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一、问题的提出与解答 1.什么是"难点教学" 首先,笔者认为"难点教学"是指传统意义上的常规教学;其次,通常在人们的固有观念里,突破难点进行数学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人们每在日常备课中,也总要思考一番"这节课的难点在哪里";有关的教学常规检查,也总要看看教师每节备课中是否列出了教学的重点难点;很多文章,大谈重点难点……  相似文献   

2.
钟云珠 《贵州教育》2010,(12):27-28
教材研读是教师的基本功;教师对于教材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果。可是,研渎教材这个课前的必备功课往往被老师们忽视,取而代之的是研读“教参”;部分教师摒弃了思考,平时备课只是“随便对付”。如果有人要来听课,就上网搜一两篇教案看看,未能沉下心来研读教材。教师们如果基础知识掌握得不够扎实、不去研读、吃透教材,就难以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那么,新课程背景下的教材该如何研读呢?  相似文献   

3.
备课是教学工作最基本的环节。在“减负”的过程中,对教师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新形势下,教师的备课,既要备教材、备学生,又要备自己。因为,教师是教学内容的设计者,教材必须烂熟于心,才能有的放矢地发之于外;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智力水平、学习习惯乃至心理素质等因素,是教师确定教学方案的依据;不断加强自身素质的“修炼”,提高业务能力,则是教师搞好备课的关键。只有在平时备课中兼顾三者的关系,才能做好日常的教学工作。 一、深入钻研教材 融会贯通把课教“活” 教材是师生教学活动的基本素材,深入钻研教材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何宗防 《广东教育》2002,(11):41-41
古语云:“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知困,然后能自强。”教师备课要吃透两头,即钻研教材和了解学生。但教材能否吃透,学生是否真正了解,设计的教案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弊端。有时可能设计的问题偏深,缺乏坡度,学生无法解答;有时可能提出的问题又偏浅,缺乏思考价值,激不起学生积极思维的兴趣;有时教法不灵活,枯燥乏味,导致课堂气氛沉闷。例如,我在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出示例题:1/2+1/3,先让学生观察这道算式的分母有什么特点?这两个分数能不能直接相加?然后告诉学生应该先通分再加…  相似文献   

5.
在我们的美术教学中很多教师是很“认真”地备课了,但他们仅仅是各“课”,而不是各“人”。教材是他们惟一的思考,在很大程度上他们考虑的是如何把教材上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他们做的是仅限于知识传授这层意义上的备课,严重地忽略了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教学要以“人”为本,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了解学生,让学生的心灵得到自由,让学生的个性得到解放,让学生“随心所欲”。  相似文献   

6.
教研区内几所农村小学的音乐教师聚集在一起进行集体备课。备课是沙龙形式的。作为校长,我平时不怎么留心,也没有过多地关注过音乐课堂。听了教师们的发言后,我才知道农村小学音乐教学处于怎样的现状。来参加集体备课的十多名音乐教师,几乎都是兼职的,即使有专职的,也不是音乐专业毕业的,他们只是教师队伍中“会唱歌”的老师,甚至有些老师连歌都不会唱。除了教材,他们手里几乎没有任何参考资料。所以,他们就只能对教材和课堂进行“简约”处理。上音乐欣赏课时,他们就给学生放音乐,因为有些内容他们自己也欣赏不了,所以也不知道如何指导学生…  相似文献   

7.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上的备课资料越来越多,越来越全,教师只要一点鼠标,就可以找到大量备课资料,这为教师学习借鉴优秀教学资源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也助长了一些教师的抄袭行为——他们贪简单,图方便,从此不再认真备课,不再认真钻研教材,理解教材、把握教材、处理教材的能力变得越来越弱。随着共享电子备课制度的不断推行.很多教师对“共享备课”逐渐产生了依赖。有的教师纯粹复制以往的备课资料,备课没有创造性;有的教师舍本逐末,不把主要精力用于钻研教材,而是用于阅读“共享备课”资料,  相似文献   

8.
石冬梅 《甘肃教育》2011,(23):62-62
备课是指教师在充分学习课程标准、钻研教材和了解学生后,创造性地设计出目的明确、方法适当的教学方案。长期以来,好多教师认为备课就是写教案,于是,教师们有的照抄名家教案,敷衍了事,备课内容与具体教学实际严重脱节;有的根本不重视备课,不熟悉文本,仅凭着经验与感性认识上课,课堂教学随意性大;有的甚至上完课才匆忙抄教案,应付检查。种种现象,致使备课这个重要教学环节流于形式,致使课堂教学效率低下。我们知道,教学的有效性来自备课的有效性,“有效教学”的根基在于“有效备课”。  相似文献   

9.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大难点:尤其犯难的是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们,不要说观察生活,描写生活,抒发真情实感,就是让他胡编乱造的“挤”出一篇作文来也很难。一上作文课,他们不是找作文选抄,就是咬笔头、撕本子,看到他们为难的样子,真有些不忍心。然而,作文还是要写的,怎么办呢?我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注意给学生创设作文情境,通过自己活灵活现的“演出”,  相似文献   

