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搞报道的,一定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一旦发现新闻线索,就要迅速去捕捉。一天早上6点钟,我在交通车上听到一位保卫干事说,家属赵家兰在筛砂子时,筛出一锭元宝。下车后,我找到赵家兰了解,才知道她已将元宝交给滨州人民政府了。我借了一辆自行车立即赶到市人民政府了解情况,下午又到人民银行看了实物。然后迅速写稿发稿,这篇稿件被山东人民广播电台采用了。有一次,我发现平时不大动  相似文献   

3.
武警新疆兵团指挥部四支队新闻报道工作,用1000余篇稿件诠释了其突出成绩,连续3年被上级评为新闻工作先进单位。支队的官兵们说,这些成绩与政委陈江平求真务实抓新闻是分不开的。建立三级报道网络陈江平政委走马上任时,支队新闻工作还是一片空白,报道人才缺乏,报道队伍青黄不接。即使发的报道,也只满足在报纸上露个脸,广播上有个声,没有多少反映中心工作这样的重头稿件,新闻报道始终在低层次上徘徊不前。群众性报道网络是关键。陈政委深信:十步之内必有芳草。他抓宣传工作的第一件事,就是“矬子里拔大个”,挑选人才。他在全支队范围里开展征…  相似文献   

4.
中医诊断疾病有“四诊”:望、闻、问、切。这“四诊”作为中华医学的瑰宝,至今还发挥着它的积极作用。实际上,这个方法也可以用在新闻采访中。[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学会抓新闻     
一位通讯员问我,新闻从哪里来?我说,新闻的来源很多,以编辑部为例,就有上头指令性的,下边投稿上来的,记者发现线索的,碰巧遇到的……。但是,简单地说,无非是两种:一种是现成的新闻,记者把它记叙下来便是了。这叫‘写’新闻。另一类新闻特征并不明显,记者要有敏感的新闻鼻嗅出其中的干货,把真正有价值的新闻提炼出来。这叫‘抓’新闻。‘抓’新闻是记者的基本功之一。  相似文献   

6.
许琳 《新闻前哨》2005,(2):15-15
采写“贯彻一号件回望”,我们感到,只有做到“三贴近”,深入基层,到群众中去,农村新闻才有写不完的好题材。路口镇是去年黄州区农民人平增收最多的一个镇。从地域看,该镇区位并没有明显优势,那么,农民增收的幅度大于周边地区靠的是什么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走访了这个镇的几个农户。  相似文献   

7.
采写"贯彻一号文件回望",我们感到,只有做到"三贴近",深入基层,到群众中去,农村新闻才有写不完的好题材。路口镇是去年黄州区农民人平增收最多的一个镇。从地域看,该镇区位并没有明显优势,那么,农民增收的幅度大于周边地区靠的是什么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走访了这个镇的几个农户。  相似文献   

8.
固始县有位曹家新同志,善于以新闻报道推动工作。去年10月,他来到十年九灾的丰港办事处任党委书记,便把爱好新闻写作的人组织起来,动员大家写报道。他指出,咱这里人穷志不穷,越是处境艰难,越应该表扬那些带头致富的能手,用以鼓舞群众的士气。在年底的农田水利建设中,通讯员写出了《发扬愚公移山志,丰港人民治水忙》,还报道了不少典型人和事。当地许多校舍很差,急需修建。曹书记发现倒。  相似文献   

9.
部队工作,大都是经常性工作。作为一名军事记者,近年来,我一直把采写部队经常性工作报道当作重点努力的方向,所刊登的稿件,三分之二来自于基层部队生活。我结合自己采写经常性工作的报道体会,谈几点具体感受。  相似文献   

10.
11.
一九九二年“华东九报经济新闻竞赛”已经结束。《安徽日报》《考“官”之后》一文荣获特等奖。下面是该文作者之一、《安徽日报》主任记者杨佩良采写此稿的体会。  相似文献   

