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丁晓 《现代语文》2008,(4):103-104
《故乡的榕树》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阔别家乡的作者,由住所左近土坡上的榕树想到故乡熟悉的大榕树,进而对榕树下发生的趣事别情进行细腻精彩的描绘,抒发蓄积在作者心头的对故乡真挚眷恋的感情。作者黄河浪,能诗善画,使得他的散文文中有画、文中有诗,让人享有视觉之美,而且感情真挚,画面纯美,诗情画意如水乳交融,恰似山间小溪,时急时缓,自然流淌。  相似文献   

2.
“把握文章主旨,围绕主旨恰当地选择和剪裁材料”是中专语文教学的一个基本要求。在教学实践中,我以香港作家黄河浪的《故乡的榕树》为例,具体分析主旨和材料的关系,使学生在情感熏陶和审美感受中明白了“文章的主旨靠材料来表达,文章的材料为主旨服务”的道理。杨朔说过:“好的散文就是一首诗。”意境优美,想像丰富,情文并茂是时代对散文创作提出的要求。《故乡的榕树》就是一首洋溢着生活情趣和乡土气息,文字优美的散文诗。表达对有庇护之恩的故乡的深情思念,抒发游子对故乡、对祖国的挚爱之情。为了表达这个主旨,作者在选择材料时可谓匠…  相似文献   

3.
浅谈《故乡的榕树》的结构艺术程道隆不同的体裁有不同的结构方式。散文结构不象小说那样严谨,讲求情节完整,也不象议论文那样严密。要有一定的模式;而是行云流水。无拘无束.散文作家都在结构艺术上精心琢磨,以求更好地表现主题。《故乡的榕树》是一篇咏物抒怀的散文...  相似文献   

4.
逯新君 《阅读与鉴赏》2007,(5):52-53,47
《故乡的榕树》是香港作家黄河浪所写的一篇优美的散文,获香港1979年第一届“中文文学奖”散文组冠军奖,曾被  相似文献   

5.
在若干散文鉴赏法中,涵泳法是一种对学生来讲十分可行并且行之有效的方法。下面笔者结合黄河浪的散文《故乡的榕树》谈谈运用涵泳法鉴赏散文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以文章框架为抓手,培养结构分析的习惯任何文学作品都应当探究它整体组合的内在联系,发现它浑然一体的艺术之美,才是我们乐其所教、学生乐其所获的最大本愿。艺术结构的教学,重在问题的设置和精巧的板书设计。我教《故乡的榕树》一文时提问:散文的美在于形散而神不散,本文之所以是一篇出色的抒情散文,关键是构建了一条相当清晰的思路。那么,本文的写作思路是怎样的呢?我的结构板书  相似文献   

7.
教学设想:1.教学重、难点:运用“辐射法”写作散文的技巧。2.教学工具:多媒体。3.课型:构思方法学用课。教学模式:整体认知——感悟品味——运思创意。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课题,显示题目。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表现乡愁的文章——《故乡的榕树》。[画面①] 《故乡的榕树》的题目,在《思乡曲》的伴奏下,由远及近缓缓推出,背景是两棵枝繁叶  相似文献   

8.
香港作家黄河浪先生的《故乡的榕树》,是一篇联想丰富、感情真挚的优秀散文。通过它的教学,可以也应当让学生初步掌握一些联想的基本方法。这样做,既有助于他们进一步阅读欣赏,又有益于他们在写作时展开联想与想象。在《故乡的榕树》一文中,主要的联想方法有:  相似文献   

9.
香港作家黄河浪的《故乡的榕树》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久居异乡的作者由住所附近土坡上的榕树想到故乡的熟悉的大榕树,进而对榕树下发生的趣事别情进行细腻精彩的描绘,抒发蓄积在作者心头的对故乡的真挚眷恋的感情。文中有画,文中有诗,让人享有视觉之美、听觉之乐。  相似文献   

10.
佳作的失误     
《故乡的榕树》是一篇思乡怀旧的佳作,曾获1979年香港第一届中文文学奖散文组冠军奖,评价是很高的。但是吹毛求疵,还是有一疵可求的。例如课本204页,课文第一自然段中,在写眼前榕树生长的环境时:  相似文献   

11.
散文的辞意美要求情真、理迭、语美,张晓风的散文在当代台湾文坛以美文著称,她不仅将文章写得情深意浓,趣味横生,同时也将文章写得引人深思,启人智慧,再加上意象纷呈的诗性语言,使其散文堪称辞意双美,达到了一种如“拈花微笑般的自然和谐“的美的境界.  相似文献   

