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所谓的"十八罗汉"是指1913-1916年由农商部地质研究所培养的18位毕业生。他们是中国自己培养的第一批职业地质科学家,毕业后进入地质调查所从事地质调查研究工作,全面开启了中国早期的地质事业,结束了外国人包办中国地质调查和研究的局面;他们是西方近代地质学在中国转型的伟大实践者,在创建地质学术团体、传播地质科学、培养新型地质人才、扩大地质力量等诸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为中国早期地质事业的发展和进步以及地质科学体制化的建立做出了不朽功勋。中国地质学事业能够在上世纪初的二十几年时间里就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十八罗汉"功不可没。本文拟通过对史料的发掘和梳理,阐述他们对中国早期地质事业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2.
中国最早研究古植物学的学者——周赞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赞衡(1893-1967)1916年毕业于北京农商部地质研究所,同年入地质调查所工作,为我国研究古植物学的第一位学者,也是中国撰写第一篇古植物学论文的作者,他是中国地质学会的创始会员,并是前中央地质调查所古植物研究室首任主任,为中国早期地质事业的开拓者,领导者之一,周赞衡半个多世纪以来,坚守地质事业岗位如一日,平易近人,为团结,组织南京地学界老一辈科学家协同工作,作出了可贵可钦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农商部地质研究所始末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农商部地质研究所的创办是中国系统开展近代地质学教育之始,被外国学者誉为“中国科学上第一次光彩”。该所培养了中国地质学界许多杰出人才,为中国地质学发展奠定了第一基石,根据史料考证,该所是1913年7月在北京、上海两地招生,共录取学生正选27名、备选9名,于10月1日开学,作者还对1916年该所结业时,22名学生每人的具体结果,以及翁文灏到所任教时间等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4.
詹庚申  陈斌 《科协论坛》2010,(5):F0004-F0004
南京地质博物馆,是采集、收藏地质标本,研究、宣传地质知识的专业馆。该馆的前身是成立于1913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农商部地质调查所的地质矿产陈列馆,解放后更名为南京地质陈列馆,1992年被易名为南京地质博物馆。现在的南京地质博物馆由新、老馆组成.总建筑面积9700平方米,馆藏标本2万余件,展出标本、模型、图表6000多件,分为地学摇篮、中国石文化、矿产资源、地质环境、恐龙世界、行星地球、生命演化等展厅。  相似文献   

5.
地质调查所沿革诸问题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质调查所是中国近代科技史上最重要和最有影响的科学机构之一,然而关于该所的历史沿革仍有不少语焉不详之处。文章依据历史文献尤其是政府公报,论证了地质调查所成立日期应从1913年算起,而不是1916年;详细考察了该所隶属关系及内部机构的历次演变情形;考证了所长翁文灏、黄汲清等人的任职时间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翁文灏(1889——1971),字咏霓,地质学家、地质教育家,我国近代科学事业的重要倡导者、组织者。出生在浙江鄞县(今宁波)一个绅商家庭。1913年翁文灏同丁文江等一同创办了北洋政府地质调查所,亲任所长。这是我国第一个从事地质研究和培养地质人才的机构。抗战胜利前夕,任国民政府行政院副院长,1948年6月至11月出任行政院院长。普及地质教育翁文灏长期担任北洋政府农商部(后相继为国民政府农矿部、实业部)地质调查所所长,实际领导了全国的地质调查与科学研究事业。他深知培养人才是一切的基础,因而他长期兼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高等师范…  相似文献   

7.
《云南科技管理》2013,(6):98-98
云南省地质环境监测院建于1980年7月30日,成立之初名称为云南省地下水动态环境保护监测站,1985年4月25日更名为云南省环境地质监测总站,1988年12月8日南国土资源部批准正式成立云南省环境地质监测总站,隶属于云南省地矿局(厅)。2008年5月9日云南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合并云南省地质调查院水工环地质调查研究所后,更名为云南省地质环境监测院,成为隶属于云南省国土资源厅的公益性、基础性地质环境调查和监测事业单位,主要从事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评价工作。  相似文献   

8.
姓名:李星学出生地点:湖南郴县履历:1942年毕业于重庆大学地质系,毕业后进前中央地质调查所工作,直至新中国成立。1951年起,一直在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从事地质古生物工作,尤其以研究古植物及非海相地层见长。  相似文献   

9.
张克伟 《学会》2004,(2):43-45
河南省的地质调查史可上溯至19世纪中叶。中国地质学会成立前后,地质界先辈们在河南省留下了拓荒的足迹。建国初,新中国第一代地质工作在党和中国地质学会指引下建立了卓功勋,河南省地质学会的成立开启了河南地质事业新的一页。改革开放促进了学会事业与地质事业蓬勃发  相似文献   

10.
回忆一些我国地质工作初期情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近代地质学的奠基人翁文灏先生在晚年回忆我国地质事业初期的一些工作,涉及农商部地质研究所的教学情况。与丁文江、章鸿利等人对地质学名词的汉译、地质报告的印发、古生物学研究如何开展及相关图书设备等问题的思考和工作实践情况。  相似文献   

