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教师在长期的教学教程中积累了丰富的隐性知识,隐性知识是显性知识的基础,对教师科研、教学有着重要的支持作用。为了更好地促进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隐性知识的共享与传播,有必要深入研究隐性知识的组成要素及其结构。本文梳理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分析高校教师在科研与教学过程中隐性知识的特点,以构建高校教师隐性知识结构模型。  相似文献   

2.
高等教师知识结构存在的问题(一)知识建构失衡我国高等教育非常重视"课堂知识的传授",使得高校教师片面强调专业性知识的积累,而忽略了其他素养的提升。并且,由于教师评价体制的缺陷,教师的精力绝大多数都被"限制"于专业领域的科学研究之中。教师"专业化知识"呈现只注重发展"专业性知识"一维化的不良倾向。  相似文献   

3.
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加快了教师队伍学历水平的迅速提升,而新入职教师实践经验的缺失或实践时间的不适宜都会影响到受教育者。在教师专业化逐步推进的过程中,高校教师专业化的多米诺效应,即其专业化程度不仅会直接影响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而且会影响基础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进而影响到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赵雅丽 《考试周刊》2008,(19):14-15
教师专业化已成为国际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从理论上看,高校教师的专业化,在教师专业化发展中应具有引领作用,而事实上,高校教师的专业化问题目前受关注程度仍不高,这与高校教师资格认定制度起步较晚,同时与高等教育以专业教育为主的观念有一定的关系.本文拟从概念的厘清、发展现状、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实现途径来对高校教师专业化进行一些初步的探究.  相似文献   

5.
高校教师专业化成长阶段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校教师是实现高教强国的核心力量,高校教师的专业化程度如何,从根本上决定着高等教育的质量,影响着高等教育的成败。高校教师的专业化是集学术性、教育性、社会性和创新性为一体的动态发展过程。高校教师的专业化有五个成长阶段,应从每个阶段的成长特点出发,制定各阶段的专业发展目标,分类指导高校教师的专业发展,对高校教师实施发展性评价,采取有力措施促进有潜质的优秀教师成长为卓越教师。  相似文献   

6.
成人教育的对象是成人,由于对象的特殊性,对成人教育教师的要求更高.成人教育教师专业化的知识结构包括:渊博的科学文化等方面的知识;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普通教育学、心理学等基础理论知识;成人教育方面的理论知识;实践性的知识素质.  相似文献   

7.
高校教师专业化中,教育专业化明显薄弱,忽视高校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原因主要有:历史惯性的影响、教育观念的落后和对高校教师职业认识上的偏差。为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加强高校教师的职前教育、入职教育和在职教育,争取使每个高校教师都能达到教育专业化的目标要求。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知识社会学的角度来认识与理解高校教师的专业化问题,特别是学科知识在认识教师专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本文认为高深学科知识是理解高校教师专业化的前提,同时高校教师专业化也是高校教师主动探求知识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还要进行知识的价值选择和方法选择,最后达到创生知识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知识经济的发展催促着知识管理的推进.隐性知识是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隐性知识的研究和管理在知识经济时代尤为重要.本文从隐性知识的概念梳理和特征分析入手,通过对两种典型的隐性知识结构模型进行分析,从认知、技能、情感三个维度对高校教师的隐性知识结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高校教师的本质属性是教育专业性,其特有属性是学科学术性;高校教师专业化表现为学科专业化与教育专业化的统一,是教师学科学术性与教育专业性均衡发展的动态过程。从文化的视角看,高校教师的学科专业化是教师在创造文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学科研究方向、研究范式的过程;高校教师的教育专业化是教师在传承文化的过程中,逐渐胜任特定文化领域传承工作的过程。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可以划分为专业化初期、专业化中期和专业化后期三个阶段,不同发展阶段的专业化发展重点是不同的;在不同的高等学校中,对教师专业化的判定标准也应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11.
高校教师评价管理机制创新与教师专业化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行教师评价与管理机制更多的表现为外在的要求,教师的专业化仍处于被动职业化的状态,如何激励与引导高校教师主动寻求自我专业化发展空间,使其能从自我成长的内在需要角度体验专业发展的必要与成就,就有待于对当前高校教师评价与管理机制的改革与创新。本文结合实践从教师胜任力的考量与专业发展性理论等方面提出改革设想,以建构和完善我国高校教师评价与管理机制和保证体系。  相似文献   

12.
现行教师评价与管理机制更多的表现为外在的要求,教师的专业化仍处于被动职业化的状态,如何激励与引导高校教师主动寻求自我专业化发展空间,使其能从自我成长的内在需要角度体验专业发展的必要与成就,就有待于对当前高校教师评价与管理机制的改革与创新。本文结合实践从教师胜任力的考量与专业发展性理论等方面提出改革设想,以建构和完善我国高校教师评价与管理机制和保证体系。  相似文献   

13.
教学专业是高校教师之所以为教师的本性所在,高水平的学科专业是教师之所以为高校教师的特性所在,两者均是高校教师专业化的基点。但是,高校学术生态现状遮蔽了教学专业这个基点。理论与实践的割裂,要求我们重新调整高校教师专业化的方向和重点。  相似文献   

14.
教师专业化是职业专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以结构主义视角分析我国高校教师专业化问题,必须重新审视和定位教师的课堂角色,把教师专业化发展纳入整个社会结构之中,才能构建和谐的教育生态环境,促进高校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5.
王英 《教学与管理》2013,(15):41-44
自古就有"学为人师"之说,教师的知识历来为人们所重视,教师也正是因为自己的丰富知识才获得大家的认可与尊重。但是,人们更多关注的是教师知识的"量",对教师知识的"质"则缺乏应有的关注。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教授给学生更多的知识。教师要从课程执教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参与  相似文献   

16.
从表达展示技术、信息检索技术、资源管理技术、教育博客、思维汇聚技术,探究教学技术等方面探讨了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必备的几项信息技术.  相似文献   

17.
高校教师专业化是教师发展的必然趋势,微课实践是教师专业化的一条新途径,微课是传统课堂的延伸,具有短小便捷等特点,适合碎片化和移动化学习,能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和信息化教学能力。高校应重视提高教师微课制作技能,建立微课学习共同体,实施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8.
从表达展示技术、信息检索技术、资源管理技术、教育博客、思维汇聚技术、探究教学技术等方面探讨了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必备的几项信息技术。  相似文献   

19.
专业化是当前教师发展的目标和方向,专业化条件下教师的知识结构及其优化对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专业化条件下教师知识结构的基本构成、良好知识结构的基本特征以及构建、优化教师知识结构的基本途径等问题是发展关键。  相似文献   

20.
健康人格:高校教师专业化的理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教师的学科专业化和教育专业化造就了各具特色的专业化教师。专家或专业化教师的本质特征是其独特性或"不可替代性"。每一个高校教师的专业化过程就是其形成独特个性或人格的过程。"人格"理论从"扮演角色"的角度提出了高校教师专业化的社会理想与个性化设计思想。高校教师专业化应该通过宽松的"台前",由高校教师自我实现人格的塑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