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名的“将军县”——江西省兴国县城有一片火热的工地,这里即将兴建的是占地60亩.投资4000多万元的综合商贸广场。老区人们在赞叹新广场气派、豪华的同时,更惊叹投资中竟有一位年仅36岁的客家妹子。春节刚过,笔怀着好奇、崇敬的心情。采访了这位被人们称为神奇女子的胡燕。  相似文献   

2.
“祖国培养了我,我要尽我的能力报效祖国。”一位香港著名企业家曾多次这样说。他,就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常务委员、香港金利来集团董事局主席曾宪梓先生。  相似文献   

3.
所谓“英大学问”,便是北京人艺老一辈名话剧表演艺术家、翻译家、戏剧活动家、原国家化部副部长英若诚。  相似文献   

4.
林夏 《寻根》2001,(2):42-45
一九二八年农历九月九日凌晨,余光中出生于南京。重阳节,“这是个诗和酒的日子,菊花的日子,茱萸的日子”。余光中,就是茱萸的孩子。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使余光中过早地失去了童年;而逃难又占去了他少年生活的绝大部分。从金陵大学、厦门大学至台湾大学,他在动荡的年月里完成了学业。半个世纪以来,余光中在教学之余,以过人的聪颖(作家思果戏称他瘦小的身材里“全身每一钱都是脑”),丰硕的才学,挥动璀璨的五彩之笔,驰骋于诗歌、散文、评论、翻译等诸多领域,取得了傲人的成绩,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写下了瑰丽生动的一章。余光…  相似文献   

5.
伍国田先生,1937年生。他六岁才入学,启蒙老师是一位落第秀才,写得一手柳体好字。那时的山村孩子,用不起钢笔、铅笔,一开始就跟着老师填红、摹写……按私塾的老规矩,每天上、下午上课时,拜过孔夫子画像之后都要小心翼翼地写一张毛笔字。稍不合格,就要伸出手掌挨几下老师的竹板子。到小学五年级时,得了全校写字比赛第二名。他11岁就敢于爬长长的梯子写墙标,1米见方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八个大字写了好几处,并开始年年为群众写春联,因而名噪桑梓。没想到,这样的开头,这一点荣誉,竟成了先生终生的爱好之源。  相似文献   

6.
客家坛中,有一位作家,姓周名大,年过而立,出书二册,日《中国兰化》,日《神农》,皆获闽省省级大奖。圈外朋友连连叫好,业内同仁暗自称奇。  相似文献   

7.
2001年12月7日,赣龙铁路开工在即,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原院长涂通今携同家人,返回家乡闽西。  相似文献   

8.
早年,美国某石油公司有一名青年,他的学历不高,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技术,他在公司的工作连小孩都能胜任,因为他负责巡视并确认石油罐盖有没有自动焊接好。一次,他突然想:如果能将焊接剂减少一两滴,是不是能够节省成本?经过一番研究,他终于研制出能节省一滴焊接剂的...  相似文献   

9.
去年春天的一个傍晚,从巴黎归来的王维平怀抱琵琶,坐在她母校西安音乐学院的演出大厅里,身旁有法国的钢琴、长笛、提琴和圆号烘托。她将一首《阳关三叠》变奏成一支现代随想曲:几声琵琶轻叹,“渭城朝雨”,“客舍青青”,去国还乡的情愫弥漫萦绕于演奏大厅。清脆的吟唱,悠扬的琴声,美妙的旋律,给听众带来极大的艺术享受,在掌声阵阵中,王维平双眼润湿……  相似文献   

10.
儒将杨成武     
杨成武,福建长汀县人,1914年农历9月9日山生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长征中率部夺取泸定桥,突破天险腊子口,抗日战争爆发后,率部参加了平型关战役和百团大战,指挥了著名的黄土岭战役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曾组织了清风店战役、石家庄战役、平汉北段战役、绥远战役和率部参加平津战役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代总参谋长。  相似文献   

11.
中国书法史上,擅长书法的人不计其数,然而一家三代都擅长书法,风格又具家族特色而能名扬于世的却不多,尤其是客家人士,甚为可贵。而清代中期书法艺术大师伊秉绶及伊念曾、伊立勋一家三代的书法,则一直引起同道们的研究和关注。  相似文献   

12.
记者:中国是世界丝绸大国,早在汉朝时代,以中国丝绸命名的"丝绸之路"便已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而以丝绸为主要材料创作的帛画及其艺术的历史,几乎与中国丝绸一样悠久辽远。请您向本刊读者简要介绍中国帛画与中国绘画  相似文献   

