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朱春明 《学子》2014,(12):52-52
考查课堂合作学习活动,笔者认为,有些环节内容不用小组合作讨论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例如:教学“氧气的用途”时,有老师设计小组合作讨论“氧气的用途有哪些?”其实,这完全可以通过阅读课本,自主学习来解决。而真正要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时,多数老师往往由于课堂时间紧迫,浅尝辄止,流于形式。  相似文献   

2.
郑彦芬 《云南教育》2004,(19):48-49
走进当今的小学课堂,合作学习似乎已成为一种时尚,但有的教师不清楚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学习,人家搞,自己也搞。有的教师一节课进行两三次合作学习,即只要教师一提出问题,就宣布合作学习,前排的学生很快回过头去,与后排学生组成四人小组进行讨论,每人都在张嘴,谁也听不清谁在说什么。有的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没有给学生充分合作讨论的时间,  相似文献   

3.
马培中 《今日教育》2007,(7S):34-35
近几年来.新课程改革已经深入开展.无论是随堂课、公开课。还是优质竞赛课,我们都可以看到小组式的合作学习。仔细观察目前实施的小组合作学习,发现有三种缺陷:一是多数讨论仅仅停昭在形式上。往往是老师刚提出问题宣布小组讨论.学生没有思考的余地.前排学生立即回头.满教室都是嗡嗡声。在4—6人的小组里.每个人都在张嘴,谁也听不清谁在说什么。几分钟过去了.教师一喊停.学生马上停下来.站起来发言.  相似文献   

4.
现在很多小学语文教师都在教学中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但往往流于形式,收效不大。教师必须做好以下三项工作,才能切实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第一,建立学习小组,明确分工;第二,推选和培养组长;第三,教给小组学习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一、淡化形式——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前提 自从新课标颁布以来.课堂教学往往流于形式,效率不高,出现了走过场的现象。教师们对一节好课有这样的误解:创设情境引入、学生讨论、合作学习、多媒体的运用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因此教师们在设计教学时片面地追求合作学习形式,只要有问题,不论难易、有否价值,都在小组内讨论一番;讨论的时间无保证,往往学生还没进入讨论状态就在教师的要求下草草结束,热闹的讨论后,学生能理解明白吗?  相似文献   

6.
《数学课程标准》颁布以后,几乎在所有的课堂上,我们都可以看到小组讨论式的合作学习。这说明,教师已经在有意识地把这种形式引入课堂。但是,如果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多数讨论仅仅停留在形式上,往往是老师一宣布小组讨论,前排学生刷地回头,满教室都是嗡嗡的声音,四人小组里,每个人都在张嘴,谁也听不清谁在说什么。几分钟后,  相似文献   

7.
王云飞 《考试周刊》2011,(34):173-173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小组合作讨论成为课堂新宠。如何让小组合作讨论避免流于形式,效果达到最大化也成为重要问题,寻找恰当的契机开展小组合作讨论是关键。在政治教学中,当出现教学重难点、争议性问题、个人困惑、开放性问题和讲评试卷难点的时候,适时开展小组合作讨论,能有效提升课堂效益。  相似文献   

8.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如何在课堂上全面落实新课程所阐述的基本理念,许多教师还是感到茫然和困惑,教学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导致课堂教学低效甚至无效.在此,我就当前数学课堂教学中常见的几个问题作粗浅分析,并就个人观点提出一些对策. 一、存在问题 1.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在多数的数学课堂上,都可以看到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有些教师组织学生讨论流于形式,为讨论而讨论;有些不需要讨论的问题,教师也组织学生讨论;有些问题亟须讨论,但教师为了赶时间完成教学任务,合作交流中学生还没有说上两三句话,就草草收场……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无疑是一种无效的、被动的合作学习,达不到实际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讨论交流的方式,是同学们对某一个问题或者观点进行合作讨论的过程,并且对问题的不同方面提出不同的问题,最终通过探讨达到统一的理解。通过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潜移默化的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以及听取意见的良好习惯,学会包容,学会合作。但在日常的课堂教学情况看来,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美好,每当老师给小组安排任务讨论时,小组成员你推我让,谁都抱着"大树下躲阴"的心理,谁都想别人来撑起一个小组,有的小组趁此机会闲聊,或者小组内你一句我一句根本无法收集信息讨论。导致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根本无法有效的提高学习效果,扭曲了它原本的意思。  相似文献   

10.
一、当前小组合作学习的困惑 作为新课程改革倡导的学习方式,在课堂上普遍采用小组讨论式的合作学习,教师已经习惯地把这种形式引入课堂。但是,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多数讨论仅仅停留在形式上。往往是教师一宣布小组讨论,前排学生唰地回头,满教室都是嗡嗡的声音,四人小组里,每个人都在张嘴,谁也听不清谁在说什么。几分钟后,  相似文献   

11.
"小组合作学习"这一种教学形式是绝大多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常用的方法。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对合作学习没有足够的理性认识,导致在实际操作中往往流于形式,效果不明显。在课堂上,只有充分发挥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合作与交流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使"合作探究学习"不走入误区。  相似文献   

