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购买力是扩大和培育内需的重要方面。上海在首次召开的郊区工作会议上提出,上海郊区发展的总目标是城乡一体化、农村城市化、农业现代化、农民市民化。并提出了郊区农民收入与城市居民收入同步增长的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乡镇成人学校必须进行相应的转变,以适应服务于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郊区教育事业必须按照上海教育发展要求逐步提高工作的品质均衡发展不是一种意识,而是工作品质,不是“填谷”运动,而是寻找健康、公平发展的途径在新一轮发展的进程中,上海把城市建设的重点转向郊区。提高城市化水平的关键是经济发展,而教育是基础;城市化的主要对象是农民,造就现代市民,教育的作用巨大。上海市教委适时下发了《关于推进新郊区、新农村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城乡一体,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时代课题,将上海率先基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近两年来,我们在区委、区政府领导下,协同有关部门积极组织职业学校和成人学校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为提高农民素质,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维护社会稳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一、认清形势,统一思想,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进入新世纪,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提出了围绕城乡一体化,加快农村城市化,推进农业现代化,实现农民市民化,使郊区逐步成为上海拓展发展空间的重要支撑点、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增强城市功能的重要集聚地的发展目…  相似文献   

4.
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章分析了农民增收对农村稳定、农业发展的重要作用,指出了农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和制约农民增收的6点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5点措施。  相似文献   

5.
务工经济的迅速发展,已成为贵州省凤冈县新农村建设的一大亮点。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凤冈县农民收入稳步增长,务工收入正成为凤冈县农民增收的主渠道。在新农村建设中,县委、政府始终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首要目标,把农村劳动力转移放在农民增收的重要位置。各乡镇加快发展劳务经济,组织农村劳动力通过培训,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向省外发达地区输出。  相似文献   

6.
正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提高农民素质的关键在于开展农村成人教育。发展农村成人教育以优化农民素质,提高农民文化水平,增强就业能力,开发人力资源,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民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目标,强调教育的地位、作用、责任。"三农"问  相似文献   

7.
第三产业:上海郊区城市化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海小城镇建设应走郊区城市化的道路,发展第三产业是上海郊区城镇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第三产业内部,依据服务业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特点,可以将其分为传统服务业,补充性服务业,新兴服务业三类,上海郊区城镇第三产业的内部结构,主要以传统服务业和补充性服务业为主。  相似文献   

8.
信息技术与学生学习方式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关系,信息技术可以是“知识的灌输者”,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是接受式;信息技术也可以是“学习的辅助者”,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是研究式。作为地处上海远郊的松江区.如何让信息技术渗透到教育教学上去,成为一个新的努力方向。而上海教育信息化整体水平的提高,也需要郊区的教育信息化同步发展。松江区大目标已经确定:作为上海市“十五”期间重点建设的新城,松江将建设成一座体现上海郊区综合实力和水平、居住环境优越、中等规模的文化旅游园林城市,而这个大目标的实现同时也需要促进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实现学习型社区的互动,最终建立起适台松江特色的现代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9.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点和难点。而建设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对于迅速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实现农业的产业化和市场化以及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要突出政府在农业教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责任,保证农科教结合的顺利实施,要始终把为农业服务作为农业教育的根本宗旨,要特别加强农业教育和农村基础教育之间的沟通和合作等等。  相似文献   

10.
农民增收问题是池州市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也是关系到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重要问题。农民收入的高低直接影响农村社会的稳定,要保持农村的长期繁荣稳定必须解决农民的增收问题。基于此.本文在分析池州市农民收入增长制约因素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和培育农民增收的新途径,为池州市农民增收提出基本思路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乡镇企业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如今,它已成为农村经济的主体力量和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乡镇企业的发展,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巩固、壮大集体经济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促进国家工业化,提高综合国力,保障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也为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探索出了一条成功之路。北京市的特点是“大城市小郊区”,但从面积上讲,郊区农村占了94%,并且承担着为首都建立“鲜活食品基地”、“工业发展的腹地”和“生态屏障”及“旅游、休闲、度假基地”的服务功能。郊区经济对全市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乡镇企业作为郊区农村的主体产业和全市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2.
对当前我国农民收入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农”问题(农业、农民、农村)是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研究中备受关注的一个热点。近年来,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对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存在严重的制约,首先对当前农民收入的现状作了分析,而后指出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这一现状的严重不利影响,最后提出了增加农民收入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宿州市农民创业培训实施现状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创业是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和农民收入快速增长的内在动力,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着力点。农民创业培训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不少现实的弱势和问题,从农民创业素质和创业培训模式入手,提出纵深推进农民创业培训的策略,从而推动宿州市新农村建设和实现振兴皖北经济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农村是一个巨大的潜在消费市场,受到农民收入水平的限制,长期启而不动,本对农民的收入现状、制约农民增收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增加农民收入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上海唯一一所培养中高级农林人才,同时举办农民培训、成人教育和农业科技咨询服务的高职学院,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充分发挥学院人才、科技、资源优势,通过灵活调整专业、培育新型农民和构建互惠共赢的校企合作平台等具体工作,为上海郊区新农村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支持和服务,同时也促进了学院自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增加农民收入的思路与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能否实现,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民。为此,2004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把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业现代化作为基本目标。增加农民收入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应该围绕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精神,创新思路,配套运作。一、以资金化投入增加农民收入资金是目前农民增收的“第一推动力”。在市场经济发展了的今天,农民最需要和最缺乏的是“实打实”的现金流。种粮食一度出现的“增产不增收”,不仅给农民带来了直接的伤害,而且使农民不能补偿种粮食的资金投入,弱化了他们…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农民市民化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长有重要作用,论述了在新形势下,我国农民市民化的制约因素,提出了推进农民市民化与农民增收对策。  相似文献   

18.
未来5年内,上海将实现生均优质教育资源,生均经费和生均公用经费,生均校外教育活动基地及设施,中小学教师高级职务、特级教师、特级校长与教师干部的配比,中小学教师人均年收入与中心城区平均水平基本持平。上海市教委日前出台《关于推进新郊区新农村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为上海新农村教育发展勾画新蓝图。针对上海郊区农村教育发展所面临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矛盾以及中心城区人口向郊区导入的压力,上海明确了新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的6大目标,即形成与城乡规划体系相匹配的中等及以下各类教育的合理布局;形成与郊区产业发展方针及定位…  相似文献   

19.
追赶与超越     
罗阳佳 《上海教育》2011,(10):14-15
"十二五"开局伊始,资源扩张与内涵发展的双重命题就同时摆在了上海郊区教育面前。人口发展态势对郊区教育提出严峻挑战。随着上海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上海人口的发展变化出现新特点。"十二五"期间,城市人口进一步向郊区转移的趋势明显,加之人口生育高峰来临的叠加效应,郊区人口总量和结构将加速变化。市统计局近日公布的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上海常住人口总量增长迅速,人口分布向郊区急速扩散,有7个郊区的常住人口总量增幅超过50%。按照以常住人口为基数配置教育资源的原则,上海郊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资源配置的压力。  相似文献   

20.
社会转型期上海郊区农民职业教育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上海郊区现阶段正处于急剧变化的社会转型期。在传统农村向现代农村、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过程中.首当其冲的是农民的职业转型。只有当大部分农民转型为非农产业从业人员,小部分守业的农民转型为现代农业从业人员,这种社会转型才能真正实现。而农民的职业转型除需要提供非农就业岗位外,还需要大力推进农民的职业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