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严实 《钓鱼》2014,(1):24-25
浮标是“台钓”后才被钓鱼人接受的,之前用芦苇竿,鹅毛杆制作的没有标尾的立漂都是二力失衡——坠、钩、饵重量大于或小于浮漂的上浮力。坠、钩、饵沉底,“沉”大于“浮”,立漂躺着或斜立着主钓下层鱼;坠、钩、饵悬于半水,“沉”小于“浮”,立漂直立主钓上中层生活的草鱼、鳊鱼、鲐鱼。浮标出现后南于浮力集中在标身,不管一浮(标身)两沉(实芯标脚和实芯标尾)还是两浮(指标身和空芯标尾)一沉(标脚),都是无饵调4目,加饵钓2目。  相似文献   

2.
松花湖是我国东北大地的一颗璀璨明珠。在这里流行一种长竿、立漂、粗线、大钩的垂钓方法——当地人称做“桶浮”钓。“桶浮”钓以其颇获大鱼的独有优势备受众钓友的青睐。  相似文献   

3.
梅花窝     
张炎冰 《钓鱼》2010,(3):21-21
窝可以成点也可以成片、成条,还可以点面结合,这都是指底窝。如果钩离底、漂钓、钓一标深,则有浮窝、漂窝、底浮窝和把鱼装到“管子”里的立体窝。一个原则:诱什么鱼做什么窝。  相似文献   

4.
管察 《钓鱼》2009,(1):18-19
“台钓”出现前,我们把穿或系在钓线上,用以表达鱼儿咬钩信息的装置叫“浮子”,书面语“鱼漂”或简称“漂”、“浮”,如“七星漂”、“立漂”等80年代末期起的两岸钓鱼交流使我们见识了“台钓”,看到了另一种浮子上面是一个绘了色格目的标示杆,中间一个浮体,下面一个插脚,于是浮漂又叫做浮标浮出水面,用以提示鱼讯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5.
本人在几年前一次垂钓中,遇到这样一种情形:浮漂在原地上下蠕动几下,既不浮,又不沉(我称之为“小漂”)。一抖腕,是条500多克重的鲤鱼(钩子钩在咽喉处)。这对我这个总认为“黑漂”才是鲤鱼咬钩的老“钓迷”的确是当头一喝:只有不断更新观念,改革提竿办法,提高钓技,才能收到更好的垂钓效果。后来,这样的情况又多次出现,引起了我的兴趣。  相似文献   

6.
管察 《钓鱼》2009,(13):16-17
“说一支浮标上有它的灵敏点,这是对钓友的不负责任。”敢于说这话的唯有化绍新。浮标是因为“台钓”才被我们认识的,此前都是系在钓线上的那个浮或漂在水面上,用于提示鱼咬钩的物件。  相似文献   

7.
随着台钓的普及和提高,台漂的“归零点”已成为部分钓友议论的话题。有人认为台漂的“归零点”有“放大”作用,给台漂涂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台漂的所谓“归零点”是什么呢?我们来看看如何寻找“归零点”:在台漂下面加铅皮至平水,  相似文献   

8.
刘芳 《中国钓鱼》2006,(1):57-57
铅皮座是台钓不可缺少的配件之一,主要有金属和塑料两种。金属铅皮座有配重的作用,在调漂的过程中,可以减少铅皮的使用量,这样使调漂更加容易操作,同时在钓鱼过程中铅皮不容易被甩开,因此金属铅皮座成为很多钓友的首选。但金属铅皮座有一个自身很难克服的弱点,那就是伤线。心太软铅皮座是一种新式金属铅皮座,  相似文献   

9.
解读调漂     
干任何事都要讲目标,讲条件。目标是行动的方向,条件是行动的依据。调漂的目标和条件是什么,这是首先要回答的问题。现在看来,以灵敏与迟钝为目标,使问题复杂化;以漂尾中点为目标(如7目漂尾调3.5目或4目),又使问题简单化。那么,调漂的目标何在?“调”是为了“钓”,调漂的目标全在钓。钓分钓浮和钓底,  相似文献   

10.
水上漂运动是在水上漂浮的一项技能性运动,起源于人们超越自身的渴望与追求;水上漂运动分为水平静漂、侧身静漂、直立静漂、移动漂等运动形式;水上漂的逐渐发展将会使其成为一项全民健身运动,受到广大人民的青睐。建议:将水上漂运动推广应用到高校体育课程教学中;借助于媒介加大水上漂运动的宣传力度;定期举办水上漂运动比赛等。  相似文献   

11.
钓具匹配要合理冬季要想多钓鱼,首先是匹配好钓具,做到“小钩细线,轻坠小漂”,提高钓具的灵敏度。使用的手竿要轻便,鱼钩一般使用伊势尼1—3号钩,线可选用0.4-1号线,坠子绿豆粒那么大就行了。浮漂用0.5厘米长的鸡毛梗3-4粒,如果使用4位漂,水下沉2粒,上面浮2粒;视力好的钓手可用3粒漂,水下沉2粒,水面浮1粒。不管使用4粒漂还是3粒漂,沉1粒或送1粒都必须及时提竿,钓手要把握好这一时机。钓位深浅应适度冬天受寒潮和北风的影响,水的中、上层水温下降快,温度低;水的底层因受地热作用,水温稍高,并相对…  相似文献   