12.
《春酒》是台湾女作家琦君写的一篇诗化的散文。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故乡浓浓的风土人情,抒发了对童年、对故乡和对母亲的无限追思之情。这是一篇民风美、人情美、语言美、细节美的抒情散文。文章如行云流水,舒放自然,典雅隽永,不愧为散文艺术的瑰宝。一、民风美。  相似文献   

13.
一树一情思     
<正>自然界的事物经常被寄予某种思想、言说某种情志。我们选取三篇写“树”的文章,探寻树中表达的思想情感,思考作者的写作思路,把握状物类散文的阅读规律。正所谓: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树树皆情思,生命自流淌。树之形象《故乡的榕树》黄河浪在文中描写了两棵榕树,一棵略写,一棵详写。其中,那棵被称为“驼背”的榕树虬枝盘旋,旁逸斜出,伸向溪面,虽经火烧但顽强苍劲。  相似文献   

14.
刘再复散文创作与理论书写具有某种同构性.在其三十多年的散文创作中,故乡是其书写的重要意象.由1970年代故乡意象的缺席到1980年代故乡诗意化、理想化书写到1990年代以来故乡内涵的丰富,其故乡内涵的变奏见证了作家文学观念、自我心路历程的曲折变化.  相似文献   

15.
《故乡的榕树》是一篇不可多得的美文.作者黄河浪,原名黄世连,自少年时代起就钟情于文学和绘画,是活跃在香港文坛上的著名诗人和散文作家.他的散文注重艺术意境的开拓,对人、事、物、景等富有独特的审美观照.《故乡的榕树》融审美的奇颖性和丰富性于一体,意蕴深远而有韵致,风格婉丽而具异彩,表现了作者对人生、社会的深沉思索和审美感受,是黄河浪散文的成功佳作.  相似文献   

16.
香港作家黄河浪的散文《故乡的榕树》借榕树寄托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读来脍炙人口,其中对“在榕树下度过的愉快的夏夜”的回忆一节,写得尤其精彩.但其中两处用词似乎欠当,使全文有白璧微瑕之憾。文中写道:在睡意朦胧中,有嫦娥驾一片白云悄悄飞过,有桂花的清香自榕树枝头轻轻洒下来,而桥下的流水静静地唱着甜蜜的摇篮曲,催人在夜风温馨的抚摸中慢慢沉入梦乡……  相似文献   

17.
一、笔酣墨饱抒真情 矫揉造作、无病呻吟是写文章的大忌,是不能感动人的。“情动于衷,始能为文”(刘勰)写文章的人,都明白这个道理。 《故乡的榕树》是作者通过回忆故乡榕树下的童年生活而抒发思乡之情的散文,作者写此文时“已离乡千里万里外了”,而且时间已过了“三十年”,但故乡、故物、故人、故事时时在脑海中浮现,离乡愈远愈久,思念愈切愈深。这是一种游子对于母亲的思念。这种思念之情是真切浓郁的,是崇高纯粹的,刻骨铭心,挥之不去。 只有真情,并不一定会写出好文章。《故乡的榕树》的作者运用了高超的抒情技巧,笔酣墨饱地抒写  相似文献   

18.
刘勰在《文心雕龙·情采》中说:“情者文之经。”《故乡的榕树》就是以游子心桑梓情织成一条绵长的金线贯穿了全文。作者缘情为文,在叙事、状物、写景中融注了思乡的深情。文章开篇描写住所附近山坡上两棵苍老葱郁的榕树时,作者特意提到“也许是对榕树有一份亲切的感情罢”,于不经心间提起了这条感情线索,一开始就对榕树注入了特别的深情。接着写由于特别高兴,用榕树叶卷成哨笛,吹出单调而淳朴的哨音时又提到这是由于“动了未泯的童心,”再一次连起这条金线。由这哨音勾起了一片思乡之情。在散文的中心部分,围  相似文献   

19.
钟美玲 《成才之路》2011,(21):84-85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学会抓住文章线索,理清文章思路的阅读方法。2.过程与方法了解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文体特征;了解本文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文章表现出来的人性美、人情美,体会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一是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二是找出与故乡榕树有关的人和事。  相似文献   

20.
黄河浪的散文《故乡的榕树》是我国当代不太多见的美文之一。笔者认为,美文的产生正如传世名画、经典名曲名歌等艺术品的问世,实在是弥足珍贵、令人珍爱的。作为美文,其主要作用是供广大读者作为文学审美对象,它可以给人送去具有非常价值的思想养料、审美养料、语言养料,净化和美化人的心灵和言语,它因此具有永恒的价值和永久的魅力。而现实中,许多美文大都被人们反复研究、揣摩、分析、探讨、交流、评论,但黄河浪的散文《故乡的榕树》却在比较中令人感到被关注的程度不够。其实,《故乡的榕树》完全可以与茅盾的《白杨礼赞》、朱自清的《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