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公共图书馆的工作是以满足读者需求为最终目的,以读者满意为宗旨的服务行为。一个图书馆办得好不好,其办馆效益、社会价值如何,主要看读者对利用图书馆的期望值,对服务项目和服务标准的信誉度,对服务人员素质和服务水平的认可度。随着文献信息的大量增加,读者对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共图书馆自身也正在迅速适应社会信息化的需要,经历着从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的重大变革。  相似文献   

2.
在以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科技迅速发展为特征的社会背景下,图书馆固有的读者服务模式,面临极大的挑战与机遇。为此,作为社会文化力核心的图书馆读者服务,必须不断拓展其服务范围,深化服务项目与内容,与文化大市场融为一体,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办馆效益探微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办馆效益是指图书馆社会职能所产生的应有作用 ,是图书馆被社会认同的存在价值。它具有无形性、间接性、潜移性、幅射性、波动性、模糊性等特征。从不同标准出发 ,办馆效益可分为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宏观效益与微观效益、正面效益与影子效益、真正效益与虚误效益 ,等等。要实现办馆效益 ,必须做到入藏文献合乎社会需求 ,要千方百计地把文献提供给读者利用 ,要力求使兑现价值大于投入。对图书馆进行评估是实现办馆效益的重要手段 ,应进一步搞好评估工作  相似文献   

4.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信息化与网络化的时代已然来临,信息化社会对图书馆的服务内容的要求也相应提高。在此种社会化大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图书馆必须要准确定位,不断满足读者的多样性需求,充分展现数字化时代图书馆的特色服务。要以服务用户为基本准则,强化以用户为中心的管理与运营理念,不断整合数字化资源,提供主动的、多样的、个性化的服务内容,以不断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展现数字化信息资源为用户带来的便利条件。  相似文献   

5.
高校图书馆应强化文献信息服务扩充服务内容、改进服务手段。针对不同层次读者的阅读需求,以心理学理论为指导.提高高校图书馆服务效益。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图书馆通过自身资源作用于服务对象而产生效益的过程,并把图书馆的效益分为对读者的效益、对社会的效益和对自身的效益三个部分,进而对这三个部分的效益进行分析、阐述,讨论了其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7.
卡诺模型在高校图书馆读者满意度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读者对图书馆提供的服务是否满意,取决于图书馆提供的服务能否达到或超过读者的需求期望.在新形势下,图书馆必须更新理念,不断创新、拓展服务手段和内容,以满足不同层次读者不断提高的需求.文章运用卡诺模型理论对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质量进行定性分析,提出了提高读者满意度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8.
读者调查是图书馆与读者沟通的重要手段。为加强与广大读者交流,借助广大读者的力量进一步梳理图书馆的发展思路、查找存在问题,从而更好地践行以读者为本的服务理念,不断推出让读者和社会满意的服务举措,实现服务水平和办馆效益的持续提升,近期我们对到馆读者进行了较为详尽的问卷调查。  相似文献   

9.
试论知识经济时代大学图书馆的出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使人类处于一个崭新的知识经济时代,承载着人类知识文明的图书馆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化。大学图书馆必须适应新的社会需要和读者需求,以新的理念为指导,不断开创新的服务方式。  相似文献   

10.
图书馆的需求预测、"促销"和效益问题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余海宪 《图书馆》2003,3(5):49-52
本文从市场营销学“以用户需求为中心”的角度来看图书馆工作,在研究中引入市场需求预测、促销和市场效益概念,论述了这些概念对提高图书馆管理水平和读者服务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图书馆的社会调查不能局限于对持证读者,也不能局限于人们表述出来的信息需求.很多人不了解、不会利用图书馆,而公共图书馆,仅依据现有读者的需求进行文献资源建设和服务设计,也不利于发展读者.图书馆必须让公众对图书馆及其资源与服务有全面的了解.可以借鉴市场营销的理念和方法,如细分读者、需求调查、根据具体需求进行资源建设,提供图书馆服务,注重资源和服务的营销.  相似文献   

12.
图书馆服务效益探讨--以广东省科技图书馆服务工作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柱燎 《图书馆论坛》2005,25(5):178-181
论述了图书馆的服务效益是每个图书馆所追求的管理目标。就广东省科技图书馆的实际,探讨建立特色资源开展各种形式的特色服务;以提高图书馆的知名度为目的,抓住机遇,利用图书馆的各种庆典活动以及图书馆的设施和场所开展对外宣传活动、增加开馆时间、增加读者量和提高服务质量等手段来提高服务效益。  相似文献   

