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爱荣 《教师》2011,(7):78-78
"把这个字记住我还有其他的方法""我还有话要说""老师,我的课本上有个别字印刷有错误"……随着课堂教学的改革,课堂教学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老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课堂上,学生不再像从前一样按着教师预定的思路走,他们开始有了自己的主张和见解。是继续按教案进行讲课,还是坦诚地顺着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进行下去?这就成了摆在我们老师面前的一个很现实,也是十分必要、值得思考的问题。现从以下几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蒋晓冬 《学子》2013,(8):95-95
英语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教师是教学中的指导者。但现实情况并不理想,仍然有部分老师偏爱满堂灌。让学生成了英语学习的旁观者。传统的英语教学中,老师用"画""唱""演""玩"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大部分的"画""唱""演""玩"都是教师花很多的时间在课前准备好的。现在,已经有很多老师放弃了这种传统的方法。随着政府对教育的大力重视,"班班  相似文献   

3.
冷发田 《成才之路》2011,(13):81-81
在从教当中,时常听到学生对老师的私下点评某某老师"真严格""负责任""学生都服服帖帖"的,同样是这位老师,有的学生却称之为"酷吏";某某老师"真有爱心""总是面带微笑""充满亲和力",也同样是这位老师,有的学生却称之为"菩萨心  相似文献   

4.
当年周恩来在南开中学的课堂上被问起为何而读书时,他掷地有声地回答:"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每个人在学生时代,都会从老师那里听到过这样一个有关读书与理想的故事。在每个学生的心底也总会有一个梦,这个梦是对自己未来理想的憧憬。"你长大后想做什么?"在老师的这个提问过后,学生们说得最多的是"我要当科学家""我要当一位人民教师"。  相似文献   

5.
最近出差,在一家商场门前参加了一次从1写到300的"写数字赢大奖"活动,感觉挺有意思。这不,一回来我就和学生分享了。"同学们,今天的语文课,咱们学习写数字。"我边说边在黑板上写下"1、2、3、4、5……""就这样一直写到300,会吗?""老师,您不是逗我们玩吧?我们都六年级了,这也忒小儿科了。"调皮鬼李峰第一个提出了疑问。"怎么会呢?不过这有条件,就是在你们写的过程中不能出现差错,比如21,你先写1也为错。总之,出现任何一丁点儿差错就算你失  相似文献   

6.
邓文卓 《班主任》2014,(10):38-39
新高一开学伊始,我以学生入学体检表上的身高为依据编排了座位,自认为还算公平公正。可众口难调,这不,临时班长来"为民请命"了:"老师,李群眼神不好,坐在后排看不清黑板,能给她调换一下座位吗?""让她自己来找我。"刚接手这个班,我对很多学生情况的了解还只局限于他们的学籍卡片。  相似文献   

7.
作文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向来是一大难点,写作文时,学生经常会感到无事可写,作文内容空洞,缺乏真情实感,原因何在?纵观我们平常的作文教学,不难发现,许多教师只教会了学生"怎样写",而并没有教会学生"写什么",在课堂上主要给学生讲"审题""拟提纲""怎样开头和结尾"等写作技巧方面,而没有把学生写作的"源泉"挖掘出来。这样的教学,无疑是事倍功半,效率极低。所谓作文,是学生通过文字把自己的生活表达出来,如若没有了生活这个源泉,就是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学生之所以觉得作文无事可写,一方面是由于他们年龄还小,生活比较单调,还没有经历过许多事情;  相似文献   

8.
董月娥 《辅导员》2014,(2):50-50
每次走进教室,都能看到一些学生在"抄作业",也经常听到一些老师说学生的作业是"抄"来的。在调研中,很多学生反映"不会做呗""作业太多呗"等。对于学生的这种行为,我更多的是理解。  相似文献   

9.
以"追求高效课堂"为目标,本人尝试做好"课堂引入""课堂新授""课堂反思""课后交流"这几个环节的工作。"爱也是学习动力!"学生喜欢一个教师,爱屋及乌,也就喜欢这个教师所教的课程。有自卑感的学生,会不接受老师的高期望;有自强精神的学生,会鄙视老师的歧视,"说我不行,我非要证明给你看我行!"所以,教师对全体学生的高期望必须要有效地被学生"认同"或"接受",成为大家的共识,才能真正起到促进学习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家长群,我的备注是"高心老师"(高中心理教师的简称),很多家长都称我为"心老师"。不知在这个心理教师挺"囧"的年代,"高数教师""高英教师"是不是也会有被人称为"数老师"和"英老师"这样的囧事发生呢?  相似文献   

