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报刊     
《传媒观察》2007,(11):64-64
新华日报的沿海开发系列报道,泰州日报的“干事”报道,现代快报的舆论监督报道,江苏经济报的趋势分析和预见性报道[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报刊审读     
新华日报的沿海开发系列报道新华日报围绕省委、省政府"推进沿海开发"的决策,连续推出5个系列报道,多层次、多侧面、多角度地反映江苏沿海开发的决策、目  相似文献   

3.
5月7日,新华日报在一版推出了“乡下人说下乡人”系列报道,她和去年“县委书记联系点追踪”的系列报道珠联璧合却又别开生面。视点好。宣传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讴歌党的干部深入基层,心入群众的动人风采,这方面有许多成功的报道。然而,新华日报的“办报人”独具慧眼,“通过基层干部和群众的眼睛来审视领导机关下来的干  相似文献   

4.
今年7月11日、12日、13日、14日,新华日报在A1版推出重大主题新闻系列报道:聚焦江苏沿江保护式开发新路径。四天内,刊发四篇近3000字通讯,并分别配发评论员文章和大张新闻图片,其中,包括三篇头版头条。集中在一个很短的时间段内,动用如此高规格的版面资源,这在新华日报近年来重  相似文献   

5.
今年5月7-9日,《新华日报》连续三天在头版头条或头版重要位置刊发“南瑞继保自主创新”的典型报道后,引起了较大社会反响。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在报纸上批示:“请告新华日报,这个系列报道很好……”,省委宣传部领导也多次在有关会议上表扬这组报道写得好。省、市有关部门派人到  相似文献   

6.
报刊审读     
《传媒观察》2007,(2):64-64
江苏报纸对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的报道;泰州日报的“建设新农村”栏目;宿迁日报的创业文化系列报道;连云港日报的“沿海万里行”大型系列报道;  相似文献   

7.
凡是署名文章和文艺作品,均不允许一稿两投。可时下一稿两用的现象却屡屡见诸报刊。略举最近见到的几例: 例一,《法制日报》1988年8月25日一版和《新华日报》8月16日四版,均登载刘守海写的《陪审员两地书》; 例二,《新华日报》1988年8月17日四版和《江苏经济信息报》8月20日三版,分别刊登苏雄雄写的小说《“煮酒论英雄”》和《庆功酒》,标题虽异,内容完全相同; 例三,《新华日报》和《扬子晚报》1988年8月23日一版,分别发表沈昌顺写的《为“泼‘冷水’度厂庆”鼓掌》和《厂庆为何泼“冷水”》。  相似文献   

8.
1946年1月11日,是重庆《新华日报》创刊八周年。陶行知为“贺新华日报八周岁”写了一首诗,题为“新闻大学(社会大学五院之一)”,发表在1月12日的《新华日报》上。陶行知在诗中满腔热情地赞扬人民的报纸为广大读者的“新闻大学”,并对如何联系实际学新闻知识,作了生动形象的描写。他在诗中写道:  相似文献   

9.
1991年夏,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袭击了江苏。江苏省委机关报《新华日报》成了全省乃至全国人民关注的媒体。在抗洪救灾的系列报道《灾区纪行》中,人们熟悉了一位记者的名字,他在一个月的跋涉里,采访了14个县,见报稿件达28篇,其中20篇报道的是乡以下的村组。 1994年夏,大旱困扰着素以“水乡”著称的江苏。还是这位记者,使人们透过他那一篇篇来自灾区的报道,看到了这片焦黄的土地上的绿色希望。 之后,在今年春节前夕的喜庆气氛中,他又率领记者下灾区实地采访,写下了三组九篇现场目击式系列报道。这一篇篇体现党报密切联系群众光荣传统的稿件,使江苏人民产生了“每逢佳节倍思贫”的强烈共鸣。  相似文献   