12.
企业的新闻报道,一定要贴近职工,贴近生活,切实了解他们的心里话和真实的思想感受。这样,你就会发现,在这些看似平常的工人同志身上,有许多宝贵之处。我们企业的新闻宣传工作,就是要发现这些光亮点。大力进行宣传,激励职工的斗志。所以,我平时要用七分时间在职工中跑,用三分时间写稿。在写稿时,尽量保留事实本身的鲜活性,尽量  相似文献   

13.
“泡会议”曾经深为新闻界人士所诟病。的确,记者如果整天奔走于各种会议,如果仅仅满足于抄录或者笔录领导讲话,这样的“泡法”的确“泡”不出好新闻来。但如果记者能够学会“听会”,特别是要善于听会议的“弦外之音”,即在会议报道内容之外,捕捉一些新闻线索,会后就能做出“会议新闻之后的新闻”。  相似文献   

14.
去年我报连续刊出了“访贫十村百户行”的系列,整组共9篇文章,客观地报道了菖蒲屋等10多个贫困村的贫穷落后现状以及他们所面临的种种困难,同时也提出了一些贫困村的希望所在以及摆脱贫困的种种办法。报道见报后,普遍反映这是一组抓得比较成功的问题新闻,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果。市委书记看了报道后,专门到报社约见采访记者,了解情况,听取意见,称赞“报纸抓了一个大问题”、“对市里的工作是个大促进”。 那么,怎样才能抓好问题新闻呢?我们从实践中体会到,必须注意以下三点:一是要善于发现问题。作为一张地方党报和一名编辑记者,首先必须具备一种高度的新闻敏感性和社会责任感,能够从纷繁复杂的社会  相似文献   

15.
16.
据说《纽约时报》记者泰勒,接受编辑部采访一位名演员演出的任务。到剧场发现挂牌取消演出,便回家睡觉了。谁知,深更半夜,编辑气冲冲地把他叫醒,告诉他说:“其他报纸的头条新闻是这位女演员自杀,你却空手而回。须知,取消演出的本身就是新闻,它的背后可能还有新闻。”这位编辑告诫他说:“记住,以后你的鼻子不要再感冒堵塞了。”(黎信《谈西方记者的基本功》)无独有偶。最近听说蒲城尧山中学出了个全市理科高考状元,名叫史鹏,已被清华大学录取,我同县电台几个记者前去采访,原本带着“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框框…  相似文献   

17.
苏杰 《记者摇篮》2006,(1):39-39
新闻的生命力就像蔬菜一样,价值在于新鲜。包括新鲜的素材、新鲜的题材、新鲜的文笔,尤其需要新鲜的视角。新闻的新鲜感、新闻的灵感,说白了就是兴奋点。如何才能激活新闻报道的兴奋点,永远感觉周围的一切人和事都永保新鲜?思来想去,笔者认为应该保持着下面四种良好的心态:第一种是感恩心态。我理解感恩就是不忘本。一是感父母的养育恩。父母辛苦劳碌一生,倾尽所有、所能,把儿女抚养成人,自己心甘情愿每天辛苦辗转、辛苦劳碌。所以,每当疲倦的时候、麻木的时候、思想低潮的时候、丧失斗志的时候,只要想一想故乡的抚育和父母的养育,就如充了…  相似文献   

18.
常听到县市报的一些同仁感叹,县市级报纸覆盖面窄,新闻源少,作为记者很难写出好新闻来。这种观点只反映了县市报创好新闻劣势的一面,而忽视了其优势的一面:县市报采编人员长期同最基层的人和事泡在一起,只要有颗有准备、新闻敏感强的脑袋,机遇就会不断地降到你的身上,就一定能够发现和写出大量新、鲜、活的作品来。参加会议时有准备,从领导的讲话中获取新闻线索。作为一个地方的领导人,最熟悉当地的全面情况,他们在会议报告上一个不显眼的信息,或者一个随便的插话,可能就有很高的新闻价值。因  相似文献   

19.
20.
“每日焦点”是北京青年报推出的一种整版报道形式,每期集中5000字左右的文字量和多幅图片,就社会热点问题或重要、突发事件进行详细深入的报道。由于选题重要,篇幅充分,版面形式富视觉效果,所以这个版一经推出就受到读者的关注,在本报的常规读者调查中一直名列前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