11.
我的儿子已经是23岁的研究生了,回过头审视当年孩子在幼小衔接过程中我们所做的工作,有收获也有遗憾,现在写出来供大家借鉴。 玩足"当老师"的游戏 "学校""小学生""新书包""红领巾"对于一个即将步入学校的孩子来说是神秘、好奇、向往的欣喜,也是陌生、敬畏、未知的胆怯。作为家长,要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逐步给孩子形成"学校"的概念,我们家的做法是让孩子玩足“当老师”的游戏。  相似文献   

12.
学生头痛的是"你给我写作文",学生喜欢的是"写自己的作文"。 传统的作文教学一直处于一种老师让学生"你给我写"的状态,学生在不情愿、在没有写作兴趣的状况下很难写出好的作文。  相似文献   

13.
批改作文时,我在作文本上一律用符号,不在作文本上写文字评语。但是,评语又不能不写。为此,我把每个学生作文的优缺点,分别写在一些纸条上。让学生为自己的作文写好评语后,再发给他们。让他们把老师的评语贴在作文本上,与自己写的评语对照,看看老师与自己的评价是否中肯、全面,是否找到了主要的优缺点。实践证明,这种有趣的方法,既  相似文献   

14.
邓娟 《教师》2013,(6):41-41
那是一堂极为普通的语文课,突然有学生提问:"老师,为什么木兰要‘当窗理云鬓’,阿姐要‘当户理红妆’呢?"我一时大意,随口说:"你平时上学路上有没有注意过路边的玻璃门窗,是不是可以隐约照出自己的身影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反应快的学生立马叫起来了,"不对吧,那时是南北朝时期,没有玻璃吧?""那时的窗户应该是镂空的或纸糊的吧?""对着窗户是因为光线更亮些吧?"……  相似文献   

15.
朱丹丹 《班主任》2012,(11):29-29
我曾经是一个忽视课堂评价语言的老师,学生回答完问题后,常常用"好、不错、还行"等简单的语言进行评价,有时甚至没有评价,只是两个字"请坐"。教研室杨老师听了我的课后,指出了我的问题。我发现杨老师讲得很有道理,于是决定不再吝惜对学生的赞美。我开始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学生读书的音质不错,我说:"你的水平和中央电视台的主持人相差无几。"学生写了一篇不错的文章,我说:"其实你的能力已经达到了作家水准。”……听到这样的赞美,学生总是笑嘻嘻的,我也很得意,以为自己已经懂得了课堂评价的真谛。  相似文献   

16.
杨罡 《考试周刊》2011,(52):168-169
常听学生说:"上政治课最轻松,如同听评书。""上政治课可以梦游周公,但也不影响听课效率。""不要动脑筋,不要记大量的笔记……"我觉得学生在政治课堂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幸福,仅仅是一种"伪幸福"。  相似文献   

17.
新学期,领导安排我到另一所学校任教,当我在原来的办公室收拾东西的时候,我上学期教过的一些学生悄悄地走进办公室,其中的一个学生拉住我的衣袖说:"鲍老师,你为什么不做我们的班主任了?""鲍老师,你为什么不教我们?""鲍老师,我好喜欢听你的课。"其他的同学也纷纷发问,我激动得说不出话来,许久,才开口和她们说明了原因。孩子们听完迫不及待地说:"那下学期你再调回来当我们的班主任,好吗?"  相似文献   

18.
方梅 《幼儿教育》2014,(10):14-15
“老师,我们造房子吧!”"老师,我们建农场吧!""老师,我们做蛋糕吧!""老师,我们可以自己选择一具吗?""老师,我们可以自己选择朋友吗?"…………孩子们一听是要去玩沙,都兴奋得手舞足蹈。顿时冒出很多有趣的玩法来。虽然我很希望他们按照我的意愿来搭一个住宅区,但转念一想,毕竟孩子们才是游戏的主体,实在不忍,小破坏他们游戏的积极性,于是决定听他们的。在得到允许后,孩子们兴致勃勃地开始选择工具、同伴,确定游戏主题了。  相似文献   

19.
记住你,是在不经意间。那天,我如往常一样地在批改着学生的作业,这次作业是本学期学生写的第一篇作文。当改到你的作文时,我不禁满嘴牢骚:"天啊,奥赛班怎么会有这样的学生?真不知道他怎么进来的,下学期非淘汰下去不可。""谁呀,这么糟糕让我们的不生气老师都红颜大怒?"旁边的胡老师玩笑地问。"一个叫唐宁的学生。"我忿忿地说。"唐宁,唐宁。"  相似文献   

20.
"老师,果又发脾气了,把你的教棒都掰断了。""老师,果拿起笤帚要打人,说他要写作业,嫌我们吵了他。"唉!这孩子,因为上节课被我批评了几句就又爆发了。快步走进教室,孩子们都远远地、惊恐地观望着。有孩子悄悄喊住我:"老师,要小心,果发起火来就像疯了一样,三年级时还跟班主任打架呢!"我径直走到果的面前,严肃地看着他:"又怎么了?怎么就控制不了自己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