10.
九月二十八日,在中共江苏省委、省政府举行的省属文化集团成立大会上,随着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为新华日报报业集团亲自揭牌,拥有六报一刊的新华日报报业集团宣告正式成立。新华日报报业集团的成立,是江苏大力推进文化大省建设的一个重要举措,标志着江苏新闻文化事业改革开始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并将对加快我国新闻事业的整体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2007年3月1日,走过69年风雨历程的新华日报开始新一轮的改版。可以说,新华日报此次改版,有着十分深远的意义和影响。首先,江苏省十一次党代会开启了“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江苏”的新征程,新闻舆论的动员和引导作用更加突出。进一步开拓创新,更好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发挥江苏第一主流媒体的重要作用,是新华日报的  相似文献   

12.
说长道短     
6月25日新华日报一版右下角,刊载了题为《被劫往台湾的飞机安全返回厦门》的“新华社厦门6月24日电”,文末附有“本报注”,其内容为:“经与泰州方面联系,劫机罪犯张文龙系泰州市机械冶金工业供销公司的职工”。对原文中所述张文龙的单位“江苏泰州机械工交公司职工”做了更正。笔者在泰州市报工作,在对新华日报同志一丝不苟的精神赞叹之余,还认为有必要让更多的人了解他们这种可贵品质。6月25日0时30分左右,新华日报总  相似文献   

13.
6月16日上午,老报人肖凡来到我的办公桌前,赞扬《新华日报》5月份出台的系列报道《产品命运录》(以下简称《命运录》),他说:“这组经济报道好,每篇我都看了,既对领导干部有启示,也对我们普通老百姓有指导作用。”这组报道是  相似文献   

14.
《既折“莲蓬”又挖“藕”》是一篇值得一读的针砭时弊的新闻小言论,发表于1987年8月28日江苏《新华日报》的“细流集”小言论专栏上。文章的立论涉及整顿市场秩序的迫切性社会问题,率先提出了一个既要打击“倒爷”,更要挖出并严惩其后台的精警重要而又切中要害的论点。全文立论犀利清新,说理机智形象,既富有战斗力,又具有吸引力。请先读全文:  相似文献   

15.
为迎接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江苏省委宣传部牵头组织于2007年10月1日至10月14日在新华日报上刊登“喜迎党的十七大——‘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江苏’主题成就展示”。从首篇南京篇“2007南京奔向小康拥抱幸福”到最后综合篇“科学发展在江苏”,全省13家地级市党报选取当地各自最大亮点分别进行了展示。  相似文献   

16.
推进了近两年的苏州城乡一体化综合改革试点取得新突破,江苏省委省政府将推广苏州经验,为配合省委省政府的决定,《新华日报》于6月1日至5日,推出"城乡发展一体化看苏州"系列报道,  相似文献   

17.
新华日报去年12月29日至今年1月16日陆续登载的建湖县上冈中学教育改革系列报道是一个较成功的典型报道,受到社会上和全省教育系统的关注和好评。回顾这段采写过程,我们体会到,这个典型之所以抓得准、抓得好,关键在于从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入手,找到了教育与社会的“结合部”,从而摆脱了教育报道工作性、业务性强的缺陷。  相似文献   

18.
扬子晚报组织的《孙仲芳回家寻亲》系列报道,获第十一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本刊上期刊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周胜林的文章,从专家的角度对这组报道的特点作了评析。本期特约新华日报副总编辑兼扬子晚报总编辑朱铭佐撰文,谈组织报道的经过和体会。此文亦如其标题所说,饱蘸激情,生动感人。其中总结的“认准新闻价值”、“因势策划引导”、“精心谋篇布局”三条经验,很值得新闻单位在组织策划系列报道时借鉴。  相似文献   

19.
读者来信     
“我们敌手的意见,要比我们自己的意见更接近于实情。”之所以想起罗契方卡的这句话,是因为有感于江苏淮安近日曝光了一批“混会”人员。 据3月10日的《新华日报》报道,3月8日晚,淮安电视台每晚准时播出的“淮安  相似文献   

20.
吴茜 《传媒观察》2008,(4):9-10
理念,一般是指人们对某一事物或现象的理性认识。对于媒介而言,不同的媒介有不同的理念。一家报纸的办报理念,实际上是这家报纸长期以来积淀的品牌价值,是一种文化结晶体,它体现了报纸的气质和品格。作为“江苏第一主流媒体”的《新华日报》,自2007年3月1日起,实施了以“高度、贴近、开放”为办报理念的新一轮改版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