12.
鱼漂的造型都是上圆下尖,表面光滑的流线型,取其在水中运动时阻力最小的特点。如果鱼漂的工作状态是漂身露出水面,或者浮着漂着躺倒在水面上,取何种造型与它运动中受到的阻力无关,我们就不会像现在这样重视它了。然而,近几年来鱼漂造型有了新的变化,俗称“小瓜仔”和在涡流理论指导下的葫芦形鱼漂就是其代表。破解特异形浮标“小瓜仔”的亮相是在2002年4月举行的“泛宇杯”钓鱼大奖赛上,由刘树森操刀。当人们第一次看到这种漂身长70毫米,肩宽8.5毫米,按3:7分配漂身高度的短身鱼漂时,惊异之中难免会对它的稳定性产生疑惑。在此之前,凡是漂身…  相似文献   

13.
七星漂有很多叫法,如散浮、碎漂、点点浮等,各地叫法不同。一般都是采用鸡毛翎或者是鹅翎做鱼漂,时间长了这种鱼漂会退色,而且线眼松大,会出现裂缝、脱落等现象。这种漂比较细、短,老年人时间久了不易看清。 下面介绍一下本人自制的一种适合老年人使用的七星漂。 材料选用大蒜的杆(每头蒜里  相似文献   

14.
钓友问:用海竿配大漂以长串钩钓草鱼,在使用时有时不如人意。如串钩长了难抛投出去;而用大漂钓浮时坠子沉不了底,下面无坠之钩随风漂荡,经常会和别人的钩线“打架”,不知如何处理。  相似文献   

15.
衣善新 《钓鱼》2009,(10):22-23
我在《再谈盲区》一文的最后,有这样一段话: “在上面的分析中,为了便于理解和说明,大多没有考虑鱼钩的重量。实际上,在钓鱼活动中,鱼钩对漂尖的影响很明显。如果调目多于钓目,饵的化散和鱼吃饵抬头引起的漂尖反应是不同的。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钩的重力所引起。钓饵化散时,钩对漂尖仍有作用,漂尖上送少些。鱼吃饵上送时,钩在鱼嘴里,已不对漂尖发生作用,漂尖上送的距离要大些。”  相似文献   

16.
如果不是顾晓黎肯定地告诉我,我绝对不会想到,我面前的这位中国赛艇队的姑娘竟是一位生长在海滨城市大连的都市女孩。黝黑而粗糙的皮肤,使她看来如同一个农家女。 我问她:“皮肤变成这样,你不担心吗?” “退役后多去几次美容院不就行了吗?”晓黎满不在乎地说。 抚摸着她那布满老茧的大手,我问:“成年累月地漂在水上、重  相似文献   

17.
范宁 《钓鱼》2004,(17)
鱼漂,各地称呼不同。古代称浮;现代称浮子、鱼漂、钓眼等。它是钓者根据其反应了解水下鱼情、水情的标志,故有的钓者将其称之为“钓鱼人的眼睛”。《体育大词典》、《钓鱼词典》将鱼漂分为二大类:一为散子漂;二为单子漂。散子漂为多颗粒状的浮力强的物体组成;单子漂为一根长或圆、扁的浮力强的物体组成。它们的形状和大小、多少不同,是适应于海钓、流水钓、深水钓、浅水钓以及钓鱼方法中的点钓、拖钓、浮钓、悬坠钓、旋钓等而制作的。本章就常用的鱼漂,尤其是当前风靡一时的单子大鱼漂的一  相似文献   

18.
张怀彬 《垂钓》2001,(6):49-50
任何物体置于水中时都会产生两种力:一是水作用于物体产生向上的浮力;二是地心引力作用于物体产生向下(严格讲应是向心)的重力。当浮力大于所受的重力时,物体就浮在水面;当浮力小于所受的重力时,物体便沉入水底。在钩、漂、线、坠的组合系统中,漂的浮力远大于所受的重力,所以浮在水面;钩、坠、线所受的重力远大于浮力,故沉入水底。当用适当的线将漂、坠、钩合理地连接,  相似文献   

19.
用抛竿挂漂钓浮,一般是用通心坠定位。但以下的方法,却是不挂铅坠的。“天大热,鱼大咬。”“五一”刚过,南方的雨季就急匆匆的到来。一阵瓢泼大雨过后,终于使夏天炎热的气温稍稍消却。这时水里含氧量很充足,各种鱼儿都食欲大开,更可见水里的草鱼三五成群游弋在水面,疯狂拿食饲草,不时可见到深藏不露的大家伙浮到水面觅食。钓草鱼的黄金季节来到了!拿  相似文献   

20.
漂石运动     
不少人小时候都玩过“漂石”,或者叫“打水漂”:在小河旁或池塘边,将一块薄石片贴着水面用力抛出,石片便在水面上不断跳跃着向远处冲去,直至最后沉入水中。虽然经常也有“比赛”场面,但毕竟是孩子们的嬉戏,大人多不屑一顾。其实,“打水漂”是一种很有趣的体育项目,其真实名称就是“漂石运动”。在美国密执安州麦基诺岛每年都举办一次漂石锦标赛,作为世界大事,它被载入《吉尼斯世界记录大全》中,成绩得到世界公认。目前漂石的世界记录是24次,(即漂石在水面上跳跃24下,)由三个竞争者共同保持。参加比赛的唯一限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