13.
读者是图书馆在社会中赖以存在的基石,读者对文献信息服务的不断需求是推动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原动力。公共图书馆作为一个社会文化教育机构,它的宗旨是为公众提供文献信息服务,读者工作自然成为它业务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但是,相对于公众对文献信息需求的多样化和公众对图书馆服务的了解程度而言,公共图书馆的读者教育工作依然显得相当薄弱。开展图书馆读者教育在过去20年里已引起了西方图书馆界的广泛重视,我国图书馆读者  相似文献   

14.
吴萍 《大观周刊》2010,(37):74-74,39
目前,我国职校图书馆的服务工作不能满足读者的需求。具体表现在图书馆管理人员对图书馆现有的信息系统运用不太熟练、也不能为读者提高个性化的知识服务、服务不规范、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都得不到保证、不能与读者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有时出现图书馆管理人员与读者的关系紧张。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读者对文献信息需求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综合化、高效化,对图书馆的服务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针对这一现象,我们提出了”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服务理念。  相似文献   

15.
当前社会信息化和知识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世界发展趋势,以数字化、网络化为主体的信息环境正在改变着各行各业,同时也对其需求环境和运作环境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校图书馆一直沿用传统服务模式,因此受到外界信息服务的不断冲击.对此,高校图书馆要紧跟信息时代的发展需要,创新服务模式,利用先进的数字化技术开展新型服务.数字化环境需要以读者的变化需求为中心,根据读者的需求进行创新信息服务,为高校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6.
公共图书馆的公益性质,决定了公共图书馆的根本工作必须紧紧围绕“提供社会服务,创造社会效益”这个中心上。社会效益的大小,是公共图书馆社会地位和存在价值的根本体现。因此,充分利用馆藏资源,最大限度的为更多的读者服务,不仅是公共图书馆工作的重心,也是图书馆理论建设工作中应不断探讨发展的课题。本文提出的让公共图书馆工作社会化,就是让社会和读者参与图书馆内部建设,从而增进馆与读者间的勾通和了解,进而以充分、有效、便捷的服务,创造出最大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7.
图书馆作为社会中重要的公共文化传播地,可以满足社会大众对于文化学习的需求.目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生活品质提升导致人们对文化需求越来越高,图书馆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让读者体验到更好的文化服务,图书馆应该充分进行转型升级,重点对图书馆读者精细化服务进行提升.基于此,对关于图书馆读者服务精细化发展的...  相似文献   

18.
做好读者服务工作之管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书馆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她的传播对象就是读者.没有读者的需求,图书馆既不会产生,也不会发展.图书馆的藏书、各种服务设施以及全部业务活动都是为读者准备的,其内容与规模均须以读者的需求为根据,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只有读者才是图书馆真正的主人.图书馆作为一种社会文化机构,各项功能都体现在读者阅读活动的效益上,所以读者是接受图书馆作用的对象.读者服务工作的核心是"为人找书"和"为书找人",这是一项水平很高的服务工作.读者工作的实质是"传播知识、交流情报、进行教育."笔者在图书馆从事读者服务工作多年,在此,谈点浅见以求教于同仁.  相似文献   

19.
图书馆是人们增长知识、开阔眼界的重要场所,多元服务可以更好地满足人们的学习需求.文化的多样性日趋明显,对图书馆服务的要求不断提高,图书馆必须坚持多元服务理念,才能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需求.多元化也是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图书馆必须改变传统的服务方式和服务理念,提高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20.
图书馆与档案馆同宗同源,收藏的都是文献,为社会提供服务的内容是文献信息服务,在人类社会大系统中被称为科学文化事业机构,在学科体系中属于信息管理类学科,这是从事业发展的源头和科学宏观体系分类中归纳出的相同.实际上,档案馆与图书馆源同流异,二者的不同也越来越突出. 1 服务内容上的不同 图书馆所藏文献资源是图书,记录着人类一切知识的总和,馆藏内容涵盖社会各个方面,涉及22大类,是人类知识的宝藏,是以传播知识为目的.提高图书馆馆藏的利用率,发挥文献在传递知识、交流情报中的价值,必须有一种读者服务的新观念,以读者需要为第一,以服务读者为至上,并且讲究服务效率,提高服务质量.读者需求是图书馆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没有读者需求,图书馆就没有了运行的动力,也就没有了发展的理由,围绕读者服务,图书馆优化馆内各项资源,图书馆显示出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