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自古以来,我们教育的模式主要是老师教,学生听;老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如此教学严重束缚了孩子的思维,扼杀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孩子在这样长期的学习环境中也会失去创造意识。长此以往,孩子就变得像一个机器人,失去了主动性。因此,作为一切科目的基础──语文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造意义显得尤为重要。如何才能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呢?我的作法是:一、创设情境,激发思维兴趣假设旅行,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小学语文教材低年级的许多课文是对一些事物的认识,我根据材料的特点采用想象的方式对学生进…  相似文献   

2.
一、导入新课要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重点  在社会课教学中,新课的导入至关重要,教师巧妙地导入新课是创造良好教学气氛的基础,就像演员亮相那样,能迅速吸引“观众”,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之进入最佳的求知状态。这就要求教师在讲授新课前,要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或提出问题寻求解答,或创设情境激起想像,或运用对比引导思维,从而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讲授《中华民族的摇篮》时,可这样导入新课:同学们,长江、黄河是我国境内的两条大河,那么为什么人们把这两条河称之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呢 ?……这个问题紧扣课文…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学中的板画不但能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所描绘的情境,还能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使学生头脑里想象的景物由模糊、缥缈变得清晰、明朗,以帮助学生领悟课文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下面就教学《林海》这篇课文谈板画的运用。一、以画会意在语文教学中创设与课文内容相应的情境,能使学生准确感悟语言文字所蕴含的意义。运用版画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林海》第二自然段开头一句给学生设置了一个悬念:“大兴安岭这个‘岭’字,跟秦岭的‘岭’字可大不一样。”怎样“大不一样”呢?大兴安岭的“岭”是那么“温柔”,而秦岭的“岭”却是那么…  相似文献   

4.
小学语文第八册《古井》一课,讲的是古井不仅为乡亲们提供着生命的源泉,而且还陶冶着人们品格的事情。教学此文时,我精心进行思维导向设计,指导学生读懂课文,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一、问题导向,感知课文为了帮助学生有效地感知课文,我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引导学生边读书边思考:1.古井起到了哪两个作用?2.乡亲们是怎样做的?为什么这样做?3.“古井”、“乡亲们”、“两位老人”之间有什么联系?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学生初步从“多好的古井”、“品德高尚的人”、“古井哺育了人”这三个方面,整体上感知了课文。二、词语导…  相似文献   

5.
情境教学以其“形真、情切、意远、理蕴”的鲜明特色,在培养学生情感,启迪思维,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有独到之处。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以创设情境为突破口,激发兴趣、发展思维、培养创新呢?我的体会是:  相似文献   

6.
张浩航 《成才之路》2014,(21):22-22
小学美术课程是发展学生想象力最重要的课程,小学美术课堂是发展学生想象力的主阵地。美术教师应提高思想认识,把培养学生想象力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积极利用美术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下面,笔者立足成才,就如何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一、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想象力 美术是感性的艺术,教师在钻研教材时,要善于利用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创设生动有趣的有效的教学情境,把学生思维引入到自己的预设轨道,培养他们的想象力。例如三年级上册“大人国和小人国”一课,我是这样创设情境引入教学的。上课伊始,我很高兴地问学生:同学们,老师很喜欢两本书,大家想知道书名吗?学生们心里很疑惑:这上美术课,老师为什么提看书的事情呢?心中有了疑惑,便急切想知道原因,学生纷纷摇头,我多媒体课件出示《鲁滨逊漂流记》,看过这本书的学生们顿时兴奋起来。接着,我又问:“谁能说说这本书讲的什么故事啊?”一个男生站起来,把故事简要地说了一遍。我又用课件出示了第二本书《格列佛游记》:这本书谁看过,你对它印象最深的是哪个故事?只有两个学生举起了手。一个学生说:我印象最深的是格列佛到小人国和大人国历险的事。我利用多媒体简要介绍了这部分内容,然后提出问题:“知道老师为什么喜欢这两本书吗?”一个学生说:“这两个主人公都很勇敢。”另一个学生说:“他们都在漂流中遇到了很多有趣的奇妙的故事。”我接着说:“如果我们也能在想象中漂流,一定能创造出更多的惊喜!你能想象一下小人国的画面吗?”学生的思维顿时被激活了,他们纷纷展开丰富的想象力描述自己头脑中的画面……因此,在研读教材的时候我们就应力图创设  相似文献   

7.
黄宁宏 《广西教育》2011,(31):39-39
一、质疑教学存在的误区一是没有创设良好的质疑情境。如教学课文《木兰从军》时,教师在学生初读课文后,就提出问题:“这篇课文讲了什么故事?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你读了有什么感想?”由于小学生对古代知识了解得较少,而教师又没有创设相应的情境,  相似文献   

8.
课程改革,为什么要改?改的是什么?我认为根本目的只有一个———创新。江泽民同志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呢?我的理解是:创设自由、和谐的学习氛围,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合作、探索的情境中获取基础知识和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初步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一、学导互动,生为主体我们曾听到过这样的趣事:国内某一流大学中文系著名的古典文学专家,发现正在上小学的孙子的语文教材中一首古…  相似文献   

9.
中学物理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创设情境,通过提出一些与课文有关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将学生引入情境之中,容易激发起学习的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如:在讲动量一节时,教师首先向学生提出问题:茶杯掉在水泥地上容易摔碎,而掉在泥地上不易碎,这是为什么呢?一片树叶落下时,人们不以为然,而一块砖头从高处落下时,人们会望而生畏,  相似文献   