12.
新课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适应课改的要求,小组合作学习逐步进入中小学课堂,给沉闷枯燥的教学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这无疑有助于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和积极性的调动,有助于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益。但很多教师没有真正理解小组合作学习的深刻内涵,也没有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进行过反思,使得小组合作往往只是流于形式。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此进行再思考。  相似文献   

13.
为响应新课改,教师要巧妙构思教学方式,使得每一位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的讨论中,积极参与到与教师和同学的互动中来。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比较活跃,但是思想还不够成熟,没有较好的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精神。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考问题,踊跃发言,能够在课堂学习中学会与其他学生合作、互助,一起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小学教师通过开展有效的小组协同合作活动,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进行分组,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相似文献   

14.
加强小组合作不仅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探索创新能力,培养其团结合作精神,还大大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因而这一做法也备受广大教师的青睐。但有些教师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往往只片面追求小组合作的形式,甚至是课堂活动的热闹氛围,而忽视了其质量和效率,结果导致小组合作学习因流于形式而走向误区。为此,作为教师应完全摒弃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追求,  相似文献   

15.
在听课中,我们常常会发现这样的情况:老师刚刚提出一个问题,便让四人小组进行讨论。仔细规察,有的小组每个学生都在张嘴,谁也听不清谁在说些什么;有的小组由组长唱“独角戏”,其余孩子则成了听众;更有甚者,  相似文献   

16.
<正>在新课程改革对于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合作性和探究性的培养要求下,一种新式的课堂分组式讨论法取代"一言堂"的传统模式应运而生。但老师们在使用这一方法时往往流于形式,表面热闹,而收场却冷清,更无法实现课堂的高效。究其原因,是作为教师的我们对课堂分组讨论的教学方法认识不够,那么针对这种现状,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分组式讨论教学法的具体应用。一、分组讨论法的意义1.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分组讨论法能让每个学生都积极融入到小组交流  相似文献   

17.
合作学习作为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已普遍被运用到数学课堂的教学之中.它有力地挑战了教师的"一言堂"的专制,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合作的机会.在合作活动中,通过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集体与集体的协作,同学、师生之间互相交流、互相帮助,使课堂充满了温情和友爱.但调查发现,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的较多,合作的效率低.如何提高数学课堂中的有效合作?  相似文献   

18.
谈起有效课堂教学就不能不谈有效学习,合作学习作为新课改提倡的三种主要学习方式之一,早已为广大教师所熟知,但实际听课中我们不难发现,合作学习流于形式的问题一直在困扰着大多数教师,下面笔者就课堂教学中如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谈一点自己的看法。一、合作学习流于形式的深层原因1.没有充分发挥合作学习小组的作用,致使合作学习小组成了回答问题小组或讨论问题小组,作用单一化,出现了"课上不合作,课下无合作"的状态,合作学习成了点缀和形式。2.分组不科学或对合作学习小组的使用管理不规  相似文献   

19.
侯红莉 《成才之路》2014,(21):73-73
在高效课堂下,极力倡导的合作探究式学习是数学教学中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上,通过将学生分成小组,对遇到的问题进行合作讨论,与其他同学分享自己的想法,倾听其他同学的见解,从而揭开对问题的疑惑,达到共同解惑的目的。在中学数学课堂上,合作学习已经普遍存在,但是在热闹的讨论之后,到底有多少学生是经过认真思考后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并虚心地倾听了别人的见解,又有多少学生是凑热闹、游离在外的呢?这里就数学课堂中合作学习存在的误区及其对策,谈一点自己的看法。首先,在我的数学课堂中,就合作学习我发现了以下几个误区:(1)小组成员的随意性组合。高效课堂下,分组合作学习被极为广泛的采用,但是在将学生分成小组的时候,大部分教师都忽略了小组成员的合理搭配,为了讨论的方便和课堂的整齐性,一般情况下教师们都采用前后排同学组合或者是邻桌组合的方式。这样的组合是否能够达到我们想要的合作效果,我们不得而知。小组成员的合理搭配对于合作的顺利进行、交流的深入开展具有很大的作用。一个好的小组要有较强组织能力的同学,还要有思维敏捷活跃的同学、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好的同学。而且,各个小组间的能力也有很大的差别,有的组里都是好学生,而有的组里全是班里的差等生,因此,像这样的一种分组方式,很难达到合作学习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周柳荣 《广西教育》2014,(25):19-19
正新课程改革以来,小组合作学习逐渐成为课程教学中的一种学习方式。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小学合作学习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有的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出现了为合作学习而合作学习的现象,导致浪费了课堂教学时间,造成教学效率低下。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解不深刻,在教学中基本上是套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从而影响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效能。一、小组合作学习效能低下的原因(一)教师方面1.教师的教学观念陈旧,采取的教学方法不适合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学中,有的教师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在形式上体现了小组合作学习,如前后课桌椅摆成了小组合作学习型,各小组成员分工较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