13.
史蒂夫是个12岁的小男孩,正在读小学七年级。但是,由于他的父母都是酒鬼,所以,他眼看着就要永远辍学了。值得注意的是,他有阅读技能,阅读非常棒,但是,尽管如此,他考试却总不及格。从一年级开始,虽然他总是考不及格,但是他却不曾留过级.而是照常地升级。史蒂夫个子很高,块头很大,比起其他12岁的男孩子,他看上去更像一个少年,但是,他却一直不被人们关注,直到那天怀特小姐来到他们班上。  相似文献   

14.
伴随“欧罗巴利亚-中国艺术节”活动的展开,在有称“欧洲之都”的布鲁塞尔,中国文化日益吸引众多西方受众,作为该“艺术节”信息中心的“中国茶楼”。更成为中欧文化直接交流的平台。  相似文献   

15.
1988年11月至1989年12月,我在列宁格勒大学进修一年,其间有幸认识了东方系汉语教研室主任叶-亚.谢列布里雅科夫教授。跟他第一次见面的情景终生难忘。教授身材高大,两鬓斑白,面容和蔼慈祥。谈起中国古典诗歌,他用汉语朗诵:“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对中国诗人陆游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谈到文学翻译,他说:“我知道,中国翻译了很多俄罗斯和前苏联作家的作品,你们学俄语的人多,翻译的作品也多,像一条大河。我们学习汉语的人少,翻译的作品相对较少,像一条小溪,值得庆幸的是,这条小溪一直没有断流。”  相似文献   

16.
章琼  三风 《滇中文化》2001,(1):10-10
别以为我们只会埋头赚钱,其实,我们比任何人都辛苦。每天从早到晚,进货、销售、销售、进货,在无限循环中,我们承担着萧条的忧愁,倒闭的威胁,负债的危险。  相似文献   

17.
今年3月的一天,我接到苏黎世渥地出版社黄琪女士的电话,她说,在苏黎世领事馆,她看到了我们的《中外文化交流》,因此,邀请我参观今年4~6月在北京正阳门举办的一个名为“双艺合璧——鲜伊代克镜头中的贾珂梅悌”巡回摄影展。 贾珂梅悌是世界著名的瑞士雕塑家,去年恰值他诞辰100周年之际,世界各大博物馆都举办了有关他的纪念展览。尽管,贾珂梅悌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还很陌生,但在瑞士可谓家喻户晓。  相似文献   

18.
孤篷 《世界文化》2014,(4):15-17
<正>我记得,在20世纪80年代初,让-保罗·萨特(1905-1980)是中国知识界青年的热门话题。谈到萨特,我首先忆起的是他那张在街头叫卖左派报纸"人民事业报"的照片。他老态龙钟、其貌不扬,躲在酒瓶底似的老式近视眼镜儿后面。这幅照片后来被法国文学专家柳鸣九先生收入他主编的文集《萨特研究》(1981)中。  相似文献   

19.
距今八十余年前,1900年春,有一个日本人从位于印度一侧的尼泊尔王国,朝着人称世界屋脊的喜马拉雅山走来。他身后跟着两名背行李的随从。这个人就是河口慧海。不用说当地的人们,就连两个仆从也没看出他是日本人。慧海身穿喇嘛的僧衣,口操当地的藏语。路上有人问他从哪里来时,他就回答说,“我是回拉萨的。”然后,学着西藏人的样子,规规矩矩地行了一个吐舌礼。慧海很早就向往去西藏。可是,当时西藏顽固地封锁门户,绝对不允许外国人入境。有谁胆敢违反这一法令,除当事者必死无疑外,为当事者提供方便的人也要立即被处以死刑。所以,在当时西藏仍然是一个神秘莫测之境。昔海想要去如此难以进入的地方,究竟为了什么目的呢?是探险吗?不是。慧海是一个和尚,和尚为什么想去西藏呢?原  相似文献   

20.
于正高和陶爱荣是各带着一个女儿的再婚夫妻.常为一点小事儿拌嘴。窗台上的5块钱不见了.于、陶又吵起来.都认为是对方给了各自的女儿。为了公平起见.于正高提议搜搜两个女儿。他的女儿于小琴害怕了,把偷拿的钱塞到了陶爱荣的女儿陶兰的枕头下.使她受到冤枉。愤怒的陶兰质问小琴.争执间失手打死了后.被判刑关进监狱。17年后的春节.即将刑满释放的陶兰享受回家探亲的待遇。家人没来车站接她.也要回家过年的监狱女警察陈洁陪同她找到已搬迁的家.并给陶爱荣和于正高做工作.使他们接纳了陶兰。除夕夜.一个破裂的家庭又团圆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