10.
教学该文时 ,以读为本 ,牢牢抓住“初、细、精、熟”四个环节 ,使学生从读入手细品悟 ,引发思考。一、初读铺“面” ,形成表象先通过提问式谈话审题激趣 ,导入新课 :“同学们 ,古井是古时候遗留下来的一口极普通的井 ,文章以此为题 ,可见古井的平凡之中一定有其不平常之处 ,这不平常体现在哪儿呢?学完课文 ,我们就知道了。”这样设置悬念 ,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接着 ,播放课文录音 ,让学生边听边圈出课文中的生字 ,并利用字典等工具书 ,掌握这些生字的读音和写法 ;然后 ,让学生初读课文 ,联系上下文理解新词 ;最后 ,让学生用一两句自己的…  相似文献   

11.
在语文教学中怎样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呢?总的说,要变革旧的教学方法,建立新的教学策略,努力为学生创设活动情境,诱发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丰富学生的想像力,以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一句话,必须要优化教学过程。学生的思维过程,一般要经历这样几个阶段:思维引发~思维发展~思维结果。与之相应,我们教师要做好三件事:“诱思”、“导思”和“反思”。一、诱思教学是双边活动,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而思维活动的参与是最重要的参与。诱发学生的思维,可以充分利用以下两类动因:(l)功利性动因。语文…  相似文献   

12.
斯托利亚指出:数学教育是数学活动的教育,也就是思维活动的教育。如何构建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特色的数学学科教学?我的认识是:结合学科特点,以激发学生情感为基础,让每个学生主动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为每个学生提供创造发展的机会,使他们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一、创设教学情境,是培养创造思维的基础。在课堂教学中巧妙地创设教学情境,是为了引起学生注意,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创设教学情境有各种做法,如动手操作、制造悬念、实物观察、电教媒体展…  相似文献   

13.
欧润生 《考试周刊》2012,(89):142-143
实施中学物理新课标后,在教学中如何,于设情境提高物理教学的有效性呢?教师应紧贴生活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探求思维;利用物理实验创设教学情境,激活学生发散思维;运用知识“通感”创设人文情境,启迪学生跨越思维:利用多媒体创设活泼生动立体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思维。  相似文献   

14.
一、点拨情趣教师必须深入探索教学规律,讲究教学艺术:或组织学生讨论以训练其思维和表达能力;或指导学生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以促进思考;或精心设计导语以激发其强烈的求知欲;或创设情境以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如在教学《扁鹊见蔡桓公》一文时,可这样设计导入,先请学生查成语“讳疾忌医”。学生很快查出它的意思,随即点拨学生:“你们知道这个成语的出处吗?请大家翻开课文《扁鹊见蔡桓公》,这篇文章便讲了它的出处,下面让我们来学习这篇课文。”这样,学生的学习热情顿时高涨起来。二、点拨思维在教学中根据教学的需要,不断设置…  相似文献   

15.
饶秀英 《教师》2010,(4):32-33
情境,又称教学情境或学习情境,是学生参与学习的具体的现实环境。具体的、充满情感和理智的教学情境,是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根本保证。在语文教学中,创设情境主要是指运用图画、摄影、幻灯、音乐、语言描绘和动作演示等方式,创造与渲染气氛,调动学生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使他们耳濡目染,口读心诵,进入课文所描述的情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的一种教学法。  相似文献   

16.
在当今语文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这一重要的教学途径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用得好,就能在小偏离文本内容的前提下把学生的思维带入新的天地,诱发好奇心,激发兴趣,点燃他们求知的火花。那么如何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呢?  相似文献   

17.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创新能力,是现代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江泽民同志曾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情境教学以其“形真、情切、意远、理蕴”的鲜明特色,在培养学生情感,启迪思维,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创新思维上有独到之处。那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以创设情境为突破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  相似文献   

18.
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思维是从问题开始,学生通过提问可以引导他们的思考方向,扩大思维广度,提高思考层次,发展创新能力。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呢?(一)创造教学气氛、鼓励学生探究、质疑,为问题意识的培养提供宽松的环境学生具有一定的问题意识,能否得以表露和发展,取决于是否有一个适宜的环境和气氛。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为学生创设学习的情境,提供全面、准确的有关信息,引导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中,自己开动脑筋进行学习,掌握教学知识。在学生思考问题时,不到苦思不得其解,不启发…  相似文献   

19.
《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中有许多表达强烈感情的句子。第1自然段中有这样一句话:“人们臂上都缠着黑纱,胸前都佩着白花,眼睛都望着周总理的灵车将要开来的方向。”教学过程中,忽然有学生问我:“老师,这句话连续出现了三个‘都’字,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这不是重复啰唆吗?”是啊,这是不是重复啰唆呢?我顺势引导学生:“大家再仔细读一读课文,品味一下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相似文献   

20.
小语教学应当注意捕捉课文的动情点,在读悟课文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披文入情,悉心品味,与作者、人物同悲欢,共爱恨,以求在心潮澎湃、情感共鸣、物我交融中强化情感的渗透力。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注重情感注入,引发学生情感,增强情感体验,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呢? 一、创设情境,引发情感冲动 教学中教师应创设情感丰富的教学情境,把学生带人特定情境之中,让学生在情感体验中引发情感冲动。如《草原》这篇课文,写了草原特有的秀丽美景及生活在草原上的内蒙古人民的热情、好客,反映了汉蒙人民的友谊。上课伊始,我采用“很想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