相似文献   

12.
王磊 《今传媒》2014,(12):80-82
"今日俄罗斯"(RT)电视台是俄罗斯着力打造的国际传播媒体。通过近9年的发展,该电视台已经成为与英国广播公司、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比肩的国际重要媒体。通过对该电视台运营方式的分析,可以对中国的国际传播提供以下借鉴意义:一是要坚持"内容为王",以鲜明的观点、独家的内容吸引受众;二是从人员聘用到内容制作,应大力实现本土化;三是将"微传播"真正当做一项中心事业,要到受众的舆论广场中心去传播。  相似文献   

13.
世博会博物馆是国际展览局的全球唯一官方博物馆和官方文献中心,它是一座非传统意义上的新概念博物馆,具有文化性、市民性、平台性三重属性。为了更好地履行博物馆的教育职能,世博会博物馆借助最新的教育模式——MOOC,尝试建设"微学位"平台,这是博物馆开展教育活动的一种方式创新。本文介绍了全球目前主要MOOC平台和"微学位"的发展动态,认为世博会博物馆"微学位"建设的目标是搭建一个聚焦于文化创意产业的专而精的教育平台。"微学位"平台的内容建设需要两步走:第一步,先着手建设具有优势的会展学和博物馆学学科;第二步,扩展到文化创意产业的其他行业和学科。  相似文献   

14.
微服务:开创图书馆服务的“蓝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服务对于图书馆而言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它具有个性化、差异化、贴近读者、面向未来等"蓝海"特质。微服务可以围绕某个个体、某个专题、某个载体或某个特定群体展开。创新微服务理念、创造微阅读氛围、创建微内容平台,是微服务实现的必然途径。图书馆服务应树立"读者第一"的理念,多渠道、多角度地实施诸如微服务等贴近读者的举措,开创自由、共享、开放的"蓝海"。  相似文献   

15.
微时代是指以微博作为传播媒介代表,以短小精炼作为文化传播特征的时代,微时代信息的传播速度更快、传播的内容更具冲击力和震撼力.人们恍然发现,原来传播交流信息乃至进行情感沟通,仅仅通过百余字就完全可以实现.对于接受者而言,消化信息的时间非常有限,而信息内容与数量却异常丰富,这就要求信息生产者提供具有高黏度、冲击力巨大、可以在极短时间内吸引受众并提高受众的阅读兴趣的内容.  相似文献   

16.
如果照片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不够近。战地摄影师罗伯特·卡帕的这句名言曾被无数专业记者奉为职业圭臬。如今,可见的情况是,够近者日趋增多,一些网民在新闻源现场的角色代入成就了一个新概念——公民记者,也成就了自媒体融入媒介圈子的必然。对蕴藏于公民记者激情与技术中的微内容、微价值、微  相似文献   

17.
李萍 《新闻前哨》2022,(14):10-11
民生新闻的观察视角应当是微观的,这是对百姓的无微不至,更是对新闻素材的见微知萌,也是对民生新闻报道内容的体察入微。那么如何将民生新闻的细节报道出来,也就值得所有媒体人积极反思并深思。鉴于此,结合笔者多年民生新闻报道经验,本文探讨了民生新闻报道细节对内容产量的影响,并在微观察视角下提出了用民生新闻报道细节提高内容产量的对策。旨在全面提高民生新闻报道质量,在内容产量上再创新高。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发展和社交工具微博、微信的出现,以及双方在图书馆服务中的普遍应用,使得图书馆在向用户提供云服务的同时也向用户提供"微"服务。在云环境下提高图书馆的"微"服务质量,需从服务理念、服务内容、数据来源等方面进行改变。  相似文献   

19.
“微”传播“巨”影响——网络微传播特点及效果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芙蓉 《今传媒》2012,(1):89-91
以现在流行的网络传播现象"微"为出发点,对网络微传播过程的特征及表现形式进行研究,主要从它的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与方式、传播对象切入逐一研究分析,概括出每一个构成要素中"微"的含义、特点及其社会影响力,最后从浅层面上总结了微传播对每一个"社会个体"以及整个"社会传播体系"所形成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20.
微内容生产,是网络媒体独有的内容生产方式及核心竞争力所在。学者Cmswiki对微内容如下定义:最小的独立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