11.
<正>云南省地质矿产勘查院成立于2001年7月(隶属云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2006年5月起步做实,2008年6月按照"做强做优"的目标,完成队伍整合、重组。拥有固体矿产勘查、区域地质调查甲级,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调查、遥感地质调查、地球物理勘查乙级等资质,是一支技术精湛、装备精良的具有"攻深找盲"优势的地质勘查及地质科学研究队  相似文献   

12.
正如何充分发挥科学共同体的学术功能和社会治理功能,发挥引领作用,"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理应成为科学技术界全面深化改革中的重要思考题。在中国地质学创建100周年之际,回顾其早期历史,或许可以给我们某种启发。中国地质学早期的科学共同体1913年,中国最早的地质调查与研究机构"中国地质调查所"诞  相似文献   

13.
首届中国地质调查成果奖评奖结果揭晓,评选出2012年度中国地质调查成果奖97项,集中展示了13年来地质调查的项目成果。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王苏明教授主持的“我国地下水分析质量控制技术研究与监控网络建设”研究成果,荣获2012年度中国地质调查成果二等奖。  相似文献   

14.
辽宁省地质系列图件编制与综合研究暨《辽宁省区域地质志》由辽宁省地质勘查院完成.项目负责人为辽宁省地质勘查院总工杨中柱教授级高工.该项目是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构造区划综合研究与区域地质调查综合集成》的子课题之一,通过集成总结三十年来区域地质调查成果和科研成果,提高辽宁省基础地质研究程度.  相似文献   

15.
1引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以下简称地质所)成立于1956年,是国家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隶属于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主要从事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和前沿性的基础地质调查和基础地质研究工作,同时承担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和地球化学等专业研究人才的教育和培养。十一五期间,地质所在  相似文献   

16.
地质调查所是近代中国成立最早、成就最显著的科学研究机构之一,对中国近代科学产生过深远影响。作为创建者,丁文江、翁文灏对地质调查所的创建、发展和壮大影响颇著,作出过突出贡献,他们的科学精神、思想、文化观及人生价值观等是地质调查所成功的重要因素。本文以史料为基础,通过对历史事实的梳理,从科学精神、学风文风、人文与民族情怀和以人为本的多元考核评价等方面分析和探讨了丁文江、翁文灏对地质调查所的作用与影响,冀图为现代科研院所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民国时期的中国矿冶工程学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27年成立的中国矿冶工程学会是中国早期学术团体之一。该学会聚集了大批中国矿业法研究、矿山地质勘探、采矿冶金界的学者和矿政官员。他们开辟学术园地,上至参与政府矿政法规的制订,下到矿山建设、地质调查和工程技术引进的信息传播,直到1945年学会工作停顿,其活动延续了17年。中国矿冶工程学会对现代矿冶工程科学的学术研究引导和研究方法的形成,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海洋区域地质调查是陆地区域地质调查在海域部分的自然延伸,是海域地质工作和矿产资源评价的基础.1:100万海洋区域地质调查是项基础性、公益性和综合性的海洋国土资源调查项目."1:100万海南岛幅海洋区域地质调查"系"十一五"国家海洋地质保障工程项目,承担单位为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工作起止时间为2006-2011年,项目总经费6910万元,图幅面积28万平方公里,是依据《1:100万海洋区域地质调查规范(DZ/T0247-2009)》开展的全面、系统、综合的基础地质与地球物理调查项目.  相似文献   

19.
《科协论坛》2006,21(11):48-48
中国图书馆学会的前身是成立于1925年的中华图书馆协会,1927年成为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会(IFLA)的发起单位之一。1979年7月9日~16日,中国图书馆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太原召开。同年8月加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1981年5月,中国图书馆学会恢复了在国际图联(IFLA)的合法席位。学会成立了学术研究委员会、编译出版委员会和图书馆交流与合作委员会;挂靠国家图书馆,其办事机构在行政上隶属国家图书馆。  相似文献   

20.
“大调查重要岩心、标本筛选与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工作内容包括实物地质调查资料筛选收集、实物地质调查资料库藏管理与数字化、实物地质资料管理研究三大方面。项目于2006年正式启动,此后的五年间,国土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项目团队按照任务书的总体要求,密切跟踪地质大调查项目实施,深入地质调查工作一线开展了大量的调研工作,把从两千余个地质大调查项目中选择的67个矿产资源评价项目和110个青藏高原1/25万区域地质调查图幅作为工作对象,通过现场考察采集了36个矿区、96个青藏高原1/25万图幅及其他项目的实物地质调查资料收入国家实物地质资料库保管;开展了“金钉子”剖面标本和中国特色古生物化石专项采集工作,总结了采集技术方法和经验;对采集的实物地质调查资料,按照《实物地质资料馆藏管理技术要求》进行了接收、整理、入库、建档、著录等工作;开展了岩心表面图像扫描、标本照相和薄片显微图像提取等实物数字化技术研究;结合实物地质调查资料管理的实践,开展了实物地质资料管理研究工作,制定了《岩矿心管理规程》、《实物地质调查资料管理办法》、《实物地质资料清理工作方案》和《实物地质资料汇交细目》;组织开展了《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办法》宣传、贯彻、培训,协助有关部门进行了实物地质调查资料催交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