10.
编者的话 :为基层教师的教学服务 ,一直是我们教学版的宗旨。从本期开始 ,语文版将开设“备课答问”栏目 ,专门解答老师们在语文教学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欢迎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将自己在备课或教学中不易解决的疑点、难点写给我们 ,我们将请语文教学专家或特级教师帮助解答。本期的“备课答问”由省特级教师李洪谟老师解答沈阳市于洪区王洪霞老师来信提出的问题 :小学语文第12册共有4个读写训练重点 ,其中两个与想像有关 ,一个是“分辨事物和联想” ,一个是“展开合理的想像” ,可见 ,联想与想像是本册教材的重点。但它们也是教学难点。二者…  相似文献   

11.
讲课就要备课,备课就是设计如何讲课,我们教师都耳熟能详“备课三要素”: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在我看来,研究教材的同时就在研究教法,研究教法的同时就在研究学生。因为一个教师其教学的对象本来就是学生嘛,备课就是设计用什么样的教法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学生的能力;不看对象,无的放矢,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备课。所以,这“备课三要素”在理论上可以分着说,实际上在真正认真备课时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由于教学评价只重形式、重结果,导致教师备课流于形式,脱离教学实际,形成种种不良倾向。新课标指出:“以学论教,教是为了促进学”,即教师应更多地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可能反应,并思考相应对策、指导思想。一、“X+1+Y”备课模式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共性的地方也有个性的地方。共性即教材的统一性,目标的一致性;个性即教师的教学风格,及班级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整体素质。备课时除了考虑到整体性外,更应注重“个性行为”,即“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行为”。“教师教学行为”可在课前备案,而“学生学习行为”只能…  相似文献   

13.
继“暑假备课专辑一”之后,“暑假备课专辑二”又和广大小学语文教师见面了!“暑假备课专辑二”侧重单册教材后四组,根据新课标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划分,本专辑分为以下几个板块:拼音、识字与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以及语文园地。所刊登的教材分析、教学设计等,兼顾不同年级教师的需要。 本刊邀请以下老师和教研员为本期备课专辑有关栏目的特约主持入,他们是:陕西省西安市教研室魏泽英(拼音、识字与写字);北京大学附属小学潘东辉、四川省成都市教科所罗良建(习作);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滕春友、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教师进修学校费蔚(口语交际);山东省济南市教研室江洪春(综合性学习)。以上各位特约主持人为有关栏目付出了艰辛的劳动,编辑部对他们的大力支持表示由衷的谢意! 祝老师们暑假愉快,收获多多![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这篇教案,主要备二年级教材第6课“有关资料”中《劳动人民真伟大》这篇课文,适当联系了本课中其它课文,谨供老师们备课时参考。教学重点、难点:讲清哪些人是劳动人民,为什么说劳动人民伟大;教育学生尊敬劳动人民。理解“劳动人民伟大”和“尊敬”的意思。课前准备:1.教师熟记《劳动人民真伟大》这篇课文的内  相似文献   

15.
课堂教学是常规的教学手段,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有时教师备课不可能面面俱到,而教学过程因为有学生的参与,会有一些不可预知的细节发生;有时教师又需要“横生枝节”来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如何更好地处理这些细节,形成丰富而鲜活的课程资源,使课堂教学更有效,笔者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作了如下探讨,与同行分享.  相似文献   

16.
一、备课思考与名段赏析 本次“集体备课”教研活动选择人教版课程标准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一课《草原》为教例。本单元主题是“认识西部”。在备课中,大家分析了教材特点,研究了学情,对教学目标也达成了共识,但是下列问题看法不统一。  相似文献   

17.
一直以来,教师们都很重视走进课堂之前基于教学意义上的备课(即“前备”),只是需要进一步思考如何提高“前备”的深度,以切实提高教学的效益。与此相关,教师还必须对教学之后基于专业成长意义上的“后备”给予更多关照,因为这一课的“后备”必然地延续到下一轮次的“前备”之中。这是我所理解的完整备课。  相似文献   

18.
如何将“差异教学”贯穿教学全过程徐建国“差异教学”这个问题似乎是老生常谈,但却是每一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总要遇到和要加以解决的问题。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一点经验,供商榷。一、备课中的“差异教学”借鉴复式备课模式,以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时间...  相似文献   

19.
一是抓好教学研究会。除全公社性的教学研究会外,他们还分五个辅导片开展教研活动,举行公开教学。每次公开教学前均要集体备课,并在教师会上将集体备课中的一些问题,如教学目的要求,重点、难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分别对教师进行辅导,使教师从中学会怎样备课。公开教学后,又组织教师评议课堂教学,着重议论教学目的要求是否达到,重点是否抓住,难点是否突破,方法是否恰当。这样做逐步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中学语文教改已经搞了多年,课堂教学中的“少、慢、差、费”依然存在,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拟从备课这一角度,就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正确认识备课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基础和前提 备课是教师课前准备的重要内容,对教学的顺利实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这样说,不备课或备课不充分是绝对上不好课的。但也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抱怨说,自己确实做了认真的准备,可是教学效果依然不好,对此他们感到茫然。我觉得这些教师对备课含义的理解片面、偏狭是其根本原因。在他们看来,备课只是简单地依据教参理解教材。其实不然,教学是教师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采用一定的教学手段,凭借教材,对学生进行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教师、教材、学生三位一体,共同构成教学的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