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节教学内容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教材第31—33页例1、例2),第1课时,新授课。长方体和正方体是最基本的三维几何形体。由二维平面图形到三维立体图形,是学生空间观念的一次发展。特别是长方体体积的计算,它是学习一切几何形体体积计算的基础。在此之前,学生已理解了体积的意义和掌握了常用的公制体积单位,通过本节课的教学,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和教材简析 本节教学内容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教材第31-33页例1、例2),第1课时,新授课。 长方体和正方体是最基本的三维几何形体。由二维平面图形到三维立体图形,是学生空间观念的一次发展,特别是长方体体积的计算,它是学习一切几何形体体积计算的基础。在此之前,学生已理解了体积的意义和掌握了常用的公制体积单位,通过本节课的  相似文献   

3.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数学第十册第32-34页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例1、例2及相应的“做一做”,练习七的第4-7题。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与体积整理复习”[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教师要求学生口答以下问题:(1)什么叫做物体的体积?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2)1立方米的正方体,它的边长是多少?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它的体积是多少?  相似文献   

6.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说课设计□锦州市教育教学研究中心陈文轩“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是小学阶段学生认识立体形体的开始,更是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及体积的基础。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六年制小学课本第十一册第84—85页,是该单元的开端。讲好本节课,可...  相似文献   

7.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初步理解体积的含义;认识并会运用公制体积单位;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公式的含义并会运用。 2.使学生观察、抽象、概括、分析、推理等能力得到训练。二、教学过程: (一)复习(放映幻灯片)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五年级下册第40页-43页例1、例2. 教学过程: 一、质疑导入 激发兴趣 1.教师出示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实物. 能说出谁的体积大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2.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从比较物体体积的大小入手,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动力.  相似文献   

9.
彭莹 《江西教育》2000,(9):43-44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数学教材第九册“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  教学目的:能运用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课前准备:教具 (多媒体课件 ),学具 (12个 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肥皂、魔方等 )。  教学过程:  师 (指着学生桌上放的肥皂和魔方 ):同学们,你们桌上放的是什么 ?它们的形状是……  生:肥皂的形状是长方体,魔方的形状是正方体。  师:看到这两样东西,你们想知道哪些数学问题 ?  生 1:我想知道哪样东西所占的空间大 ?各占多大空间 ?…  相似文献   

10.
小学数学第八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一节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理解体积(容积)和体积单位的意义,掌握长方体、正方体体积(容积)的计算方法;掌握公制体积单位的进率和换算,学会土石方计算方法。学习本节内容,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很重要,掌握其特征,理解体积计算公式也就比较容易。这是学习体积单位间进率  相似文献   

11.
在教学长方体、正方体公式推导时,我们采用如下教学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一、激起导入1.口答.下面的图形都是用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拼成的,说出它们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相似文献   

12.
体积对五年级学生来说是一个新概念。由认识平面图形到认识立体图形,是学生空间观念的一次发展。 在“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这一课时的教学中,推导长方体的求积公式是本节课的难点,也是重点。必须加强实物与教具的演示和学  相似文献   

13.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有关知识是学生学习立体几何的开始。由研究平面图形发展到研究立体图形,是学生空间观念发展中的一次重要的飞跃。长方体和正方体是最基本的几何形体,特别是长方体体积的  相似文献   

14.
【课前思考】在新授课上,学生已经从面、棱、顶点三方面对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有了一定的认识,也基本掌握了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但在解决具体问题时,缺乏结合特征理解数据、结合实际寻找条件的经历,造成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存在困难或者结论不全面等问题。不同学生的空间观念的差异非常大,例如:学生虽然经历过长方体纸盒“拆”或“拼”。但仍然不清楚六个面(长方形)与文字中叙述的长方体长、宽、高有怎样的紧密联系。即使记住了长方体的表面积公式,遇到类似“抽屉的用料”等现实问题时,还会感到困难。  相似文献   

15.
义务教育六年制数学课本第十册第二单元的“长万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一节,主要包括体积和体积单位、体积单位间的进率、容积和容积单位以及体积和表面积的比较等内容。体积对小学生来说比较生疏,从二维空间(面)向三维空间(体)扩展,这是学生空间观念的一次发展,同时又是今后学习一切几何形体的基础。故本节内容既重要,又较难理解和掌握。教学中要把握以下几个要点。一、直观——表象——抽象,形成清晰概念通过直观演示,具体操作,指导学生有目的、有重点地观察,先获取丰富的感知,再对照实物圈或联想有关物体,建立起正确的表象,…  相似文献   

16.
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教材是用“特殊到一般”的方式进行的。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是根据长方体,正方体之间的特殊关系,由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演变而得到。教学这部分内容,教师可放手让学生根据教材内容进行学具操作,让他们通过观察、思考,得出所需要的结论,达到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比较和抽象思维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课前思考] 在新授课上,学生已经从面、棱、顶点三方面对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有了一定的认识,也基本掌握了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但在解决具体问题时,缺乏结合特征理解数据、结合实际寻找条件的经历,造成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存在困难或者结论不全面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有些同学由于粗心会把题目做错,这些错题就像人生病一样,需要"医生"及时诊断、治疗。马小虎做的几道题就"生病"了,现在咱们就一起来给它们诊断、治疗吧。  相似文献   

19.
教学内容: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与体积整理复习". 一、教学导入 出示 师:你能用字母表示出长方体的哪些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20.
教学目标: 1.在练习中,进一步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体积的含义,能正确、灵活地解决求表面积和体积的问题,会求变化后规则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 2.通过观察、比较、归纳、概括的探索过程,感受表面积和体积的变化规律,理解表面积和体积的知识本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